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3章 遷治

若是劉焉不幸戰勝了病魔,劉璋就算回到了益州也沒有爭遺產的可能。

幸運的是,病魔還是要戰勝劉焉了。

如此一來,也就是劉璋回到益州的機會了。

只是如今巴郡棧道已斷,想要入益州惟有走水道進入。

而論對巴郡水道的熟悉,怕是無人能與甘寧相提並論。

且劉璋的兄長們說不準也會防備愚蠢的弟弟回到益州,這種情況下想要將劉璋安然送回益州並非易事。

“興霸,由你來將劉季玉安全送回益州能否做到?”李基問道。

甘寧聽罷,略微猶豫了一下,道。

“將劉璋安全送回益州不難,難就難在此前我與劉璋的矛盾,怕是會生出什麼事端來。”

“這一點興霸無須擔心,我已提前跟劉季玉溝通,返回益州的途中他會全程聽你的安排。”李基解釋道。

“若是如此,侯爺儘管放心,我定會讓劉璋全須全尾地回到益州。”

甘寧拍著胸脯地保證了下來。

李基點了點頭,然後開口道。

“將劉季玉送回益州後,興霸不必急著返回,可酌情助劉季玉奪權。”

“侯爺,那劉璋幫之何用?”甘寧對劉璋依然是難掩厭惡。

“劉季玉承諾掌握益州大權後,會將巴郡割讓給荊州。”

李基輕飄飄的一句話,讓甘寧下意識地瞪大眼睛。

巴郡的重要性,甘寧怎麼會不瞭解?

劉表算計再三,所想要得到的就是作爲益州門戶的巴郡。

只要巴郡在手,益州天險便等同於沒了七分,輕易就能從巴郡長驅直入抵達益州腹地之中。

且承諾將巴郡割讓給荊州,這既是政治回報,更是劉璋在表明立場。

“沒想到劉璋倒是捨得,不會是有詐吧?”

甘寧頗有些詫異地道了一句。

李基淺淺地笑了一下,道。“劉季玉若是有詐,他的頭顱會自懸於西南。”

此言,聽得甘寧渾身莫名地發冷了一下,明白李基斷然不止是做了一手準備。

而甘寧也不再多問,在確認了送劉璋返回益州的細節後,便退了下去。

待甘寧離開後,李基又坐著細細品了一陣香茗,這才起身回到上座桌案處,其上鋪著一面大漢十三州的地圖。

除了荊揚二州外,張昭、張紘、虞國三人在劉備暗中的支持下,已經初步掌控交州。

只是交州地廣人稀,情況複雜,想要爲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提供什麼極大的幫助顯然是不可能,但已不再有影響後方的風險。

不過通過發達的海船連通交州沿海,倒也可以通過類似“外包”的方式,讓交州百姓在閒暇之時有償協助打造些軍械物件,減緩壓力。

譬如,最爲龐大的消耗品箭矢的箭桿。

而益州的問題,反倒是李基最不擔心的。

有著益州世家的支持以及張鬆、甘寧的協助,劉璋上位的可能性實則比他的幾個兄長要高得多。

且即便劉璋暗藏野心,完全藉助益州世家的力量上位後,也必然會被世家在方方面面產生制約,難成大事。

而等益州與荊南穩定下來,荊州也徹底消化完畢之時,屆時便是北伐中原之日。

只是,李基眼中的炙熱一閃而過便平息了下來,重新將精力放在穩定荊北之上。

李基必須要留在荊北襄陽坐鎮的原因,除了需要威懾袁術,掌控大局,也需要一點點地引導著荊州世家如揚州世家那般奔赴夷州。

夷州之事,在大漢世家的圈子裡並不算是什麼秘密。

只是揚州世家前往夷州的時日尚短,才初步在夷州勉強立足,更別說是明顯得到了多少利益或好處。

且信息傳遞的不便,讓很多信息都會存在失真或誇大,所以揚州外的世家對於此事更多的是一種半信半疑或是嗤之以鼻。

因此,如何讓荊州世家也自願入局,李基也還需要費心地謀劃一番。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大事,那便是李基準備向劉備進言遷移治所。

