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

說罷,賈詡便繼續拿起手中的竹簡,一手輕輕捻著細須之餘,細細地讀著竹簡中的情報。

任誰如此看上賈詡一眼,都當真覺得賈詡真乃名士君子之姿也,讓人下意識地心生好感。

只是,賈詡手中的竹簡所記載的乃是揚州各郡的情報,一個個“毒計”幾乎是跟雨後春筍一般從賈詡心中冒出。

“唉……”

片刻後,賈詡有些無奈地嘆息了一聲。

“父親何故嘆息?”賈穆問道。

賈詡答道。“卻是那李子坤的要求頗多,讓爲父有所顧慮,心中縱有不少更爲便捷的良策亦不能用之,故以無奈。”

或許,李基明面上基本沒有給賈詡劃上太多的線,但賈詡亦知此事不宜辦得太絕,亦不能傷及劉備的仁義之名,這可就難上許多了。

而這,也是賈詡刻意將賈穆往著真正的君子方向培養的原因所在。

賈詡所擅乃毒計,終究不是堂皇之策。

過於玩弄人心,突破底線,這反而讓賈詡明白自己此生的桎梏所在,並且須萬分謹慎小心,否則必會死於非命。

幸好,賈詡知自己對於李基而言有著足夠的價值,且劉備乃是仁德君子,兔死狗烹之事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然而,劉備如此,並不代表今後劉備的後繼者亦是如此。

故以,爲了賈穆今後的前途安危著想,賈詡所教賈穆的乃是君子之道,而不想讓他接觸學習所謂的毒計。

忽然,賈詡的眉毛一擰,看著低頭不言的賈穆,察覺到了什麼,開口問道。

“穆兒,爲何提及子坤之時,你便閉口不言。”

“是,兒不敢有瞞父親。”

賈穆連忙答道。

“乃是此前兒曾與子坤先生相遇,子坤先生考究了一番兒,斷言父親……父親藏拙於兒,兒本該有名謀之姿,應多向父親指教或入仁德書院深造之。”

賈詡聞言,臉都可謂隱隱綠了幾分,喝道。

“豎子!”

頓時,賈穆嚇得連忙跪了下來。

賈詡見狀,扯了一下賈穆,道。“爲父罵的不是你,而是那李子坤,居然如此卑劣地離間你我父子感情,端是可恨。”

頓了頓,看著賈穆這才乖巧地爬起來,賈詡忍不住磨了磨牙,道。“今後汝對李子坤該避讓三舍,勿要與其多加接觸。”

“是,父親。”

賈穆順從地應了一句,藏於袖子之中的手指卻是忍不住摩挲著一塊硬物。

那是代表著錦衣司身份的一塊小鐵片。

並且,賈穆腦海裡不禁回憶起那日在府衙之中,與那位名聲如日中天的李子坤相見的場景。

一如傳聞那般風姿綽約,明明比賈穆大不了幾歲卻已經名揚大漢,成爲無數人不得不仰望的謀士天花板。

那“四渡紅水”的沙盤推演,賈穆亦是親自去見識過。

破不了!

惟有站在那沙盤面前,賈穆方纔明確地感受到自己與李三千之間不可逾越的差距。

明明是同齡人,爲何李基卻是能如此的……似站在雲端。

這讓從小就在賈詡的嚴令之下,只學經學的賈穆心中產生了濃烈的豔羨與崇拜。

男兒,不該在方寸桌案之中窮經皓首,而是該如李子坤那般年少成名受萬千士子追逐挑戰。

不知不覺中,賈穆甚至覺得過去所崇拜似乎能看透一切的父親賈詡,與李子坤比較起來都已經黯然失色了。

有一句話,賈穆刻意地瞞了賈詡。

那便是那一日在府衙之中的相遇,並非是李基主動詢問賈穆,而是賈穆按耐不住心中景仰主動上前與李基交談。

在道出了想要追隨於李基左右效力的想法後,李基靜靜則是凝視著賈穆看了一陣。

【有興趣成爲錦衣司嗎?暗中監察一切,成爲主公與吾的耳目。】

此時此刻,賈詡並沒有注意到低著頭的賈穆臉上完全沒有平日的乖巧,反而嘴巴咧開著一道有些興奮的笑容。

瞞過了過去看似能看破一切的父親,讓賈穆心中升起了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暗中檢察記錄著一切,更是讓賈穆有著一種滿足感與充實感,而非過去那空洞地只會背誦經學的工具人。

