天天看小說

第207章 師出有名

隨著一應文臣武將到齊,劉備直接開門見山地開口道。

“有山越犯境,於錢唐縣殺我民衆,備身爲吳郡郡守斷不容那一股山越人如此安然離去,昨夜已允子坤命子龍率領一千五輕騎火速馳援錢唐縣。”

字少事大!

劉備短短的一句話,讓在場絕大部分人都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錢唐縣出現山越人的侵掠?

只要是對於吳郡的地形有幾分瞭解之人,都能意識到錢唐縣可不是什麼靠近深山老林之處,怎麼會出現山越人?

作爲水軍的蔣欽,下意識地開口問道。“主公,莫非那山越人也有船隻,進入錢唐縣是從海上登陸的?”

只是這個笑話顯然不太好笑……

山越一羣在深山老林之中以採集狩獵爲主的部落,發展出什麼造船技術,然後還特意從什麼別的地方劃船到錢唐縣襲擊,想想都是不現實之事。

只是關於山越疑似跟會稽郡有所勾連之事,目前終究還是李基對於現狀的一種猜測,在沒有證據之前是不便於宣之於口的。

畢竟,大漢天子還高坐於洛陽的龍椅之上,各州郡皆乃大漢的一部分,貿然講那種話是影響團結的,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劉備看了看並沒有其他人對於山越的出現提出別的合理推測後,便是開口道。

“那一股山越人是如何出現在錢唐縣的途徑姑且不去深究,但既然能有如此一小股山越出現在錢唐縣,那麼未必就沒有更大規模的山越犯境。”

“因此,吾意即刻集合兵力以隨時策應南部,諸位可有什麼意見?”

劉備如此果斷的話語一出,在場的武將們臉上均是浮現了幾分興奮之色,文臣們的神色則是微微一擰,下意識地朝著李基的方向看去。

畢竟,在劉備的決心已定的情況下,能夠勸住劉備之人不多。

在諸多文臣看來,如今的吳郡剛剛纔勉強安置好流民走上正軌,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且不說用兵錢糧是否充足,更重要的一旦用兵很可能便會打亂吳郡發展的節奏。

這讓在場的文臣們自然是下意識地萌生反對的念頭,且料想主管吳郡大小政務之事的李基亦會反對纔是。

只是,迎著其餘文臣們帶著幾分期待的目光,一直沒有開口的李基拱手發言道。

“主公仁德!爲護治下民衆而動刀兵,非是好戰,實乃以武治戈之舉,基附議用兵,且宜……”

“且慢!”

不等李基說完,簡雍終是忍不住開口打斷,然後站了起來先是躬身向劉備行禮,這才接著拱手道。

“主公,以吾拙見,此事一靜不如一動,區區三千山越不過是芥蘚之疾,子龍既已率一千五輕騎南下,料想足以驅逐那一股山越。”

“且關將軍在富春山已經駐紮了五千兵馬,只需讓關將軍分一支偏軍自後方切斷那一股山越的退路,那一股山越自成甕中之鱉,如何需主公親自集合吳郡上下兵力時刻準備南下策應?”

“如此實乃小題大做,且徒耗錢糧之舉,還請主公明鑑之!”

簡雍的這一番言語,無疑說得也可謂是有理有據。

如今吳郡的兵力主要分爲三部分,一部分是關羽所率領駐紮在富春山的五千兵馬,一部分則是留在吳縣周邊拱衛治所的嫡系兵馬,還有一部分則是分散在各個縣城之中的郡兵。

一旦劉備想要集合兵力,那麼則是需要大肆從各個縣城抽調郡兵。

只是如何抽調,如何安排糧草,如何整兵等等,這些需要耗費的不僅僅是大小官吏的精力,同樣還會給各地帶來影響。

可以說,刀兵一動,便已不是小事。

更重要的是關羽一部只需派遣一偏將領一兩兵馬斷那一股山越退路,配合一千五輕騎,甚至就是全殲那一股山越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簡雍看來純粹只爲防備山越,隨時準備策應錢唐縣的話,如此完全就是大題小做。

糜竺同樣也是起身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拱手道。

“憲和所言極是,山越不過是芥蘚之疾,往年亦常有掠奪之事,但所掠不過是些小錢,一旦抽調兵力,所耗錢糧或是山越所害的十倍有餘,如此未必就不是得不償失。”

對於糜竺與簡雍的反對,李基亦是有所預料的。

在其位謀其政,簡雍主要負責流民安頓之事,糜竺則是負責錢糧,皆是不希望劉備動用刀兵的。

且糜竺與簡雍皆不是好戰的性格,出言反對纔是最正常不過了。

總而言之,那便是在簡雍與糜竺看來,大肆調動兵力之事得不償失,完全就是多此一舉。

而面對著那簡雍與糜竺的反對,武將們自然則是紛紛出言反駁。

只是簡雍與糜竺可俱是能言善辯之輩,在強行以嗓門壓制對方的張飛不在的情況下,幾乎是三言兩語間就都被簡雍與糜竺駁得不敢吭聲。李基見狀,明白以著自己的威望只要進一步堅決表態,那麼簡雍與糜竺也只能是不得不服從,但那種以勢壓人之事是不得已而爲之的選項。

若是李基事事皆搞一言堂,那麼欲置劉備於何地?

