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

緊隨在劉虞之後,一衆(zhòng)漢室宗親紛紛開口勸說了起來。

“國不可一日無君,正因那呂賊弒君,方纔致使今日已有漢賊稱王,還須多少時日那賊子便敢稱帝?長此以往,大漢焉存?”

“今日還請皇叔效仿世祖,登基爲(wèi)帝,以定天下人心,使世人知之大漢尚存!”

“今有老宗正在此,亦有我等一衆(zhòng)漢室宗親推舉,可謂之名正言順也。”

隨著雜亂下誰人道了這麼一句,頓時響起了陣陣附和聲。

此前,董卓行廢立之事,袁紹就生出了尊劉虞爲(wèi)帝的心思,只是被劉虞言辭拒絕了。

可這足以證明劉虞在漢室宗親中的威望之高,以至於讓袁紹認(rèn)爲(wèi)稱帝都可以服衆(zhòng)。

如今,爲(wèi)了勸說劉備進(jìn)位,劉虞不遠(yuǎn)萬里從幽州趕赴壽春出現(xiàn)在此地,極力推舉劉備稱帝。

這更是讓聚集在此地的漢室宗親,就似是有了主心骨一般,對於推舉劉備爲(wèi)帝的念頭越發(fā)的堅定。

今日之大漢,惟有劉備稱帝,方可正漢室之威嚴(yán),使心向漢室的人心不至於散了。

可面對著這一盛況,劉備依然面露猶豫之色,然後開口道。

“諸位,諸位,請聽我一言。”

頓時,原本嘈雜激動的場面迅速地安靜了下來。

面對著無數(shù)的目光,劉備嘆息一聲,然後開口道。

“備惶恐,承蒙諸位同宗叔父兄弟的擡愛,然諸事無外乎名正言順。”

“我本爲(wèi)涿縣一農(nóng)夫,承得祖宗餘蔭而安居樂業(yè)二十年,時逢天下大亂,因不願墮祖宗之名,聚義兵而討黃巾,又受先帝之重託而治理一方。”

“今便是治理一方已是如履薄冰,不敢生出半分怠慢,德行如何足以治天下?”

“再者,歷代先帝登基無不以玉璽傳位,今玉璽亦不在此處,備又安敢無玉璽而登大寶,行那貽笑大方之事?”

衆(zhòng)人聽罷,眉頭都不由得隨之一皺。

傳國玉璽,此物對於大漢天子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問題是傳國玉璽下落不明,這已近乎是個半公開的秘密。

在場的不少漢室宗親,甚至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劉琦。

畢竟據(jù)流傳在外的種種消息,乃是孫堅竊取了玉璽,然後劉表又伏殺了孫堅奪得玉璽……

而劉表卻是在率軍入川途中遭遇大敗而亡,自此傳國玉璽就徹底下落不明瞭。

不過,最大的嫌疑無外乎就是劉表與劉焉的後人。

“劉琦,玉璽若在你手中,速速拿出來。”

“不錯,今日之大漢不能再無國君了……”

“將玉璽交予皇叔,誰人都不會責(zé)怪你暗藏此物,反而有功!”

頓時,站在劉琦左右的漢室宗親紛紛低聲地對著劉琦勸說起來,聽得穿了件僧衣的劉琦滿臉無奈又無辜。

劉琦本就不是貪戀權(quán)勢之人,遷至壽春定居後,劉備即便有意讓劉琦爲(wèi)官,劉琦也是盡數(shù)推脫了過去,除了吃齋唸佛,每日都是遛鳥釣魚,陶冶情操。

最近,劉琦反倒是漸漸跟在蜜水裡泡著的袁術(shù)玩到了一起,不思半點荊州。

於劉琦而言,傳國玉璽在他手上的話,他也早就這個燙手山芋給交出去了,免得招來什麼殺身之禍。

“我沒有……”

“真沒有?”

感受著一衆(zhòng)同宗叔父兄弟帶著懷疑的目光,劉琦倍感壓力,一咬牙,乾脆當(dāng)著一衆(zhòng)同宗立誓道。

“劉琦敢對著先父及列祖列宗立誓,若知半點傳國玉璽的下落而有所隱瞞,定教我這一脈斷子絕孫。”

不到數(shù)息的功夫,落在劉琦身上懷疑的目光迅速散去。

敢對著先父與列祖列宗立誓,那必然是沒有的了。

這劉琦的懷疑去了,更煩惱的卻是傳國玉璽徹底下落不明瞭。

一衆(zhòng)宗親最爲(wèi)擔(dān)憂的,莫過於劉表將玉璽藏在了某個無人知曉的秘密之處,以至於根本就無處找尋。

“劉景升,還當(dāng)真是害國害民……”

“非人哉!生出不該有的念頭也就罷了,怎麼死了,還將傳國玉璽也弄得下落不能。”

“除名!老宗正該稟明列祖列宗,將劉表這廝從世譜除名……”

被一衆(zhòng)長輩當(dāng)著臉罵爹還不能吭聲的劉琦,聽到這裡連忙開口道。

“不能除名!先父有錯,但錯不至除名……”

“夠了!”

