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7章 論奇,論毒

李基料到了必是吳郡大捷,可萬萬沒有料到劉備會說出這麼突兀的一句話。

當(dāng)即,臉上有著幾分怪異之色的李基取過軍報竹簡,打開仔細(xì)地看了起來。

這一份軍報是自吳郡府衙所發(fā)出,由簡雍親自所書,再遣快舟、快馬日夜兼程地送了過來,細(xì)細(xì)地書寫了大捷的戰(zhàn)果。

誘敵、疲敵、惑敵,再以一把大火徹底奠定勝局,僅僅是俘虜便近九萬之多。

看到如此驚人的俘虜數(shù)字之時,李基的眼角都忍不住跳了跳。

以城池爲(wèi)鍋,大火收汁的好處顯而易見,那便是整個討吳盟軍一個沒跑都在鍋裡了。

且若不是李基以著“軍戶制”藏兵於民,讓賈詡短時間內(nèi)就召集了五萬軍戶士卒,說不準(zhǔn)以著賈詡的心性未必就留下俘虜。

‘論奇,賈詡不輸於人;論毒……更是冠絕天下……’

李基暗自地感慨了一句。

只是令李基略微有些無語的,便是賈詡在事前事後都完全是將功勞套在了李基的身上,宣稱這是李基所留下的妙計。

甚至,賈詡還裝模作樣地拿出了一個錦囊,裡面放了一份仿李基筆跡所書的布帛。

李基自然不是認(rèn)爲(wèi)賈詡此舉相讓功勞,是什麼大公無私之舉。

賈詡的爲(wèi)人,跟大公無私這輩子都不可能沾邊的,實際恐怕僅僅是賈詡深知想要屢屢用奇,那便需要隱於暗處,儘可能地讓人輕視。

奇計的魅力無須多言,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蹟。

不過,無論什麼奇計的先決條件都需要敵人抱有相當(dāng)?shù)妮p視,沒有謹(jǐn)慎地防備著。

“謹(jǐn)慎”,僅此二字便足以讓九成以上的奇計失效。

一如原軌跡之中諸葛亮初出茅廬用兵便是屢屢用奇,以弱勝強,可當(dāng)諸葛亮名滿天下,高居丞相之位後,奇計便是越來越少。

這並非是諸葛亮的能力下降,而是諸葛亮的名聲之大,讓所有與諸葛亮敵對的將領(lǐng)都會步步爲(wèi)營,奇計自然大多都沒辦法生效。

如今李基所面臨的窘境也是如此,倘若是換做李基坐鎮(zhèn)陽羨,便是李基不惜以身入局,裝瘋賣傻也好,甚至是裝死也罷,討吳盟軍都斷然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所以,恐怕也是賈詡從李基的身上看到了如此的窘境,所以纔會刻意地將功勞往李基的身上推。

當(dāng)然,或許也有幾分賈詡惜命的心理,越是惜命的人,往往越不愛出名。

李基倒也沒有刻意拆穿賈詡的心思,且賈詡的風(fēng)格也是相當(dāng)?shù)钠疲瑑H擅奇計與毒計,真將賈詡完全放在陽光下讓所有人拿著放大鏡研究,無疑是對賈詡的一大削弱。

而等李基看到軍報的最後,上面所書的是已經(jīng)調(diào)遣了吳郡、會稽郡的全部水軍先行控制廬江等郡,且上面還出現(xiàn)了一個讓李基頗爲(wèi)意外的名字。

廬江周瑜。

對於周瑜,李基自然一直都是有所關(guān)注的。

只是廬江周氏放眼整個大漢或許還算不上什麼頂級世家,但好歹也曾在三代內(nèi)出過兩任短期的三公,這種世家在江東之內(nèi)無疑已經(jīng)是最頂級的了。

且廬江周氏對於吳郡的態(tài)度,一直都談不上友好。

所以即便早早在半年前,李基得知了周瑜已經(jīng)隨家人遷回廬江定居,但也沒有冒然去接觸的心思。

畢竟以著李基如今在揚州的影響力,一舉一動都會被無數(shù)人所關(guān)注的,貿(mào)然表露出對如今名不經(jīng)傳的周瑜過度的重視,很可能會引發(fā)一連串不必要的干擾,繼而影響到大局。

所以,李基原本所想的還是掌控整個揚州,廬江周氏完全成了砧板上的肉糜後,有的是方法可以將周瑜收入麾下。

‘倒也算是洞悉局勢,明白江東大勢已在吳郡,所以在得知了策兒的身份後,選擇直接依附在策兒的麾下嗎?’

