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9章 塞外局勢

而在另一邊,李基在原本的烏桓大營簡單地打掃了一遍戰(zhàn)場後。

李基在知悉公孫瓚所率領(lǐng)的騎兵終究還是沒能按照預(yù)期那般及時抵達預(yù)定地點,然後由趙雲(yún)率領(lǐng)著極少一部分精銳前去阻擊烏桓大軍的撤退後。

在遣人迅速返回薊城向劉虞彙報戰(zhàn)果,讓劉虞迅速另外派人來協(xié)助繼續(xù)打掃戰(zhàn)場之餘;

李基還儘快在疲憊不堪的漢軍之中,挑選出了約一萬五戰(zhàn)力尚且保存著不錯的漢軍,然後向著烏桓大軍的方向追趕而去。

只是,李基率領(lǐng)的漢軍尚且還在半途,就收到了公孫瓚派人送來的戰(zhàn)報。

等李基細細地看完戰(zhàn)報的內(nèi)容後,表情不免得多了幾分怪異之餘,心中倒是不免地舒了一口氣。

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便是這個時代們的猛將們的恐怖之處嗎?

當(dāng)真是不講道理!

雖說李基對關(guān)羽、張飛、趙雲(yún)這三位絕世猛將都相當(dāng)瞭解,但是在得知這個戰(zhàn)果之時,還是忍不住暗暗地感慨著。

尤其是如今趙雲(yún)所展現(xiàn)的武力,幾乎到了打破常規(guī)認知的程度。

即便李基知道戰(zhàn)報之中趙雲(yún)於萬軍之中破陣斬將,主要原因還是那三萬烏桓實際上就是一支潰軍,陣型、裝備、士氣等等都相當(dāng)差。

若是面對令行禁止的列陣步卒,趙雲(yún)這等單人衝陣,只消有十來面大盾一合限制空間,鉤斷馬腿,便是活捉趙雲(yún)都不算是什麼難事。

可,這依然難以掩蓋絕世猛將的光采以及在絕境之中斬將奪旗所能創(chuàng)造的奇蹟。

‘不過,果真有必要加強左右的保護力量,說不準在哪個旮旯就冒出了一個不爲人知的狠人?’

李基暗暗地想著,頓覺有大量親衛(wèi)在左右保護,也沒有了那種萬無一失的安全感。

旋即,李基命令全軍加快行軍速度,趕到了公孫瓚已經(jīng)初步打掃完畢的戰(zhàn)場處。

最爲引人矚目的,便莫過於被分隔開來的三萬左右烏桓俘虜。

“子坤!”

看著身穿甲冑,顯露出幾分英氣的李基,公孫瓚主動地朝著李基迎了上去,甚至親手將李基從戰(zhàn)車上攙扶了下來。

經(jīng)此一役,歷經(jīng)三個月,卻是讓幽州局勢發(fā)生了天翻地覆一般的轉(zhuǎn)變,甚至一舉將八萬烏桓大軍或殺或俘於漢土之內(nèi)。

這如何能不讓公孫瓚佩服萬分?

“伯圭兄,看到你縱橫塞外平安歸來,基亦是萬分欣喜啊。”李基笑吟吟地朝著公孫瓚說道。

“有子坤妙策指引,某縱是馬踏塞外,亦是感覺如履平地,有何危險可言?”

頓了頓,公孫瓚帶著萬分感慨地說道。“某與胡狗廝殺多年,卻是未曾打過如此暢快的一仗。”

對此,李基僅僅是笑了笑,也不接話,轉(zhuǎn)而朝著上前行禮的趙雲(yún)也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與前往塞外之前相比,趙雲(yún)的樣貌氣質(zhì)明顯多了幾分風(fēng)霜的感覺。

不過,李基同樣也是萬分好奇趙雲(yún)具體是如何做到率領(lǐng)兩千白馬義從,硬生生地逼降三萬餘烏桓大軍的過程。

只是,現(xiàn)下明顯不是問詢這些細節(jié)的時候。

李基看著遠處那一個個垂頭喪氣的烏桓俘虜,詢問起了相關(guān)情況。

此刻,公孫瓚已然將具體的數(shù)字統(tǒng)計了出來。

趙雲(yún)所率領(lǐng)的白馬義從戰(zhàn)死四百八十九人,幾乎人人負傷。

烏桓則是死亡四千六百一十六人,傷者沒有計算,主要的傷亡來源於白馬義從的多次騎射,其次纔是趙雲(yún)率領(lǐng)白馬義從多次衝陣造成的傷亡。

而受降被俘的烏桓,則高達三萬零三十三人。

“子坤,依某之見,與其將這些烏桓人關(guān)押起來浪費糧食,不如就地處決,也能防止劉虞一時心軟,將這些烏桓人給盡數(shù)釋放了回去,放虎歸山,再釀後患。”公孫瓚直言提議道。

