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8章 堅壁清野

楊弘聞言,爲之一驚。

如今各地糧食漸漸成熟,正是要開始收穫的時候。

豫州各地強徵青壯,必然會導致各地收割糧食會比較慢。

袁術的這道命令一下,可想而知,即便百姓們拼命地搶收糧食也肯定會來不及。

而一旦以放火,必然會導致豫州相當一部分地區出現糧食歉收。

且楊弘也清楚百姓們糧食歉收,各地的官吏與世家可未必會減少要求百姓或佃農們上交的糧食數量。

這一來二去的,來年豫州非得鬧饑荒不可。

不過,楊弘也明白在這等生死關頭,袁術不會在意這等旁枝末節,阻攔李基進軍纔是當務之急。

而隨著袁術的這一道命令迅速地往著汝陽東側沿途的郡縣城池傳遞,田地裡也隨之開始燃起一場場大火,燒得無數百姓絕望地哭泣。

對於底層百姓而言,他們一輩子或許都沒有見過黃金是什麼,惟獨明白田地裡那些金燦燦的糧食便是活命的依仗。

他們不理解,不明白,爲什麼要燒掉田地裡那些已經能夠開始陸陸續續收割的糧食。

來年,該怎麼活?

青壯被強徵,糧食被焚燒,絕望的陰霾籠罩在了豫州大地之中,讓豫州百姓們似是已經看不見明天在哪裡。

而一路急行軍直奔濄水的李基,也很快就發現了大片大片化作了一片焦土的田地。

“老師,我派人在周邊找了幾個老農詢問了一下,田地裡的糧食都是昨日就近城池裡的官吏派人來放火燒掉的。”

做事漸顯謹密的諸葛亮,很快就查明白了此事,匆匆地騎著一小馬駒來向李基彙報,臉上難耐憂色。

顯然,諸葛亮也明白在這個時候田地裡的糧食大規模被燒,對於百姓而言意味著什麼。

除非來年的朝廷或者豫州能調動大量糧食救災,否則受到波及的百姓必然會出現饑荒。

這一點,李基看得更是清楚不過。

這個時代脆弱之極的小農經濟,是經不起如此的折騰,天災人禍都會瞬間打破他們的平靜生活。

“袁術這是在堅壁清野,焚燒糧食,擔心我軍會就食於敵……”

李基感嘆了一句,沉吟了一陣後,開口道。

“亮兒,記錄我口述之言,即刻送往壽春以及主公處。”

“是。”

諸葛亮連忙應聲,然後從袖中拿出炭筆,準備書寫在袖子處。

如今大軍還在行進途中,自然沒有條件慢慢研磨筆墨。

且諸葛亮雖也有過目不忘之能,但爲免疏漏,還是準備書寫在袖子處,方便事後準確傳遞李基的命令。

“豫州百姓受兵災波及,青壯被大量強徵,又有大量糧食被焚燒殆盡,來年或有饑荒之禍,著荊揚二州秋季糧食入庫後,大量調動糧食至邊境準備。”

“豫州一戰若勝,調撥糧食入豫州內做好賑災的準備;豫州一戰若遭挫折,亦需讓荊揚二州做好接收逃難災民的籌備。”

說罷,李基一邊繼續騎著戰馬行軍,一邊遠遠地看著那田地裡的糧食,也不禁頗感惋惜。

亂世之中,錢財固然重要,但糧食纔是一切的根基。

即便是引入了高產糧種的劉備集團,受限於人口以及耕地面積等等原因,糧食依然是相當的寶貴。

不過,李基很快便壓下了那些多餘的軟弱猶豫,明白越是如此,越是要儘快終結亂世。

否則延綿的戰亂只會將整個大漢拖入深淵之中,乃至於出現“五胡亂華”的慘象。

“傳令全軍,加快速度!”

