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1章 進位漢王

很快,隨著州牧府內(nèi)響起大片的腳步聲,驚聞消息的劉備帶著一衆(zhòng)漢室宗親匆匆地走到了門外。

也就在劉備出現(xiàn)的那一刻,還不等劉備站穩(wěn)。

匯聚在街道上密密麻麻的百姓便是齊齊見禮,大呼道。

“拜見皇叔。”

這一幕,令劉備爲之一驚,跟在劉備身後的一衆(zhòng)漢室宗親也驚訝萬分。

萬民自發(fā)見禮,這可不是一般的得民心。

“諸位鄉(xiāng)親父老快快請起。”

劉備連忙開口的同時,親手將在最前方的幾個老叟給扶了起來,然後高聲道。

“諸位聚集於此,莫非是遇到了什麼難事?且儘管說來,備力所能及之處,定不推脫。”

就在劉備面前的老叟之一,顫顫巍巍地開口道。

“非是我等有難處,而是驚聞有漢賊當街弒君,又有漢賊稱王,故而來見皇叔。”

劉備高聲答道。“蒙諸位心憂矣,備與漢賊不共戴天,也定會竭盡所能早日除賊,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可國不能一日無君,縱使民間亦知匡扶漢室者非皇叔不做第二人選,可皇叔屢屢推辭了進位之言,我等俱是心憂不已。”老叟再度說道。

這讓劉備的眉頭隨之一皺,然後開口道。“此事莫不是有人背後組織?”

就在劉備的話音落下,人羣中就響起了大片的迴應聲。

“皇叔請安心,我等俱是自發(fā)至此,我是水田村的,兩年前皇叔還到過水田村咧……”

“皇叔可還記得寧化鄉(xiāng),我等未曾忘卻半點皇叔的恩情。”

“若不是皇叔,我一家老小早已餓死多年,實乃聽皇叔憂慮,繼而來此請願也。”

……

這一幕,劉備確實未曾提前知曉,且還當真在人羣中看到了不少熟悉面孔。

也就在這時,李基出列開口高道。

“爲天下故,爲大漢故,爲萬民故,請主公進位稱帝,以安天下之心。”

下一刻,隨著李基的話音落下,先是早有準備的一衆(zhòng)文武,繼而是跟在劉備身後才反應過來的漢室宗親,最後則是那聚集於此的萬民,先後齊聲大呼。

“請主公進位稱帝,以安天下之心。”

大呼之聲,聯(lián)綿九聲,甚至在街道之外都還有無數(shù)百姓也在跟著高呼不止,就似是天意民心盡聚於此。

而府邸與州牧府坐落在同一條街道上的袁術登上高臺,恰好目睹著這一幕,眼中流露而出的是止不住的羨慕。

沒錯!

沒錯!!

我袁術想要的就是這一幕……

聽著那還在不斷高呼迴盪的聲音,袁術心情激盪之下,也跟著大呼道。

“請主公進位稱帝,以安天下之心。”

跟著不斷大吼的袁術,只覺得不管怎麼樣,自己好歹也算是參與稱帝了。

這不斷迴盪於壽春城內(nèi),甚至似乎蔓延到了城外的聲音,足足持續(xù)了小半炷香,方纔停歇了下來。

面對著無數(shù)灼熱且期待的目光,劉備面露無奈苦色,開口道。

“諸位如此,可就是害苦了我啊。”

“請主公顧全大局,勿要再言推辭。”李基勸說道。

“罷了,罷了……”

劉備深深地嘆息了幾聲,然後開口道。

“只是備此番進位,實乃爲穩(wěn)定人心的不得已之舉,且備實不敢妄稱天子,只願爲王暫攝朝政。”

“以待平定亂世,除卻漢賊,尋回玉璽後,諸公能從漢室宗親中另擇一品行兼?zhèn)渲藸懙郏瑐鋵脮r也好還政於天子。”

這一言,令衆(zhòng)人皆是議論紛紛了起來,勸阻之聲不絕於耳,可劉備的態(tài)度卻是始終堅決。

最後,以著劉虞爲首的漢室宗親不得已下,也只能接受了下來。

畢竟,對於一衆(zhòng)漢室宗親而言,速速扶立出一個足以扛起漢室大旗之人,方能聚天下人心,維持大漢之名。

不過,劉虞等人選擇退了一步,但在李基適時的提議下,卻是要求劉備進位所選的王號,須得是“漢”。

也便是劉邦曾用過的……“漢王”!

