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2章 五虎上將

在祭天稱王儀式後,在李基的提議下,劉備沒有采納慣例的大赦天下,赦免包括荀氏在內的一衆勞改囚犯。

取而代之的,除了直接減免了治下百姓一部分稅賦外,各地官府則是對一應孤寡老幼贈送糧油,與民同樂同慶。

而新一版的報紙,除了詳細敘述了劉備稱王以及國士侯李基拜受丞相兼都督一職外,還將其餘百官的封賞都詳細地列了上去。

三公九卿,盡在其中。

其中司徒一職本就是罷丞相而設之,今劉備復設丞相一職,司徒自然不再設之。

與丞相李基同列三公的,分別是太尉盧植、司空蔡邕。

當然,明眼人都清楚看似三公並立,實則太尉盧植與司空蔡邕就是掛了個頭銜,朝政大權盡歸李基所有。

升任九卿者,分別爲:太常顧雍、光祿勳夏侯博、衛尉陳到、太僕陳珪、廷尉蒯良、大鴻臚孫幹、宗正劉虞、大司農糜竺、少府簡雍。

當然,李基有心對朝政體系也進行改制。

三公九卿制,無疑顯得有些臃腫,後世也有著許多體系可供李基借鑑。

不過在經過一番衡量後,李基很清楚眼下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步子不能一次跨太大。

對稅賦制度的改革,已經引發了治下的不少波瀾,只不過反對的聲音盡數被鎮壓了下去罷了。

此番劉備進位稱王,本質是爲了徹底繼承漢室遺產,確立大義名分。

在此刻對官僚體系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無疑是自斷雙臂。

真正的改制時機,更適合在一統天下……

而除了三公九卿外,追隨劉備的一干武將自然也是各有封侯升遷。

其中關羽、張飛、趙雲同時升任爲僅次於大將軍之下的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三大將軍。

驃騎將軍關羽更是位同三公,爲武將之首。

除此之外,爲了表明對其餘出身的將領的重視,戰功同樣赫赫的孫策、黃忠亦被破格提升爲前將軍、後將軍,與關張趙一併列爲“五虎上將”。

這五虎上將之名,也使得五人的名聲爲之大振,被在民間自發傳頌的百姓們視爲軍中頂樑柱一般的人物。

尤其是過去百姓們莫說是參與到政事的討論,就連知曉政局變化的都少之又少。

如今隨著“報紙”一物普及,卻是大大激起了百姓們參與討論的興趣之餘,也在無形中大大增強了凝聚力以及認同感。

……

而這種種消息也很快就傳出了劉備治下,傳到了趙國,傳到了魏國。

如今的趙王呂布已光明正大地坐到了皇宮的御座之上,聽著陳宮所彙報之事,對此僅僅是輕蔑地留下了一句評價。

“什麼五虎上將,關張趙不過敗軍之將,孫策黃忠亦分別是一稚童一老翁,不足一提。”

陳宮聞言,忍不住再度著重地提及了所彙總的情報中,關於李基受丞相兼都督一職總攬軍政諸事,以及劉備治下大改稅賦後,民間似是煥發著新生的活力……

只是,對於陳宮這些言論,呂布完全沒有聽入耳中,忍不住擺了擺手打斷道。

“行了行了,那什麼繁榮昌盛,不過是一時的泡影罷了,最後決定勝負的,始終會是戰場上的刀槍!”

“只要戰場上勝了,不就夠了?屆時劉備的治下再繁榮,也將歸孤所有。”

聽到這一番話,陳宮原本還想要勸說呂布效仿劉備,對治下稅賦也進行改革的話語硬生生地吞了回去。

由於立場不同,陳宮不得不時時刻刻都對李基抱著絕對的防備之心,但卻從來不曾懷疑過李基的能力。

更何況,豫徐揚荊四州推行的“攤丁入畝”已然初見成效,民間幾乎是以著肉眼可見的速度煥發了別樣的新生,過去關於耕地不足或勞力不足的問題迅速得到了解決。

呂布的態度,令陳宮頓生幾分心灰意冷。

呂布尚且不甚重視,如何能借呂布之威逼得包括陳氏所內的一衆世家豪強割讓利益,轉而支持“攤丁入畝”?

