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

當然,臧霸雖是率兵屯在瑯琊國開陽。

但稟承著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臧霸並不在徐州境內掠奪,而是劫掠於附近的兗州泰山郡,繼而得了泰山賊之名。

本質上,臧霸不貪財不好權,但養兵是需要大量的錢糧。

早期,臧霸帶領著孫觀、吳敦、尹禮等人立功於黃巾之亂,卻與上級鬧翻,因而斷了上級的錢糧供給。

爲了維繫錢糧,臧霸也能帶領部曲落草爲寇,盤踞在開陽割據一方,然後在泰山郡境內劫掠豪強,以養部衆。

只是,臧霸清楚這不是長久之計。

與孫觀、吳敦、尹禮等只圖一時快活之人不同,臧霸清楚在這大亂之世,早晚會沒有泰山賊所能生存的夾縫。

陶謙闇弱,兗州無主,這才讓泰山賊盤踞於開陽,劫掠於泰山,勉強過上了幾年快活日子。

可隨著劉備與袁氏崛起,還能容忍夾縫的存在嗎?

而若是讓臧霸在袁氏與劉備之間選擇,臧霸無疑更偏向於劉備。

無他。

臧霸深知自己的出身得不到袁氏的看重。

與之相對的,劉備不僅仁德之名遠揚,身負匡扶漢室的宗親大義,且劉備麾下文武多有草根出身。

即便是如甘寧這般錦帆賊的出身,也同樣被劉備所接納爲一方大將。

只是對於一羣賊寇出身的泰山賊來說,如今慘烈的守城戰早就讓他們生出了退縮之心。

若不是有臧霸一直堅持守城,恐怕這一衆泰山賊早就一鬨而散了。

在孫觀開口後,吳敦、尹禮以及昌豨(xi)也是紛紛勸說了起來。

“張飛那廝來了也根本沒有協助守城,且還說大部援軍就在後方,可如今都過去五六日了,援軍何在?”

“將軍,爲那劉備與陶謙拼命有何益處?不如讓兄弟們在城中劫掠一番,然後退離彭城前往泰山郡瀟灑,料想紀靈不會深追我等。”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面對著一衆部將的接連勸說,臧霸的眉頭緊皺,一揮手打斷道。

“爾等休得多言!若是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的賊寇。”

“爲圖錢糧,我等過去是迫不得已落草爲一時賊寇,可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今天下大勢在袁劉!”

“如今只要我等守住彭城,以劉皇叔之名聲,國士侯之智,定能退曹袁二家夾擊徐州之勢,我等也定然能得劉皇叔的看重,自此洗去賊身,封侯拜將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頓了頓,臧霸嘆息了一聲,道。

“再者,即便是爲一衆兄弟們考慮也必須一拼,爲賊寇終究是一生不得安生。”

“可只要被劉皇叔所接納,兄弟們方能有娶妻生子,安享晚年的希望。”

“此刻不拼,何時再拼?”

說到最後,臧霸語重心長地反問了一句,讓孫觀等人忍不住流露出感動羞愧之色。

亂世之中,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謀劃,小人物也同樣有小人物的生存之道。

如何活下去,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是小人物的考量。

臧霸明白不識時務,不懂大勢,瀟灑快活了一時的泰山賊終究會被這亂世碾成齏粉。

如今,劉備與袁曹二家相爭于徐州。

陶謙雖是個無用之人,但臧霸卻願意押注在劉備的身上,相信以著國士侯之智,劉備最後定然能夠入主徐州。

屆時,臧霸所率領的泰山賊也能借著守住彭城的功勞,得到劉備的看重,讓一衆名聲不算好的泰山賊也能有個好去向。

此事在臧霸心中醞釀多時,本不想說出來,但見軍心動搖,也只能說出來以穩定一衆部將之心。

然而,作爲臧霸麾下四將之一的昌豨聞言,卻是一臉怒色地開口道。

“將軍有意爲他人鷹犬也就罷了,我昌豨絕不行那匍匐之事!”