眼見話題似有偏離的跡象,越顯得蒼老的劉虞沉聲地喝了句,然後向著劉備拱手道。

“玄德,傳國玉璽乃天子象徵不假,但總不可能傳國玉璽丟失一日,我大漢便一日無君,致使?jié)h賊橫行稱王稱帝,大漢四分五裂不成?”

“還是說玄德就因顧慮那些許的非議,又或是損了自己的名聲,繼而屢屢推辭?”

眼見連平日裡最講道理與保守的劉虞都乾脆道德綁架了起來,一旁的李基不禁露出一絲笑意。

足可見劉虞這也是真的急眼了。

以著大漢當(dāng)下的形勢,除卻劉備扛起漢室大旗,實則也無第二人選可言。

劉虞知道這一點,匯聚在此的其餘漢室宗親也明白這一點。

一旦劉備當(dāng)真拒不進(jìn)位,那麼在國將不國的大漢之中,稱王稱帝之人必將會陸陸續(xù)續(xù)地冒出來,再復(fù)春秋戰(zhàn)國之亂世。

也就在這時,李基看見了在門外露出了些許身子且打了個眼色的司馬懿。

當(dāng)即,一衆(zhòng)還在極力勸說著劉備的漢室宗親未曾注意下,李基悄無聲息地從側(cè)門退出議事廳,然後走到了州牧府外。

而此刻,在州牧府門外那條足以供八架並行的寬闊街道上,除了一衆(zhòng)文武俱已到了分列左右,在整條街道上還匯聚了密密麻麻的百姓。

走出了州牧府的李基目睹這一幕,佯做驚訝地開口問道。

“爾等何故聚集於此?速速散去。”

只見有數(shù)個老翁走了出來,朝著李基見禮道。

“我等有大事欲求見皇叔,請侯爺通傳。”

李基微微點頭,然後朝著身後的親衛(wèi)開口道。“將此事速速稟報於主公。”

緊接著,李基也退至了文臣一列的首位,等待了起來。

不僅是李基在等候,此刻在街道上密密麻麻又並不顯得雜亂的百姓們也在等待著。

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355章 離間計?第788章 系別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307章 印綬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43章 這不是欺負(fù)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887章 可願降?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95章 爭議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750章 許攸獻(xiàn)謀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應(yīng)對之策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50章 太想進(jìn)步了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99章 願爲(wèi)長壽之龜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102章 不當(dāng)人子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jìn)行的試探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547章 一追一逃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0章 美人計第802章 衣帶詔第719章 公瑾雄風(fēng)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52章 吾計成矣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625章 調(diào)度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512章 僭越?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39章 上架感言第610章 兩霸多強(qiáng)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48章 李基論戰(zhàn)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yù)料之中嗎?第15章 強(qiáng)制嘲諷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492章 司馬懿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664章 青釭劍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wù)聖體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89章 大丈夫,當(dāng)如吾父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462章 指鹿?fàn)?wèi)馬?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95章 十勝十?dāng)≌?/a>第198章 太想進(jìn)步之人第304章 捧殺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550章 太想進(jìn)步了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yù)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
第55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355章 離間計?第788章 系別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307章 印綬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43章 這不是欺負(fù)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887章 可願降?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95章 爭議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750章 許攸獻(xiàn)謀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應(yīng)對之策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50章 太想進(jìn)步了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99章 願爲(wèi)長壽之龜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102章 不當(dāng)人子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jìn)行的試探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547章 一追一逃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0章 美人計第802章 衣帶詔第719章 公瑾雄風(fēng)第892章 難不成中計了?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52章 吾計成矣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625章 調(diào)度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512章 僭越?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39章 上架感言第610章 兩霸多強(qiáng)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48章 李基論戰(zhàn)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yù)料之中嗎?第15章 強(qiáng)制嘲諷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492章 司馬懿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664章 青釭劍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wù)聖體第356章 先給答案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89章 大丈夫,當(dāng)如吾父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462章 指鹿?fàn)?wèi)馬?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95章 十勝十?dāng)≌?/a>第198章 太想進(jìn)步之人第304章 捧殺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550章 太想進(jìn)步了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yù)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会东县| 双牌县| 札达县| 天台县| 堆龙德庆县| 松江区| 芜湖市| 沁水县| 大悟县| 梧州市| 浦城县| 襄汾县| 宁德市| 安平县| 娄底市| 唐山市| 雷州市| 海兴县| 德州市| 绥江县| 沧源| 临汾市| 西平县| 临潭县| 汝南县| 阜宁县| 汤原县| 乌恰县| 遂溪县| 常宁市| 丰县| 多伦县| 武夷山市| 莎车县| 柳江县| 南雄市| 海宁市| 旬邑县| 鹤峰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