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1章 鷸蚌相爭

孫伯符?

劉表先是一怔,方纔震驚地確認(rèn)道。“孫堅之子,孫策?!”

孫策及冠取字還沒有多久,劉表對於孫伯符這個名字印象模糊再正常不過了。

可對於孫策,劉表卻是相當(dāng)之瞭解。

過去劉表就屢屢因身爲(wèi)長沙郡守的孫堅之子拜了李基爲(wèi)師而頗爲(wèi)在意,等劉備升任爲(wèi)揚(yáng)州牧,劉表對於孫堅的忌憚更是提升到了極點(diǎn)。

孫堅與劉備的私交本就不錯,其子又與李基有著一層師徒關(guān)係。

再兼之孫堅擔(dān)任長沙郡守期間,對於荊州牧劉表的命令大多都是無視,隱隱有想要在荊南四郡中獨(dú)霸一方的趨勢。

以上種種,無疑也是促使著劉表派黃祖伏殺孫堅的因素之一。

否則,等劉備完全掌控了揚(yáng)州,與揚(yáng)州接壤的長沙郡屆時是屬於荊州的?還是屬於揚(yáng)州的?

更重要的是玉璽,劉表更不想看到玉璽落入到劉備的手中。

“沒錯,孫文臺正是先父!”

孫策緩緩地回答著,然後將古錠刀抽出指著臉上滿是疲憊之色的劉表,喝道。

“汝這利慾薰心的狗賊,曾經(jīng)派遣黃祖埋伏先父之時,又是否曾預(yù)料到今日這一遭?”

與孫策那一心報仇的少年意氣不同,一臉陰沉難看之色的劉表更在意的只有一個問題,道。

“爾,爲(wèi)何會在此處?”

孫策作爲(wèi)李基的弟子,此刻可以在吳郡,可以在柴桑,甚至就算是出現(xiàn)在荊州,劉表都不會深感意外。

唯獨(dú),孫策此刻出現(xiàn)在巴郡朐忍城這一處往東約五十里的這一處棧道,令劉表難以置信。

孫策臉上流露出一抹有些猙獰的笑容,緩緩地以著開口回答,以誅劉表之心。

“你這老賊自詡將荊州周遭的諸侯盡數(shù)算計了個透徹,想要逼迫益州主動進(jìn)攻荊州,繼而能火中取栗順勢反擊奪取益州?!?

“豈不知,你這老賊的想法在老師眼中洞若觀火,更是早早就推斷出了你這老賊自詡爲(wèi)漁翁,實(shí)則身中陷阱而毫不自知,料定只要你這老賊敢入巴郡必將慘敗。”

“如此,眼界並非侷限於一城一地的老師自是要順勢而爲(wèi),荊州之民也是大漢之民,所以派遣我等來此,正是爲(wèi)了避免荊州之民即將遭受來自益州的兵災(zāi)。”

劉表越是聽著,越是臉色蒼白了幾分。

即便此前劉表遇伏倉皇逃竄之時,靈光一閃,也曾萌生過這個猜測,但此時從孫策的手中得到了證實(shí),這讓劉表有種所做種種都是自作聰明的跳樑小醜之感。

一時間,這讓劉表本就承受了巨大壓力的精神再度遭到重壓,甚至產(chǎn)生了耳鳴、發(fā)暈、頭疼等等反應(yīng)。

搖搖欲墜之間,劉表險些整個人直接栽倒在地,一口逆血忍不住噴了出來,顫顫巍巍地指著孫策,眼睛瞪得渾圓,張口發(fā)出了“呀呀”幾聲卻是怎麼都說不出話來。

並非是劉表不堪重壓,而是孫策短短的幾句話所傳達(dá)的信息量之大,讓劉表爲(wèi)之絕望。

原本,劉表還以爲(wèi)劉備屯兵柴桑又派人示好,乃是想等著自己請他入荊州,以獲得佔(zhàn)領(lǐng)荊州的大義。

可孫策能出現(xiàn)在這裡,又藉口是爲(wèi)了避免荊州之民承受來自益州的兵災(zāi),所代表的意味再明顯不過了。

不僅僅是他劉表被耍了,就連劉焉也同樣被玩弄在股掌之間而不自知。

如何避免荊州之民免受益州的兵災(zāi),無非便是將益州兵阻攔在益州境內(nèi)。

魚復(fù)城與圩關(guān),很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三易。

從劉焉的手中落入到劉表的手中,又被劉焉暗中控制封堵荊州軍退路,然後現(xiàn)在很可能……已經(jīng)在劉備的手中。

劉備……

不,孫策口中的老師國士侯所做的打算,乃是將荊州軍和益州軍都堵在益州境內(nèi),拖延到足夠打敗袁術(shù)奪取荊州的時間。

三方,自然會很容易就形成相互制衡的亂局。

可一旦益州軍被暫且堵著進(jìn)入不了荊州境內(nèi),那麼荊州中真正決定歸屬的勢力無疑僅有袁術(shù)與劉備兩方。

而國士侯無疑是存了絕對的自信能夠擊敗袁術(shù),直接將整個荊州吞下來的心思。

眼看著基業(yè)頃刻間似乎已成易主之勢,甚至連一丁點(diǎn)翻盤的機(jī)會都沒有,口吐鮮血的劉表再也忍不住破口大罵了起來,道。

“僞君子!卑鄙小人,竟敢這般誆騙戲耍老夫!”

