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

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

隨著李基的話音落下,大帳之內衆人熱烈的氛圍爲之一頓,明白局勢比想象之中要嚴峻得多。

想要及時抵達薄落津,比想象之中的還要危險得多!

只是,張飛看著李基那胸有成竹的模樣,拍著胸膛說道。

“子坤先生,你就直接說俺該如何做好了。”

“鉅鹿!”

李基起身走至地圖之前,手拿著的竹簡點向那一座巨城的位置,朗聲道。

“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故以我等必須做出欲破鉅鹿姿態,方可使鉅鹿黃巾不敢輕動,繼而使那暗渡陳倉之法,再過鉅鹿往薄落津。”

“夏侯博!”

李基的目光驟然看向著夏侯博的方向,夏侯博亦是連忙起身拱手聽命。

而李基則是朝著劉備看去,說道。

“玄德兄,我欲請季常領五十士卒攜帶火油等引火之物潛入鉅鹿城中,靜待時機,奇襲鉅鹿之內的糧倉。”

劉備聞言,問道。“子坤,僅有五十人,恐不能徹底燒燬鉅鹿糧倉,意義何在?”

“虛張聲勢!”

李基沉聲道。

“屆時見鉅鹿之內有火光騷亂,我欲使雲長、翼德兵分兩部,多造火把旗幟,多造聲勢,於鉅鹿南北門同時做出趁機欲全力奇襲攻城假象。”

“隨後,待城內火光減弱後,雲長、翼德再領兵退後十里安營紮寨,依然多造旗幟,且做飯之時亦需多造竈火,以惑黃巾……”

……

五月初三,中午時分。

距離鉅鹿糧倉約五百丈的一處破敗院落之中。

這或許是此前鉅鹿城內某個大戶的府邸,但此刻府邸之中隨處可見的刀斧落下的痕跡,以及在不少角落都能看到的灰褐血跡,說明著這一間府邸的主人大抵已經住到了地下。

而這裡,也是夏侯博提前潛入鉅鹿城中探查情況之時,所確認的潛伏地方。

這一處破落院落的正門依然是斜著似是隨時都會倒塌,上面遍佈的蜘蛛網與灰塵,那一副破落景象,讓即使偶有途徑這一處破落院落的黃巾,也升不起再進去搜刮的興趣。

又或者說,鉅鹿城中的大戶早在太平道造反之初,就被搜刮了一遍又一遍。

如今,整個鉅鹿的黃巾都很清楚那些大戶院落恐怕連老鼠都不會跑,除了一些破石頭和破木頭之外,已然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只是,在這處破落院子隱蔽的後門卻是緊閉,不時有著一個黃巾裝扮的漢子靠近,以著三長兩短的方式輕聲敲門。

下一刻,那後門纔會直接打開一絲小縫,容納著那漢子進入。

夏侯博則是在門後,手持鋼刀,親自確認著每一個進來的漢子的樣貌,直至這位漢子與記憶之中親自挑選的五十士卒之一完全對上,這纔會放那士卒進入破落院子之中歇息。

而每一位進來的漢子,身上除了一把對於黃巾賊人而言頗爲常見的樸刀之外,還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腰間都有著一個不大不小的葫蘆或水囊。

葫蘆與水囊所裝的,自然不會是水,而是火油!

