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

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

張角回首看向身後漳水,那是一艘艘渡船,讓張角的眼中再度浮現一絲希望。

雖說在漳水東側有著盧植所率領的漢軍,但是張角大可乘渡船沿漳水而下直抵曲周,再返回鉅鹿以圖後計。

當即,張角的腳步一動,就欲朝著身後的渡船衝去。

只要上了渡船,尙未全敗矣!

而看著張角往著漳水之上退去的身影,關羽怒目圓睜,手中青龍偃月刀急舞,卻依然是被不斷蜂擁而上的黃巾力士拖住。

“休走!張角匹夫休走!!!”

關羽連連怒喝,卻是感到一陣無力。

若是讓張角走脫,此戰縱是斬滅了這五千黃巾力士,用不了多久張角還能再蠱惑出五千、一萬,乃至於更多的黃巾力士。

對於關羽的怒吼,張角的腳步沒有一絲的遲疑。

也就是這時,張飛想起了什麼,單手匆匆扯出藏在懷中的布帛,看著其上的文字,大聲唸了起來。

“鉅鹿張角,我家子坤先生欲問你一句話。”

張角的腳步沒有停歇。

張飛的聲音也沒有停頓,而是接著以奔雷之聲念道。

“汝聚衆造反,爲的是一己私慾?還是心懷大願?”

張角的身形略微一滯,扭頭朝著張飛看了過去。

張飛則是繼續地大聲喝道。

“汝自泄密而舉事,倉促而被擋於司隸之外,便早已註定敗局,縱使負隅頑抗到底,那又如何?”

“若是爲一己私慾,汝之名聲將遺臭萬年;”

“若是心懷大願,汝且看看那無數追隨於你身後喪命的信徒,汝且看看那無數被你卷席入戰亂之中的百姓……”

張角的腳步徹底停了下來,表情有些呆滯。

傳道十餘年。

張角甚至在不知不覺之中都已經忘記了傳道的初衷是什麼,但是張角知曉爲何會存在太平道卷席八州,信徒百萬的土壤。

那便是世人多悲苦,世道多昏暗。

所以,張角自認乃是順應黃天之意,順從萬千信徒之心,方纔揭竿而起!

“我家子坤先生讓俺問汝:汝還能逃到何處?汝欲茍全性命於一角,坐觀無數教衆信徒死於那不可能達成的目標乎?”

“汝,已該死矣!”

張飛那奔雷似的聲音,讓話語一字一句地清晰傳入到張角的耳中,讓張角渾身一震。

此該死,非彼該死。

張角頃刻間,似乎懂了那借黑臉漢子之口道出此言的子坤先生之意。

有些人活著,尚且不如死了。

有些人死了,方纔能永遠地活著。

吾縱使再敗再逃,退到鉅鹿堅守,又還有什麼意義?

越是狼狽,越是不堪,就越會給張角心中順應天意人心的這場起義蒙羞。

兵仙韓信若早死十年,何至於受“三不見”之死,累及三族盡滅,且將成爲青史中堪稱立下不世之功的完美名將。

吾似乎是該死了……

吾若不死,除了只會拖累更多教衆信徒,已無意義。

縱使茍全性命躲回鉅鹿,還能有勝算乎?

“我家子坤先生再告之,我等乃從鉅鹿而至,雖未破鉅鹿,但已焚鉅鹿糧倉……”

這最後一句話,徹底擊穿了張角的心理防線。

這一句,同樣也是李基此前從一次“計謀模擬器”的推演之中,所察覺到的關鍵信息之一。

對於張角而言,鉅鹿有著別樣的意義。

那收集在鉅鹿的無數糧草,無疑也是張角心懷一絲幻想的支柱所在。

在李基通過“戰術模擬”的方式進行推演之時,由於完全不知張角具備大範圍短暫激發黃巾力士的鼓舞能力,以至於出現了推演結果的偏差。

但在趙雲的出現暫時護住了劉備,拖延足夠的時間之下,張角無疑再度失去翻盤的希望,唯有如李基早早就推演的結果那樣,乘坐渡船沿漳水而下逃離薄落津。

那是張角唯一的逃生路線。

那也是除非張角心存死志,死戰不退,否則無論如何都阻攔不了張角的逃生路線。

一時間,完全停了下來的張角擡頭凝望著上空,眸光流轉,不知有著多少過往與念頭在張角的內心之中翻涌。

張角沒有去考究張飛所說的鉅鹿糧草已被焚燬之事,到底是真是假。

只是驟然明白了一點,原來支撐著自己最後那一絲幻想的支柱竟然是糧草,真是可笑,悲涼的可笑。

“吾,乃大賢良師。” 張角悠悠地長道了一句。

在逃回鉅鹿茍活於世等待著最後的狼狽不堪,以及保留著最後一份體面且向諸多教衆信徒灑下最後一絲善意之間,張角心中已然有了決定。

隨後,張角示意伴於左右的兩道童各捧一引火之物,一甩道袍,邁步朝著漳水之上的渡船走去。

這一幕,令關羽、張飛爲之怒目不甘,卻深陷於黃巾力士的重重阻攔無可奈何,只能是目送著張角一步步地跨過一艘艘渡船,然後走到了最邊緣的一葉扁舟之上。

隨即,張角整理了一番身上的道袍,盤膝坐下,然後讓身後的兩道童將火油潑灑於小舟之上。

“大賢良師縱死,黃天死乎?否也。”

伴隨著一聲大笑,一點火星自小舟之上亮起,然後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張角連帶著那一葉扁舟頃刻間燃起了熊熊大火。

而後,那燃著熊熊大火的一葉扁舟沿漳水而下,帶著張角那漸漸消失在大火之中的身影,最後在所有人的眼中越飄越遠。

“大賢良師~~”

“大賢良師……爲何棄我先一步歸於黃天啊!”

