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傳國玉璽!

此物所象徵的,便是正統(tǒng)所在!

便是至高皇權(quán)!!

便是天命所歸!!!

在大漢一朝,沒有什麼是比傳國玉璽更能代表天子的身份,歷代大漢皇帝亦是通過傳國玉璽行使著屬於天子的權(quán)威。

劉備神色一凝,急聲問道。“子坤,此言可不能憑空猜測,可有什麼依據(jù)?”

“這些詔書上所蓋的印,粗看似與先帝所賜詔書落印一致,但細微之處卻是有著不少差異,絕非傳國玉璽所蓋!”

李基以著相當(dāng)肯定的口吻答道。

曾經(jīng)的封侯詔書,李基閒來無事的時候看了不知道多少回。

憑藉著李基的記憶力,對於詔書之中所落之印幾乎每一個細節(jié)都能記得清清楚楚。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而這些剛剛所得的詔書上的用印,儘管也是這八個字,但在細節(ji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

畢竟傳國玉璽絕非是流水線產(chǎn)品,且【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乃是書法家李斯所寫,也絕非是一般人能復(fù)刻出其中那種說不出道不明的神韻。

旋即,李基看著滿堂驚容,乾脆提筆在一張空白布帛上書寫了起來。

片刻功夫後,李基將記憶之中的傳國玉璽真正的落印模樣絲毫不差地描畫了出來,然後遞給劉備,道。

“此乃基記憶之中的傳國玉璽落印,主公一對比便知。”

劉備接過布帛與詔書貼近一看,頓時就凸顯了兩者的差異。

很像!

但細微之處有著大量的不同!

尤其是對於這個時代經(jīng)常用印的人而言,更是容易察覺到其中的不對。

劉備不自覺地倒吸了一口涼氣,覺得腦袋都要差點當(dāng)場炸掉,道。

“莫非傳國玉璽真的丟失了?”

作爲(wèi)漢室宗親,這一刻劉備甚至有種祖墳被刨,老祖宗升棺開始滿世界亂蹦不知道怎麼找的感覺。

“十有八九!”

李基徹底掐滅了劉備最後一絲僥倖心理,然後開口道。

“且如此一來,便能解釋爲(wèi)何陳宮遲遲才與諸侯們協(xié)商,以及爲(wèi)何不惜進一步自削朝廷威嚴(yán),繼續(xù)推動地方諸侯壯大的抉擇。”

“或許,在呂布封鎖北宮之時,傳國玉璽就已經(jīng)遺失,所以這些時間裡陳宮除了不斷在皇宮內(nèi)掘地三尺找傳國玉璽,同時也需要時間緊急僞造一個仿品出來。”

“甚至,陳公臺今日寸步不離地跟著我進入御花園,恐怕也是擔(dān)心我在皇宮之中找到了傳國玉璽。”

話音落下,在場之人大多卻依然還沒能完全消化傳國玉璽遺失的這個事實。

天子劉協(xié)本就是被國賊所扶立的皇帝,於情於理,其位皆不正,再兼之被劉虞出言承認劉辯方纔是正統(tǒng)所在,這讓天子劉協(xié)的處境實則是相當(dāng)尷尬的。

如今,傳國玉璽的遺失,更是讓劉協(xié)的天子之名盡顯有名無實。

而李基沉吟了一下,手中摺扇敲了敲手心,思維迅速發(fā)散拓展之下,已然在考慮這一事件所會引發(fā)的連鎖反應(yīng),道。

“只是,假的終歸是假的!”

“吾尚且能夠看出詔書落印的問題,袁本初、袁公路作爲(wèi)袁氏嫡傳,自幼恐怕便開始接觸詔書,如此粗糙的落印未必能夠瞞得過二袁多久,恐怕很快就會反應(yīng)過來。”

“天子失玉璽,權(quán)威再無丁點,陳公臺深知不可能再借助大漢所剩不多的皇權(quán)威嚴(yán)去壓制地方諸侯,所以只能選擇將地方權(quán)利全部放了出去,順?biāo)浦奂せT侯間的矛盾。”

