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0章 五步成計

霎時間,如此的巧合,如何的現(xiàn)狀,由不得劉璋不因此浮想聯(lián)翩。

當(dāng)下,隨著天子賣官鬻爵越發(fā)明目張膽,甚至都已經(jīng)開始不帶一點(diǎn)遮掩的,這也導(dǎo)致天下不滿朝廷之人越多。

且在“黃巾之亂”後,天子依然沒有半點(diǎn)收斂,反而此勢有越演越烈之風(fēng),這也讓不少有識之士都漸漸回過味來,開始判斷朝廷的能否長久。

劉焉,同樣也是越琢磨越覺得大有機(jī)會。

劉璋此刻,在李基的一句提醒之下,更是浮想聯(lián)翩不已。

“子坤先生的意思莫非是吾父在蜀,先生於吳,伺機(jī)而動?”劉璋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可說,不可說……”

李基高深莫測地擺了擺手,只覺得自己手中欠了把羽扇,不然忽悠起來料想應(yīng)該更有格調(diào)纔是。

旋即,李基接著開口道。

“不過季玉須知益州之地佔(zhàn)盡蜀中天險之利,自成一國,易守難攻,但亦是難以出蜀。”

“便是蜀中發(fā)生叛亂,朝廷也只需派遣一軍封堵漢中,再令荊州鎖住長江,蜀中縱有百萬大軍,錢糧無數(shù),亦是難有絲毫作爲(wèi)。”

“因此,蜀中若無外援,不過是困獸猶鬥罷了……”

說到最後,李基的語氣之中帶著幾分欷歔與感慨。

所唏噓與感慨的,便是諸葛亮的七出祁山!

莫非是諸葛亮不知勝算極低,出蜀之難乎?

只是諸葛亮深知不能放棄,縱使只有那萬分之一的機(jī)會,爲(wèi)了中興漢室,爲(wèi)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也唯有北伐北伐再北伐。

否則一旦蜀漢也放棄了,那也便代表大漢徹底成爲(wèi)歷史名詞。

漢不是亡於189年董卓亂政,也不是亡於220年曹丕繼位,而是亡於263年劉禪投降。

只是此言聽在劉璋的耳中,卻是感覺李基所唏噓與感慨的乃是益州的困境。

頓時,劉璋似乎完全明白了爲(wèi)何李基會如此作爲(wèi)!

想必,李基亦是對天子與朝廷大不滿,只是李基深知僅憑吳郡難有作爲(wèi)。

而益州一地或許民富糧足且易守難攻,但僅憑益州亦是難以出蜀,需要著盟友在外相迎呼應(yīng)。

一時間,劉璋只覺得自己的眼界似乎驟然拔高了許多,整個人從棋盤之中跳了出來開始縱觀大漢這一盤棋,發(fā)現(xiàn)蜀中最好的盟友莫過於揚(yáng)州一地。

雙方可通過長江相互聯(lián)繫起來,既能交匯於荊州合力向北,又可各自分開於漢中、徐州一地攻伐,三路齊出,大有作爲(wèi)!

漸漸想明白了不少的劉璋,連忙躬身向著李基行禮道。

“受教了,子坤先生。”

李基點(diǎn)了點(diǎn)頭,也不管劉璋到底領(lǐng)悟了什麼,而是直接問道。“如此,或許吾亦有心入蜀,但季玉料想應(yīng)該明白吾爲(wèi)何要繼續(xù)留在吳郡一地也。”

“子坤先生深謀遠(yuǎn)慮,縱觀全局,令璋佩服。”劉璋答道。

隨即,劉璋頓了頓,接著問道。“只是,不知玄德兄的意思可也是如此?”

李基笑了笑,道。“我主與劉益州俱爲(wèi)漢室宗親,同爲(wèi)高祖血脈,所思所想,皆莫過於中興漢室,勿多慮也。”

這一點(diǎn),倒是說到了劉璋的心坎裡。

不管怎麼說,那都是肉爛在鍋裡。

“子坤先生所言極是!”

劉璋拱手道了一句,然後輕聲問。

“子坤先生,只是吾父亦有意爲(wèi)陛下清君側(cè),掃清奸佞,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只是具體該如何作爲(wèi),還請子坤先生教之。”

李基沉吟了一番,久久沒有開口,這可讓劉璋的心中爲(wèi)之一緊。

如今自認(rèn)已經(jīng)縱觀全局的劉璋,所擔(dān)心者莫過於李基會提出什麼過分條件,乃至於屆時雙方同時起勢,乃是以劉備爲(wèi)主。

這是無疑是劉璋與劉焉所完全不能接受的。

當(dāng)真以爲(wèi)是單純的清君側(cè)乎?

那衝的可是皇位去的,難道真的單純?nèi)貧⒓槌己酰?