“容基思考一陣。”

李基緩緩地道了一句,且此前同樣也沒有預(yù)料到能夠逼降三萬左右的烏桓大軍。

殺之,自是簡單且痛快,但李基不免覺得有些浪費了。

只是,若是讓烏桓人來贖俘虜,烏桓人大概也拿不出什麼好東西。

再者,烏桓的存在對於大漢而言,本身也有著制衡鮮卑的作用,免得鮮卑在草原上一家獨大,終成大患。

又或者說,鮮卑如今已經(jīng)成了大漢的心腹之患。

西羌、烏桓、匈奴此三者與鮮卑相比,都顯得相當(dāng)不起眼。 且在十年前,漢軍就在幷州與鮮卑交戰(zhàn)大敗,丟了近半個幷州落入了鮮卑手中,至今都還沒有回到大漢手中。

也就是自上任鮮卑之主檀石槐病故後,繼任者和連難以壓服鮮卑各部,致使鮮卑內(nèi)部分裂成了三個集團相互爭鬥奪權(quán)。

否則恐怕在西羌進攻三輔之際,就不僅僅是烏桓劫掠幽州,而是鮮卑大肆南下,掀起漢人與胡人的全面廝殺了。

可,這並不代表暫時處於內(nèi)亂的鮮卑就沒有威脅。

恰恰相反,李基需要考慮暫時不能打破鮮卑的內(nèi)亂平衡,否則讓鮮卑內(nèi)部的某個集團因此壯大,一統(tǒng)內(nèi)部,那麼對於如今漸漸腐朽的大漢而言是致命的威脅。

屆時,鮮卑恐怕無須等到原軌跡的“五胡亂華”之中才成爲南侵主力,現(xiàn)在就會南下奪取中原之地。

(PS:檀石槐時期的鮮卑是很猛的,疆土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扶余,西擊烏孫,佔領(lǐng)了匈奴最鼎盛時期超過九成的疆域。)

在李基的眼中,縱觀如今大漢四周,潛在威脅最大的莫過於鮮卑一族。

只是,現(xiàn)在遠遠還不是能夠解決鮮卑的這個隱患的時機,反而李基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干擾到鮮卑內(nèi)部的狀況。

烏桓,正是隱隱制衡著鮮卑的一環(huán)。

思慮良久過後,李基略微呼了一口氣,開口道。“伯圭兄,這些烏桓俘虜還是暫且?guī)Щ厮E城關(guān)押起來吧。”

公孫瓚聞言,略有些疑惑地問道。

“子坤莫非是打算讓烏桓來贖換俘虜?若是如此,大可不必,子坤需要多少戰(zhàn)馬,某再率白馬義從去烏桓定居點逐個逐個地取就是了。”

???

李基。

這一刻,李基感覺自己是不是打開了公孫瓚的某些開關(guān),讓公孫瓚覺醒了什麼“掠奪”技能。

李基猜得沒錯,此番在塞外經(jīng)歷了一次暢快淋漓的掃蕩過後,公孫瓚確實感覺自己的眼界爲之?dāng)U展了許多。

原來,不僅僅是胡人可以掠奪漢人,漢人何嘗又不能掠奪胡人?

寇可往,我亦可往!

在此刻的公孫瓚眼中,那些烏桓定居點就是一個個韭菜,想怎麼割就怎麼割!

李基有意向公孫瓚言明此舉無異於殺雞取卵,烏桓人該殺不假,但以著漢人整體的利弊來看,烏桓可以徹底打斷脊骨,但還必須將這條斷脊犬留在門口監(jiān)視鮮卑這一個惡鄰。

可想到公孫瓚那寧死不屈的剛烈性格,大體也不會爲之認同,反而可能會覺得更應(yīng)該趁機將烏桓一族屠滅殆盡,盡數(shù)吸收烏桓的物資與戰(zhàn)馬,大肆擴軍準備與鮮卑大戰(zhàn)。

因此,李基想了想,語氣一轉(zhuǎn),道。

“伯圭兄,須知蹋頓依然率領(lǐng)著八萬烏桓大軍,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依然在張舉、張純手中。”