……

事實上,不僅是陳宮注意到了“攤丁入畝”對於增強國力,穩定民生等方面的制度優越性,曹操以及其麾下的一衆謀士官吏同樣也注意到了這一點。

對此,曹操甚是心動,暗中召集了如戲志纔等心腹寒門謀士多次進行商討。

可商討所得的結論,無疑是讓曹操既是可惜,又是遺憾。

結論便是:曹操當下完全不具備實行“攤丁入畝”的可能。

如今並據有青、冀以及小半個幷州的曹操,看似威勢有幾分與劉備分庭抗禮的可能,實則曹操卻還極度依賴著世家豪強的支持。

別的不說,便是荀彧自殺後,曹操治下的文官體系也依然是以荀氏爲大。

尤其是爲了輔助曹操,留在潁川的荀氏都被劉備所清算,荀彧更是自殺而亡的狀況下。

眼下,曹操但凡透露出半點打壓荀氏的心思,整個文官體系都得瞬間土崩瓦解不可。

更何況,就連曹操也是出身的曹氏,被曹操所依仗掌控軍中的夏侯氏等等也俱是世家豪強。

曹操一旦試圖推行“攤丁入畝”,削減世家豪強的利益,莫說文官集團會造反,就連武將集團也得心思各異不可。

“這麼說來,劉大耳那廝一個賣草鞋出身的,所依仗的文武也大多是些泥腿子,這反倒有了優勢?”曹操語氣不乏鬱悶。

“大王如此說……咳咳,也不算錯?!?

戲志才咳嗽著回答著。

“且如今大王治下諸多世家豪強鼎立支持,屢資以錢糧物資,所爲的正是驚懼‘攤丁入畝’之策,若大王決意推行,反倒會使治下不穩,萬萬不可急於一時?!?

這一點,曹操自然也是清楚,否則也不會僅與寒門出聲的戲志才暗中商議,不敢泄露出半點風聲。

“攤丁入畝”的推行,明面上損及了太多世家豪強的利益。

李基能夠平穩地將這一政策推行的手腕,令曹操驚歎之餘,卻也是使劉備治下之外的世家豪強有如驚弓之鳥。

若不是如此,曹操也難以迅速地掌握冀並二州,背後無疑也有著地方世家豪強的大力支持。

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6章 以身入局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28章 荀彧之謀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682章 賣主求榮144.第144章 大海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7章 沙盤推演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556章 雄壯否?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48章 李基論戰第502章 繼續躺著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82章 三成?兩成。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36章 圍三闕一第427章 席中策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656章 死間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898章 舌戰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911章 看破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14章 真罵戰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14章 天子氣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170章 上當矣!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72章 三千金第817章 稱“魏王”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12章 僭越?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
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76章 以身入局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28章 荀彧之謀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682章 賣主求榮144.第144章 大海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7章 沙盤推演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556章 雄壯否?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48章 李基論戰第502章 繼續躺著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82章 三成?兩成。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154.第154章 真誠,纔是必殺技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36章 圍三闕一第427章 席中策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656章 死間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898章 舌戰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911章 看破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14章 真罵戰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14章 天子氣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170章 上當矣!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72章 三千金第817章 稱“魏王”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512章 僭越?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宜黄县| 通榆县| 台南市| 鹤峰县| 大邑县| 石河子市| 景宁| 日喀则市| 宁津县| 临邑县| 宣化县| 龙陵县| 环江| 仲巴县| 阳新县| 卓资县| 西宁市| 阳山县| 滕州市| 中西区| 广元市| 阳信县| 卢龙县| 长春市| 甘肃省| 灯塔市| 西林县| 来凤县| 广元市| 错那县| 达尔| 屯昌县| 沧州市| 新乡市| 兴安县| 新津县| 伊通| 嘉义县| 恩平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