如此一來,部份留在李基心中的困惑,也就能完全地串聯(lián)了起來。

不是呂布或陳宮有著推倒重來,再造乾坤的氣魄,而是迫不得已只能如此選擇。

否則就連傳國玉璽都沒有的天子劉協(xié),就算下了詔書給地方諸侯。

對於不利於自己的詔書,地方諸侯完全可以用一句“僞詔”就能完美推脫過去,還完全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可以說傳國玉璽的丟失,讓天子劉協(xié)已經(jīng)不如橡皮圖章,僅僅只能算是一個吉祥物了。

而迅速冷靜了下來的郭嘉,提出了其中的關(guān)鍵所在,道。“那傳國玉璽到哪裡去了?難道是被董賊殘黨帶去了長安?”

“不會!”

李基率先否認了這個說法,道。

“如今掌控西涼軍的應(yīng)是李儒,以著李儒之智,必然清楚此物對於西涼軍而言便是燙手山芋,真將此物帶走,那麼無疑就是取死之道。”

本來西涼軍的名聲在整個大漢就已經(jīng)是地板磚,圍攻西涼軍都已經(jīng)快要成爲(wèi)政治正確的一部分了。

在這種情況下,西涼軍還敢竊取傳國玉璽,那幾乎等於在世界頻道大喊:是大丈夫就來幹我啊!誰幹翻我,奪回傳國玉璽,誰就是天命所歸!

且不說盟軍諸侯們會不會當(dāng)場雙眼泛綠,繼續(xù)西進攻伐三輔之地。

起碼劉焉、劉表在得知傳國玉璽在三輔之地,絕對會傾巢而出。劉協(xié)得位不正,傳國玉璽落在一些早就心懷野心的漢室宗親手中,那幾乎就是明晃晃的四個大字砸在身上——天命所歸!

“那若是傳國玉璽不是被西涼軍帶走,又不在天子手中,還會在哪裡?”郭嘉有些疑惑地開口道。

李基瞇著眼,緩緩開口道。

“若是我猜得沒錯的話,既不在西涼軍手中,又不在當(dāng)今天子手中,那麼極有可能是在孫文臺手中。”

“嗯?爲(wèi)何會是在孫文臺手中?”

劉備萬分詫異地問道,其餘人眼中同樣也是大爲(wèi)疑惑。

“無他,北宮除了呂布的幷州狼騎,盟軍一衆(zhòng)諸侯唯有孫文臺定期送糧進入過皇宮之內(nèi)。”李基答道。

李基不知這是否也算是歷史修正的一種,還是孫堅註定與傳國玉璽有幾分緣分。

但李基如此肯定的依據(jù),卻是在排除掉了種種不可能的答案後,唯一的答案便是落在了孫堅的身上。

“孫文臺乃是忠義之人,如何會做出私藏玉璽之事?”

劉備微微皺眉,有些不相信孫堅會做出這等事情。

李基思索了一下,開口道。“是或不是,主公邀孫文臺到府中試探一番,自有答案……”

頓了頓,李基接著說道。

“且傳國玉璽此物一旦流出,亂世之中不知會有幾人稱王幾人稱帝,對於孫文臺本人更是非福乃禍。”

劉備點了點頭,應(yīng)道。

“子坤所言極是,備這便邀請孫文臺到府上一敘。若當(dāng)真是孫文臺意外得了此物,於公於私,備都當(dāng)勸說孫文臺將此物交還陛下。”

……

與此同時。

在孫堅所住的府邸之中,拿了在朝議上天子所賜詔書返回府中的孫堅,正在桌案上攤開詔書,然後小心翼翼地從暗格之中取出被層層布帛包裹著的方正之物。

隨著孫堅一層層地打開包裹著的布帛,顯露出來的赫然是一方圓五寸,上鈕有五龍相交,流露出古樸威嚴(yán)的玉璽。

看著眼前的傳國玉璽,孫堅下意識吞嚥了一口唾液,眼神之中流露而出的是狂熱。

旋即,孫堅雙手捧起玉璽,在一塊空白布帛上輕輕一蓋,落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看著那八個大字,孫堅渾身激動得都在顫抖,然後顫顫巍巍地拿起帶回來的詔書上的落印進行對比。

與真正的傳國玉璽落印兩相比較,詔書之上的落印顯得是那麼的拙劣且不堪,完全沒有那等古樸的韻味。

“真的……真的是傳國玉璽!”