造反都是殺頭的大罪,反正作爲(wèi)漢室宗親又不怕會被追究夷九族,都是一樣的罪名和處罰,劉焉與劉璋自然是更想要大義的名頭。

劉璋一咬牙,直接就拋出了底線,開口道。“子坤先生,吾知玄德兄在吳郡立足未穩(wěn),願資五十萬擔(dān)糧草,以表支持。”

李基表面沒有一絲波瀾,則是隻覺得心臟都隨之大跳了一下。

五十萬擔(dān)糧食?

當(dāng)真嗎?

哥!

李基的底線那就是撈到劉璋帶來的三十萬擔(dān)糧食,然後再想辦法忽悠忽悠劉璋,想著伺機(jī)多騙一點(diǎn)是一點(diǎn)。

沒想到,劉璋這個狗大戶一開口就加碼了二十萬擔(dān)!

不愧是坐擁天府之國的劉益州之子,一時間李基只覺得原來讓人有點(diǎn)生厭的劉璋,現(xiàn)在哪哪看著怎麼就那麼可愛討喜呢?

這哪裡是什麼小胖啊,這分明就是咱從蜀中過來的國寶啊!

這圓嘟嘟的肚子,圓嘟嘟的小臉,圓嘟嘟的眼睛嘴巴……

“五十萬擔(dān)糧草?”

不過李基的養(yǎng)氣功夫倒也了得,表面依然是那波瀾不驚地再念了一遍劉璋所說的數(shù)字,免得是劉璋自己口誤了不認(rèn)賬。

只是,李基那平淡的聲音聽在劉璋的耳中,卻彷彿像是隱隱透露著一絲不滿。

這讓劉璋一咬牙,沉聲道。

“子坤先生,六十萬,益州願資六十萬擔(dān)糧草予吳郡,這已經(jīng)是璋的能力範(fàn)疇所能給予的最大限度了。”

李基的眉毛隱晦地一挑,又迅速地壓下了眉眼間閃過的一絲喜意,平靜地答道。

“也罷,吾如此亦感受到了劉益州的一番用意,或許這些糧草對吾而言無甚作用,但吳郡地廣人稀,兵少糧缺,將之存放起來,他日料想能有用處。”“謝子坤先生!”

劉璋頓時大喜過望,連忙說道。

“子坤先生,如今隨我而來的船隊(duì)之中便存放著三十萬擔(dān)糧食,這便算是交付給吳郡的定金,餘下三十萬擔(dān)糧食,還需待吾返回益州稟明父親後方能逐步運(yùn)來。”

“劉益州的信用,基還是相信的。”

李基擺了擺手,似乎對於區(qū)區(qū)六十萬擔(dān)糧食並沒有太過在意,所在意的而是整個大局罷了。

“那……”

劉璋搓了搓手,示意道。

“你且附耳過來。”李基開口道。

頓時,劉璋連忙湊到了李基的面前,豎起耳朵靠了過去。

而隨著李基開口,劉璋的神色也隨之不斷來回變幻。

等李基說完後,劉璋依然久久沒能完全消化其中的內(nèi)容。

而後,劉璋衝著李基俯身一拜,大讚道。

“先生果真大才,若以此計而行,吾父既能自保,又不失忠臣身份,退亦可據(jù)守一方,進(jìn)更可出漢中清君側(cè)。”

只是,劉璋驟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臉色卻是變得難看了起來。

此前,劉璋與劉焉所考慮的乃是完全被朝廷定義爲(wèi)叛賊,直接裂土封王的那種。

可在李基之計中,局面無疑是緩和了許多,讓朝廷完全失去對劉焉的控制之餘,且又能保持一定的面子。

如此一來,朝廷自然不會直接下手?jǐn)貧⒀闪粼诼尻柕娜齻€質(zhì)子。

這對劉焉是個大好事,可劉璋來說可就不一定了。

假如那三個兄長回到了益州,那豈不是要害得他們兄弟鬩牆,這是作爲(wèi)孝子的劉璋所不想看到的局面。

一時間,劉璋的臉色變幻不斷,可謂是精彩之極。

李基見狀,開口問道。“可是有甚不解之處?”

“子坤先生之計自然是甚妙,只是……只是……”

劉璋嘴巴蠕動了一陣,卻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準(zhǔn)確地表達(dá)自己的意思。

洛陽樂,三位兄長不該思蜀啊!

旋即,劉璋一咬牙,再度拜倒在李基面前,道。“子坤先生,我心中尚有疑問,若子坤先生能幫我解之,他日必有厚報。”

“季玉何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有甚難題直言便是了,基定當(dāng)知無不言。”李基連忙將自己的小國寶給扶起來,開口道。

只是,劉璋那一坨愣是趴在地上,李基拉都拉不動,然後擡起頭小心地問道。

“那便是……璋有意繼承父志,該如何爲(wèi)之?”

