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0章 地上涼

而此刻被李基寄與厚望的趙雲,一路上幾乎是晝夜不停地趕路,也終於趕到了益州面見劉焉。

趙雲自知並非是能言善辯之輩,在向劉焉表明身份之後,親自遞上了封泥完好的竹簡便退了下去。

此刻已貴爲益州牧,真正意義上成爲封疆大吏的劉焉接過竹簡,並沒有急著打開,而是先思索起李基的用意。

對於李基,劉焉自然可謂是印象深刻,甚至多次動了愛才之心。

且劉焉據聞李基將被天子召入朝堂重用之時,劉焉還特意派了使者前往吳郡祝賀李基,爲的就是多留下幾份善緣。

或許,待李基進入朝堂之後,那一份善緣會發揮什麼意想不到的作用也不一定。

只是很可惜的是,前去宣詔的小黃門居然以節杖意外重傷了李基,這反倒是成了震動朝堂的一場笑話。

而後,天子強行壓下了這一場笑話,將那個小黃門暗自處理之餘,對於宣詔李基入朝之事也便隨之不了了之。

起碼,在當今天子在位期間,李基顯然已經沒有了被重用的可能。

或許,李基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任何過錯,甚至某種意義上還維護了代表天子與大漢顏面的節杖,但是隻要李基進入朝堂之內就會讓人聯想到居然有小黃門以節杖打人這一笑話。

因此,劉焉深知以著當今天子的器量,是絕對容不下李基出現在自己的朝堂之內。

或許很可笑,明明縱使是劉焉也深知李基有治國之才,但天子的個人喜惡便徹底斷絕了李基今後的升遷可能。

但這便是官場,也是政治。

只是令劉焉有些疑惑的是,李基居然會主動以密信聯繫自己……

若是說什麼此前劉焉僅是一個郡守,李基愛答不理,如今劉焉貴爲州牧,李基已然高攀不起,那倒是遠遠算不上。

劉焉可是深知自己成爲州牧,掌握益州12郡118邑的軍政大權,李基在其中的功勞可是功不可沒,甚至完全是李基在其中的引導而成。

而待劉焉真正坐穩了益州牧的位置,掌握了益州自上而下的一系列軍政,方纔明白益州於《戰國策·秦策一》之中被稱爲“天府之國”當真不虛。

益州之中被登記在冊的戶籍人口便高達七百二十餘萬人,倘若算是被世家所隱藏的黑戶以及相當一部分藏於山林之中的異族,劉焉判斷益州的人口絕對在八百萬以上。

“難道是由於老夫那玄德侄兒保不住子坤先生的官途,讓子坤先生大失所望,故以來信欲轉投於老夫府內不成?”

劉焉抓了抓自己的鬍子,眼中不禁浮現出幾分期待。

劉玄德是漢室宗親,老夫也是漢室宗親;

劉玄德是一郡郡守,然老夫可是一州州牧。

“看來終究是老夫此前多番示好,終是讓子坤先生明白明主在蜀不在吳……”

劉焉一邊自得地道了一句,一邊拆開竹簡上的封泥,攤開看了第一眼。

【敢問劉使君欲爲王乎?裂蜀中之地,佔天府之國,自爲王侯……】

霎時間,劉焉的臉色猛然一變,本能地將手中竹簡一合,目光如電般掃視了一遍周邊,讓原本伺候在身旁的兩個侍女嚇得連忙跪在地上。

劉焉原本緊繃著的表情放緩了下來,溫聲道。

“地上涼,爾等且起來。”

“是。”

兩名侍女聞言,連忙站了起來。

而劉焉打量了一下身旁的這兩個侍女,隨意地問道。“爾等適才可在竹簡上看見什麼?”

“沒……沒有……”

其中一名侍女依然有些緊張地答道。

另一個侍女則是開口道。“我,我不識字。”

“原來如此,不過……”

劉焉原本溫和的聲音一變,猛然地高聲喝了一聲,道。

“來人!”

當即,原本守在屋外的親衛便衝了進來。

而劉焉目光冰冷地掃了一眼呆滯在原地的兩個侍女,開口道。

“拉下去,堵住嘴,杖殺!”

霎時間,那兩個侍女臉上的血色盡褪,連忙再度跪下求饒了起來。

“饒命啊!”

“不要,我……”

只是不等那兩個侍女繼續開口,如狼似虎一般的親衛便是直接堵住了她們的嘴巴,強行便將那兩個嬌弱的侍女給拖了下來。

隨著屋外響起兩聲沉悶以及骨裂聲,劉焉方纔將那竹簡藏於袖中揹著手地走了出去,目光掃了那兩個已經沒了聲息的侍女一眼,這才重新回到屋內,且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也直至此時,劉焉方纔小心地重新將那一份竹簡拿了出來,緩緩地攤開……

【敢問劉使君欲爲王乎?】

再度看到那開頭一問,劉焉便感覺心臟止不住地瘋狂跳動著。

王!

