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

某種意義上,如今的中原局勢就是大量線團相互攙雜胡亂地揉在了一起。

線頭有很多,但往往扯動其中一根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能拉出來的線條未必就是扯動線頭之人想要的。

也正是因此,不僅僅是劉備在積攢力量伺機北伐中原,其餘中原諸侯間暗流涌動整軍備戰(zhàn),一時卻也都不敢輕舉妄動。

這反倒是讓中原重回了難得的短暫和平,宛如是又一場暴風(fēng)雨來臨前的平靜。

不過與中原不同的是,在黃河以北的廣袤大地中。

歷經(jīng)了一年左右的對峙,遑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都清楚決戰(zhàn)之日在即。

在界橋東南側(cè)的袁軍營寨的中軍大帳之內(nèi),袁紹端坐上座,下方則有著一衆(zhòng)心腹幕僚。

此前陳琳作爲(wèi)袁紹使者在中原遊說諸侯,此刻正躬身彙報著結(jié)果。

在公孫瓚所帶來的龐大壓力下,袁紹的思維卻是越發(fā)的清晰。

公孫瓚乃是眼前大敵不假,但中原局勢亦不可不顧,須未雨綢繆制約劉備做大,否則必成心腹大患。

而陳琳遊走於曹操、袁術(shù)、呂布三家之間,也帶回了這三家的最新現(xiàn)狀。

袁術(shù)還在舔舐傷口,積極恢復(fù)在荊州之戰(zhàn)中的慘重損失。

呂布則完全稱得上是兵強馬壯,隨時都有出東出虎牢關(guān)掃蕩四方之姿。

曹操也是在不斷積攢錢糧,蠢蠢欲動。

一衆(zhòng)心腹幕僚聽罷陳琳所言,各自在心中仔細盤算了一陣後。

田豐率先出列,有些慚愧地說道。

“主公,此前老夫所想怕是有些不足,袁公路元氣尚未恢復(fù),曹孟德又似是野心勃勃,且無雙侯麾下兵將如此強壯,大有出關(guān)稱霸中原之姿。”

“如此一來,區(qū)區(qū)一個南陽郡怕是滿足不了無雙侯的胃口,且曹孟德若是另有異心,僅憑袁公路一人卻是無力北進兗州。”

田豐向來老成持重,此前所做謀算並無不妥。

可在進一步知悉了呂布與曹操的現(xiàn)狀後,依然讓袁術(shù)以南陽郡爲(wèi)代價換取與呂布結(jié)盟,再借由曹操之力北取兗州,其中的風(fēng)險無疑太大了。

甚至,袁術(shù)很可能會被劉備、呂布、曹操三家所瓜分。

如此之事,田豐自然不敢繼續(xù)勸說袁紹爲(wèi)之。

只是爲(wèi)中原局勢花費了這麼多的心思,就此放棄無疑也讓一衆(zhòng)謀士心有不甘。

更重要的是必須要設(shè)法鉗制劉備做大,否則袁術(shù)根本就擋不住劉備。

在袁紹不插手,任由中原局勢自行發(fā)展的情況下。

不日,呂布必將東出虎牢關(guān),與曹操相爭奪取兗州。

坐擁貧瘠青州的曹操,難與呂布爭鋒,極大可能爲(wèi)呂布所敗,讓呂布以破竹之勢一舉奪兗州、破青州,稱霸中原。

屆時,在中原戰(zhàn)亂大起之際,劉備斷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將發(fā)動北伐進攻豫州。

只需是個明眼人都清楚袁術(shù)不可能會是劉備的對手,即便袁術(shù)不斷據(jù)城死守,也不過是拖延死亡時間罷了。

倘若局勢發(fā)展到這種地步,袁紹即便擊敗公孫瓚橫掃河北,恐也難與呂布、劉備這兩個龐然大物相提並論。

更重要的是,在麾下謀士合力推演下,呂布也難是劉備的對手。

一旦讓劉備在袁紹徹底一統(tǒng)河北之前,再鯨吞掉呂布,那麼袁紹就連跟劉備劃黃河而治的資格都沒有。

因此,意識到袁術(shù)不能倒的一衆(zhòng)謀士,也是絞盡腦汁地不斷商討起來,試圖討論出一個可行之策。

起碼,在袁紹擊敗公孫瓚橫掃河北之前,袁術(shù)還不能倒。

只是面對著複雜的中原局勢,一衆(zhòng)謀士合力謀劃,卻也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甚至派遣刺客全力暗殺李基都被郭圖提了出來。