在李基的督促指揮下,大軍的行軍速度隱隱再快了些許,不斷地往著濄水的方向趕去。

沿途所過之處,田地可謂是盡數被焚燒殆盡。

甚至在袁術那一句“堅壁清野”的命令下,不乏打著“上面的命令”的旗號,直接對百姓們進行明目張膽劫掠的賊子。

美曰其名:先把百姓的糧食取走保存,李基所率領的大軍自然也就搶不到糧食了。

敢反抗的百姓,不少便直接掛上“通敵”的帽子給砍了。

秩序,可謂是肉眼可見地在豫州之中消失。

官與匪的界限,也在亂世中明顯開始模糊起來。

也幸好李基從一開始就沒有抱著“就食於敵”的想法,否則袁術來得這一手,足以讓李基的計劃隨之夭折。

可饑荒,卻是等不到明年,便先一步出現了。

只是李基有心賑災,軍中也僅攜帶著數日的乾糧,根本就無力援助百姓。

可眼睜睜地看著百姓陷入饑荒,又讓李基大爲不忍。

從相縣一路往東進軍了四日的李基,在夜間大軍休整之時,藉著篝火的光看著鋪在地上的地圖,向來平靜的神色略有些猶豫。

對比著大軍所處的位置,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

“大軍已過鄲縣,明日便能離開沛國,約莫三日左右便能抵達濄水了。”

只是,李基所憂慮的不是大軍,而是從鄲縣周邊已經明顯出現的饑荒跡象。

豫州百姓鬧饑荒,自然影響不到大軍的行軍速度,但是李基卻是有些做不到對這些百姓不管不顧。

某種意義上,李基與劉備確有著大量相似之處。

原軌跡中面對曹操的大軍追殺,劉備放不下百姓,咬著牙攜民渡江逃難;

如今眼見周遭百姓陷入饑荒,李基同樣也是不禁生出幾分惻隱之心。

若僅僅只是燒了田地裡的糧食,那麼豫州百姓還能撐到明年。

可不少匪賊仗著官身,又打著袁術的旗號趁機作亂劫掠,卻是將許多百姓家中僅剩不多的存糧都通通搶走,以至於小規模的饑荒瞬間就開始爆發了。

此刻在李基左右,一衆參謀團成員以及部分將領亦都在。

李基嘆息了一聲,將心中所慮道出,打算聽聽衆人的想法。

一陣沉默隨之出現,唯有篝火中不時響起著“噼裡啪啦”的聲音。

只是,這對於任何人而言無疑都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李基見狀,便再度補充了一句。

“諸位暢所欲言便是了,無須心存疑惑,即便所言有誤,也不會因此怪罪。”

最是膽大的龐統聞言,跟著開口道。

“既然如此,老師勿怪學生得罪了。”

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355章 離間計?第106章 夜襲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346章 七三開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44章 縱橫司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969章 劉曹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195章 地利!!!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72章 曹洪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299章 塞外局勢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594章 日常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98章 舌戰第160章 地上涼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395章 爭議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92章 司馬懿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42章 中計矣!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42章 人才啊!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95章 地利!!!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780章 左慈第771章 子坤,你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170章 上當矣!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492章 司馬懿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194章 緩稱王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
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355章 離間計?第106章 夜襲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346章 七三開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895章 十勝十敗論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44章 縱橫司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156章 憑實力借的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969章 劉曹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195章 地利!!!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72章 曹洪第658章 當世之雄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565章 平平無奇的臨陣指揮?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299章 塞外局勢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368章 洛陽!洛陽!!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594章 日常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898章 舌戰第160章 地上涼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395章 爭議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492章 司馬懿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42章 中計矣!第611章 天下楷模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442章 人才啊!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95章 地利!!!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819章 何人稱王,又何人稱帝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780章 左慈第771章 子坤,你第723章 鯨吞豫州之風,已成了勢第170章 上當矣!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516章 逆風袁本初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492章 司馬懿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194章 緩稱王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915章 漢使持節,行巡四方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贞丰县| 沙河市| 台东县| 孟连| 新巴尔虎右旗| 土默特右旗| 克拉玛依市| 南川市| 嫩江县| 永德县| 乐山市| 榆社县| 平邑县| 历史| 兴化市| 佛学| 霍林郭勒市| 乐东| 临漳县| 永吉县| 晋江市| 庆安县| 布拖县| 宜兰县| 获嘉县| 布拖县| 青河县| 库尔勒市| 孟州市| 丽江市| 仁寿县| 克拉玛依市| 宝坻区| 依兰县| 南投县| 文安县| 习水县| 湾仔区| 合川市| 高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