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

亂世的開始,不僅僅是諸多謀臣猛將開始冒頭,更是有著無數自知爭霸無望的世家紛紛開始下注。

袁紹,無疑是漢末之初最爲耀眼的諸侯。

出身、威望、能力……

只要是身爲人主說得上的優點,袁紹都有著絕對的優勢。

即便劉備異軍突起稱霸江東之地,但袁紹在世人眼中依然是毫不遜色於劉備的潛力股。

須知,袁紹完全得勢後,可是號稱戰將上千,謀臣不計其數,可想而知到底聚攏了多少人材。

因此,袁紹這一戰打破困境佔了半個冀州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威望之重將會廣吸四方英才相助,且必然會有著無數世家趕著押注到袁紹的身上。

揚州世家之富,已讓李基時時都有些咂舌。

中原之地的世家,底蘊無疑要深厚得多。

如此一來,可想而知袁紹的實力必然會迅速膨脹。

韓馥已非袁紹對手,便是縱橫邊境的公孫瓚一旦被拖入持久戰,也早晚爲袁紹所敗。

劉備向來對於李基所言的結論都相當信任,這也讓劉備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問道。

“子坤,幽州的安定與否不僅影響著從津門港的戰馬耕牛貿易,且伯圭與備私交甚厚,過去亦是屢屢支持相助於我,如今可有法子能協助伯圭?”

李基聞言,陷入了片刻的沉思後,道。

“吾有上中下三策可用。”

“請言之。”劉備的精神一震,連忙追問道。

李基豎起一根手指,道。

“上策,那便是由主公向公孫伯圭進言,讓公孫伯圭捨棄韓馥而退守幽州,再於幽州與冀州邊境堅壁清野五十里,如此足可讓袁本初十年內不敢北望幽州。”

本就是幽州人的劉備略微沉思了一下,也就明白了此間的意思。

幽冀邊境有著大片平原,以著幽州的地廣人稀程度,即便堅壁清野也不難遷移安頓其餘百姓。

而地處平原又是大片無人區,除非袁紹在進攻幽州的時候選擇每隔一定距離就建立塢堡,以保障糧道安全,否則袁紹的糧道必將遭受無數來去如風的騎兵騷擾。

某種意義上,如此便將幽州騎兵來去如風的特點進行最大限度發揮。

易地而處,換做是劉備掌控了冀州,也需考量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賭一賭嘗試拿下幽州是否值得?還是選擇渡過黃河進攻肥沃中原更爲穩妥?

然而,劉備嘆息了一聲,道。

“早在洛陽,伯圭被封爲渤海郡郡守之時,我便提醒過伯圭冀州之事不宜攪和太多,只是伯圭當時都未能聽得進去。”

“如今袁本初已與伯圭結下血仇,又佔了伯圭義理上該有的渤海郡,依吾對伯圭的瞭解,他怕是寧死都不會願意退兵返回幽州固守一地。”

李基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人人皆知上策好,但人必然有著性格傾向,註定不可能做出絕對理性的決策。

以著劉備的立場,在限制袁紹上已經事不可爲的情況,保全幽州始終還在與劉備交好的劉虞、公孫瓚的手中,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幽州存在與否,既能限制袁紹的勢力急速膨脹,又能始終爲劉備保障一塊養馬地。

雖在這個還沒有馬蹄鐵、馬鐙的階段,騎兵幾乎都是輕騎兵,騎兵的威力遠沒有後世那麼恐怖,但騎兵同樣也有著步卒難以比擬的大量優勢。

“子坤,那中、下兩策,又是如何?”劉備再問。

“中策,那便是主公派遣一擅謀之士,再領一偏軍以學習爲名前往幽州。”

“如此既能一定程度彌補公孫伯圭麾下缺乏擅謀之士避免中計,也能在必要時刻有一支偏軍保住公孫伯圭。”李基答道。

劉備聞言,思索了一陣,又問。“那下策又是如何?”

