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

說到這裡,李基深吸了一口氣,看著在場似乎已經漸漸明白過來的衆人,繼續開口道。

“南陽郡人口冠絕大漢,高達二百餘萬,算是隱戶黑戶甚至高達三百萬之多,袁術豈會輕易放棄這個經營多年的地方?”

“再兼之此前荊州牧劉表礙於袁氏威望,對於袁術佔了荊州南陽也只能是聽之任之,既管不了,亦沒有充足的藉口收回。”

“南陽郡又是與汝陽郡相鄰,冷靜下來的袁術,又豈會沒有同時佔了這兩個人口大郡的貪念?”

頓了頓,李基手中的摺扇又在南陽郡與汝陽郡相鄰的南北區域劃了一下,道。

“可如今一來,袁術很有可能將同時遭到荊州劉表與其餘袁紹嫡系諸侯的打擊……”

“除此之外,則是與司隸相接的兗州,所分佈的又大多是實力較弱相互不和的小諸侯各佔一郡,此分別是爲了給呂布東出虎牢關所準備!”

“奉孝既已有判斷,那便說說罷。”

“陶恭祖年邁不堪,已無進取之心,獨佔徐州亦仍是守戶之犬,難成威脅,更不可能逐鹿中原。”

“如此亦正中陳公臺下懷也!”

這讓關羽下意識地看向李基……

陳宮所想的,無非便是藉此徹底瓦解關東諸侯們的聯盟,讓諸侯們因實實在在的利益而徹底撕破臉皮,繼而讓原本弱勢但掌控天子擁有一定大義的呂布可以“火中取栗”。

“假以時日,或奉孝遠超於我也。”

“袁術若被逼向絕路,說不準便會選擇屈服袁紹,且如今一來主公便會成爲了袁氏眼中最大的敵人,很可能會傾盡袁氏之力抵擋主公北上。”

須知,多少文士相輕,類似於許攸、郭圖那般爲了爭奪地位而內鬥不斷纔是常態。

“可吳郡若是想要北進中原,最爲合適的道路便是徐州!”

“青州的黃巾殘黨持續多年久久未平,據悉已有百萬之數……”

李基說著說著,眼角餘光忽然注意到了擺在劉備桌案上的好幾份不同的詔書,臉上猛然一變,直接抓起了那幾份詔書看了起來,脫口而出。

“主公,其實並非是陳宮沒有針對我等,相反……其實陳宮針對我等的手段,先生適才已經陳述了出來。”

“詔書上的用印不對。”

“將大漢十三州化作一棋盤,讓各方諸侯反目廝殺,而爲呂布爭取一個東出虎牢關橫掃天下的機會……”

劉備略微一怔,迅速回想了一遍剛剛李基所說的內容,卻是有些不明白其中何處與吳郡產生了關聯。

“這麼說來,中原之地除了兗州、豫州之外,惟有青州、徐州尚能勉強保住一方安寧?”

“並且……”

而劉備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苦笑,道。

郭嘉深知關羽傲慢的性格,倒也不惱,道。

“這麼說,偌大的大漢反倒僅有揚州勉強尚存些許安寧,並沒有被陳宮摻雜諸侯進來與我相鬥?”

郭嘉見狀,看了李基一眼,迴應郭嘉的則是一個鼓勵的眼神,甚至給郭嘉讓開了些許位置,道。

“徐州或已被陶恭祖經營多年,且此次封賞未曾變動陶恭祖的徐州牧一職,僅僅是爲陶恭祖賜爵加封武職,可陶恭祖年邁,其身體未必能支撐多少時日。”

“不對!”

而看著在場衆人似乎都變得凝重的神色,李基略微沉吟了一下,卻是笑了出聲,從容淡然地開口道。

這一句句結合著各個諸侯的官職封賞,再加上地圖上明顯做出來的標識,讓李基所說的話既是簡單明瞭,更是具備著異常的說服力。

‘先生有蕭何之風也……’

一旁的郭嘉開口道。

“然而,實際上陳公臺爲了鉗制主公,最大的安排便是不動陶恭祖的徐州牧之位。”

“郭嘉能有今日,全蒙先生栽培指導,何敢言超過先生?”