可李基出行不是大軍隨行,就是待在守備森嚴(yán)的壽春城內(nèi),時時還有著許褚與虎衛(wèi)貼身保護,想要成功暗殺李基的可能性簡直是低的可憐。

光是揚州所實行的戶籍制度的棘手程度,想要讓刺客死士矇混過關(guān)進入壽春城都是件難事,更別說暗藏管制強弩等暗殺利器進入城內(nèi)對李基出手。

除此之外,還有逢紀(jì)提出或可讓袁術(shù)將一未出閣閨女嫁予呂布做平妻。

如此一來,袁呂二家有了姻親關(guān)係,或可避免呂布得了南陽郡後生出反覆之心,繼續(xù)襲取兗州。

可這一策,同樣是被袁紹給否了。

不是別的原因,單純是逢紀(jì)提出袁呂二家聯(lián)姻後,袁術(shù)可就是呂布的岳父,袁紹也算得上是呂布的伯父之時,袁紹莫名的後頸發(fā)涼,心驚肉跳。

“義父尚且殺之,何況岳父乎?”

審配反對的一言,更是深得袁紹之心。

這個時代的“義父”之重,可不是後世的乾爹那般單純的肉體關(guān)係,而是僅次於親父一般的關(guān)係,同樣也是需盡孝道的。

殺一次可以說是手滑,殺兩次還說是一時衝動,誰信?

也正是因此,呂布即便如今成爲(wèi)外戚,當(dāng)上了大將軍,但威望尚且遠遠不如曾經(jīng)的殺豬佬何進。

被呂布掌控著的朝廷,更是不被世人放在眼裡。

大漢亦是以孝治國,結(jié)果掌控朝廷的是孝死了兩任義父的呂布,這本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而一衆(zhòng)謀士來回商討了許久,最終的結(jié)果還是繞回到了如何與呂布結(jié)盟上。

欲牽制劉備,呂布是必不可少的。

可呂布乃反覆之徒,再如何重利亦是無用,唯有重威,方能迫使呂布不敢生出反覆之心。

而看著麾下一衆(zhòng)謀士愁眉不展的模樣,袁紹卻是驟然笑了,站了起來,朗聲笑道。

“諸公何須苦惱以何威壓之?”

“只教我袁本初大敗公孫瓚,以橫掃河北之姿虎視中原,其威不知重否?足否?”

袁紹這忽如其來的霸氣,令帳下原本討論得甚是激烈的一衆(zhòng)謀士爲(wèi)之一怔,然後一衆(zhòng)謀士幾乎是下意識地折腰相拜,齊呼道。

“自是足矣!”

而田豐也是茅塞頓開一般,脫口而出補充道。

“屆時,主公只需遣一部屯於黎陽,俯視兗州東郡,足可教呂布心生忌憚,不敢輕進兗州。”

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xié)?第967章 死戰(zhàn)奏疏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802章 衣帶詔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378章 國士侯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955章 宿敵再戰(zhàn)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231章 共飲之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902章 久病成醫(yī)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05章 驚喜?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556章 雄壯否?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3章 勠力同心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392章 討吳聯(lián)盟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516章 逆風(fēng)袁本初第482章 區(qū)霸之野望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30章 草案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5章 當(dāng)世非我莫屬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yù)也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wèi)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48章 子坤當(dāng)有八斗之功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642章 中計矣!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303章 昭亭侯第412章 策與瑜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194章 緩稱王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42章 中計矣!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767章 黃天聖人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642章 中計矣!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
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xié)?第967章 死戰(zhàn)奏疏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802章 衣帶詔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378章 國士侯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955章 宿敵再戰(zhàn)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231章 共飲之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902章 久病成醫(yī)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05章 驚喜?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556章 雄壯否?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3章 勠力同心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392章 討吳聯(lián)盟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516章 逆風(fēng)袁本初第482章 區(qū)霸之野望第852章 丞相若死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30章 草案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5章 當(dāng)世非我莫屬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yù)也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wèi)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48章 子坤當(dāng)有八斗之功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642章 中計矣!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303章 昭亭侯第412章 策與瑜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194章 緩稱王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642章 中計矣!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767章 黃天聖人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642章 中計矣!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崇左市| 通渭县| 安多县| 肇州县| 剑阁县| 伊金霍洛旗| 策勒县| 桃园县| 扎鲁特旗| 平度市| 九江县| 颍上县| 长葛市| 正安县| 衡东县| 花垣县| 西华县| 攀枝花市| 凤冈县| 鹤岗市| 海兴县| 普兰县| 嫩江县| 普格县| 铜鼓县| 衡水市| 望谟县| 呼伦贝尔市| 湟源县| 涟水县| 遂溪县| 中阳县| 罗平县| 和龙市| 四川省| 阿拉善左旗| 那曲县| 三穗县| 江口县|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