昌豨這一反應,不僅讓臧霸的眉頭微皺,孫觀等人也是大爲不解,紛紛開口道。

“昌豨,不得對將軍無禮。”

“將軍所言不無道理,劉皇叔仁德之名遠揚,若是能讓劉皇叔接納我等,定然不會虧待我等。”

“將軍的這一番良苦用心也是爲了兄弟們,昌豨何出惡言?”

……

然而,昌豨卻是不管不顧地衝著臧霸質問道。

“將軍當真欲投劉備?”

“沒錯,且劉皇叔乃仁德之主,得其接納,無憂矣。”臧霸答道。

“哈哈哈哈。”

昌豨大笑數聲,道。

“既然如此,請恕昌豨不奉陪了!什麼仁德之主,你們信,我昌豨不信,更不願爲了什麼長遠之計而死在此地。”

說罷,昌豨率領著幾個親信部曲,完全無視了臧霸以及孫觀等人徑直就轉身離開。

孫觀見狀,低聲道。

“將軍,要不要攔住昌豨。”

臧霸聞言,猶豫了一下,嘆息道。

“罷了罷了,人各有志,昌豨自由散漫慣了,不願再受漢律軍規束縛,也是常理。”

當然,更重要的是,臧霸清楚昌豨在泰山賊中的影響力不小,且外有袁軍還在不斷攻城。

若是此刻抽調人馬圍殺昌豨,昌豨破罐子破摔地胡言亂語,只怕會引得泰山賊內部就一陣大亂,彭城因此而直接告破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念及舊情也罷,顧全大局也好,臧霸也只能是放任著昌豨離開。

而昌豨這一走,直接帶著數百心腹部衆從“圍三闕一”的北門離開。

不僅僅令臧霸手中本就不多的可用之兵再度緊縮,同樣也引起了一部分的軍心震動。

爲此,臧霸只能率領著親衛頻頻奔赴各處城牆,以著個人威望不斷穩定軍心。

可紀靈在知悉了有一小股泰山賊從北門撤離後,並沒有去追殺昌豨,反而意識到彭城內的泰山賊已然出現內亂,當即繼續加緊著對彭城的猛攻。

張飛抵達了彭城,這讓紀靈實在不安,對於攻取彭城已經是到了迫不及待,不惜傷亡的地步。

否則……

紀靈回想起在荊州戰場上李基那調度大軍如臂驅使,於正面戰場硬生生地憑藉弱勢兵力打崩了豫州軍的身影。

何止是袁術對李基生出大片大片的陰影,紀靈何嘗又不是屢屢因李基而生出噩夢?

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625章 調度第607章 顏良文丑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556章 雄壯否?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530章 草案第458章 唯有殺!第976章 烽火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144.第144章 大海第602章 豪賭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913章 三月之期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2章 白袍返鄉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90章 應對之策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37章 二選一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73章 真毒士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87章 可願降?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88章 封賞官職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520章 大都督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280章 節哀順變
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625章 調度第607章 顏良文丑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556章 雄壯否?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530章 草案第458章 唯有殺!第976章 烽火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598章 界橋之戰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144.第144章 大海第602章 豪賭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84章 大漢,當興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645章 願諸君好夢!第913章 三月之期150.第150章 由上而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32章 白袍返鄉第591章 一石三鳥第633章 陶謙父子(第三更)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90章 應對之策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85章 越來越接近的“公平”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925章 汝父何人?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28章 居桃園謀天下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37章 二選一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249章 揚州島夷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630章 袁術出兵第73章 真毒士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887章 可願降?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413章 人要名,樹要影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509章 三日滅一國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88章 封賞官職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520章 大都督第311章 知我者,文和也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280章 節哀順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州市| 安泽县| 南汇区| 二连浩特市| 湾仔区| 公主岭市| 汝南县| 锦屏县| 九江县| 若尔盖县| 大港区| 偏关县| 张北县| 施秉县| 宜城市| 滨海县| 富顺县| 思南县| 广汉市| 霞浦县| 南郑县| 蒙山县| 启东市| 耿马| 吉隆县| 陆川县| 馆陶县| 镇平县| 嘉定区| 女性| 宝丰县| 慈溪市| 奉节县| 三都| 富阳市| 洪泽县| 错那县| 定安县| 旅游| 上高县|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