李基擺了擺手,道。“奉孝不必謙遜,汝之判斷準確無誤,基同樣也無甚可補充,足以獨當一面也。”

郭嘉心中頓時大喜,這可是這麼多年以來首次被李基如此誇讚,連忙向著李基拱手道。

李基搖了搖頭,道。

郭嘉應了聲,然後開口道。

“所以陳公臺無論如何直接往揚州摻沙子,都不可能會是主公的對手,所以表面上乾脆就什麼都沒做。”

對此,李基幹脆撫掌而贊,道。

郭嘉心中對於李基越發的信服敬仰之餘,其餘將領對於郭嘉也是升起了幾分重視。

“陳公臺深知董賊殘黨麾下的西涼鐵騎難纏,欲借馬騰與劉焉之手繼續對付董賊殘黨也。”

李基繼續細細地來回對比了幾分詔書上的內容,一直都顯得從容的臉色多了幾分變化,開口道。

“馬騰領涼州牧,可三輔之地有董賊殘黨盤踞,遑論是馬騰欲要東進,還是益州劉焉出川,都必先取三輔之地。”

類似於李基這般不惜主動擡高郭嘉的,絲毫不擔心自己的地位會受到影響的行爲,反倒是極其罕見的。

甚至就連郭嘉也同樣如此,以確認自己的判斷是否存在錯漏。

“若是取荊州,莫非要主公與同爲漢室宗親的劉表同室操戈乎?此亦損主公之名,更兼之主公亦難以師出有名。”

“然而,陶恭祖與主公卻是交好多年,此番結盟之中亦多次爲主公助威,主公又是以仁德爲本,師出無名之下如何會與陶恭祖交惡?”

“而攻豫州,袁術則是三面受敵,此或亦是陳公臺報復袁術的手段之一,讓袁術徹底走向末路。”

或許,在董卓入京徹底在腐朽的大漢身上埋上最後一捧土後,亂世就已經不可避免。

不過,在場衆人除了對郭嘉能力有了一定認可之外,更多的人擔憂的是即將變得異常嚴峻的亂世。

“陶恭祖一倒,或便是徐州大亂之時。”

“安寧?恐怕沒有安寧也。”

如今得了李基當衆的稱讚與認可,足以讓郭嘉在劉備集團直接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

“什麼不對?”有些沒能反應過來的劉備,開口問道。

然而,陳宮所用的陽謀,無疑是給即將燃起的亂世之火直接倒了一大盆火油。

或者說,除了關羽之外,在場聽罷郭嘉分析之人此刻將目光投向李基的並不在少數。

頓了頓,李基又遙指司隸以西的區域,道。

“然而,袁術終是袁氏之人,與袁紹之鬥,爲了是爭奪袁氏正統。”

此前,郭嘉在吳郡之中明面上僅是李基的小書童,出入府衙也像個小透明那樣。

這一刻,郭嘉心中有著說不出的感動,明白這是李基在特意擡高自己,替自己在主公以及一衆將領面前樹立威望。

“是,先生。”

此言一出,茫然之人不在少數。

同樣也是皺著眉頭的趙雲,開口道。

隨著李基的話音落下,在場衆人幾乎是一片靜寂,看著懸掛著的大漢十三州地圖,彷彿已經看到了不久後即將在各地燃起的熊熊戰火。

“因此,在陳公臺眼中,陶恭祖的存在便是對主公最大的阻礙,若是主公強取徐州,那仁德之名便是自此盡散也。”關羽此刻微微垂眸,直言道。

“主公,揚州本就是地廣人稀,其餘郡國與先生治政多年的吳郡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兵力上更不是同一層次。”

關羽聞言,微微皺眉,有心想要找出這個小書童話語之中的錯漏之處,卻是無果。

“或許,這便是陳公臺遲遲才與諸侯們談判協商的原因所在,耗費了數天時間慢慢思考出來的陽謀。”

“嗯?”

“那不是還有豫州與荊州嗎?今大哥爲揚州牧,盡領揚州之地後,還與荊州、豫州相鄰,何必一定要走經徐州?”

而李基的眼眸微微一垂,迅速地將近來那一部分頗有些疑惑之處串聯了起來,已然知道了問題何在,沉聲道。

“詔書上所用之印,絕非傳國玉璽!”

“如若吾沒有料錯的話,傳國玉璽已然失竊,不在天子手中。”

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83章 大破漢軍!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436章 李曦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792章 三贏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395章 爭議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834章 鴻門宴?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802章 衣帶詔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594章 日常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46章 七三開第359章 老東西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307章 印綬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978章 張八百
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83章 大破漢軍!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436章 李曦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792章 三贏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395章 爭議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834章 鴻門宴?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802章 衣帶詔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594章 日常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46章 七三開第359章 老東西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307章 印綬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978章 張八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山县| 清苑县| 芦山县| 宜君县| 阿坝县| 常宁市| 厦门市| 金寨县| 汾西县| 永川市| 馆陶县| 德安县| 静宁县| 舒城县| 甘孜| 岑溪市| 介休市| 鲁甸县| 临江市| 平凉市| 横峰县| 楚雄市| 玉田县| 邵武市| 宁远县| 阿合奇县| 茶陵县| 桓台县| 内乡县| 汤原县| 和龙市| 安庆市| 桂林市| 蒙山县| 确山县| 汕头市| 河南省| 新田县| 山东省| 大连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