‘父親大人,你有你的道路,吾亦有吾的選擇。’賈穆默默地想著,心中對於賈詡的孝順依舊,卻絲毫不妨礙賈穆通過自己的雙眼將賈詡的一舉一動盡數記錄,然後彙報於錦衣司的系統之內上稟給劉備與李基。

包括剛剛賈詡怒罵李基爲“豎子”之事,賈穆都不會有一絲徇私瞞下的念頭。

甚至,賈詡所不知道的是,便是連他手中那一份由李基令錦衣司整理出來的情報,整理者實則就是賈穆。

多年的經學薰陶,或許讓賈穆不擅謀略治政,但賈穆卻深知如何更像一個經學君子,更符合世人眼中無害的君子形象,且賈穆所擁有的過目不忘能力,亦是能將所見的一切悉數無誤地記錄出來。

對此賈詡一無所知,完全沒有意識到在自己眼中以著君子模板培養的長子,早就已經投入到李基的懷抱之中,並且將他給賣得乾乾淨淨。

甚至,李基都還沒有來得及勾勾手指,賈穆就主動投到了李基的懷抱之中。

而在上百士卒的護送之下,賈詡很快就抵達了廬江郡治所舒縣的所在。

廬江郡守陸康則是親自率領著廬江郡一衆官吏提前在城門等候,可謂是給足了劉備的面子。

畢竟劉備除了吳郡郡守的身份外,還是揚州刺史,且陸康本就是出身於吳郡陸家。

如今偌大的陸家都還在吳縣之中呆著,陸康自然不會落了劉備的面子,甚至主動率領一衆官吏在城門等候。

而陸康的年紀儘管已是六旬左右,在這個時代已算得上是長壽,但狀態卻依然相當不錯,一言一行之中所表現的活力看似與尋常中年男性無異。

因此,雖說賈詡或許口舌之利並非所長,但也可謂是長袖善舞的人物,雙方交談片刻過後,便是兄來弟去地稱呼,彷彿是久未相見的老友再聚一般。

隨後,在陸康爲賈詡所安排的宴席一番盡興結束後,陸康方纔開口詢問道。

“文和代表劉府君而來,不知可是有什麼正事?”

賈詡臉上似是尚有幾分醉態,臉色駝紅地開口道。“非是主公之事,實乃朝廷有令,吾不得不來。”

“哦?不知朝廷有何政令?”陸康再問。

“那中原大災之事,季寧兄可知?”賈詡問道。

“自然知曉,更是清楚劉府君大肆賑災救民,大有仁德之風,令人欽佩有加。”陸康感慨地開口道。

“正是此事。”

賈詡晃了晃腦袋,道。“一味賑災,那些流民亦是無法安置,因此朝廷知曉此事後便下令由揚州內部安置流民,主公身爲揚州刺史督察之。”

頓了頓,不等陸康消化這個消息,賈詡便直接丟下了一個重磅炸彈,道。

“主公已然估算過流民數量,加上後續陸陸續續還能逃到吳郡的流民,合計也就是八十萬之數。”

“因此,揚州各郡各領十三萬流民安置也便解決了。”

十三萬?!!