“嗚嗚嗚……”

一時間,那些原本有如瘋魔般的黃巾力士先是怔住,不知從何處先響起哭聲,然後就徹底在黃巾力士之中蔓延了開來。

最後,那些黃巾力士卻是完全無視身邊關羽、張飛以及所率領的士卒,紛紛朝著張角的方向跪地叩首,大哭不已。

那悲嗆不已的哭喊聲,同樣引動著那原本正在正面戰線圍攻著劉備的大量黃巾力士。

當得知張角自焚而死後,那些黃巾力士亦是如同失了魂魄一般,完全不管不顧身處戰場,接二連三地衝向漳水邊上跪地叩首,大哭不止。

這一幕,看得劉備亦是面露茫然,神色複雜。

張角,妖道也,禍亂大漢之人。

然而,若其當真乃是大兇大惡之人,又真的是單純憑藉著蠱惑,讓這些黃巾力士爲其身死而痛哭不已嗎?

且張角自焚而死,又當真是那種貪戀權勢富貴之小人乎?

可若是張角沒錯,那麼錯的又到底是誰?

這一刻,劉備內心之中原本涇渭分明的三觀,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相對於內心遭受到巨大震撼的劉備,張飛倒是沒有想那麼多。

在匆匆地趕到劉備的身邊,確認劉備的安危後,張飛指著那些或失神茫然,或埋首痛苦,或脫力暈厥的黃巾力士,問道。

“大哥,那這些黃巾力士怎麼處理?他們似乎已經完全沒有了反抗的意思。”

劉備聞言,心中此刻卻是升起了幾分糾結與猶豫。

若是將他們盡數俘虜,且不說糧草負擔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劉備粗略掃了一眼,如今麾下士卒死傷過半,想要一邊看守大量俘虜,一邊堅守薄落津的話,風險極大。

可若是放任這些俘虜離開,說不準又會是個後患無窮的結果。

與在劉備眼中大多都是被無辜平民捲入的黃巾衆信徒不同,這些黃巾力士可是真正意義上太平道的狂熱教衆。

至於殺俘,劉備的道德讓他本能地抗拒這個選擇。

下意識的,劉備脫口而出地道了一句。

“子坤,伱覺得……”

忽然,劉備的聲音猛然一頓,瞪大著眼睛,驚呼了一聲。

“子坤!子坤安然無恙否?”

“那個……”

立於劉備身旁的趙雲,小聲地問道。“督賊曹所問的,可是一位白袍士子?”

“對對對。”劉備連聲答道。

“吾知曉督賊曹之位置,正是那白袍士子指點,當時吾聽其呼吸微弱,聲音遲滯,且觀其臉色亦是蒼白無血,在指點於吾後,便是暈死了過去。”

等聽到最後之時,縱使廝殺了半天都始終面容堅毅的劉備,眼中卻是驟然失去了高光,整個人晃了晃倒退數步,險些當場栽倒在地,痛哭道。

“子坤啊,子坤,你爲何棄我而去……”

張飛見狀,連忙托住劉備,喊道。

“等等,大哥,俺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剛剛這位子龍兄弟所說的,不是子坤先生已經死了,而是子坤先生暈死了過去。”

頓時,劉備大有一種“垂死病中驚坐起”之感,身體猛地直了,先是急匆匆地朝著張飛說道。

“翼德,你派遣部分騎兵立刻散開到薄落津之外巡視戒備,且與雲長好生看管這些黃巾力士,先行小心收攏兵器,防備他們再度作亂。”

頓了頓,劉備轉身朝著趙雲匆匆行了一禮,說道。

“子龍今夜相救之恩,玄德必有厚報。只是如今備心急如焚,實難誠心向子龍道謝,還請子龍暫且歇息片刻。”

隨後,劉備雙手提著雌雄雙股劍,翻身上馬就朝著薄落津正門的方向而去。

“子坤!子坤!若汝有所不測,備餘生該如何渡過?且等吾……”

(本章完)

第307章 印綬第37章 二選一第113章 血包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7章 二選一第447章 大演武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940章 陽謀?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922章 嘆運道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589章 訓子鞭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239章 威與德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412章 策與瑜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195章 地利!!!第115章 蔡邕!第901章 官渡奏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395章 爭議第825章 建業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655章 鬥智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825章 建業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6章 老實人簡雍
第307章 印綬第37章 二選一第113章 血包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7章 二選一第447章 大演武第373章 遠方表親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473章 告狀!告狀!!!第940章 陽謀?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677章 論戰:鯨吞豫州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922章 嘆運道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589章 訓子鞭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88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239章 威與德第596章 史上最強幕僚團(第三更)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412章 策與瑜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451章 老夫,有罪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195章 地利!!!第115章 蔡邕!第901章 官渡奏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395章 爭議第825章 建業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440章 腹有錦繡盛世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655章 鬥智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949章 虓虎梟首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825章 建業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6章 老實人簡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民乐县| 通榆县| 平武县| 西峡县| 米脂县| 图木舒克市| 清流县| 灵璧县| 夏河县| 宾川县| 会宁县| 沅江市| 泰宁县| 麦盖提县| 察雅县| 泰安市| 阿勒泰市| 灵宝市| 调兵山市| 衡水市| 曲阜市| 苗栗县| 界首市| 台北县| 禄劝| 大悟县| 望谟县| 朝阳区| 新巴尔虎左旗| 盐池县| 松阳县| 昆明市| 绥江县| 潞西市| 革吉县| 夏河县| 广宁县| 舞阳县| 科技|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