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

除此之外,李基還準備鋪設一條造船工場通往最近婁縣的道路,以便於今後的各種往返運輸、調兵遣將以及物料補給等等。

至於孫策,在得了李基的許可選擇了脫離騎兵隊之餘,在李基的提醒下開始在海邊沿途尋找有出海經驗的漁民以及少年郎,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骨幹水手。

李基給了孫策兩百人的編制,名義上是孫策領著這兩百人作爲造船工場的守軍。

當然,造船工場地處於吳郡東部海邊,這是山越與山賊都不存在的區(qū)域,被襲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非是有海賊……

不過,李基略微回憶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時代似乎還真有海賊,並且那個海賊頭領管承還是被記載到史書裡的人物。

只是管承出身黃巾,且活動區(qū)域不是在長江以南,而是在青州一帶活動。

這讓李基的表情略有些怪異……

海賊什麼的,多多少少讓李基覺得有些串戲了。

孫策那小子真放他龍遊大海,四處闖蕩一番後,他不會頂著個“海賊王”的名號回來吧?

海賊王毀滅和之國?

嘶,似乎也不是沒有搞頭啊!

這倒是提醒了李基,不過這可不是毀滅,這不興胡說啊!

這是解放和之國,只是在解放之前讓和之國國民挖挖金礦銀礦什麼的,很合理吧?

不過李基看著“土木勞動者”纔剛剛在自己指定的區(qū)域挖了第一捧土,就明白自己屬實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連海船的第一塊舢舨都還沒有削出來,自己還想著毀滅和之國?

只是,正當李基確認了造船工場的初步進度,然後準備就近親自去巡視著水利建設進度,慢慢返回吳縣之時。

劉備所派遣的傳令兵匆匆找了過來,急召李基返回吳縣。

且當李基看到劉備手書上的那句話之時,只覺得心中一凜:中原大飢、大疫,速歸!!!

……

而就在李基匆匆踏上返回吳縣的途中之時。

吳郡府衙之內,劉備坐於主座之上,下方則是坐著張飛、夏侯博、簡雍、糜竺以及坐在一角負責記錄的顧雍。

只是與平時會議都相對保持著的輕鬆氛圍不同,這一次的會議氣氛可謂是凝重之極。

包括平時在其餘部下面前喜怒不形於色的劉備在內,臉色均顯得凝重。

中原大飢、大疫!

這一消息先是從一位自中原而來的士子傳出,而後不少人還並未當真,且劉備也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於朝廷的消息。

直至原本吳郡一直都保持著相當平穩(wěn)的節(jié)奏接收著的流民,數量驟然暴漲,瘋狂地通過徐州所開闢的通道試圖涌入吳郡尋求活路。

此前,由於天災人禍的原因,流民的數量就一直保持著一個相當高的數字,且大漢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百姓不得不淪爲流民逃難。

因此,此前劉備在徐州所開闢的那條通道,也一直都在源源不斷地接收著流民。

每日所接收的數量也始終保持著一個數百人的區(qū)間,在劉備就任吳郡郡守以來的半年間,持續(xù)不斷收納了近六萬的流民。

這已經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須知在劉備到任之前,吳郡戶籍上的官方數字也不過是七十餘萬人。

這已然是通過接收流民增長了近十分之一的人口基數。

當然在大量世家被滅,重新計算了大量隱戶、黑戶之後,吳郡的實際人口約莫是在八十五萬左右。

因此,在李基所制定的一系列規(guī)則之下,縱使吳郡一直都在接受流民,但是消化這些新增的人口基數便不算困難。

直至,隨著中原地區(qū)似乎在開春之際發(fā)生大旱、大疫,以至於流民的數量似乎是呈指數暴增。

一時間,無數流民通過徐州通道涌至長江北岸試圖南渡吳郡,且原本由官府所組織每日搭載流民渡江的渡口渡船即使是超負荷也難以爲繼。

而作爲如今吳郡財政錢糧大管家的糜竺,在這凝重的氣氛之下率先開口,答道。

“主公,此前留于徐州原本可持續(xù)供給流民往南逃難的糧食,原本可供三月用度,可隨著流民數量暴漲,即便已經儘可能稀釋,但恐怕最多隻需十餘日便會糧盡。”

