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

在劉備向徐庶與石韜開口詢問之時,從錦衣司手中取來一卷竹簡的李基也走了過來,想聽聽徐庶與石韜的回答。

走近之後,李基方纔發(fā)現(xiàn)徐庶與石韜的年紀(jì)似乎比自己還小,約莫也不過是十餘歲的左右,甚至很可能都還沒有及冠。

而面對劉備的溫聲詢問,徐庶與石韜相互對視一眼後。

徐庶倒也不露怯,面露堂皇之色地拱手應(yīng)道。

“庶與好友石韜深感劉皇叔仁德恩義,縱觀大漢上百郡守,亦惟有劉皇叔持之以恆地安置流民,其仁其德,庶謂之當(dāng)大丈夫所爲(wèi)也。”

此言一出,無疑是說到了劉備的心坎之中,面露笑容地謙虛道。“爲(wèi)天子牧守一方,治世安民,乃是臣子本份,備何敢言功?”

徐庶臉上流露出幾分猶豫,然後又化作堅定,低頭沉聲道。

“庶,有心追隨劉皇叔創(chuàng)立仁德之世。然,亦不敢欺瞞劉皇叔,庶蹉跎半生於好勇鬥狠,修習(xí)學(xué)問尙不足一年,自認(rèn)才疏學(xué)淺,不足以輔助明公。”

“故,此番求見乃是欲求劉皇叔攜我一程南下吳郡前往仁德書院求學(xué),學(xué)有所成,必投效於劉皇叔帳下聽命。”

石韜也跟著拱手下拜,道。“吾亦是如此。”

“這……”

劉備聞言,也是萬萬沒想到會是這麼一個答案。

若不是李基對於徐庶與石韜的事蹟頗爲(wèi)了解,聽起來也感覺像極了詐騙……

我,徐庶,打錢,學(xué)成歸來後必重重報答你。

事實上,原本也是一鼓作氣的徐庶,漸漸也感覺自己所說之言有些過於冒昧無禮了。

雙方素不相識,劉備麾下亦不缺一個才疏學(xué)淺的士子效忠,又憑什麼禮遇自己?

甚至就算是將徐庶當(dāng)成是前來刺探軍情的細(xì)作,也絲毫不過分。

然而,就在徐庶的心中越發(fā)忐忑,甚至暗暗悔恨自己還沒有改掉那遊俠氣的魯莽之時。

劉備卻是撫掌而笑,道。

“好,既然徐庶、石韜二位有此意,那便隨軍與備南下好了。不過能否進得了仁德書院,那還要看二位的本事了。”

此言一出,石韜大喜過望,徐庶則是意外得有些發(fā)怔,本能地開口問道。

“劉皇叔就不怕我是騙子嗎?”

石韜一聽,大驚,下意識地暗暗拉了一下徐庶的袖子,提醒徐庶勿要多言。

對於如今的徐庶與石韜而言,劉備無疑是接近於傳聞之中的大人物。

倘若不是無計可施,徐庶與石韜無論如何都不會硬著頭皮嘗試拜訪劉備的。

因此,徐庶這一問,石韜還當(dāng)真擔(dān)心會激怒劉備,以至於他們兩個無名之輩直接就此人頭落地。

不過,劉備臉上卻是沒有絲毫不悅之色,道。

“二位若是騙子,備不過是損失了些許糧食與精力罷了。可二位當(dāng)真是有心進學(xué),他日修成學(xué)問,備亦算是爲(wèi)大漢培養(yǎng)出了兩位英才,善莫大焉,何樂而不爲(wèi)乎?”