這話,劉璋說得客氣。

什麼叫繼承父志?

既然是叫繼承父志,那自然是需要把父親的遺產(chǎn)都一併繼承過來,否則怎麼能叫繼承父志呢?

所以,李基自然是瞬間就明白了劉璋的心思。

李基鬆開了攙扶劉璋的雙手,摩挲著下巴。

而後,在劉璋有些緊張的目光中,李基在屋內(nèi)來回踱了五步,驟然停住,開口道。

“此事易耳。”

“還請先生教我。”劉璋狂喜不已,連忙道。

李基緩緩地開口道。

“劉益州雖貴爲(wèi)益州牧,手握益州軍政大權(quán),但對於益州世家而言終究是外來者,因此想必劉益州爲(wèi)了進(jìn)一步穩(wěn)住益州世家,恐怕已經(jīng)在爲(wèi)季玉著手安排與益州世家的聯(lián)姻。”

劉璋聞言,只覺得李基果真厲害。

此事也便是劉璋在出發(fā)之前,劉焉隨口地提了一句,沒想到李基遠(yuǎn)在千里之外卻是預(yù)料得如此準(zhǔn)確。

“如此,季玉尚且不懂乎?如若季玉能盡取益州世家支持,那欲繼承父親之志自然是輕而易舉。”李基接著說道。

“所以……多聯(lián)姻?”劉璋有些懵,也覺得腰隱隱已經(jīng)開始提前痛了。

“非也!”

李基有些無奈地道了一句,然後接著說道。“此刻,便是有一個極好的機(jī)會擺在季玉的面前。”

“機(jī)會何在?”劉璋連忙問。

“劉益州爲(wèi)了儘快掌握益州軍政大權(quán),那自然是需要多向世家立威,那季玉只需多施恩德,如何不能盡收益州世家之心?”

李基先是定了一個調(diào)子,方纔接著說道。

“今,有賊子甘寧欲行刺於季玉,這反倒是一個施以恩德的機(jī)會。季玉只追究賊子甘寧,而不涉及甘家與旁人,甚至可以稍微以錢貨拉攏一番甘家。”

“如此一來,在益州其他世家眼裡,就連意欲對季玉不軌的世家,季玉都能如此厚恩,那忠心追隨於季玉者,豈不是有千倍萬倍的回報?”

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642章 中計矣!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563章 進(jìn)!(第三更)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538章 請殺我!第677章 論戰(zhàn):鯨吞豫州第530章 草案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630章 袁術(shù)出兵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68章 密信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14章 關(guān)原之戰(zhàn)第937章 窮怕了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276章 戰(zhàn)略上的誘餌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94章 變化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89章 斬草除根?第84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395章 爭議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512章 僭越?第593章 創(chuàng)業(yè)的曹老闆(第三更)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64章 關(guān)乎千秋萬代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619章 徐州應(yīng)對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章 大興,大興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46章 夜襲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45章 冤否?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50章 舊病復(fù)發(fā)?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50章 許攸獻(xiàn)謀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530章 草案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73章 真毒士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217章 陽謀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841章 天賜良機(jī)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80章 往吳郡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3章 口袋陣第878章 淳于城戰(zhàn)況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898章 舌戰(zhàn)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
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642章 中計矣!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563章 進(jìn)!(第三更)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538章 請殺我!第677章 論戰(zhàn):鯨吞豫州第530章 草案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630章 袁術(shù)出兵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68章 密信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314章 關(guān)原之戰(zhàn)第937章 窮怕了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276章 戰(zhàn)略上的誘餌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94章 變化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89章 斬草除根?第84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395章 爭議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512章 僭越?第593章 創(chuàng)業(yè)的曹老闆(第三更)第452章 讓大漢再次偉大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64章 關(guān)乎千秋萬代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619章 徐州應(yīng)對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章 大興,大興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46章 夜襲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245章 冤否?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50章 舊病復(fù)發(fā)?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750章 許攸獻(xiàn)謀第803章 我有一計第530章 草案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73章 真毒士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733章 周瑜VS曹仁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217章 陽謀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841章 天賜良機(jī)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80章 往吳郡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13章 口袋陣第878章 淳于城戰(zhàn)況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898章 舌戰(zhàn)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修武县| 峨边| 黄龙县| 通山县| 沁源县| 磐安县| 高州市| 察哈| 乌拉特前旗| 都江堰市| 尚志市| 措美县| 涿鹿县| 宁波市| 乐清市| 东山县| 会同县| 全南县| 周口市| 利川市| 崇仁县| 洪雅县| 宕昌县| 广西| 玉龙| 嘉峪关市| 佛山市| 郎溪县| 鸡东县| 新巴尔虎左旗| 巴林右旗| 乌鲁木齐县| 汽车| 丹寨县| 漳平市| 贵州省| 涿鹿县| 修武县| 青海省| 黑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