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

世家,必然不會坐以待斃!

各個世家必然會積極地尋找出路。

以著張昭、張紘爲代表,且主要由吳郡世家與會稽郡世家所組成的羣體,由於方方面面已經與劉備集團捆綁在一起。

他們的訴求與揚州其餘四郡世家的訴求,顯然不是完全一致的。

以著張昭、張紘爲代表的世家,所希望的是能夠穩穩地在劉備集團之中上桌吃飯,爲此就算是暗中拖一拖劉備的後腿也在所不惜。

而其餘四郡世家則是更深層次地察覺到劉備的威脅所在,一旦劉備稱霸江東,絕大部分的世家利益必然都是受損的。

因此在多方面因素的推動,揚州四郡世家方會在吳郡看似處於破綻百出的虛弱狀態下,選擇會盟反擊。

可以說,張昭、張紘就好比是李基特意拋入江東這一潭深水的魚鉤,攪動著這一潭深水,將藏於深水之下的魚兒盡數都給吸引了出來。

否則,若是吳郡一味強勢到底,毫無世家的容身之處。

要麼江東世家早早就奮起反擊,一致對外排斥劉備的存在;

要麼便是在吳郡絕對強勢的威壓下選擇從心,然後化作一個個事後更難處理的隱患。

畢竟,劉備所施的是仁政,對內所行的也是仁道,更是以仁德之名立足當世。

假如一個個世家都選擇從心迎接王師,劉備也不可能毫無理由地大行殺戮之事,直接就對錶面臣服的江東世家下手。

這一場變故之中,每個世家都有著各自的想法與目的,也都以爲是自己在算計他人。

可惜,在他們以著揚州作爲棋盤在博弈牟取利益之時,卻絲毫不知他們同樣也是李基與賈詡手中的一粒棋子。

李基很喜歡一句話: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此刻用在揚州,則是打掃乾淨屋子後再入住,否則入住之後反而打掃起來要麻煩得多。

而在吳郡各地戒嚴一方面防止有世家狗急跳牆作亂之餘,一方面也是爲了防止細作探子傳遞情報消息。

尚處於寅時時分,天色未亮,還是一片昏暗之際。

軍戶所住的區域,一盞盞微弱的油燈燈光便在一處處嶄新的住所之內亮起。

一個個健壯的漢子,在母親或妻子的幫助下摸黑穿戴皮甲……

那一個個女眷,眼中幾乎都是含著淚,在與家中兒郎做著道別。

牛二。

原本是青州北海人士,世代務農,家中有三兄弟,由於老父親大字都不識一個,牛二排行第二,所以乾脆便叫牛二。

由於三兄弟幾乎都是跟牛犢子一般健壯,家中男丁沒日沒夜地在田裡耕種著,偶爾閒暇之時打獵捕魚,倒也在繳納沉重各種賦稅後,勉強維持著生活。

事實上,牛二也不明白那一個個叫不出名頭的這稅那稅的,到底分別是什麼含義。

只知道縣老爺要求交那麼多,不交的話,那可是要以田地抵扣,甚至是要拆房子的。

當然,隨著隔些時日就換上一位新的縣老爺,有時候要繳納的賦稅會多點,有時候要繳納的賦稅則少點。

而這也是牛二最爲自豪的地方,家中三兄弟皆有著一把好力氣,不僅僅是耕地,便是打獵捕魚都相當在行,不像有些鄰居那樣家中壯力不足,繳納不起賦稅,最後被迫變賣田地,也不知去了哪裡。

牛二相信,憑藉著自己的力氣和足夠的努力,一定能家裡人都過上好生活的。

直至那一年鬧了黃巾,牛二一直所自豪且滿足的生活被徹底打破。

爲了躲避黃巾,牛二一家人帶著餘糧躲到了山裡,父親在山中感染風寒重病而死,大哥牛一也爲了在山中給父親找些治病草藥摔死了。

等黃巾之亂過去後,牛二帶著母親與弟弟牛小再度從山中走了出來,回到了祖祖輩輩一代代傳下來的田地裡,準備重新努力,恢復過去的生活之時。

第二年,家中餘糧耗盡,且眼看著再不久就能收穫糧食之時。

隨之爆發的旱災與瘟疫,徹底將牛二的生活拉入了絕望之中。

逃!

逃!!