此前初定揚州後,劉備依然將吳縣定爲治所,也還勉強說得過去。

可如今即便有長江貫通荊揚兩州,還以吳縣爲治所,就顯得相當不合適了。

更重要的是,治所的所在不僅僅會影響掌控治下,無形中還會表明君主之志。

一如,明朝朱棣將國都遷往北平,意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也如原軌跡中,東吳定都長江以南的建業城,結果便是當了一輩子的江東傑瑞,未曾有過北伐中原一統天下的志向,只想著偏安一隅。

劉備之志乃是一統天下,復興漢室,今荊揚二州連成一片,豈能再以吳縣爲治?

當正式遷移治所,且需要遷往長江以北,表明北伐中原,一統天下之志。

而歷數荊揚二州中長江以北,適宜當作治所之處,唯有襄陽、壽春二城。

襄陽自是不必多說,地理位置優越,聯通八方,水網交錯,北進南陽郡後,往西可取豫州,往北可進司隸,還是天下有數的雄城。

只是,李基再三斟酌考量下,於送往吳郡的書信中還是進言劉備宜將治所遷往壽春。

或許壽春以地形而言,不如襄陽來得關鍵,但後世也素有“南人得之,則中原失其屏障;北人得之,則江南失其咽喉”的說法。

如此可見壽春的重要性,且將會是北伐中原的橋頭堡。

劉備若以壽春爲治所,可教世人知北伐中原之志,亦可凝聚上下之心。

更重要的是,相對比襄陽,壽春的位置更利於劉備掌控臨近海岸的諸多港口。

且關羽順利地趁機奪取汝陰城,往著壽春以北擴張了上百里,給壽春城留下了足夠的屏障與縱深,而不至於敵軍來攻便能直接兵臨治所城下。

【……以上種種,乃基一時所想拙見,或多有疏漏,請主公見諒。

時維九月,秋風漸起。不知主公身體可安好?務望善加調養。

——李子坤】

隨著這封書信抵達吳縣,劉備鄭重地來回看了三遍,確認無有看漏之處,方纔擰眉細細思索起來。

遷治,乃是大事,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考量的是方方面面。

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5章 強制嘲諷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8章 大興,大興第612章 何解困境請假條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98章 舌戰第92章 孫氏第642章 中計矣!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359章 老東西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46章 夜襲第87章 借刀殺人第606章 水攻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79章 養望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172章 想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783章 重聚第825章 建業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930章 棋局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52章 主臣衝突
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711章 冢虎正式邁上政治舞臺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5章 強制嘲諷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8章 大興,大興第612章 何解困境請假條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52章 吾計成矣第898章 舌戰第92章 孫氏第642章 中計矣!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359章 老東西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456章 有穰苴之風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46章 夜襲第87章 借刀殺人第606章 水攻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789章 大丈夫,當如吾父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79章 養望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172章 想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956章 君子焉能拜漢賊?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783章 重聚第825章 建業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513章 益州出兵第930章 棋局第601章 白馬與先登(第三更)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52章 主臣衝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昂仁县| 梨树县| 和龙市| 平潭县| 偏关县| 舞阳县| 五大连池市| 文水县| 白玉县| 邢台市| 阿拉善左旗| 永仁县| 博野县| 云霄县| 紫阳县| 上饶市| 常宁市| 法库县| 武平县| 林甸县| 新蔡县| 水城县| 白沙| 原阳县| 惠安县| 闽清县| 宁武县| 喀喇| 长子县| 静乐县| 措美县| 稻城县| 大化| 尼木县| 周宁县| 城步| 天柱县| 永州市| 古交市| 区。|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