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

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

只是,趙雲似乎早就收到了什麼指令,拒絕道。

“子坤先生,主公之令乃是讓吾監督子坤先生每日練武一個時辰。”

“此非是懈怠,實乃有正事也。”李基正色道。

然而,趙雲依然搖了搖頭,道。

“主公言子坤先生詭計多端,雲萬萬不能聽信任何理由,無論子坤先生欲做任何事情,都須先完成每日練武。”

詭計多端??

李基。

“是足智多謀!”李基沒好氣地糾正道。

趙雲想了想,確定地說道。“主公所說的,確實是詭計多端,讓雲多加防備。”

???

李基。

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難怪劉備集團以後會集體入蜀立國之後,會在成都定都。

所以成都不對勁的淵源所在,難道要追溯到東漢時期嗎?

李基滿腹不忿,手中的漢劍亦是越舞越急,看在趙雲的眼裡,那就是李基的劍法似乎不知不覺又開始攻向下三路。

這讓趙雲都暗自提高了幾分警惕,防備李基手中漢劍脫手朝著自己飛了過來。

終於,在練滿了一個時辰後,滿身大汗的李基入屋內洗漱一番,且換了一身乾淨的白色士子袍。

不得不說,或許是由於這段時間每日練武的原因,這讓平時看似儒雅淡然的李基身上也多了一分英氣,且李基本就身長七尺,身高與趙雲相差無幾。

因此,當李基與趙雲各自佩劍出府之時,兩人站在一起,氣度容貌堪稱難分伯仲。

李基這段時間雖說沒有出府,但趙雲偶有陪同護衛劉備前往鉅鹿城內的臨時府衙,因此在的趙雲引路之下,兩人朝著臨時府衙的方向而去。

而李基也趁機觀察著鉅鹿城內的變化,看著城內已是初步恢復了繁榮氣象,那此前的太平道痕跡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

或許,一開始漢軍進駐鉅鹿城之時,城內衆多百姓尚且會害怕漢軍追究他們信仰太平道之罪過。

不過,經過了十天的時間,城內百姓逐漸也是放心了下來,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說到底,太平道不過是統治了鉅鹿城數月罷了,在盧植的刻意引導之下,此刻的鉅鹿城已然逐漸恢復了正軌。

唯一的變化,除了城內關於“太平道”、“大賢良師”、“黃巾”等詞成了禁忌之外,就是城內不少熟面孔都消失了,城外大量鄉里更是十室九空。

歷經黃巾之亂,鉅鹿一郡的人口近乎腰斬,郡內的世家大族也是要麼遷走,要麼送走了。

而未等李基與趙雲靠近臨時府衙,就聽到了臨時府衙的方向遠遠傳來著一陣喧鬧聲。

由於李基與趙雲官面上依然沒有正式官職在身,所以是沒辦法自行進入臨時府衙的,只能是尋了個靠近的地方遠遠看著。

此刻,在臨時府衙的門口處,有數人正前前後後地朝著臨時府衙之內走去。

趙雲見狀,指著站在最前面那個穿著樸素袍子且兩鬢霜白的老人,說道。“子坤先生,那人正是北中郎將盧公。”

李基點了點頭,細細地觀察了一眼盧植,然後目光看向一左一右與盧植並行的兩人。

一人年歲與盧植相近,面容堅毅凌厲,李基猜想應是左中郎將皇甫嵩。

另一人約莫中年,身形更偉,體格明顯比盧植要大上好幾圈,看似更像是一衝鋒猛士,或是右中郎將朱儁。

至於他們會特意過來與盧植匯合的原因,李基倒是不難猜到。

如今大肆於司隸附近叛亂的大規模黃巾已經被盡數撲滅,皇甫嵩與朱儁一路轉戰至冀州附近,應是順路過來與盧植匯合,然後一併率軍返回洛陽交換兵權覆命。

須知,不管是盧植、皇甫嵩還是朱儁所擁有的將軍稱號都只是臨時稱號,戰時授予統率三軍,戰後則需要收回。

且盧植三人所統率的主力精兵亦是隸屬於北軍五校,乃是京師禁衛之一,亦是需要歸還的。

隨即李基將目光繼續往後看去,在趙雲的介紹下,又看了看與宗員站一起的另外兩名副將。

最後在第三梯隊,李基方纔看到了劉備的身形。

此刻,李基再度看到歷史名人已然完全沒有了往昔心中的那丁點激動,眼睛微微一瞇,認真地打量著站在劉備身旁那個細眼長髯之人。

儘管無人介紹,但是李基感覺此人定是曹老闆無疑。

並且,曹老闆與大多傳言所說的身材五短不同,卻也是身長七尺,雖是細眼之相,算得上姿貌短小類型,但卻莫名有著一股威儀氣度。

不過這倒是正常,這個時代顏控程度可是極深。

所受歡迎者,要麼須如周瑜那般儀容相貌上佳,要麼則須有像劉備那般長得特色,讓旁人一看就覺得異於常人。

曹老闆的相貌雖然算不上好,但那股子威儀氣度卻是讓人心折。

而除了曹老闆之外,劉備另一側還站著兩人。

一人其勢剛烈,度步之間有若猛虎之勢,應是有著“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

另一人則是個瞇著眼,五官都皺到了一起,滿身已然算得上臃腫的脂包肌,遠遠看去就是一大坨,體態比劉備和曹老闆加起來都還要大一截。

‘那是何人?’ 李基陷入思索之中,一時卻也是想不到此刻在盧植等人軍中地位略遜於宗員等副將,又是這等出衆體態之人會是何人。

‘難道,不是什麼歷史名人?’

