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9章 少年郭嘉

“公子,到吳縣南門了,需要進城嗎?”馬伕問道。

“不用!”

那少年聞言,當即從馬車中鑽了出來,然後又隨手賞了馬伕些錢財,讓馬伕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隨即,少年站在城門外左右看了看,然後便朝著距離城門不遠的一棵歪脖子樹走了過去。

……

未多時,一支規模約在一萬二千左右的大軍自吳縣之中緩緩行軍而出。

騎著一匹高頭黃馬的劉備與李基並行走在最前方,神色略有些急躁地做著最後勸說的努力。

“子坤,戰場兇險,不如還是你留在吳縣之內坐鎮,由備親率大軍南下征討山越如何?”

“主公如今身系一郡安危,豈可輕動?”

李基搖了搖頭,再度以著這個藉口回絕了劉備的建議,這讓劉備的臉上滿是無奈之色。

在李基提前就將抽調兵力的一應籌備都提前計算好的情況下,一切都迅速地準備妥當,但在率兵南下的主帥人選之上,劉備與李基難得地出現了分歧。

如今的吳郡或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人才濟濟,但是真正具備獨領一軍能力與資歷的人選卻僅有三個:劉備、關羽以及李基。

關羽尙在富春山,那吳縣之中可以領兵之人自然就只有劉備與李基了。

甚至,劉備都提前做好了出征的準備,考慮到體型比之前稍微圓潤了一圈,特意還改了一套新的甲冑。

結果劉備在府衙內試著穿戴了一下新的甲冑,還特意跑去詢問李基新的甲冑如何之時,然後才被李基告知在率兵人選之中他的名字已經被提前被ban掉了。

不,或者說劉備的名字被李基永久性地從出征人選之中ban掉了。

若是別人敢這樣跟劉備吭聲,劉備那必須要告訴對方什麼叫:大膽,還敢管到我的頭上了?

可開腔的是李基,劉備只能是好說歹說地小聲跟李基商討起來。

可惜,李基是鐵了心思地打算徹底將劉備出征的選項給ban掉。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以後更是以後……

以前劉備親自領兵南征北戰,那是迫不得已,現在包括以後,李基都不會再讓劉備親自領兵出征,爲的就是避免什麼時候劉備一個自信過頭又被人家火燒連營八百里。

當然,或許對於李基而言,即便劉備這次真的率領這一萬二千有餘的大軍送掉,也不至於是傷筋動骨。

只要李基願意放緩吳郡的發展速度,很是輕鬆就能再度補充滿這一萬二千的兵力,但李基生怕劉備把自己也給搭了進去,那纔是真的大麻煩。

劉備又並非是麾下無有可用之人,何必親歷矢石?

李基從現在開始在根子上就得斷了劉備的這個想法,所以任由劉備那張嘴可謂磨破了脣,始終不爲所動,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眼看著大軍都要開始出城啓程南下,劉備的臉上一沉,擺著譜地開口道。

“子坤,誰纔是主公?!我的命令你是聽還是不聽?”

“正因爲是主公,所以主公萬萬不可親征,只需留在吳縣之中坐鎮,基自會平定山越之亂。”李基毫不猶豫地回了一句。

這也讓劉備徹底沒轍了。

軟硬不吃啊!

劉備也是當真拿李基一點辦法都沒有,既捨不得責罵,更不可能以此爲由處罰李基。

且劉備亦知李基所言並非沒有道理,身爲郡守以及主公,不到最後關頭確實不宜冒險。

但同樣的,劉備亦是深知戰場兇險,狀況瞬息萬變,所以擔心李基的安危,故以才搶著想要出征。

劉備自認還有幾分武勇與敏銳嗅覺,真到了事不可爲的階段,劉備自信憑藉著勇力也能突出重圍,但李基不過一文弱士子,一旦深陷圇圄,恐難自保。

這纔是實際上並不好戰的劉備,堅持著想要出征,而留李基在家中坐鎮的原因所在。

不過李基始終不允,已經做出了最後努力的劉備也是毫無辦法,只能低聲地交待了起來,道。

“子坤南下之後,務必要急召子龍率領騎兵回來拱衛中軍。一旦發生什麼意外事不可爲,子坤萬萬不可有半分猶豫,只需讓子龍護著子坤殺出重圍再重整旗鼓便是了,絕不可有什麼破釜沉舟的念頭。”

“千軍萬馬,於備而言,亦不及子坤之重!”

“備可損千軍萬馬,獨獨不能接受子坤有損分毫,否則備縱是傾盡吳郡青壯勇力,盡起大軍屠盡山越爲子坤報仇也是在所不惜,望子坤知之記之汝一人之重,亦關乎吳郡上下也。”

李基聞言,心中感動之餘,安慰道。

“主公放心,基行事向來謹慎小心,自不會做那等冒險之事。”

“好,那備便在吳縣之內靜候子坤凱旋而歸……”劉備有些不捨地道了一句,然後驟然想起了什麼,開口道。“子坤此次出征最多隻有兩個半月的時間,期限一至,務必返回。”

“爲何?”