李基緩緩地說道。

“下策,則是在中策的基礎上,主公再調動海船運送精銳甲士,覓得戰機後在渤海郡登陸,襲擊冀州後方,讓袁本初首尾難顧。”

“只是如此不宣而戰,非但於主公名聲大不利,亦會讓揚州處於兩端作戰。”

“即便於冀州取得大勝,對於主公而言卻也不過是得了一塊羣狼環繞的飛地,請主公謹慎而爲。”

劉備不禁露出了一抹苦笑,明白李基這是提前看穿了自己心中的猶豫之處。

顧及情誼的劉備,一直在猶豫的正是此處。

於公,劉備想要保有幽州的戰馬耕牛貿易;

於私,劉備更是念及與公孫瓚的多年情誼。

更重要的是,揚州無疑是有餘力也有條件參戰的,只要劉備尋機偷襲渤海郡,那麼對於袁紹的威脅是近乎致命的。

可,不宣而戰是惡名。

且李基隱晦所言的“羣狼環繞”四字,所指的羣狼是誰?

韓馥、公孫瓚怕也在其中。

當公孫瓚擊敗袁紹後,說不得也會升起龐大野心,屆時擊敗袁紹後,三家分冀的劉備,同樣也會擋著公孫瓚南下的道路。

公孫瓚或也是重情重義,但李基同樣也不敢肯定人心是否會變。

所以,李基將此列爲下策,便近乎是直白地反對劉備在此刻加入冀州戰場之中。

遣一偏師,以學習交流的名義前往公孫瓚軍中協助,也便足夠了。

甚至,李基認爲公孫瓚敗上一場,徹底熄滅了他爭霸中原的想法,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這等直爽剛烈的塞北漢子,真進了中原,還真不夠一羣狡詐惡徒玩的。

“唯有中策最爲穩妥可行。”

劉備長舒了一口氣,也做出了最終決定,道。“只是派遣去伯圭處的偏師人選,子坤可有推薦?”

“子龍與公孫伯圭私交甚好,相處融洽,當由子龍前往。”

頓了頓,李基摩挲了一下扇骨,道。

“至於軍師人選,郭奉孝已能獨當一面。”

“郭奉孝嗎?”

劉備思索了一陣,面露幾分猶豫之色。

郭嘉正式出仕以來,或許輔助李基處理軍務頗爲妥善,但眼下暫未有表現出什麼能比及李基的亮眼之處。

而派遣而去的人選,最重要的莫過於智謀之士,所需面對袁紹麾下那一衆名聲漸顯的謀士團。

不過考慮到郭嘉名義上亦是李基的弟子,李基對其能力料想最爲了解。

一念至此,劉備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那便依子坤的建言而行。”

第937章 窮怕了第195章 地利!!!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31章 共飲之第602章 豪賭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194章 緩稱王第217章 陽謀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8章 大興,大興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642章 中計矣!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7章 毒士???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530章 草案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602章 豪賭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330章 都殺了!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642章 中計矣!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953章 愚忠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0章 美人計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783章 重聚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442章 人才啊!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792章 三贏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13章 口袋陣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49章 漢!威武!!!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753章 袁氏末路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
第937章 窮怕了第195章 地利!!!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917章 十六大字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231章 共飲之第602章 豪賭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194章 緩稱王第217章 陽謀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8章 大興,大興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642章 中計矣!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82章 三成?兩成。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7章 毒士???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530章 草案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602章 豪賭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330章 都殺了!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642章 中計矣!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953章 愚忠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0章 美人計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783章 重聚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442章 人才啊!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792章 三贏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13章 口袋陣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21章 進位漢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518章 滿堂唯我一個聰明人?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49章 漢!威武!!!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406章 惑敵之計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753章 袁氏末路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新建县| 邻水| 茌平县| 济阳县| 镇原县| 汝阳县| 肃南| 商洛市| 宜兰县| 东方市| 托里县| 济源市| 葵青区| 沂水县| 焉耆| 望江县| 特克斯县| 梅河口市| 琼海市| 天全县| 班玛县| 吉木乃县| 东明县| 稻城县| 叶城县| 洪江市| 格尔木市| 明光市| 合肥市| 云和县| 新源县| 阳江市| 百色市| 安义县| 北宁市| 综艺| 通州区| 天等县| 苍南县|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