而後,劉焉繼續攤開竹簡,繼續往後看去。

李基在竹簡之內所述的內容並不複雜,除了開頭一問之外,餘者便是在陳述劉焉的出身以及如今劉焉的處境。

或許如今劉焉貴爲一州州牧,手握軍政大權,然而在朝中的背景並不算穩固,且作爲如今大漢第一位州牧,劉焉無疑已然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看上益州牧這個位置之人,也決然不在少數。 【今劉使君爲益州牧,不進則退也。然,退半步,無有權勢相護,他日恐難有安身之所,念及舊日之誼,特此相告之……】

李基於竹簡之中的用詞相當之委婉,但劉焉卻是彷彿從中讀懂了自己的下場。

一旦被他人頂替了益州牧之位,而劉焉沒有再往朝堂進一步,那麼新任益州牧爲了聚攏權力,劉焉的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須知,李基可是很清楚原軌跡中袁紹佔據了冀州後,韓馥的下場是什麼……

僅是將韓馥架空成一個傀儡尙且不夠,最後韓馥死於廁中。

而劉焉或無前車之鑑,但他的政治嗅覺無疑也讓劉焉明白站在浪尖口的自己處境並非是穩妥的。

更重要的是,竹簡之中所述的益州牧再進一步裂土封王,更是讓劉焉怦然心動,只覺得口乾舌燥不能自己。

絕大多數男人都拒絕不了色……

而自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更是沒有多少男人能對“王”字毫無波瀾。

劉焉就這樣緊緊地抓著竹簡,坐在屋內陷入久久的深思之中。

直至屋外傳來了一陣聲音,方纔感覺到數個時辰的時間居然就如此轉瞬而過,且後背早已被汗水打溼。

“爲何攔我?汝不識我劉季玉乎?”

“公子,此乃主公命令,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我都不準嗎?”

就在劉璋似是有些嘟囔地道了一句,然後就似乎準備轉身離去之時。

劉焉的聲音驟然在屋內傳了出來。

“璋兒,進來吧。”

“是,父親。”

劉璋應了一聲,然後便小心地推門走了進去。

而劉焉看著劉璋那恭敬且小心的模樣,心中的數個念頭一動之餘,開口道。

“把門帶上。”

“是。”

劉璋連忙轉身將門關上,然後方纔小心地走到劉焉的身旁跪下。

“璋兒,汝來此處可是有甚要事?”

劉璋小心地答道。“兒僅是一小事,若是父親有要事在忙,兒先退下,改日再提。”

劉焉沒有說話,而是凝著目光打量眼前平日似是有些愚鈍的幼子。

與劉璋的三位兄長相比,劉璋的才華能力皆不如,但劉璋平日的品性頗純且孝,故以劉焉對於劉璋亦頗爲喜愛,時常將劉璋帶在身邊。

而被劉焉那似乎在探究衡量著某事的眼神盯著,劉璋心中不免得緊張,渾身冒汗,絲毫不敢擡頭與劉焉直視。

片刻之後,劉焉緩緩地開口道。“璋兒,爲父問你一個問題。”

“父親請說。”

劉焉則是緊盯著劉璋,道。“若汝三位兄長皆死,汝該如何?”

霎時間,劉璋本能地猛然一擡頭,眼神不自覺地與劉焉對上,目光之中閃爍的是震驚以及狂喜。

然後,劉璋連忙再度伏了下去,道。

“三位兄長如今皆在洛陽之中,天子腳下何人敢加害於三位兄長?便是有人慾加害於三位兄長,三位兄長吉人自有天相,料想也會化險爲夷。”

“倘若,汝的三位兄長俱死,汝該如何?”劉焉再問。

劉璋感覺自己的心臟正在瘋狂地“砰砰”亂跳,就連呼吸都忍不住出現幾分錯亂。

這種假設,這種可能……

唯有劉焉叛亂,朝廷直接下令處死劉焉留在洛陽的三個兒子方有可能。

而倘若三個兄長一死,那父親的一切可都是我的了。

劉璋臉上依然保持著幾分愚鈍,然後朝著劉焉磕頭道。“璋兒當揹負三位兄長之孝心,餘生盡孝於父親膝前。”

“若,爲父是讓汝一併赴死,璋兒又是否願意?”劉焉瞇了瞇眼,再問道。

此刻,劉璋如何還不明白劉焉是什麼意思,毫不猶豫地答道。

“璋兒,定死於父親之前。”

“好!”

劉焉一手摸著劉璋的腦袋,溫聲地開口道。“璋兒,地上涼,你且起來說話。”

“是。”

劉璋連忙爬了起來,一副乖巧的模樣侍奉在劉焉的身旁。

而劉焉則是將手中緊握著的竹簡遞給劉璋,道。

“璋兒且看此物。”

——

PS:求月票……(本章完)

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771章 子坤,你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36章 李曦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453章 占城稻?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304章 捧殺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90章 應對之策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30章 棋局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47章 大演武第589章 訓子鞭第195章 地利!!!第939章 遼,乞降第74章 大漢基瘟?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33章 已有妙計?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5章 爭議第8章 大興,大興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245章 冤否?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78章 十面埋伏
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88章 家人要遭重了!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771章 子坤,你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36章 李曦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5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453章 占城稻?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304章 捧殺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90章 應對之策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358章 父子情深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930章 棋局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778章 我與大兄同行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47章 大演武第589章 訓子鞭第195章 地利!!!第939章 遼,乞降第74章 大漢基瘟?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33章 已有妙計?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5章 爭議第8章 大興,大興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245章 冤否?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78章 十面埋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霍州市| 渝中区| 广安市| 恩施市| 虎林市| 娱乐| 会理县| 洪泽县| 霍林郭勒市| 新巴尔虎左旗| 普兰县| 开化县| 昆明市| 乌兰察布市| 三门峡市| 巴彦县| 田东县| 梅州市| 临城县| 黑龙江省| 井冈山市| 东乡族自治县| 泰安市| 昌宁县| 昭通市| 拉孜县| 昌江| 广宗县| 太白县| 岑溪市| 新化县| 舟山市| 化隆| 荆州市| 隆化县| 杭锦后旗| 绥棱县| 德安县| 依兰县|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