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章 勠力同心

第93章 勠力同心

不過,在其餘人看來,卻是李基似乎頗爲喜好孫權,方纔徑直上前將孫權抱了起來,並且樂呵呵地開口道。

“基今日走得甚急,且不知孫家二郎之名,否則當帶上幾個橘子。”

“二弟,還不謝謝子坤先生的橘子?”孫策連忙提醒道。

年幼懵懂的孫權看著面前一臉笑容的李基,雖然總感覺到一陣莫名的惡意,但還是乖巧地開口道。

“謝……謝子坤先生。”

李基溫聲地說道。“不用謝,你平日在家中不要亂跑且乖乖聽母親與兄長的話,來日我便給你帶上幾個橘子。”

“好。”孫權應道。

李基臉上的笑容更甚,莫名地有種腳踢北海幼兒園的感覺。

不過出生早就是可以爲所欲爲,就趁著你年紀小欺負伱,閣下又當如何應對呢?

李基狠狠地擼了擼孫權的頭髮,這纔將孫權放了下來。

而在最後走到劉備與李基面前的,則是一個走路都還是搖搖晃晃的女童。

“此女爲夫君長女孫仁,今一歲有餘,牙牙學語之齡。”

孫仁?

孫尚香?

頓時,李基就意識到了眼前這個女童的身份,然後不自覺地看了劉備一眼,暗暗地唾棄了一下。

對此劉備毫無所覺,而是笑呵呵地彎腰逗弄起連話都還說不清楚的孫仁,連連誇讚孫仁頗爲可愛。

只是,這在其餘人眼裡盡顯劉備仁德和善的一幕。

在李基眼中,在某些先入爲主的觀念下,劉備則是像極了一個變態。

當即,李基再度彎腰將宛如一個瓷娃娃的孫仁也給抱了起來。

被舉高高的孫仁,當即有些興奮地笑了起來,口舌尙有些不清地呼道。

“呀呀~高高~”

近距離地看著孫仁那吹彈可破的模樣,完全就像極了一個精緻白皙的小福娃。

可可愛愛……

頓時,李基亦有種“老夫聊發少女心”的感覺,忍不住連連對孫仁逗弄了起來,甚至不時地教導著孫仁開口說話。

“基~基基~~~”

“子坤~~坤坤~~~”

“叫哥哥~giegie~~~”

一旁的劉備見狀,不忘提醒道。“子坤,論輩分,應該是叫你叔父纔對。”

“咱們各論各的。”

尚且不怎麼會走路的孫仁,李基將她重新放在地上時,孫仁還不忘給李基整了好幾個活,在地面來回地翻滾著,看著李基一陣樂呵。

而後,吳夫人設了一個更類似於家宴的宴席款待了劉備、李基以及夏侯博,雙方盡是賓主盡歡。

眼看著黃昏將至,爲了避嫌,劉備方纔帶著李基與夏侯博告辭而去。

吳夫人領著子女將劉備、李基送到門口,目送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忍不住道了一聲。

“玄德真乃仁德厚道之人也!策兒,今後你可多與玄德公親近,且玄德公麾下據傳猛將甚多,可多加請教之。”

“當然,孃親更希望你能多向子坤先生求學,子坤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若你能學得一二,定然受用無窮。”

孫策連連應承了下來,只是吳夫人自知自己的這個長子從小就崇拜父親之武勇。

即使孝順非凡,但恐怕亦不會聽得進去。

當即,吳夫人只能將目光投向身後被兩個僕人抱著的孫權與孫仁,然後道。

“權兒,子坤先生似乎亦頗爲看重你,那橘子之言或有深意,你當好生表現,來日或可得子坤先生看重。”

“我知道了,孃親。”孫權歪著頭應道。

孫仁則以爲是對她說話,含糊不清地說著。

“娘~娘~~giegie~”

……

而在離開了孫府之後,劉備也不上馬,而是與李基步行著往府衙的方向回去。

“子坤似乎對那孫家長女頗爲喜愛?”

劉備詢問著,準備籍此勸說李基儘快結親,也能早日生一個如此可愛的後代。

只是李基顯然誤會了劉備的意思,看向劉備的眼神滿是詭異與震驚。

對於李基的婚姻大事關注程度不亞於老父親的劉備見狀,連連敗退,說道。

“好好好,備不說就是了。”

李基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臉色一正,詢問道。“主公,那世家遷移之事如何了?有多少世家已經答應了?”

“哦,我看看……” 劉備從袖中拿出了一份竹簡攤開,上面記載的赫然是當下吳郡世家豪族名錄,然後答道。

“除了適才的孫家,已經遷至吳縣的有顧家、凌家、朱家、陸家、張家,已經在路上的則有吾家、韋家、華家、周家、全家。最遲的在七天內,也皆盡數抵達吳縣。”

說完,劉備忽然想起什麼,精神一震,開口道。

“子坤,後日午間備帶你去拜訪一位隱遁於吳地之大賢,務必要抽出時間。”

“什麼大賢竟讓主公如此興奮?”