“若是將這些三萬烏桓俘虜盡數(shù)斬殺,說不準在激起烏桓的恐懼之餘,反而會他們萌生破釜沉舟之心,再有張舉、張純之助,說不準戰(zhàn)事還會連綿許久都不能收復(fù)淪陷的三郡。”

此言一出,讓公孫瓚的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驟然意識到局勢似乎遠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可觀。

且後續(xù)想要收復(fù)淪陷的三郡,張舉、張純必會傾盡所有進行抵達,再兼之蹋頓手中尚有八萬烏桓青壯。

仔細對比下來,即便有著李基所率領(lǐng)的吳郡兵力相助,依然還是幽州這邊的兵力處於絕對的弱點。

而李基略微一頓後,接著說道。

“如今,伯圭兄所領(lǐng)騎兵於塞外迴轉(zhuǎn)千里,幽州步卒亦已是經(jīng)歷了一場雨中血戰(zhàn),俱可謂之疲憊之師。”

“以疲憊之師擊破釜沉舟之師,不智也。”

“因此,基欲以這三萬烏桓俘虜行那‘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之事,讓蹋頓解決張舉、張純,儘快收服淪陷三郡,恢復(fù)百姓民生,且……”

李基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道。

“伯圭兄不是言及幾乎每一個烏桓定居點之中皆有漢人奴隸乎?縱使伯圭兄解救了一部分,尚有更多的漢人陷於其他烏桓定居點。”

“以俘虜交換奴隸,未嘗不是解救那些漢人的良策之一。”

公孫瓚的理智明顯已經(jīng)被李基所說服,且認爲李基所做出的分析與決策沒有任何問題,但公孫瓚的感性讓他完全不捨得眼睜睜地放走這三萬烏桓俘虜。

因此,公孫瓚沉吟了半晌,咬著牙地反駁道。

“子坤,若是放任這些烏桓人回去,又如何能保證來年他們不會再犯漢土?屆時便是你我之過也。”

“哈哈哈,此言差矣……”

李基忍不住笑了起來,手指朝著不遠處那些烏桓人一指,道。

“經(jīng)此一役,此間胡人焉還有膽敢直視漢人,直視白馬乎?”

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890章 一騎當(dāng)先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901章 官渡奏第655章 鬥智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918章 陽平關(guān)難出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788章 系別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922章 嘆運道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564章 荊州決戰(zhàn)伊始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556章 雄壯否?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69章 虞國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42章 奉令當(dāng)賊,勿忘分寸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56章 死間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556章 雄壯否?第859章 調(diào)兵遣將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779章 困於風(fēng)雪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yù)第564章 荊州決戰(zhàn)伊始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fēng)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48章 李基論戰(zhàn)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482章 區(qū)霸之野望第939章 遼,乞降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930章 棋局第974章 “火”字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545章 大魚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52章 吾計成矣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782章 找尋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1章 吳郡郡守第466章 當(dāng)真嗎?侯爺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687章 大勢已去
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890章 一騎當(dāng)先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901章 官渡奏第655章 鬥智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918章 陽平關(guān)難出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788章 系別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39章 以揚州爲起點的變革第922章 嘆運道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26章 奇美似玉荀文若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564章 荊州決戰(zhàn)伊始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556章 雄壯否?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69章 虞國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42章 奉令當(dāng)賊,勿忘分寸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56章 死間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556章 雄壯否?第859章 調(diào)兵遣將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779章 困於風(fēng)雪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yù)第564章 荊州決戰(zhàn)伊始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fēng)第915章 漢使持節(jié),行巡四方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48章 李基論戰(zhàn)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482章 區(qū)霸之野望第939章 遼,乞降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930章 棋局第974章 “火”字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545章 大魚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52章 吾計成矣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782章 找尋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1章 吳郡郡守第466章 當(dāng)真嗎?侯爺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687章 大勢已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龙泉市| 台安县| 长武县| 本溪市| 鹤山市| 江城| 高邑县| 鹤岗市| 青岛市| 平果县| 绍兴市| 华坪县| 石阡县| 会理县| 重庆市| 武山县| 普安县| 白朗县| 库尔勒市| 五峰| 年辖:市辖区| 长宁县| 乐业县| 莒南县| 安吉县| 孝感市| 固始县| 嘉荫县| 漳浦县| 嫩江县| 柯坪县| 武安市| 沅江市| 宜兴市| 昌乐县| 利川市| 清原| 元氏县| 武陟县|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