“且由於渡船有限,原有渡船渡口不堪重負,縱使已經不斷運送流民,如今滯留在長江北岸等待渡河的流民數量已高達數萬之多。”

在場衆(zhòng)人大多都是隨劉備自鉅鹿南下途徑了徐州方纔抵達吳郡的,可謂是深知沿途所見流民、災民是何等模樣。

此前,劉備不惜拖延行軍時間,且親自不斷與一個個郡縣的郡守、縣令溝通所留下的那一條通道,可謂是給那些流民們留有一絲希望。

倘若那條通道所供給勉強飽腹活命的糧食一盡,可想而知將會是什麼人間地獄。

易子而食……

這四個字縱是以墨寫於史書之上,那也是紅得泛黑的。

“不能斷!” 劉備的眉頭一擰,喝道。

“立刻組織人手往徐州那邊運送糧食,務必要儘可能給那些流民們留下一絲活命的希望,否則他們走不到吳郡便已餓死。”

這時,反倒是糜竺起身開口道。

“主公,請三思啊!如今吳郡的錢糧充足不假,但子坤先生所鋪開的攤子也大,桃園衆(zhòng)、郡兵、關將軍駐紮在富春山的士兵,大量正在開拓水利的俘虜以及從各縣徵召的勞力等等的錢糧都不能斷……”

“一旦動用了大量錢糧賑災,一旦吳郡的錢糧也陷入短缺狀態(tài),非但後果不堪設想,便是主公與子坤先生所欲成的大治之業(yè)也必然功虧一簣。”

此言一出,讓劉備的臉色當即就難看了起來。

對於吳郡的具體錢糧分配,劉備同樣也是再清楚不過了。

李基爲了保證吳郡的安穩(wěn),甚至在提出“無牆之城”的時候連一丁點的錢糧都不願從府庫之中出,所圖的便是避免任何一絲會干預根本的風險。

並且,劉備更是清楚糜竺說漏了一點!

吳郡的錢糧充足與否,還關乎了造船工場以及海船的進度!

唯有海船建造成功,方能遣人出海尋找畝產大增的稻種,以及去開拓李基所說的海外金山銀山。

‘吳郡的錢糧不能輕動,起碼不能大規(guī)模地動用子坤所定規(guī)劃之內的錢糧……’

‘可是,難道備就要眼睜睜地看著諸多百姓餓死乎?’

劉備不甘地一掌拍在桌案之上,道。“爲何不多給備幾年時間,若是再有幾年……再有幾年……”

劉備的牙關緊咬,滿臉都是掙扎之色。

一方面是理智與理性;一方面則是仁德與感性。

劉備不甘地開口向著坐在下方之人看去,聲音略有些嘶啞低沉地問道。

“諸位,吾欲救流民,可有良策?”

迴應著劉備的是……沉默。

劉備的目光看向糜竺、簡雍、顧雍,甚至又朝著夏侯博看去,所過之處都是低頭。

顯然,衆(zhòng)人的態(tài)度都是不支持救災。

原因太多了!

且不說如今僅知中原大旱、大疫,致使無數流民逃難,波及範圍之大尚不清楚,更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流民。

吳郡的錢糧再多,縱使全力去救,能養(yǎng)活多少?

更重要的是縱使大量運送糧食到徐州,讓流民們有一絲活命的機會趕到長江北岸,吳郡又能負荷多少流民?

須知,如今吳郡的水利尚未真正開拓完畢,耕地有限,能夠再安置三五萬流民,可倘若是三五十萬流民呢?