且即便最終李基是對的,那同樣也會不知不覺地被其餘同僚所孤立排斥,影響團結。

旋即,李基隱晦地遞給了賈詡一個眼神。

正猛打著哈欠的賈詡,本想獨善其身,裝著看不到且看不懂眼神的模樣,但想了想還是站了起來。

儘管看著李基親自下場辯論也是件趣事,但賈詡還是想早點解決這個問題。

小會定大事,大會說小事。

劉備與李基的小會基本已經決定下來的事情,這種大會也只是走個流程宣之於衆罷了。

而賈詡年紀大了,當真熬不起。

劉備集團一衆文臣武將幾乎都年輕得嚇人,大多都是十餘二十歲的年齡,賈詡這不過年近四十的年紀已然是最長者。

這讓賈詡暗中直呼在精力上卷不贏這些人。

“關將軍一部,絕不能輕動。”

賈詡先是一錘定音地否了簡雍此前的提議,開口道。

“富春山乃是扼守吳郡南部密林的要處,同時也阻隔了山越人對於吳郡南部諸縣掠奪的通道。”

“那一股山越大張旗鼓地襲擊錢唐縣,未嘗就沒有誘使關將軍分兵一部前往救援,然後再全力攻破關將軍在富春山所佈置的防線的可能。”

“富春山一失,吳郡南部諸縣再無屏障可言,諸多山越便可隨意進入吳郡南部諸縣掠奪。”

“如此一來,吳郡南部諸縣莫說維持‘以工代賑’安置流民,便是本地百姓也將會是如過往那般惶惶不可終日,只能時時躲於城內。”

“因此,若想開發吳郡南部,這一戰不但不能不戰,而是必須要戰,完全斷了山越妄圖劫掠吳郡的念頭,方能爲吳郡圖得發展之機。”

賈詡平日裡給人的形象便是個溫潤君子,且行事作風皆像是個老好人那樣,奉行著和其他同僚的關係都不好不壞,誰都不去得罪。

因此令簡雍與糜竺沒想到的是,賈詡的言辭居然如此厲害,且說得……相當有道理。

這讓簡雍和糜竺下意識地將此事聯想到了李基的身上,暗暗想著這不會是李基教賈詡如此說的話,那賈詡便是李子坤的嘴替罷了。

畢竟李基與賈詡的關係之好,那可是懂的都懂,據聞那可是離李基拜賈詡爲義父都只差一步之遙。

故以在所有人眼中,若是要在劉備麾下劃分黨派,賈詡那妥妥的就是堅定的子坤黨,就算是賈詡投誠到別的黨,同樣也會被認定爲子坤黨派來的奸細的那種。

“山越也會用計?”

作爲吳郡本土世家的顧雍聞言,第一個反應便是如此,以至於原本一直裝傻充愣的他也忍不住開口問了一句道。

“正是因爲山越往往不會用計,但此刻卻是驟然出現在錢唐縣周邊纔不得不防。”賈詡答道。

此言一出,糜竺與簡雍也不禁陷入到深思之中,意識到賈詡所憂慮的未嘗不是沒有道理。

李基見狀,則是開口做出著最後的總結,道。

“吳郡與百姓所想要和平發展、安居樂業,絕非是一味的退讓所能換來的,且我大漢素來都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豈容這等宵小擄掠一番就輕易退走?”

“此事所需要衡量的絕非是一時得失,而是讓長江以南的南蠻山越皆知我吳郡之威名!唯有亮出吳郡之劍,方能護得吳郡之地的安寧!”

劉備忍不住撫掌長讚道。

“子坤之言,恰恰正是備之所想!此非是得失利益的計較,而是關乎百姓安寧與否,縱使今日僅有那一股山越,而未有後續,亦可使山越知我劉玄德護衛百姓之決心所在!”

“倘若當真期間另有陰謀,備亦要以堂皇之師擊潰之,以教山越敬畏之,保吾治下百姓無有山越之患。”

常言道:師出有名!

其中的意義所在並非是單純的遮羞布,更是爲了凝聚出一個信念與決心。

這無疑等同於一個給己方迭buff的過程。

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355章 離間計?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762章 低頭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330章 都殺了!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58章 唯有殺!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898章 舌戰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06章 水攻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24章 意在萬世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393章 莫須有?!第771章 子坤,你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37章 二選一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
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355章 離間計?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762章 低頭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330章 都殺了!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58章 唯有殺!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898章 舌戰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606章 水攻第467章 皆是王土的盛世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294章 單騎衝陣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24章 意在萬世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393章 莫須有?!第771章 子坤,你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37章 二選一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巩县| 玛曲县| 万年县| 醴陵市| 龙口市| 陆河县| 汶上县| 屏山县| 铜鼓县| 武强县| 洛南县| 绥宁县| 鸡东县| 乌什县| 都匀市| 绥芬河市| 利辛县| 若羌县| 临湘市| 望都县| 许昌县| 垫江县| 文成县| 彩票| 微山县| 楚雄市| 溧水县| 文成县| 偃师市| 崇州市| 铜山县| 宁津县| 沾益县| 海城市| 日照市| 会昌县| 安远县| 泰安市| 安庆市| 阜南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