直至劉備婉拒不得接受了下來,此事方纔徹底有了一個定論,匯聚在州牧府外的衆(zhòng)人方纔徐徐散去。

進位稱王之事已定,接下來所需要做的,便是速速昭告天下以及準備一應進位稱王的儀式,這也將是李基眼下所主持負責的大事之一。

只不過在李基忙碌了整日回到府中,卻見孫策帶著滿臉無奈的周瑜已經(jīng)等候多時了。

李基示意孫策與周瑜無須多禮後,開口問道。

“伯符這是怎麼了?”

而孫策滿頭大汗,臉色緊張地環(huán)顧了左右後,從懷中緩緩拿出一被黃布所包著的物件,道。

“老師,這個……”

李基目光微微下垂,輕易從外形就判斷出了那正是一直被孫策暗藏起來的傳國玉璽。

不過,李基掃了一眼後,就移開了目光,接過周瑜遞過來的熱茶不急不緩地品了起來。

自經(jīng)歷了青州一敗後,周瑜的浮躁與傲氣比之過往卻是少了大半,與李基顯得反倒是親近了許多,在旁有些無奈地開口道。

“我勸了伯符好幾次,言及此事侯爺自有打算,可伯符始終還是心神不寧,憂慮交加,硬是要來見侯爺。”

孫策則是跟著說道。

“老師,實在是主公稱帝所欠缺的不正是傳國玉璽嗎?爲何不趁機將這傳國玉璽交給主公,如此主公不就能名正言順地稱帝了?”

李基聽罷,笑了笑,道。“伯符,何人稱帝缺的都不會是這一枚傳國玉璽……”

頓了頓,李基想起了某人,道。“除卻一些冢中枯骨外,稱帝與否,傳國玉璽從來都不是關鍵。”

“須知,當年始皇帝橫掃六合一統(tǒng)九州之時,玉璽又是何物?玉璽不外乎是始皇帝所賦之名罷了。”

“若是主公他日平定亂世,再造大漢,便是指一山石爲玉璽,又有何人不認?又何愁後人不認?”

孫策聞言,愣愣地說道。“這麼說來,這玉璽本就是一無用之物?”

“那倒不是……”

李基思索了一下,還是放棄了與孫策細細說明的念頭,道。

“玉璽此物暫於主公無用,但流落在外,說不準卻能造成極大的麻煩。”

第24章 意在萬世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788章 系別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7章 毒士???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815章 一統(tǒng)天下的倒計時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512章 僭越?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37章 二選一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01章 官渡奏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194章 緩稱王第514章 天子氣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897章 官渡決戰(zhàn)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84章 平蠻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593章 創(chuàng)業(yè)的曹老闆(第三更)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453章 占城稻?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621章 戰(zhàn)略攻勢(第三更)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442章 人才啊!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52章 密函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453章 占城稻?第988章 平胡第27章 錦衣潛行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782章 找尋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817章 稱“魏王”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
第24章 意在萬世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788章 系別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7章 毒士???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815章 一統(tǒng)天下的倒計時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512章 僭越?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365章 自縛雙手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123章 這是禮節(jié)!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37章 二選一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01章 官渡奏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985章 魏延借兵第194章 緩稱王第514章 天子氣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897章 官渡決戰(zhàn)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84章 平蠻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593章 創(chuàng)業(yè)的曹老闆(第三更)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453章 占城稻?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621章 戰(zhàn)略攻勢(第三更)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442章 人才啊!第478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476章 直搗黃龍第252章 密函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453章 占城稻?第988章 平胡第27章 錦衣潛行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57章 願爲先鋒第782章 找尋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817章 稱“魏王”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742章 奉令當賊,勿忘分寸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巴里| 哈巴河县| 砀山县| 布拖县| 通海县| 徐水县| 河东区| 阿合奇县| 陇西县| 榆林市| 仁寿县| 文成县| 姚安县| 昭觉县| 海兴县| 三原县| 惠州市| 龙井市| 宁远县| 上高县| 耿马| 万盛区| 建宁县| 黄骅市| 京山县| 和平区| 龙川县| 南华县| 句容市| 开封市| 沙田区| 厦门市| 渑池县| 额敏县| 高邮市| 凤山县| 萨嘎县| 达拉特旗| 湖北省|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