“老夫便是兵敗身亡於此,爾劉玄德遣使詐我的惡名,也定會留於史書;奪取同宗基業(yè)以滿足野心的嘴臉,也定會讓世人唾棄!”

這一刻,稱得上道心破碎的劉表不顧顏面的大罵了起來,以發(fā)泄著心中的不甘與怒火。

即便劉表所信奉的也是兵不厭詐,所欲謀奪的也是同宗州牧的益州,且從一開始劉表就沒有相信劉備使者所言的不得允許絕不踏足荊州的承諾。

可此時此刻,劉表也唯有如此遷怒,方能發(fā)泄出心中的幾分怨恨,以安慰自己此番落到這般下場是非戰(zhàn)之罪也。

“哈哈哈哈……”

看著血仇之?dāng)硠⒈砣绱耸B(tài),孫策心中所產(chǎn)生的便是快意,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大漢以孝治天下,漢人亦是尤其注重孝道。

即便孫策骨子裡有著幾分叛逆,並不認(rèn)可孫堅那一味想要振興祖上孫氏之名的追求,但血濃於水,孫策同樣也對孫堅有著孝心與感情的。

且不能爲(wèi)父親報仇,豈是大丈夫?

此刻看著劉表那失態(tài)的模樣,孫策所想到的卻是孫堅。

同樣是在逃亡的途中,同樣也是距離安全僅有咫尺之遙,同樣也是掌控著玉璽滿懷野心……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而孫策那刺耳且充滿諷刺的笑聲,卻也是勉強(qiáng)讓劉表清醒了幾分。

劉表一手抹去嘴角的鮮血,強(qiáng)撐著開口道。

“孫伯符,你敢殺我?”

孫策漸漸收起笑聲,那高大的體格,讓孫策的雙眸就像是俯視著漸顯佝僂的劉表,反問道。“爲(wèi)何不敢?”

“如今,玉璽的下落僅老夫一人知曉,殺了我,難道劉備就不想要玉璽了嗎?”

劉表再度開口道。

第355章 離間計?第392章 討吳聯(lián)盟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106章 夜襲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492章 司馬懿第292章 一漢當(dāng)五胡第520章 大都督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738章 治水達(dá)人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371章 獻(xiàn)言外戚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911章 看破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316章 勝負(fù)已定!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wèi)謀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53章 占城稻?第621章 戰(zhàn)略攻勢(第三更)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933章 勝負(fù)已分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94章 變化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97章 請君入甕第583章 遷治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583章 遷治第768章 吞黃爲(wèi)蒼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393章 莫須有?!第882章 斷糧?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34章 火攻奇襲?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512章 僭越?第369章 陷陣營!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guān)?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926章 小朝廷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72章 三千金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242章 太平清領(lǐng)書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160章 地上涼
第355章 離間計?第392章 討吳聯(lián)盟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106章 夜襲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492章 司馬懿第292章 一漢當(dāng)五胡第520章 大都督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738章 治水達(dá)人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371章 獻(xiàn)言外戚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911章 看破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316章 勝負(fù)已定!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wèi)謀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53章 占城稻?第621章 戰(zhàn)略攻勢(第三更)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933章 勝負(fù)已分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94章 變化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97章 請君入甕第583章 遷治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583章 遷治第768章 吞黃爲(wèi)蒼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393章 莫須有?!第882章 斷糧?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34章 火攻奇襲?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512章 僭越?第369章 陷陣營!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guān)?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926章 小朝廷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72章 三千金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242章 太平清領(lǐng)書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557章 羣雄並起(第三更)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160章 地上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山市| 菏泽市| 石景山区| 孙吴县| 扶余县| 石阡县| 桂东县| 冕宁县| 德化县| 卢湾区| 德令哈市| 彭州市| 呼和浩特市| 葵青区| 巨鹿县| 婺源县| 龙口市| 聂拉木县| 清河县| 临泽县| 吕梁市| 桑植县| 宜兰市| 新竹市| 旬邑县| 金秀| 四子王旗| 牡丹江市| 兴和县| 屯门区| 绥德县| 报价| 巴彦淖尔市| 黔东| 布尔津县| 区。| 芜湖市| 额尔古纳市| 搜索| 城口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