李基略微回憶了一下,一時還真想不到江東之地有什麼當世大賢的存在。

縱使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美周郎,這一刻年歲大體也與孫策相仿,李基自認讓周瑜一隻手,也能將他吊起來打。

當然,打周瑜可以,打孫策不行。

剛剛李基趁機觀察了一下孫策,雖然孫策纔是個九歲孩童,但已然是一身腱子肉,李基雙手一起上都未必能撂倒這種將門虎子。

並且據吳夫人所說,此前有匪賊上門之時,年方九歲的孫策拔劍怒砍了數人,已然稱得上是初露猙獰。

只是劉備難得地賣了個關子,說道。“子坤後日便知,且子坤必然頗爲欣喜之。”

“那基便靜待後日了。”

李基笑著應道,也熄了追問或暗自查探的心思,以滿足劉備這種似乎在刻意準備驚喜的心理。

“對了,子坤今日到孫府尋我,應是有甚要事吧?”劉備問道。

“確有一事需稟報主公。”

李基應了一句,然後低聲地說道。

“此前所用的惑敵之計已然初見成效,吳郡匪賊深信我軍孱弱無能,再加上沿途世家遷至吳縣不時刻意顯露財帛以及基按使探子唆使以及散播流言……”

“匪賊已動大肆進攻吳縣之念,如今已經在暗中勾連,料想再過十日左右,吳郡匪賊將大肆圍攻吳縣。”

劉備聞言,眼中浮現著一絲殺意,說道。

“賊子好膽,若是一味潛伏山野,吾尚且不知該如何是好,如今意欲攻城,當真是自尋死路。”

“賊衆雖是烏合之衆,但主公亦不可大意,且吳郡所缺勞力甚多,其中青壯若能俘虜之,正可用之。”李基提醒道。

“犯境賊衆,約有幾何?”劉備問道。

李基估摸了一下,答道。“料想不會超過兩萬之數,而我軍除了三千精銳之外,緊急抽調的郡兵大概也只有七千左右。”

只是對於這種兵力差超過一倍的數字,劉備非但沒有絲毫驚慌,反而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彷彿是一萬對兩萬優勢在我。

“主公,不擔心?”李基有些詫異地問道。

劉備語氣平淡地說道。

“子坤既已知敵我之數,料想破敵之策亦在心中,備有何憂之?此次尋備料想也只是爲取兵符而來吧?”

不得不說,劉備這話裡話外似乎僅僅是區區兩萬之敵的小單子,備都無須出手,我家子坤便反掌可滅的態度,讓李基一時甚至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了。

這自信,比李基本人似乎來得都要足。

而不等李基說些什麼,劉備便從腰間解下兵符塞到了李基的手中,說道。

“子坤儘管放手施爲,自備而下皆可調動命令,若有不從,斬之!”

這沉甸甸的信任,讓李基不禁有些沉默。

甚至就連李基具體的作戰計劃都沒有過問,劉備便完全將兵符交給了李基。

這種信任程度,李基真的懷疑自己真的率兵造反將劉備給綁到面前,劉備都堅信眼前之人定非李基本人,而是一相似李基的同胞兄弟。

“主公,你不確認一下是否有所疏漏之處?”李基問道。

劉備聞言,沉吟了一下,說道。

“子坤所言極是,這樣吧,子坤先行持兵符調動兵力,待命衆將議事之時再告知備一聲,備親自到軍議之上爲子坤坐鎮,以免有某些郡兵將領不服子坤。”

“不是,主公就不擔心基用兵有所錯漏?”李基追問道。

“子坤……”

劉備忽然站定,一手拍著李基的肩膀,一手則是朝著眼前的吳縣城池一指,說道。

“此前,子坤曾問備之志是爲百戰百勝之將領,亦是決勝千里之外的謀士,還是執政安穩一方使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又或是鑽研工、醫、農等項……”

“當時,備所答乃是願執政一方,爲天子牧民,保百姓安居樂業,再現大漢中興盛世。”

“只是,備自知謀不如子坤,武不比雲長翼德,思來想去,所長所幸實乃將諸位聚於麾下……”

“而眼前的吳郡非是備之吳郡,亦是子坤之吳郡,你我勠力同心,備行所擅之匯聚人心,以便子坤可放手施爲便已是足矣,過多插手過問,有過無功。”

頓了頓,劉備溫聲地開口道。

“縱使子坤行事有所錯漏,備亦不會怪之。縱是有一時之敗,只要我等同心同德,亦當復有再興之日,亦當可使大漢盛世再現之日。”

(本章完)

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906章 起霧了!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81章 蹋頓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30章 都殺了!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36章 緣由有二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798章 且慢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584章 平蠻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章 計將安出?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71章 子坤,你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76章 以身入局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42章 中計矣!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245章 冤否?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69章 劉曹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83章 鉅富糜家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13章 口袋陣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553章 一艘破船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6章 夜襲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87章 借刀殺人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231章 共飲之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31章 共飲之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475章 正奇相合
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906章 起霧了!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81章 蹋頓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30章 都殺了!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36章 緣由有二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798章 且慢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584章 平蠻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章 計將安出?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71章 子坤,你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76章 以身入局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42章 中計矣!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245章 冤否?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69章 劉曹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83章 鉅富糜家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13章 口袋陣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553章 一艘破船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46章 夜襲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93章 勠力同心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87章 借刀殺人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231章 共飲之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31章 共飲之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475章 正奇相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城| 万盛区| 固始县| 武汉市| 文山县| 会昌县| 阳高县| 华池县| 贡嘎县| 鹿邑县| 嵊泗县| 塔城市| 玉屏| 扎赉特旗| 江达县| 铁岭县| 辽源市| 宜州市| 拜泉县| 龙山县| 巩义市| 休宁县| 昌黎县| 惠安县| 卓资县| 景泰县| 龙游县| 西昌市| 原平市| 汝州市| 西林县| 柏乡县| 徐水县| 容城县| 简阳市| 靖宇县| 勐海县| 赤水市| 红原县| 平泉县| 花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