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3章 筆鋒一斜

雖說隨著權勢地位日重,爲了家國之事計,許多事情已經容不得李基由得喜惡的性子去決策。

若是可以,李基何嘗不想時時在家中與嬌妻溫存,以逗弄兒女爲樂,而不是需時時顧著這大漢十三州之事。

可眼下大漢局勢發展到了這一地步,便是說整個大漢十三州何去何從,都是李基的肩上給挑著。

武伕力能扛鼎,謂之雄。

智者謀算天下,稱之英。

不過李基同樣也是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對於曾經郭嘉所遭受的委屈,作爲老師同樣也看在了眼裡。

過去,潁川郭氏自認爲是僅有一郡之地的劉備與李基高攀不起他們;

短短幾年再看,潁川郭氏又看我李子坤有幾分像從前?

郭嘉是如何被潁川郭氏欺辱踢出族譜,劃清界限,只能自立一脈的,李基今日的筆鋒一斜,便要讓潁川郭氏如何向郭嘉低頭。

再者,若是完全站在百姓的立場,十個世家豪強屠滅九個,也絕對有漏網之魚。

若是完全在李基的角度看來,那便是天下世家豪強除了利益完全跟劉備捆綁在一起的那一部份,誰活誰死都沒有區別。

這是李基爲大漢所設計的滔滔大勢,必然是會拍死一部分經歷了野蠻發展階段的世家在沙灘上。

李基並不是很在乎是什麼世家被拍死在沙灘上。

就跟海浪不會爲魚兒擱淺在沙灘,而生出猶豫與不忍停滯不動一般。

毀滅一部分世家,也僅僅是因爲有這個必要。

進行一番挑選,而不是隨手抽出一沓,已然是李基足夠的仁慈,不願見一部分行事作風還算不錯的世家就此沒落了。

之所以特意關注了潁川郭氏,也僅僅是因爲郭嘉是李基的弟子罷了。

而李基的回答或許還有意地流於表象,但聰慧之極的諸葛亮顯然已經漸漸反應了過來。

去或留,本就在乎李基的一念之差。

李基實際上是將潁川郭氏的去留,暗中交到了不久前從幽州返回壽春的郭嘉手中進行選擇。

李基並不在乎潁川郭氏的悔恨或感激,但與潁川郭氏息息相關的郭嘉或許纔會需要潁川郭氏的悔恨或感激,以解年少之時所留心結。

“奉孝師兄若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必會感動不已?!敝T葛亮滿懷感慨地說著。

“貧嘴。”

李基沒好氣地道了一句,讓諸葛亮將那些已標爲“去”的世家豪強整理出來,然後將暫緩判斷的那部分世家豪強留了下來。

這一部分,李基還需根據錦衣司的情報做進一步的考量與判斷。

儘管於大勢而言,去留哪一部分的影響都不大,但李基自然是想要把事情做得儘量的妥當,免得給後人還留下些明顯的禍患。

當然,如何“去”?

這也需要辦得相當的妥當,以免落人口實。

而諸葛亮也趁機開口道了一句。

“老師,我有一策獻之。”

“哦?亮兒有何策?”李基問道。

“今後將借豫州世家之手清查豫州田畝,爲避免豫州世家相互掩護或是串聯造假,何不讓豫州世家往徐州清查?徐州世家則在豫州清查?”諸葛亮提議道。

李基笑了笑,道。

“亮兒此策可行,確能大大避免串聯造假之事,但仍有漏洞,須知部分名門世家的人脈關係可不僅限於一州之地?!?

“如此看來,也唯有加強監察了?!?

可一想到其中的巨大工作量,諸葛亮都忍不住皺眉。

“亮兒勿憂,且看看此文書。”

說罷,李基取出了一份文書推到了諸葛亮的面前。

《攤丁入畝》

等諸葛亮打開看了數息後,瞳孔都明顯爲之一縮,驚駭地開口道。

“老師想要取消丁稅?”

李基平淡地答了一句?!盃戦L遠計,丁稅一定要被取代?!?

何爲丁稅?

也便是人頭稅,具體實行下來就是大漢如今的“口賦”與“算賦”。

這是大漢現階段的兩大稅賦“田稅”與“丁稅”之一。

“丁稅”的存在,也是爲何世家豪強會不斷地隱匿人口,更是爲何田畝歉收之時,百姓不得不賣田賣身爲奴的原因所在。

如今青春版的諸葛亮接收了如此驚駭的消息,都爲之愣了好一陣,方纔下意識地提醒道。

“老師,此事一個處理不當,怕是會舉國動盪?!?