以著李基如今的高度,對於周瑜會做出如此選擇的原因,也可謂是洞若觀火。

討吳盟軍一敗塗地,劉備成爲(wèi)江東霸主指日可待,整個揚州都已經(jīng)不存在實質(zhì)意義上的阻撓,甚至到了這一刻,絕對不會還有江東世家敢跳出來大喊:我反對。

更何況,陽羨一戰(zhàn)不知道俘虜了多少世家中人,吳郡更是掌握了無數(shù)能夠拿捏江東世家的證據(jù)。

在這種情況下,江東世家只剩三個選擇:要麼便是倉皇滾出揚州,要麼便是跪下磕頭,還有一個便是跪著斬首。

而周瑜的早早投靠,再加上孫策還是李基明面上的弟子,地位本就相當(dāng)超然。

有著孫策的保護(hù),足以讓周瑜庇護(hù)著江東世家勉強能夠站起來……

“既然如此,那便給江東世家留一個榜樣出來好了。”

一番深思過後,李基下意識地從桌案上拿起一根毛筆,直接在軍報上將周瑜這兩個字圈了出來,然後下意識地拿起一卷空白竹簡進(jìn)行進(jìn)行書寫之時……

李基恍然間才反應(yīng)過來劉備還坐在面前,連忙放下毛筆告罪道。“基一時思慮入神,卻是怠慢了主公,還請主公恕罪。”

“子坤何罪之有?”

此刻,劉備的臉上反而沒了剛剛的激動欣喜之色,然後便是嘆息了一聲。

李基見狀,追問道。

“主公因何嘆息?莫不是基讓主公失望了?”

“非也。”

劉備搖了搖頭,然後開口道。“備所嘆息正是因爲(wèi)子坤,卻並非是失望,恰恰是感慨良多也。”

“備過去屢屢只看到了子坤內(nèi)能治政安民,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外能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可卻是忽視了這何嘗絕非是僥倖輕鬆而得,實乃是子坤日夜思慮所獲。”

李基謙遜地答道。“主公過譽了。”

或許在一開始的時候,忽然就要把握治下的方方面面,李基自然是有些疲憊。

可這麼多年下來,再加上李基明裡暗裡也網(wǎng)羅了大量的人才輔助分擔(dān),如今李基實則並不覺得自己如何忙碌,甚至每天都能保持兩個時辰的讀書時間。

就好比,如今軍中的諸多繁瑣雜務(wù),李基幾乎盡數(shù)是交給了郭嘉去處理,每日李基只需要花費上幾眼功夫看看郭嘉所做的彙總即可。

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952章 洗馬?第39章 上架感言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217章 陽謀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504章 高質(zhì)量幼苗第18章 壓垮黃巾衆(zhòng)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488章 馬上風(fēng)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97章 官渡決戰(zhàn)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wèi)謀第361章 好自爲(wèi)之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124章 桃園衆(zhòng)!!(加更!)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0章 開擺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32章 白袍返鄉(xiāng)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276章 戰(zhàn)略上的誘餌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33章 勝負(fù)已分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502章 繼續(xù)躺著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94章 變化第7章 毒士???第677章 論戰(zhàn):鯨吞豫州第170章 上當(dāng)矣!第395章 爭議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24章 意在萬世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563章 進(jìn)!(第三更)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378章 國士侯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933章 勝負(fù)已分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4章 大漢基瘟?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zhàn)的眼眸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830章 進(jìn)位漢王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79章 關(guān)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31章 左右爲(wèi)難的徐州局勢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369章 陷陣營!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
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952章 洗馬?第39章 上架感言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217章 陽謀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504章 高質(zhì)量幼苗第18章 壓垮黃巾衆(zhòng)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577章 逆勢袁紹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797章 中山靖王之後有冤!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488章 馬上風(fēng)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97章 官渡決戰(zhàn)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53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wèi)謀第361章 好自爲(wèi)之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470章 大漢沒有忘記日南郡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124章 桃園衆(zhòng)!!(加更!)第718章 民如水,君如舟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755章 該何人息怒?第93章 勠力同心第70章 開擺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842章 蜀郡張任第32章 白袍返鄉(xiāng)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276章 戰(zhàn)略上的誘餌第547章 一追一逃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546章 何須找他人借劍?第933章 勝負(fù)已分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502章 繼續(xù)躺著第475章 正奇相合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94章 變化第7章 毒士???第677章 論戰(zhàn):鯨吞豫州第170章 上當(dāng)矣!第395章 爭議第914章 三任書童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24章 意在萬世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563章 進(jìn)!(第三更)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378章 國士侯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933章 勝負(fù)已分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4章 大漢基瘟?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zhàn)的眼眸第383章 引蛇出洞第830章 進(jìn)位漢王第681章 不識時務(wù),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79章 關(guān)某可就不客氣了第631章 左右爲(wèi)難的徐州局勢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692章 霸業(yè)將成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369章 陷陣營!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蕲春县| 东阳市| 双牌县| 宣城市| 长治市| 普陀区| 资中县| 莫力| 灌南县| 永兴县| 铅山县| 龙海市| 延长县| 延安市| 普宁市| 晴隆县| 奉新县| 海宁市| 偏关县| 涞水县| 房产| 兴海县| 鲁甸县| 元谋县| 嘉禾县| 吉水县| 康乐县| 丰县| 河东区| 陆河县| 西藏| 鹤峰县| 宣化县| 包头市| 瓦房店市| 宝山区| 汉阴县| 封丘县| 车致| 广州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