更何況中原大旱、大疫,這本是朝廷需要考量如何賑災救民之事,對於非災區(qū)的地方官府而言,管好自家一畝三分地纔是職責所在。

因此,縱使糜竺、簡雍、顧雍等人同樣有心接濟流民,卻也深知此事不可爲,也是如今的吳郡力所不能及的。

最終,還是顧雍開口提出了一句最顯中庸且無過之言,道。“主公可將此事上報朝廷,請朝廷定奪。”

這句話卻顯然是把劉備都給整笑了,怒極而笑,徑直將手中竹簡砸於地面,道。

“上報朝廷,一來一回耗費多少時日?流民們該餓死的早便餓死了,讓朝廷派人來收屍乎?還是純粹就是爲了安慰自己以及轉移責任?”

被劉備那暴怒的模樣嚇到的顧雍,連忙伏於地上認錯。

只是,劉備顯然不想追責任何人,且劉備同樣也聽聞李基提及顧雍其人有才,但心性過於中庸自保。

然而,劉備如今需要的不是這種甩鍋的中庸之策,而是能夠真正爲流民們做些什麼,又不會影響治下百姓的實用之計。

‘可嘆,子坤不在身邊……’

劉備再一次想起李基,也是再一次感受到李基的重要性。

倘若有李基在身旁,想必李基必然也會支持賑災救民,並且會想出真正可以兩全其美的法子。

也就在這時,一道風塵僕僕的身影急步闖了進來。

“子龍?”

劉備看著趙雲那滿臉風霜的模樣,驚道。“子龍你怎會這時便返回了?子坤呢?”

“子坤先生尙未回到,乃是子坤先生擔憂賑災救民之事會有所拖延,故令雲日夜兼程快馬先行趕回,將此物交予主公。”

趙雲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小心地拿出一張布革遞給劉備。(本章完)

第488章 馬上風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77章 沙盤推演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183章 對策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798章 且慢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160章 地上涼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27章 席中策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94章 變化第798章 且慢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369章 陷陣營!第404章 節(jié)哀順變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530章 草案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32章 新野之戰(zhàn)(一)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84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488章 馬上風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5章 戒“備”森嚴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771章 子坤,你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245章 冤否?第404章 節(jié)哀順變第469章 虞國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04章 捧殺第894章 聯(lián)呂南下,合力破劉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668章 密信第564章 荊州決戰(zhàn)伊始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622章 他敢?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
第488章 馬上風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77章 沙盤推演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183章 對策第411章 廬江周瑜第808章 請陛下披甲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798章 且慢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160章 地上涼第428章 不能勝,毋寧死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427章 席中策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94章 變化第798章 且慢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369章 陷陣營!第404章 節(jié)哀順變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770章 廣開民智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382章 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530章 草案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532章 新野之戰(zhàn)(一)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84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334章 當再設一席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43章 督糧之爭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488章 馬上風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5章 戒“備”森嚴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771章 子坤,你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245章 冤否?第404章 節(jié)哀順變第469章 虞國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304章 捧殺第894章 聯(lián)呂南下,合力破劉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668章 密信第564章 荊州決戰(zhàn)伊始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654章 喝退雄兵六萬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622章 他敢?第495章 臥龍已入我手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图木舒克市| 嘉鱼县| 班玛县| 阿鲁科尔沁旗| 湛江市| 东兰县| 当涂县| 昌乐县| 泸定县| 黎平县| 察雅县| 清徐县| 永修县| 兴宁市| 腾冲县| 呼图壁县| 吕梁市| 阿拉善右旗| 化隆| 嘉黎县| 定南县| 磐安县| 浦北县| 新和县| 靖远县| 昌江| 江口县| 宁津县| 黄浦区| 老河口市| 兰坪| 安溪县| 汉源县| 孟村| 昌都县| 汽车| 云和县| 同仁县| 徐闻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