“如今的大漢還不夠動盪乎?”

李基反問了一句,讓諸葛亮啞口無言,更是漸漸冷靜了下來,重新將目光放在文書上一字一句地細細斟酌起來。

這一看,諸葛亮足足看了許久,緊繃著的整個人才長長地呼了一口氣,由衷地開口道。

“這‘攤丁入畝’若是能推行下去,於天下百姓有大利也?!?

諸葛亮如今還算是一根幼苗,可正因爲是幼苗,諸葛亮接收新興事物反倒更爲容易。

看著諸葛亮頃刻間就轉變的態度,李基不禁想起了此前爲了說服劉備。

那可當真是徹夜未眠,口乾舌燥,擺出了無數的數據與案例,這才讓劉備漸漸認可了“攤丁入畝”的重要性。

這“攤丁入畝”簡單說來便是取消所有人頭稅,按百姓實際耕種田畝來計算稅賦。

如此一來,不僅讓普通百姓實際所需繳納的稅賦大大減少,還能有效地在一定程度上對勞動力實現解放。

這也是李基爲描繪的帝國藍圖所必須的根基之一。

否則有丁稅一日壓在身上,許多百姓根本就不敢放棄田地,也根本就沒有任何試錯的成本可言,只能終日于田地耕耘,避免來年交不上丁稅。

結合著李基特意提高士卒地位的改良版軍戶制,這“攤丁入畝”與“軍戶制”便是李基爲今後帝國所制定的兩條腿。

只是“攤丁入畝”的制度,無疑大大損害了世家豪強的利益,讓他們所需繳納的稅賦鉅額增長。

結合著李基趁機清查豫州田畝,某種意義上無疑是讓陷於困境的世家拿著刀捅自己一刀進行放血,放血之餘還能保持笑臉堅決擁護的,才能登上李基準備打造的帝國鉅艦。

如今,豫州無疑成了李基爲“攤丁入畝”所準備的“試驗田”,等在豫州順利推行,繼而就能在劉備治下的全境實施。

如此一來,諸葛亮也就明瞭李基爲何會放心讓豫州世家清查豫州的田畝信息了。

爲了奪回被黃巾所佔的田地,豫州世家自然需要儘可能將所有田畝都查出來,且是查出來越多越好,自然不可能會隱瞞不報。

真正可供世家豪強作假的地方,實則是田畝歸屬的信息,趁機將百姓所耕耘的良田進行侵佔。

就如將有主良田的改爲無主良田,某百姓所有的十畝良田改爲偏僻角落的十畝下田,這都不過是實際執行人只需筆鋒一斜,就能隨意修改的部分罷了。

後續即便有二次驗證,只要田畝總面積與肥沃程度沒有出入,也不可能細緻地找到一家家農戶再度問詢覈查。

若是過去的大漢稅法,這種做法對於世家而言自然是大爲有利可圖的。

畢竟大漢的稅賦是丁稅重於田稅。

即便世家所得的田畝信息清楚,但將那些因此破產的百姓收爲黑戶勞動力。

讓那些黑戶爲世家豪強對田畝進行耕種,不僅能逃掉相當一部分的稅賦,家族成員即便不下田勞作,也能有著足夠的錢糧進行供養。

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926章 小朝廷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7章 毒士???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901章 官渡奏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530章 草案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03章 營嘯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106章 夜襲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377章 白疊子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953章 愚忠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35章 戒“備”森嚴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45章 管亥!管亥!!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359章 老東西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925章 汝父何人?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
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926章 小朝廷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7章 毒士???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901章 官渡奏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530章 草案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636章 緣由有二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03章 營嘯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106章 夜襲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377章 白疊子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953章 愚忠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744章 把主官高高掛起第35章 戒“備”森嚴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45章 管亥!管亥??!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504章 高質量幼苗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359章 老東西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925章 汝父何人?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福安市| 行唐县| 津市市| 资阳市| 南昌县| 德兴市| 兴和县| 白河县| 星子县| 千阳县| 乐安县| 黔东| 益阳市| 于田县| 富锦市| 麻栗坡县| 兴文县| 溧阳市| 六盘水市| 台前县| 陕西省| 黄梅县| 晋中市| 湛江市| 宁武县| 含山县| 汝南县| 静宁县| 屏东县| 岗巴县| 稷山县| 宁海县| 绍兴市| 平阴县| 临安市| 郓城县| 会昌县| 抚远县| 阳原县| 阿鲁科尔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