此刻,劉備所展現(xiàn)而出的仁德胸襟,無疑是讓徐庶與石韜爲(wèi)之震撼的,唯有李基不禁流露出了一個早有預(yù)料似的笑容。

“勿以善小而不爲(wèi),勿以惡小而爲(wèi)之”

這便是劉備爲(wèi)人處世的座右銘所在,徐庶與石韜並非是來投效的,固然讓劉備有幾分失望,但是這並不影響劉備的善意。

“真賢主也。”

石韜發(fā)出著一聲由衷的感慨,忍不住衝著劉備拱手而拜。

劉備多年來持續(xù)安置中原流民,仁德之名在中原地區(qū)完全稱得上是深入人心,否則石韜此番也不會贊同徐庶前來求助。

可真正接觸到劉備不足一刻鐘,石韜卻依然是深深地被劉備所折服,萌生著強烈的投靠效忠之心。

‘已遇明主,只恨學(xué)業(yè)未成……’

石韜大爲(wèi)遺憾痛恨過去的懶散,以至於如今反而沒有底氣直接投效明主。

而在徐庶眼中,劉備此刻更彷彿在散發(fā)著光芒……

下一刻,在劉備與李基有幾分詫異的眼神中,徐庶驟然跪下而拜,道。“庶愧對於皇叔信任,其實徐庶原名徐福,於一年前爲(wèi)友人報仇而殺人,遭衙役通緝,爲(wèi)躲避追捕而更名爲(wèi)徐庶……”

說到這裡之時,徐庶心中的感情不可謂不復(fù)雜。

只是,徐庶的忠義之心,讓他在承受著劉備的信任與善意之時,難以忍受自己如此欺瞞劉備。

所以縱使徐庶此刻萬分擔(dān)心道出真相後,會遭到劉備的鄙夷驅(qū)逐,但還是選擇全盤托出。

石韜看著忽然自爆的徐庶,只覺得兩眼一黑,差點整個都被氣得硬了過去。

劉備好歹也是大漢官吏,直接在官吏面前自爆通緝犯的身份,這不是自投羅網(wǎng),直接將腦袋伸到鍘刀下求砍嗎?

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卻是有些許超乎石韜的預(yù)料。

劉備臉上非但沒有流露慍色,反而明顯多了幾分讚賞,道。

“爲(wèi)友報仇而不惜身,可謂之義;未有隱瞞而全盤托出,可謂之信……”

頓了頓,劉備轉(zhuǎn)而向著李基開口道。“子坤,得見如此有義有信之人,此番吾途徑潁川,亦未是毫無收穫也。”

李基也跟著附和了一句,道。“徐庶有義有信,既已承諾學(xué)成之後效忠主公,定然亦不會食言,提前恭賀主公得一英才。”

劉備與李基如此的一問一答之間,卻是讓徐庶與石韜緊張的內(nèi)心迅速地緩和了下來。

而這也算是劉備與李基這一對主臣之間的小默契,無須提前交流,便是配合於無形之中。

事實上,徐庶爲(wèi)友殺人之事,或許在別的諸侯眼中會是黑點,但是在劉備集團之中無疑是妥妥的加分點。

別的不說,關(guān)羽原爲(wèi)河?xùn)|郡解縣人,亦是爲(wèi)友殺人遭到追捕,不得不一路潛逃到了幽州涿郡方纔與劉備結(jié)識。

因此,徐庶主動言明這一點,不僅沒有讓劉備鄙夷,反而多出了一種親近感。

爲(wèi)友尚且不惜身,他日效忠之後斷然也會是忠義之人。

當(dāng)即,劉備親自上前將徐庶攙扶了起來,溫聲問道。

“汝之所以欲南下吳郡,莫非是擔(dān)心官府追捕?若是如此,縱是不去吳郡亦可,吾可嘗試與當(dāng)?shù)毓俑疁贤ǎ尮俑蜂N通緝懸賞之令。”

“而後,汝可安心留在潁川讀書,待學(xué)成之後再往吳郡尋我亦無妨。”

劉備此言,如何能不讓徐庶大爲(wèi)感動?

