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2章 司馬懿

揚州世家的愚蠢,李基的算計,讓劉備完全掌控揚州的速度太快了,快得天下諸侯都有幾分措不及防。

一時間,天下諸侯對劉備萌生警惕戒備之心的不在少數。

陳羣,亦是如此。

隨著潁川陳氏選擇在呂布所控制的朝廷下了一部份注,自然是不希望在呂布東出虎牢關之前,劉備就已經先一步開始踏足中原了。

而交州,便是一個可以大大牽扯揚州精力的地方。

原本,在陳羣的心中已經有著兩個交州牧人選。

其一便是交州本土世家的士燮;其二便是南陽名士張津。

其中,陳羣原本所傾向的便是張津。

其人廣善交際,長袖善舞,與當世袁紹、袁術、曹操等人交情均是不淺,唯獨因祖上受黨錮之禁而不喜劉氏之人。

更重要的是,張津曾受太平道張角的活命之恩,因而對黃老道學甚是癡迷崇拜。

而對平定黃巾的劉備,則稱得上是厭惡至極了。

只是,張津的名聲之大,或許被朝廷任命爲州牧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張津乃是一清談之士。

坐而論道還行,當真讓他主政一方,且還是交州這等環境惡劣的地方。

陳羣一方面既擔憂張津直接跑了,另一方面也清楚他的能力遠遠不會是國士侯的對手。

如今,在陳羣的眼中似乎出現了一個更好的人選——張昭。

關於張昭過往的經歷,陳羣也都已經打探清楚。

年少之時,張昭拜於白侯子安門下治《左氏春秋》,又與名士趙昱、王朗等是好友,其名揚于徐州州郡之間。

而後受好友顧雍之邀,效力於劉皇叔麾下,協助治理吳郡多年,政績不俗。

只是,張昭與李基素來多有不和之處,又加上張昭心中不滿日益積累,似乎牽扯到了“討吳盟軍”之事,導致張昭直接被軟禁了已有數月之久。

甚至,陳羣早早就聯繫了幾個交好的世家抵達吳郡後,上門拜訪劉備,言請劉備網開一面放過張昭。

對此,劉備的反應俱是面露不虞之色,並沒有答應下來。

這讓陳羣徹底肯定劉備與張昭之間已然決裂,再加上張昭所展現的能力遠非張津可比。

陳羣細細地品著香茶,回味著那濃郁的茶香之氣,心中漸漸有了新的傾向。

劉備不願殺害賢士,以免壞了仁德名聲,所以一直都對張昭進行軟禁。

而陳羣想要解決這個難題也相當的簡單,那就是由朝廷下令召張昭入朝爲官,劉備必不敢阻撓之。

之後,再讓張昭升遷爲交州牧,以鉗制揚州。

張昭不惜冒著叛主之名,都欲對劉備與李基報復,其恨之深可想而知。

想必待張昭掌控交州一朝得勢後,必然會進攻揚州。

陳羣並不指望張昭有擊敗李基的可能性,只要交州能給劉備造成三五年的阻礙,那麼就足夠呂布橫掃中原。

攜中原之勢,僅僅只有揚州一地的劉備即便渡過長江,又如何會是幷州狼騎的對手?

“這一著,國士侯想要破之可得耗費些功夫了。”

一念至此,陳羣的心情可謂大好。

旋即,陳羣想起關於仁德書院正門處設下號稱可稱量天下英傑的沙盤推演,乾脆便是打算去見一見是什麼模樣。

而隨著仁德書院的名聲越盛,自然也就導致門口處的來來往往的士子數不勝數,無一不是想見識一下國士侯所設的沙盤有何神妙之處。

當陳羣抵達之時,所見可謂是人頭涌涌,這讓陳羣當即便消了擠進去的心思。

“莫非是長文兄?”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在陳羣的一側響起。

陳羣扭頭看去,只見一個青年正在一旁拱手而立,身後還站著一個半大小子。

陳羣的記憶力超羣,僅僅是一瞬便想起了僅有一面之緣的來者身份,回禮道。

“原來是伯達啊,你怎麼也不遠千里從河內到了此處。”

“此前董賊禍亂司隸,司馬家不願同流合污,不得已舉家遷往黎陽避難。”

頓了頓,司馬朗接著答道。

“此次前往吳郡也是應劉皇叔之邀來觀禮‘大演武’,且吾亦對仁德之名滿天下的劉皇叔多有好奇,所以便趕到吳郡。”

“原來如此。”

陳羣原本也僅是客套一下,只是在司馬朗如此認真且鄭重地回答了一番後,對於司馬朗的好感也是頓生三分,乾脆便駐足與司馬朗閒聊了起來,道。

“看伯達的樣子是從裡面出來,莫非也是來看一看國士侯所設沙盤?”

“正是。”

司馬朗答道。

陳羣問道。“那伯達可已有破解思路?”

“難!難!難!”

司馬朗連道三聲,然後嘆息道。“國士侯學究天人,謀略通神,朗莫說不如,便是連比較之心都生不出來。”

“伯達何須這般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國士侯亦不過是肉體凡胎罷了。”陳羣有些不虞地說道。

司馬朗露出了一抹苦笑,道。“實在是朗駐足思索了一刻鐘,所思皆是死路。”

這讓陳羣略有些意外。

所謂沙盤推演,在陳羣看來不過是小道也。

司馬朗好歹也是河內司馬氏長子,久居司隸之地,見識卓越,居然能讓司馬朗如此折服,這讓陳羣的好奇心更盛了起來。

只是,自詡出身的陳羣實在不喜與那些寒門士人擠到一起,沾染上那些令他不悅的臭味。

所以,陳羣思索了一下,道。

“伯達若是有暇,不如隨我到茶樓一坐,然後以‘蘇杭紙’繪製那沙盤出來,由我親自破解之,如何?”

司馬朗對此,心中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如今的司馬氏也存了想重新搬回河內的想法,但如今河內郡可是呂布的地盤。

因此交好陳羣,對於司馬氏而言百利而無一害,否則剛剛司馬朗也不會主動上前與陳羣攀談了。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司馬朗連忙答道。“朗雖未能記住沙盤全圖,但吾之幼弟司馬懿有過目不忘之才,亦擅長於沙盤推演,重新將之繪製出來不是難事。”

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89章 斬草除根?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307章 印綬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926章 小朝廷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801章 玉帶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55章 鬥智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453章 占城稻?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926章 小朝廷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63章 許文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194章 緩稱王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908章 戰後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538章 請殺我!第106章 夜襲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530章 草案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538章 請殺我!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307章 印綬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278章 如履薄冰
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89章 斬草除根?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47章 虛實之計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910章 真假密信第307章 印綬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926章 小朝廷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801章 玉帶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655章 鬥智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453章 占城稻?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926章 小朝廷第963章 胡人圍洛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63章 許文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194章 緩稱王第527章 荊州困境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908章 戰後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第538章 請殺我!第106章 夜襲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530章 草案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538章 請殺我!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25章 荀彧的抉擇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307章 印綬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278章 如履薄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平江县| 余姚市| 辽宁省| 青海省| 长沙县| 女性| 宁波市| 凭祥市| 长子县| 宜丰县| 大渡口区| 繁峙县| 栾城县| 卢湾区| 遵义县| 托里县| 阳朔县| 长武县| 湘西| 宁津县| 慈利县| 芷江| 闽清县| 广州市| 廉江市| 田林县| 九龙城区| 台安县| 临沧市| 仙居县| 怀远县| 八宿县| 胶南市| 深水埗区| 曲靖市| 奉新县| 张掖市| 光山县| 根河市|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