瘟疫的蔓延,爲了活命,牛二帶著母親與弟弟牛小隻能背井離鄉,一路往南逃離。

然而,弟弟牛小最終還是意外感染瘟疫而死。

惟有牛二揹著老母親,憑藉著過去所自豪的力氣,走了一路又一路,有什麼吃什麼,一直往南面逃。

直至到了徐州,牛二偶爾能從一處處施粥的粥攤之中得到一兩碗稀粥餵給老母親。

且,牛二從那些施粥的大好人口中得知了這是吳郡郡守劉玄德的恩賜,且假如前往吳郡的話,說不準還會有米飯吃。

心中再度涌起希望的牛二,再度揹著老母親繼續往南,乘坐著那劉府君安排的渡船渡過了長江,抵達了吳郡。

在無數流民匯聚的流民營之中,果真每天都有粥吃,這讓牛二心中對於劉府君可謂是感激不盡……

即便後續的粥越來越稀,甚至裡面還有不少砂礫,牛二也只是暗罵有貪官污吏,而對劉府君依然感激不已。

直至,牛二近距離地目睹了那傳聞之中的劉府君,目睹著劉府君滿含熱淚地與流民們共飲那砂礫稀粥。

那一刻,牛二在心中就暗暗發誓報答了母親的養育之恩後,當爲劉府君效死而報活命大恩。

很快,牛二就發現了報答劉府君的機會,加入了那什麼“以工代賑”……

具體的牛二不太懂,但是幹活就能吃飽,且老母親也能吃飽,牛二還是能夠聽懂的。

至於後續說會分田分屋什麼的,牛二其實不太相信的。

只是在牛二持續幹了近一年的挖掘河道後,讓牛二爲之狂喜的卻是當真被分了房子與田地。

儘管那田地只能勉強算是剛剛開墾出來的下田,但是這對於牛二而言已然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了。

這一刻,牛二隻希望賦稅能少收一點。

然而,等下一個收穫季節到來之時,心情忐忑的牛二卻是得知五年內不用繳納賦稅,但是需要繳納一部分來償還借貸。

牛二聽不懂字多的事,但看著最後家中還剩七成收穫而來的糧食時,牛二知道了這是來自劉府君的仁德。

讚美劉府君!

那一日,牛二與老母親跪在家中爲劉府君所立的長生牌位前再一次衷心地感激劉府君,且希望劉府君可以一直留在吳郡,而不是換上別的貪官污吏。

日子,也是一日接一日地好了起來。

牛二的力氣與努力,爲家中帶來了一年又一年的豐收。

近五年下來,牛二不僅與一個心儀的女子成親,還已經生下了兩個大胖兒子……

直至約半年前,有小吏到牛二所住的地方宣揚了什麼“軍戶制”。

這些年下來,牛二能夠理解的字多了不少。

在知曉“軍戶制”乃是仁德的劉府君以及智慧的李郡丞所推行的政策後,且在成爲“軍戶”後會享有一系列優厚的待遇,牛二毫不猶豫地主動加入軍戶。

憑藉著遠勝常人的力氣,牛二輕易就被挑選爲軍戶。

而後,牛二一家便遷到了一處新的地方,在一個時時自誇曾擔任過智慧的李郡丞近衛的上司口中,牛二得知了所住的區域被命名爲“吳一十三軍屯”,住於此軍屯之內的約有五百戶。

隨後,牛二的日子反倒是變得更加規律了起來,非農忙時期,單日與家中女眷一起耕種,雙日則是被上司狠狠地進行著各種軍事操練,演練戰陣。

且每個月能休沐兩日,甚至每個月還有一吊錢作爲軍餉。

這讓牛二內心反而有些慚愧,覺得明明是出於報答仁德的劉府君的想法而加入“軍戶制”,但是反而每個月還從劉府君手中撈錢。

直至,昨日……

向來都是笑嘻嘻模樣的上司召集軍屯所有人,面容肅殺地開口道了一句話。

“弟兄們,有人想要破壞我們的生活……”

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798章 且慢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412章 策與瑜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281章 蹋頓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48章 李基論戰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68章 密信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160章 地上涼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346章 七三開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4章 意在萬世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15章 強制嘲諷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2章 孫氏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74章 大漢基瘟?第436章 李曦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801章 玉帶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77章 白疊子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842章 蜀郡張任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361章 好自爲之
第864章 田豐妙計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927章 烏桓反了第798章 且慢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38章 治水達人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412章 策與瑜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640章 割袍斷義第924章 武德充沛第308章 亂國毒士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946章 兵圍滎陽第807章 昨日劉辯,今日劉協?第281章 蹋頓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48章 李基論戰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362章 我兒奉先莫要再喝了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68章 密信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160章 地上涼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346章 七三開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06章 兵種協同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第24章 意在萬世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15章 強制嘲諷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2章 孫氏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528章 魏延奇謀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74章 大漢基瘟?第436章 李曦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801章 玉帶第838章 名士蔣幹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77章 白疊子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842章 蜀郡張任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361章 好自爲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左贡县| 达孜县| 伊春市| 大港区| 永德县| 岑巩县| 赤城县| 泸水县| 烟台市| 黔南| 大悟县| 水城县| 辽源市| 盐边县| 顺平县| 泰宁县| 云梦县| 龙川县| 玛纳斯县| 连州市| 贵南县| 汉沽区| 赣州市| 抚州市| 安庆市| 越西县| 临潭县| 徐水县| 宾川县| 铜梁县| 射洪县| 博罗县| 遂川县| 乌拉特前旗| 高陵县| 黄梅县| 石阡县| 南乐县| 乌拉特中旗|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