李基一時有些詫異。

縱使如今的狀況似乎是在吳郡的本土作戰,但是對於狀況百出的戰場而言,兩個月半有時候幾乎是轉瞬而逝。

劉備愣愣地看著李基,似乎被李基的反問給驚住了,然後低聲地提醒道。“子坤難道忘了嗎?距離你的大婚之日已不足三月,你倘若不回,如何大婚?”

“……”李基。

劉備不說,李基這數日都在全身心地忙碌出征之事,還當真想不起來距離自己的大婚之日已不足三月。

這就有些尷尬了,甚至李基莫名覺得有些對不起蔡昭姬,有種自己是個提起褲子轉頭就忘了她的渣男。

好歹這段時間與蔡昭姬的書信交流,可也給李基提供了相當的情緒價值,結果一旦忙碌起正事,李基還是一下子就將蔡昭姬拋之腦後了。

略微的愧疚感來不及升起,出了城的李基驟然就注意到不遠處的歪脖子樹上懸掛著一件士子長袍,長袍之上還書寫著“吾有破山越之妙策”給完全吸引了注意力。

而察覺到李基的目光,還在絮絮叨叨地想要交代什麼的劉備沿著李基的視線看去,也隨之注意到了那引人矚目的一幕。

“備記得爲了避免百姓恐慌,吳郡南部有山越犯境一事已被牢牢封鎖,未有半點消息在吳縣傳出,此人是如何得知且提前在此等候?”

劉備有些詫異地道了一句。

“吳縣召集兵力之事瞞不過有心,而有智之士稍加推測,得出判斷倒也不難。”李基道了一句,目光則是朝著那道站在歪脖子樹下的身影看去。

可惜,李基的視力不算好,只能分辨出是人的身影,但具體的模樣卻是看不太清楚,只覺得那人可能年齡不大。

而劉備聞言則是有些欣喜地開口道。“既是有智之士,想必不會無的放矢,或果真有破山越妙策也不一定。”

當即,劉備就朝著身後的夏侯博招呼了一下,想要讓夏侯博去將那人給請來之時,細細想了一下,還是決定親自去請。

“子坤與備同去請教一番,或對子坤征討山越有所幫助亦有可能。”劉備開口道。

“也好。”

李基擡頭看了看,發現天色尚早,也不著急行軍,命令後軍繼續緩緩出城,於城外進行整備等待之餘。

在夏侯博與徐盛的護衛下,劉備與李基朝著不遠處那棵歪脖子樹而去。

而站在歪脖子樹下的少年,看來在裝扮就能察覺明顯地位不一般的劉備與李基靠近。

旋即,那少年便將那在內面寫了字的士子袍從歪脖子樹取下,然後重新套到身上,也不管臨時套上去的士子袍是否看上去頗爲凌亂,便拱手朝著靠近的劉備與李基行禮,行禮道。

“在下潁川郭嘉,字奉孝,已恭候多時,不知來者可是吳郡郡守劉府君、吳郡郡丞李子坤?”

郭奉孝?

李基的眉毛悄然一挑,明白早早佈置的誘餌,總算是引來幾條真正的大魚了,有後人贊其曰:“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羣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足可見郭嘉,郭奉孝的能力決然不在賈詡之下。

李基的目光一動,打量著眼前這個看似有些不修邊幅的郭嘉,發現他的年齡同樣也是相當之小,比李基還要小上一些,約莫與顧雍同齡。

少年版·郭嘉

‘且,大概是剛剛及冠四處遊學的階段,所以被仁德書院或者說“四渡紅水”給吸引了過來?’

李基在心中默默地猜測了起來,卻是沒有率先開口搭話。

而劉備對於郭嘉這個名字自然是陌生無比,但劉備並沒有因此看輕郭嘉,思索了一陣,道。

“此前到吳郡而來的郭公則也是潁川人士,不知與奉孝是何干系?”

“在下與郭公則勉強算是同族吧。”

郭嘉有些含糊地應了一句,似乎並不是很願意特意地將自己與郭圖扯上關係。

不過劉備對於郭圖倒是頗感興趣地多問了一句,道。

“此前潁川名士郭公則到訪吳郡,尙不待備好生招待一番,公則便飄然離去,這倒是令備頗爲遺憾,不知公則近況如何?”

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520章 大都督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908章 戰後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434章 大孝啊!第584章 平蠻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71章 子坤,你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13章 口袋陣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952章 洗馬?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988章 平胡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908章 戰後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195章 地利!!!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553章 一艘破船
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520章 大都督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981章 浴血死戰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908章 戰後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434章 大孝啊!第584章 平蠻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176章 宴中劍舞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771章 子坤,你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83章 兩軍接觸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13章 口袋陣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952章 洗馬?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988章 平胡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908章 戰後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195章 地利!!!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553章 一艘破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永修县| 高要市| 永嘉县| 临邑县| 南岸区| 吴川市| 南康市| 内丘县| 淄博市| 浮山县| 辽宁省| 金乡县| 揭东县| 本溪市| 禹城市| 张家口市| 广平县| 禹州市| 兰溪市| 仙居县| 枣阳市| 宜州市| 武功县| 阿城市| 合川市| 天柱县| 民和| 田林县| 崇义县| 安龙县| 德清县| 乳源| 松桃| 柘城县| 固原市| 苍梧县| 中宁县| 东海县| 永清县|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