甚至徐庶的眼眶幾乎是肉眼可見地紅了一圈,感激地答道。

“謝皇叔關(guān)懷,庶感激涕零,無以言表。然,庶年前險些死於衙役之手,方知遊俠之勇不過是一人之?dāng)常室杂麑W(xué)那縱橫沙場,運籌帷幄的萬人敵之智。”

“只可惜庶出身寒微,於潁川私學(xué)之中難尋門路求學(xué),據(jù)聞仁德書院有教無類,故有心前往吳郡求學(xué)。”

“可家中貧困,僅有些許家資若是充當(dāng)路費,家中老母恐無以爲(wèi)繼,恰據(jù)悉劉皇叔途徑潁川,久聞劉皇叔仁德之名,故以與嘗試請求隨軍南下吳郡。”

劉備聽罷後,看向徐庶的目光之中所流露的是按耐不住的欣賞之色。

短短的接觸下,從徐庶所表現(xiàn)的言行舉止,已盡顯其“忠、義、孝、信”的心性。

縱使徐庶屢屢自稱才學(xué)不足以輔主,但劉備暗暗已決定今後必要對徐庶委以重任。

“原來如此……”

劉備越看徐庶越順眼,說道。

“不必?fù)?dān)心,既然汝有求學(xué)之心,那便安心隨備南下就是了。”

“至於家中老母亦無須擔(dān)憂難以繼日,吾亦還有幾分薄資,先借汝些許錢財留給家中老母,安心讀書,讀成之後再設(shè)法還給吾就是了。”

徐庶心中萬分感激,明白劉備以著“借”的名義開口,實乃尊重自己,不欲以錢財之物輕賤了自己的抉擇。

這讓徐庶感動得又再度想要跪下,感激不已地說道。

“庶無以爲(wèi)報,唯有學(xué)成之後爲(wèi)皇叔粉身碎骨。”

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345章 潘鳳之名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872章 曹洪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4章 計將安出?第642章 中計矣!第667章 逆轉(zhuǎn)大勢,易如反掌第789章 大丈夫,當(dāng)如吾父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97章 請君入甕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307章 印綬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217章 陽謀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375章 此辱,當(dāng)百倍報之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449章 優(yōu)孟衣冠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608章 一合之?dāng)?/a>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194章 緩稱王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242章 太平清領(lǐng)書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30章 都?xì)⒘耍?/a>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wèi)帥者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wèi)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jì)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11章 他日,當(dāng)待之以國士第573章 順逆第83章 鉅富糜家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453章 占城稻?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wèi)帥者第777章 風(fēng)雪擋路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fù)得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922章 嘆運道第13章 口袋陣第92章 孫氏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922章 嘆運道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00章 關(guān)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427章 席中策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254章 急轉(zhuǎn)直下的局勢第466章 當(dāng)真嗎?侯爺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655章 鬥智
第614章 陶謙的轉(zhuǎn)變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345章 潘鳳之名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872章 曹洪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4章 計將安出?第642章 中計矣!第667章 逆轉(zhuǎn)大勢,易如反掌第789章 大丈夫,當(dāng)如吾父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97章 請君入甕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307章 印綬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217章 陽謀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375章 此辱,當(dāng)百倍報之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449章 優(yōu)孟衣冠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608章 一合之?dāng)?/a>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194章 緩稱王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242章 太平清領(lǐng)書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30章 都?xì)⒘耍?/a>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wèi)帥者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74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wèi)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jì)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23章 迂迴的指令第11章 他日,當(dāng)待之以國士第573章 順逆第83章 鉅富糜家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734章 漁翁與大魚第453章 占城稻?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wèi)帥者第777章 風(fēng)雪擋路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fù)得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922章 嘆運道第13章 口袋陣第92章 孫氏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922章 嘆運道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00章 關(guān)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427章 席中策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254章 急轉(zhuǎn)直下的局勢第466章 當(dāng)真嗎?侯爺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655章 鬥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达拉特旗| 广元市| 宁河县| 沾化县| 芒康县| 汾西县| 兴化市| 杂多县| 北票市| 江西省| 民县| 松滋市| 澄城县| 乐至县| 襄城县| 达拉特旗| 中西区| 宕昌县| 苗栗市| 双辽市| 烟台市| 大兴区| 遵义市| 常山县| 辽宁省| 吐鲁番市| 墨竹工卡县| 定结县| 寿宁县| 台中县| 思茅市| 武汉市| 南投市| 枣强县| 神农架林区| 霍邱县| 酒泉市| 山东省| 齐河县|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