這也是最爲穩妥的,可以將作爲引火之物的火油帶入到鉅鹿之中的方式。

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作爲盛水之物的葫蘆與水囊實在是太過於常見了。

莫說是本就防備稀鬆的鉅鹿,就算是作爲帝都的洛陽,也沒有嚴苛到城門檢查會確認每一位進城之人的葫蘆或水囊的程度。

而當五十個士卒盡數順利地在院落之中匯合,夏侯博這才略微舒了一口氣,對於李基的料事如神深感佩服。

隨即,夏侯博緊閉後門,亦進入到院落之中,與其餘五十位士卒一併開始對葫蘆或水囊進行一點小小的改造。

解下額頭所繫黃布,然後塞入到葫蘆或水囊的口子,這便是完成了這個最爲簡陋的引火之物。

屆時,只要點燃塞在葫蘆與水囊口子處的黃布,再將葫蘆與水囊砸出,那便會直接引燃一小片區域。

而後,爲了避免引起注意,夏侯博親自逐一檢查了每個士卒的引火之物後,便與其餘士卒那般開始閉目歇息,不敢引出一絲一毫多餘的動靜。

直至,夜色開始完全籠罩,整個鉅鹿城也似乎隨之徹底安靜了下來。

夏侯博這才睜開眼睛,逐一推醒其餘在歇息的士卒。

隨後,每一位士卒都從懷中拿出一塊已經乾的肉塊以及米餅,並且將肉塊與米餅都捲成一團。

夏侯博則是打開自己腰間的另一個水囊,裡面傳出的是陣陣酒香,令在場的士卒都忍不住嚥了咽口水。

而夏侯博則是摸黑地走到每一個士卒面前,小心地往著那捲成一團的肉塊與米餅淋上一些酒水。

等夏侯博將那不多的酒水盡數分完後,與眼前的士卒們敬之,士卒們亦是迴應,這才紛紛吃了起來。

肉、酒…… 儘管簡陋,但對於普通士卒而言,這本已是難得吃上一次的美味佳餚。

且在出發前往鉅鹿城之前,那位督賊曹大人已然親自請他們赴宴飲酒吃肉,此番能在殺賊之前再吃上一回,心滿意足矣!

等一位位士卒或狼吞虎嚥,或慢慢品嚐地將淋了美酒的肉塊米餅吃得乾乾淨淨後,這些士卒接二連三地拿起著放在身旁的樸刀,身上所散發的也漸漸是一陣肅殺之氣。

這些士卒本就是劉備精心篩選過的,幾乎都是家人盡喪於黃巾賊人之手的漢子,願意加入劉備麾下除了報恩之外,亦是爲了向那些黃巾賊子復仇!

夏侯博沒有說什麼,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只是夏侯博很清楚假如不是此前劉備及時領軍支援真定,恐怕自己的父老鄉親也不知道要有多少喪命於黃巾賊人之手。

“出發!”

隨即,夏侯博輕道了一聲,然後提著鋼刀率隊走出破落院子,朝著糧倉的方向走去。

而儘管鉅鹿城內的防備稀鬆,但當夏侯博所率領五十人靠近糧倉三十丈之時,依然引起了守衛著糧倉的黃巾警惕,遠遠地喝了一聲。

“什麼人?”

夏侯博沒有回話,而是將夾在手中的三柄小刀猛然朝著距離最近的黃巾賊人擲出。

“噗噗噗!!!”

一連三聲利刃入肉之聲,在夜色的掩護之下,黃巾賊人只覺得三道白光閃過,其中三名黃巾賊人便當場倒下。

“敵襲!!!”

伴隨著守衛著糧倉的黃巾賊人發出尖銳的爆鳴聲,夏侯博亦是大喝了起來。

“死戰!”

“死戰!!!”

迴應著夏侯博的,是身後五十名士卒的嘶吼聲。

下一刻,夏侯博有如虎入羊羣一般率先衝著面前的黃巾賊人撲了過去,身後那五十名士卒也是緊跟其後。

“殺!!”

雙方剛一接觸,倉促應戰,甚至在夜色的掩護下,就連敵人數量都不清楚的黃巾賊人就宛如割麥子般迅速倒下。

糧倉其餘方向的黃巾賊人下意識地聚攏過來之時,看到的卻是一大片似乎都是黃巾裝扮的漢子們廝殺到一起。

唯有夏侯博與那五十名士卒清楚分辨敵我的方法,在於額上是否繫有黃布。

而鉅鹿城內偌大的糧倉,守衛的黃巾賊人合計也不過是三百人之數。

在夏侯博勢如破竹般的衝鋒之下,很快就率領士卒們突入到了糧倉的防線。

“散開!散開!各自放火!!!”