即便心中已經(jīng)猜測了不知道多少次,但從來沒有真正見過傳國玉璽的孫堅,方纔徹底地肯定了下來。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一刻,孫堅的腦海裡幾乎盡是這八個字在迴盪。

天命在我!

天命在朕!

朕乃孫武后人,楚國之後,當(dāng)年劉邦敗楚霸王而奪取天下,未嘗今日就不是朕重新爲(wèi)楚人奪回天下之時!

孫堅越想越亢奮,就連鼻息都明顯地越來越粗重。

忽然,被孫堅原本所緊閉著的房門驟然被推開,這讓孫堅下意識地拿起布帛往著傳國玉璽一蓋,腰間佩劍瞬間拔出一截,喝道。

“誰?”

“主公,是我。”

出現(xiàn)在孫堅面前的,則是祖茂。

這讓孫堅的神色瞬間放鬆了不少。

作爲(wèi)孫堅最爲(wèi)忠心的家將之一,且傳國玉璽便是祖茂在宮中糧倉中發(fā)現(xiàn),然後交到了孫堅手中。

不過,孫堅眉眼間還是有著幾分不悅地開口道。“大榮,吾不是讓你在門外候著嗎?爲(wèi)何無故闖入?”

“主公,劉皇叔派人前來傳信,讓主公前往劉皇叔府中一敘,有要事相商。”祖茂恭敬地答道。

“劉玄德?”

孫堅喃喃地道了一句,心中下意識地爲(wèi)之一緊,本能地做出了一個護住傳國玉璽的姿態(tài)。

那幾分油然而生的心虛,讓孫堅在心中生出著抗拒與戒備。

不過,孫堅沉吟了一陣後,自覺祖茂得了傳國玉璽之事只有麾下四個忠心耿耿的家將知曉。

且在祖茂的建議下,其餘可能目睹了傳國玉璽之人,就算是親兵都被孫堅給處理乾淨(jìng)了,他人斷然不會知悉。

第530章 草案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8章 大興,大興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80章 往吳郡第590章 誰人鎮(zhèn)荊州第172章 想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802章 衣帶詔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fēng)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281章 蹋頓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92章 一漢當(dāng)五胡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02章 豪賭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53章 占城稻?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492章 司馬懿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937章 窮怕了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fēng)第802章 衣帶詔第782章 找尋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79章 清君側(cè)?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86章 糜家入?yún)强?/a>第254章 急轉(zhuǎn)直下的局勢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170章 上當(dāng)矣!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17章 關(guān)某面前耍大刀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280章 節(jié)哀順變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wèi)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77章 論戰(zhàn):鯨吞豫州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87章 他們當(dāng)?shù)闷鸶玫?/a>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
第530章 草案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8章 大興,大興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80章 往吳郡第590章 誰人鎮(zhèn)荊州第172章 想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802章 衣帶詔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269章 請容我三思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fēng)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281章 蹋頓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292章 一漢當(dāng)五胡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02章 豪賭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53章 占城稻?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492章 司馬懿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937章 窮怕了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fēng)第802章 衣帶詔第782章 找尋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79章 清君側(cè)?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86章 糜家入?yún)强?/a>第254章 急轉(zhuǎn)直下的局勢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170章 上當(dāng)矣!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17章 關(guān)某面前耍大刀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79章 陳宮的陽謀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280章 節(jié)哀順變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wèi)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77章 論戰(zhàn):鯨吞豫州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87章 他們當(dāng)?shù)闷鸶玫?/a>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宁乡县| 板桥市| 延吉市| 包头市| 龙陵县| 蒙阴县| 福清市| 呼和浩特市| 磐石市| 呼图壁县| 桐柏县| 海城市| 桐梓县| 巴彦县| 汉寿县| 楚雄市| 巴林左旗| 吴忠市| 义马市| 万源市| 眉山市| 安化县| 保山市| 襄樊市| 买车| 乌拉特后旗| 扶风县| 建昌县| 南昌市| 临洮县| 寿光市| 南华县| 洱源县| 拉孜县| 大连市| 南陵县| 陆河县| 利辛县| 山东|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