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

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

當說完這句話之後,郭圖就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嗎?

在“欺負黃口小兒”與“被李子坤當成黃口小兒那般欺負”之間,郭圖無疑想要選擇的是前者。

若是與對等的智者進行“四渡紅水”推演,郭圖完全看不到一絲率領超過一萬士卒撤至沙盤邊緣的可能。

不過倘若是欺負一番這等黃口小兒,郭圖自問可謂是勝算大增。

就算略有些勝之不武,那又如何?好歹也算是保住了面子,不至於淪爲類似於許攸那等吐血三升的笑柄。

須知在許攸多了“許三升”這等恥辱性的名號之後,雖然深知許攸能力的袁紹並沒有疏遠許攸,反而多加安慰,讓許攸感激涕零之下主動拜了袁紹爲主。

但這不是郭圖想要的結果,郭圖同樣看好袁紹的未來,但郭圖想要的是被袁紹當做座上賓一般請入袁家,且被袁紹奉爲謀主。

就在郭圖心中泛起一絲緊張,甚至不斷在心中懇請李基不要計較自己的嘴硬之言時,李基拱了拱手道。

“還請公則勿怪,非是基有意小看公則先生。明正雖爲基的書童,但基執藍方進行‘四渡紅水’沙盤推演之時,也是由明正執紅方。”

“因此爲保公允,不僅是公則先生,今後有意執藍方破解‘四渡紅水’者,紅方皆是由明正所執。”

頓了頓,李基接著說道。

“不過公則先生如此強烈有意與基比試一番,基若是無動於衷也確實有些不妥。既然如此,明正且退下,那便由基……”

不等李基說完,郭圖就擡手打斷,坦然正氣地開口道。

“不用了,公允爲重,既然這是子坤先生所定的規矩,客隨主便,吾自不會有異議。”

“如此會不會太勉強公則先生了?”李基關心道。

郭圖朗聲答道。“不勉強,一點都不勉強,吾郭公則最喜公允。”

“好,既然如此,公則先生請吧。”

李基笑著答應下來,然後便示意夏侯蘭可以開始了。

爲表公允,沙盤推演之中雙方戰鬥的損傷,這一次則是由“水鏡先生”司馬徽以及名聲剛正的名士管寧作爲裁決。

且沙盤推演的整個過程,亦是在那豎在衆人面前的巨型沙盤之上進行。

頓時,以著許攸爲主的一衆名士紛紛擠到了人羣前方。

而隨著“四渡紅水”的推演開始,與夏侯蘭所指揮的紅方緩緩開始合圍不同,被包圍於其中的藍方所做出的動向不可謂不多。

郭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展現了屬於他的設謀風格,不斷地派遣士卒在山野之中佈置陷阱和埋伏,大有明知難以逃脫的情況下。

憑藉著地形以及士氣,沿途不斷反擊合攏的紅方。

一時間,頻繁的局部戰鬥不斷地在沙盤中心打響,郭圖可堪是奇謀百出,將各種疲敵、耗敵、殺敵之謀發揮了出來。

相對之下,夏侯蘭在這方面明顯要比郭圖不知道稚嫩了多少,根本就破解不了郭圖所設之謀。

若是雙方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夏侯蘭除了戰敗之外,恐怕也唯有撤退一途。

只是,雙方僅是兵力的差距就高達十倍以上。

夏侯蘭略有些狼狽地應付著一個個謀略之餘,實則卻是毫不焦急地步步爲營不斷緊縮,減少著藍方的活動空間。

在這個過程之中,郭圖一直在試圖尋找著可以突破包圍圈的時機。

只是,那紅方初始佈置的兵力就幾乎堪比十面埋伏,在活動空間進一步被緊縮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以弱勢兵力突圍的良機。

深知突圍無望的郭圖,最終的選擇無疑僅剩拼光所有兵力這一選擇。

在那狹小的沙盤空間之中,三萬餘藍方兵力戰死至最後一人。

至於紅方的兵力損失……一萬六千餘人。

隨著這個結果出來,腦力消耗過度乃至於渾身大汗淋漓,身體發軟得有些站不起來的郭圖只覺得羞恥之極。

但是那諸多目睹了整個沙盤推演過程的士子們,卻是無有一人出言恥笑郭圖。

易地而處,將他們換做是郭圖,他們未必能做得比郭圖更好。

甚至,郭圖在沙盤之中的奇謀百出,讓不少士子都爲之讚歎不已且感悟良多。

只不過,那是絕境,那是僅憑著不斷掙扎的戰術奇謀所不能破解的絕境。

以三萬餘藍方絕對弱勢兵力,硬生生地拖延了四十餘萬重兵的二十餘指令時間,換算下來大體也就是兩個月。

若是在現實,在這已經是相當輝煌的戰果。

而在片刻的靜寂過後,衆多有志於兵家之道的士子,隨之可謂是爆發了極高的熱情,紛紛討論了起來。 “公則先生所進行的推演,充分地說明了原地駐守絕無生機!”

“沒錯,除非是如光武帝那般被天命所照,天降隕石助之破敵,否則那就是自尋死路……”

“突圍,一定要突圍,在紅方未曾完全合攏之前突圍出去。”

“只是,怎麼突圍?往哪裡突圍?四處關口、道路、渡口皆有兵力駐守,這根本就是一個死局。”

“難怪李子坤稱之,能破局者,必是數千年一出的神人!”

“難!難難!!”