這個消息,幾乎是徹底將陸康給炸懵了。

揚州完全稱得上是地廣人稀沒錯,但是並不代表揚州現下的耕地就足夠多。

廬江郡也不是吳郡,先是將郡內的世家直接滅了七成,騰挪出了大量被世家都佔有的土地充公分給流民,後又動員巨量的人力物資開始大肆開發水利,開墾良田。

倘若較真起來,廬江郡那可是沒有任何多餘的耕田就等著分配給流民的。

而縱使陸康有意讓安置過來的流民開墾荒地,再行安置,廬江郡的府庫那也是空空如也。

“不妥!”

深知廬江郡的能力有限的陸康,急聲開口道。

“文和,並非是吾有意不響應朝廷政令,實乃廬江郡完全不具備安置十三萬流民的能力。”

頓時,賈詡將手中的酒盞一擲於地,怒聲道。

“那爲何主公所領的吳郡就能安置十三萬流民,季寧兄所領的廬江郡便不行?同爲揚州地域,有何差異可言?”

這一句話,可謂就將陸康的任何推脫之言都給堵得死死。

同爲揚州郡守,劉備上任郡守亦不過是一年時間,爲何吳郡就可以安置十三萬流民,廬江郡就無能爲力?

在撇除掉一切外在幾乎一致的條件下,那最大的變量不就出在了陸康這個郡守身上了嗎?

這讓陸康的臉色一下子就漲紅了起來,心生怒氣卻又不知如何開口。

而賈詡則似乎是真的醉了似的,站起來的身姿都晃了晃,然後一甩袖子,道。

“總之,這……這是朝廷之令,若是季寧兄毫無作爲,可就勿怪主公以刺史身份上稟此事,將季寧兄這郡守之位給拿了,換一個能做到此事的郡守上位。”

一時間,原本好意相待賈詡的陸康臉色一陣變幻,方纔起身拱了拱手,朝著左右示意了一下,道。

“文和醉了,還不扶文和下去歇息。”

當即,有兩個小吏連忙要上前扶住賈詡,但坐在賈詡身後的賈穆見狀,先一步連忙扶著賈詡就離開府衙朝著城中的驛館而去。

待賈穆扶著賈詡返回驛館關上房門後,賈詡的眼中幾乎是瞬間恢復清明,哪裡有一絲醉意。

第436章 李曦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231章 共飲之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330章 都殺了!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872章 曹洪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98章 舌戰第87章 借刀殺人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01章 官渡奏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170章 上當矣!第115章 蔡邕!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378章 國士侯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825章 建業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453章 占城稻?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80章 往吳郡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573章 順逆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0章 往吳郡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389章 以德服人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04章 捧殺第940章 陽謀?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530章 草案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199章 老道士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
第436章 李曦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354章 吾已看到未來了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231章 共飲之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330章 都殺了!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872章 曹洪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609章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785章 你也想吃皇糧?第898章 舌戰第87章 借刀殺人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50章 薄落津之變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901章 官渡奏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885章 親臨戰線指揮第761章 蜜水何在?第170章 上當矣!第115章 蔡邕!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772章 扇面之論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378章 國士侯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825章 建業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453章 占城稻?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713章 振臂一呼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80章 往吳郡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573章 順逆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0章 往吳郡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389章 以德服人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04章 捧殺第940章 陽謀?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274章 五勝五敗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840章 待秋,北伐!第530章 草案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12章 無稽之談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199章 老道士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乐县| 常山县| 阿城市| 土默特右旗| 梓潼县| 静海县| 无极县| 邢台县| 香港 | 阳信县| 喜德县| 千阳县| 若羌县| 开鲁县| 莎车县| 迁西县| 伊宁市| 南木林县| 大连市| 湟源县| 永德县| 缙云县| 张家口市| 兰西县| 浑源县| 华池县| 绍兴市| 鞍山市| 始兴县| 安泽县| 彩票| 宣威市| 通化县| 鄂伦春自治旗| 石首市| 武山县| 松溪县| 凤庆县| 武宣县| 石柱|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