夏侯博的臉上一喜,大喝著命令了起來,甚至都不用夏侯博指揮,提前明白自己的任務是什麼的士卒們就下意識地各自散開奔赴糧倉不同的方向。

而那提前掛在腰間準備好的引火之物,早已提前在經過的火盆或火把處點燃浸了火油且塞在口子的黃布。

士卒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遙遙地朝著糧倉不同方向將葫蘆或水囊擲出。

霎時間,糧倉之中不同方向的火光四起,那喊殺之聲更是驚醒了鉅鹿城內大量的黃巾。

而在鉅鹿城內遙遙可見有火光升起的同時。

“攻城!”

“殺!”

“快快快!!!”

鉅鹿城的南門、北門同時響起著鋪天蓋地的喊殺之聲!

一時間,鉅鹿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短暫的混亂之中。

大量的黃巾賊都僅是由太平道信徒轉化而來,匱乏的軍事素養,令他們面對各種突發狀況遠遠不如久經訓練的士卒。

更何況在黑夜的掩護之下,大量黃巾所能看到的僅是火光沖天的糧倉,以及南北兩個方向驚人的喊殺之聲,似是被黃天所庇護的鉅鹿城即將被攻破焚燬一般。

而在位於鉅鹿城府衙之中,張樑在身上簡單地披了一件道袍匆匆趕到了議事廳,且此刻一些住所離府衙不遠的黃巾將領也在不斷地趕了過來。

身爲人公將軍的張樑看著那一個個黃巾將領慌亂的模樣,怒聲道。

“黃天尚在,大賢良師亦尚在,吾亦正坐於此處,爾等慌亂什麼?”

那些黃巾將領聞言,紛紛面露敬畏羞愧之色,不敢吭聲。

對此,張樑內心大有一種無奈之感。

這些說是黃巾將領,實則此前大多也都是些泥腿子,完全是憑藉著一腔勇力與對虔誠信仰,纔會直接被提拔爲將領,根本就不具備爲將者的素養。

(本章完)

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4章 “毒士”賈詡第72章 三千金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636章 緣由有二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39章 上架感言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529章 驕矜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359章 老東西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872章 曹洪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56章 雄壯否?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49章 虓虎梟首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92章 司馬懿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69章 陷陣營!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642章 中計矣!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80章 往吳郡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48章 李基論戰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47章 虛實之計第817章 稱“魏王”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395章 爭議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427章 席中策
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64章 “毒士”賈詡第72章 三千金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410章 家中幾口人啊?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636章 緣由有二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39章 上架感言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323章 親爹哪有亞父香?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529章 驕矜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359章 老東西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872章 曹洪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318章 異國破滅圖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56章 雄壯否?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949章 虓虎梟首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64章 “毒士”賈詡第492章 司馬懿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369章 陷陣營!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642章 中計矣!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80章 往吳郡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498章 萬民相跪(第三更)第48章 李基論戰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47章 虛實之計第817章 稱“魏王”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866章 名將於禁第395章 爭議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804章 借刀殺人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427章 席中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浙江省| 阿拉尔市| 沅江市| 应城市| 长寿区| 司法| 永昌县| 洛阳市| 南康市| 三江| 电白县| 特克斯县| 白山市| 保亭| 城市| 夏河县| 西贡区| 仁化县| 高平市| 建阳市| 富源县| 永胜县| 萍乡市| 正蓝旗| 上思县| 南和县| 隆昌县| 新竹县| 庄浪县| 玛纳斯县| 鄄城县| 东明县| 长寿区| 阳朔县| 昭通市| 九龙坡区| 萍乡市| 常熟市| 深泽县|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