……

而同樣也是抱著一雪前恥之心抵達吳郡的許攸,此刻的內心卻是一陣拔涼拔涼的。

許攸自問,若是剛剛自己替代郭圖執藍方推演,未必能做得比郭圖更好。

可突圍?

怎麼突圍???

許攸看向已經重新佈置成初始狀態的“四渡紅水”沙盤,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更讓許攸爲之挫敗的是,李基自認能率領超過萬人突圍至沙盤邊緣。

然而,目睹了一次推演過程的許攸,卻是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方能做到那種程度,更遑論真正破解之。

只是縱是千難萬險,無疑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

很快便又有一士子進行“四渡紅水”的沙盤推演,這一次他選擇的是突圍,傾盡全力突圍……

兩個指令……

寄!

等那士子垂頭喪氣地下場之時,衆多士子再一次意識到了郭圖堅持了二十多個指令的含金量。

而看著諸多士子盡數被“四渡紅水”吸引得爆發了極大的熱情與興趣,李基的臉上不禁地露出了笑容。

不僅僅是爲今後自己可以安靜許多,不用忙於每日接待自四方而來,各懷目的的士人而浪費精力了。

想見李子坤?想要挑戰李子坤?

還請先到“四渡紅水”一試!

更重要的是,“四渡紅水”可以不斷篩選出真正具備用兵才能者。

縱使李基並不公開承認按照“四渡紅水”可以對天下人的用兵能力進行分級,但隨著“四渡紅水”的名聲越來越大,且參與到破解“四渡紅水”的士人越來越多,這亦將會成爲一個默認的規則。

譬如:等已經頭暈腦脹的郭圖反應過來,縱使是爲了維護自己的面子,這種聰明人也絕不會踩低“四渡紅水”,反而會吹捧“四渡紅水”繼而擡高自己。

起碼,按照“四渡紅水”的戰果分類,郭圖好歹也算得上“人中英傑”。

然而可以預料的是,“四渡紅水”將會替代李基吸引天下士人蜂擁而至,且“四渡紅水”也將會征服每一位不服之人,且如同篩子一般過濾出一個個真正的大才。

“主公,如此一來,天下英才將盡在彀中!”

李基一邊與劉備離開,一邊滿臉笑容地道了一句。

“通過‘四渡紅水’可吸引且篩選出真正的大才,‘仁德書院’又將會爲主公源源不斷地培養出基層可用之才。”

“子坤所言極是!”

劉備同樣也是滿臉欣喜地答道。“如此一來,可使有才者不至於埋沒,亦能使之爲子坤治理吳郡臂膀。”

“待到吳郡開發成子坤所言的豐饒之地後,那諸多對於治理一方頗有心得的大才亦必會被朝廷所看重,將他們放到大漢各處便能源源不斷地回報大漢,治理一方。”

劉備越說越是激動,似乎已經看到了那一景象,那種通過這個方式回報社會,回報大漢的景象。

對此,李基笑了笑並沒有搭話,更不擔心當真會出現那種人才流失的狀況。

當今天子的身體還能撐幾年,腐朽不堪的大漢又還能撐幾年,那諸多早就野心勃勃的野心家又能撐幾年?

等待“仁德書院”第一批學子真正培養出來,且不說那些被李基親自安排的“思想教育”學科中畢業的學子願不願意離開劉備。

待到那時天下早已大亂,亦到了劉備扶起“匡扶漢室”的旗幟,到了再造大漢的時刻。

而“仁德書院”有著蔡邕、司馬徽以及管寧等一衆大儒名士主持,李基倒是絲毫不關心後續還會出現什麼大紕漏。

如今只需等待“仁德書院”後續些許建造工程完畢,且篩選出第一批學子,“仁德書院”便能真正運作起來了。

不過待李基隨著劉備一同返回到吳縣之內,才驟然感覺到似乎少了什麼,問道。“主公,季常何在?”

滿臉欣喜的劉備目不斜視地答道。

“季常去忙點正事。”

(本章完)

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172章 想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801章 玉帶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39章 上架感言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160章 地上涼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801章 玉帶第940章 陽謀?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442章 人才啊!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221章 一虛一實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55章 離間計?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160章 地上涼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307章 印綬第49章 漢!威武!!!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80章 往吳郡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231章 共飲之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668章 密信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953章 愚忠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
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172章 想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801章 玉帶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39章 上架感言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160章 地上涼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801章 玉帶第940章 陽謀?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442章 人才啊!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218章 兩萬對五萬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221章 一虛一實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66章 屍體暖暖的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55章 離間計?第590章 誰人鎮荊州第160章 地上涼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307章 印綬第49章 漢!威武!!!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80章 往吳郡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284章 身如斷旗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414章 不愧是國士高徒第820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231章 共飲之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668章 密信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954章 八百,太少了第953章 愚忠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480章 不日親取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临沂市| 兴文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丹阳市| 乡城县| 安丘市| 沐川县| 股票| 恩施市| 资中县| 横山县| 合作市| 大关县| 太保市| 成安县| 内丘县| 大丰市| 永福县| 罗田县| 巴东县| 秦皇岛市| 绥江县| 平顶山市| 建宁县| 沧源| 梧州市| 丰宁| 武胜县| 安图县| 棋牌| 鹤山市| 镇沅| 东乡族自治县| 淮北市| 葵青区| 尤溪县| 天峨县| 嘉峪关市| 社会|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