只是就如同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李基不知道的是,他與趙雲二人皆是身穿白袍站在一衆普通百姓之中,那身姿儀表亦是有如鶴立雞羣一般出衆不已。

不管是曹操還是孫堅,幾乎都在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李基與趙雲。

“那二人,看似不像常人。”

“此儀態氣度,或有大才。”

“其表甚美,其態頗偉,左側那人曠達優雅,右側那人英武不凡……吾觀之,心中甚愛也。”

曹操說著說著,眼中不自覺地泛起了幾絲光芒。

一旁的孫堅相對而言,無疑更爲注重顏面,做不出在大街上禮賢下士之事,但卻是頗爲積極地拱火道。

“既然如此,孟德何不相邀之?”

還在前面專心引路,且介紹著鉅鹿城與臨時府衙的劉備聞言,這才順著曹操和孫堅的目光看了過去發現李基與趙雲。

!!!

劉備。

這一刻,劉備的腦海裡自己是下意識地蹦出一句話:曹賊,休動我家子坤、子龍!

而就在曹操腳步一動,打算前去相邀之時,不想劉備卻是後發先至地走到了曹操的前面,說道。

“孟德,正欲向你引見。”

隨即,劉備朝著李基與趙雲招了招手。

李基與趙雲見狀,朝著劉備走了過去,口稱“主公”行禮。

劉備則是扶起李基和趙雲,然後眉眼間不自覺浮現幾分得色地說道。

“孟德、文臺、仲穎,此爲李子坤,吾之智囊也,備能在短短數月間自涿縣起兵,轉戰千里,敗黃巾焚張角,受天子賜下吳郡郡守之職,皆是子坤謀劃之功也……”

頓了頓,不忘厚此薄彼的劉備繼續指著趙雲,介紹道。

“此爲趙子龍,亦乃吾之手足也,薄落津一戰於千軍之中單騎衝陣,救吾性命於危難之際,使備倖免於難正是子龍之功。”

然而,隨著劉備介紹完之後,曹操看著李基的眼神幾乎是變得炙熱了起來。

而孫堅的注意力則大多都集中在趙雲的身上,上下打量著趙雲那似乎跟士子相差無幾的身板,卻是不太相信趙雲居然會有單騎衝陣的武勇。

當即,孫堅用力地拍了拍趙雲的肩膀,說道。

“單騎衝陣,可堪勇冠三軍也。吾乃別部司馬孫堅,若有機會伱我切磋一番。”

趙雲謙遜地應道。“皆是主公過譽了,雲衝陣亦不過是一時氣血上涌,一心只爲護佑主公,故以忘卻兇險罷了。”

只是,孫堅對於這種過於謙遜的姿態,顯然是頗爲不喜,覺得是趙雲當衆拂了他的面子,臉色微微一沉之後,也就不再理會趙雲。

而劉備則也是趁機向著李基、趙雲介紹起其他人,說道。

“此爲騎都尉曹操,且已被朝廷任命爲濟南相,不日也將前往上任。”

“在下曹孟德。”

曹操連忙收斂眼中的炙熱,向著李基、趙雲主動拱手行禮,盡顯風度。

只是早就對曹操與孫堅身份有所猜測的李基,更多的目光卻是放在了那看起來像是一大坨的人身上。

仲穎?

那不是……

注意到李基的目光,劉備也適時地介紹道。

“這位便是幷州刺史兼河東郡太守董仲穎,在清繳河東郡黃巾之後,率軍一路南下馳援冀州。”

董卓拱了拱手,那胖得瞇成一條縫的眼睛讓人看不出任何神色,開口道。

“咱家有禮了。”

李基連忙回禮之餘,心中卻是念頭急轉。

果然是董卓……

他怎麼會在這裡?

北中郎將明明沒有被撤職,董卓沒有機會代替盧植成爲冀州戰場主帥,但他還是出現在了黃巾戰場之中。

不過,李基略微結合一下各種信息,便已有了猜測。

(本章完)

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469章 虞國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14章 真罵戰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369章 陷陣營!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239章 威與德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59章 老東西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801章 玉帶第64章 “毒士”賈詡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172章 想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724章 危矣第901章 官渡奏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556章 雄壯否?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3章 鉅富糜家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403章 營嘯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642章 中計矣!
第329章 四世三公袁本初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469章 虞國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14章 真罵戰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369章 陷陣營!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239章 威與德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359章 老東西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977章 陷陣之志第801章 玉帶第64章 “毒士”賈詡第502章 繼續躺著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172章 想第619章 徐州應對第724章 危矣第901章 官渡奏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177章 益州也有高手?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556章 雄壯否?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276章 戰略上的誘餌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83章 鉅富糜家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403章 營嘯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642章 中計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田阳县| 新野县| 安多县| 井冈山市| 承德市| 衡阳县| 叶城县| 泗阳县| 罗田县| 房产| 来安县| 达日县| 麻江县| 托里县| 北川| 克什克腾旗| 葫芦岛市| 临沂市| 大埔县| 姚安县| 灵山县| 孟州市| 垦利县| 杭州市| 新竹县| 马龙县| 龙山县| 泰州市| 盘锦市| 南和县| 托里县| 高台县| 仪陇县| 宜春市| 稷山县| 柯坪县| 和平县| 喀什市| 池州市|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