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6章 雄壯否?

這一問,讓趙雲(yún)一時倒是有些犯難該如何回答。

郭嘉見狀,上前行禮爲趙雲(yún)解圍道。

“並非如此,而是我奉老師之命前去與劉公討論一些關(guān)於擴大耕牛戰(zhàn)馬貿(mào)易的政務(wù),而劉公見我等兵少,怕途中出現(xiàn)意外,所以便將這兩千烏桓騎兵也交給我等?!?

對於郭嘉,公孫瓚也是略有些印象,曾在討董盟軍之時,李基的身邊出現(xiàn)過此人。

而聽聞貿(mào)易之事,公孫瓚的眼眸不禁有些發(fā)亮。

以前,公孫瓚悄摸摸地與劉備進行戰(zhàn)馬耕牛貿(mào)易,想的也不過是幫一下劉備的忙,順帶攢點私庫多養(yǎng)些私兵。

可讓公孫瓚萬萬沒想到的津門港建立後,那簡直就是一個像下雨一樣下金蛋的母雞,巨量的錢糧不斷地通過津門港涌入到了口袋中。

再加上烏桓一族眼下算是徹底跪了,完全成了公孫瓚眼中專門產(chǎn)奶的奶牛,爲幽州牧馬。

否則,公孫瓚憑什麼在相對貧瘠的幽州組建起了一支六萬之衆(zhòng)的騎兵。

因此,即便公孫瓚對於政務(wù)與貿(mào)易之類的並不精通,但聽聞擴大貿(mào)易,那絕對是舉雙手贊同。

“那劉伯安沒反對吧?”

公孫瓚先是有些緊迫地問了一句,然後又開口說道。

“若是劉伯安有什麼異議,奉孝儘管來跟某說,由某親自去跟劉伯安說道說道?!?

這讓郭嘉反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起來,連忙解釋道。

“劉公已有答應(yīng)的意向,只是此番擴大貿(mào)易的內(nèi)容細則甚多,進一步還需劉公與老師親自細細商討方能實行。”

“嗯?!?

公孫瓚應(yīng)了一下,看向郭嘉的眼神都多了幾分善意,就彷彿在看著送財童子似的。

畢竟,公孫瓚可是很清楚組建大軍的錢糧大頭都是從何而來,那不就是多年來通過津門港的貿(mào)易所得。

仁慈地接受烏桓爲大漢所養(yǎng)的戰(zhàn)馬耕牛,然後再以市價通過津門港進行販賣,中間的差價讓公孫瓚賺得可謂是盆滿鉢滿。

也就是每年劉虞都強行要摳走相當(dāng)一部分,否則公孫瓚自覺大軍或許還能再擴大三分規(guī)模。

而公孫瓚特意拉著大軍過來,自然也不是單純爲了隨行保護。

在相邀趙雲(yún)與郭嘉往著廣宗城而去的同時,公孫瓚意得志滿地指著那漫山遍野的騎兵,問道。“子龍,奉孝,我這騎兵雄壯否?”

“雄!”

趙雲(yún)言簡意賅地答了一句後,繼續(xù)補充道。“又雄又壯!”

郭嘉倒是多了幾分感慨地說道。

“雄冠於天下矣!”

“哈哈哈哈哈!”

公孫瓚大爲欣喜,手中馬鞭遙指南面,道?!罢谴死?,豈不知某之騎兵便是以馬鞭投入黃河,也可教黃河一時斷流?!?

“可笑那袁紹小兒依仗出身,竟敢佔了某的渤海郡,某這便教他在鐵騎下化做齏粉,正好子龍與奉孝到此,能爲某做個見證。”

趙雲(yún)對此不置可否,郭嘉的眉頭則是不自覺地擰了一下。

這既是爲公孫瓚的膨脹傲慢而擰,六萬騎兵確實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什麼投鞭可斷黃河,實在是讓人不敢茍同。

可同時,公孫瓚這一支騎兵大軍的雄壯精銳程度,也確實是讓郭嘉心驚。

尤其是在冀州這個多是平原的地帶,更是能將騎兵的威力發(fā)揮到極致,袁紹真的會是公孫瓚的對手?

郭嘉心中浮現(xiàn)著種種疑惑,陪同著趙雲(yún)應(yīng)付了公孫瓚在廣宗城內(nèi)所設(shè)晚宴,然後便開始從方方面面去了解當(dāng)前廣宗的局勢如何。

越是瞭解,郭嘉就越是對袁紹不抱希望。

眼下,廣宗所匯聚的兵力除了公孫瓚所率領(lǐng)的六萬幽州騎兵外,還有韓馥所派遣的四萬冀州步卒所組成的聯(lián)軍。

與之相對的,沿著清河固守界橋的袁紹,兵力不過四萬,其中騎兵僅僅寥寥六千。

憑心而論,袁紹能夠憑藉著三個郡組建出這麼一支大軍,足可見錢糧充足,底蘊深厚。

可想要憑藉著這麼一股兵力與公孫瓚進行野戰(zhàn),雙方的戰(zhàn)力無疑是失衡的。

只是,袁紹所面臨的困境卻又是不得不戰(zhàn),否則一旦讓公孫瓚通過界橋通過清河,進入到清河國內(nèi),那麼就會從中攔腰斬斷袁紹的地盤。

從清河國被攔截斬斷,渤海郡與魏郡便無法相連,袁紹無疑便是等死一途。

所以,袁紹只能死守界橋,可野戰(zhàn)又完全不是公孫瓚的對手。

“難!”

本是來相助公孫瓚的郭嘉,如今反倒一時想不到袁紹該從何處破局。

只是,在郭嘉抵達廣宗城四五日了,令郭嘉頗有些疑惑的卻是公孫瓚遲遲沒有用兵。

疑惑之下,郭嘉旁敲側(cè)擊地詢問了詢問了一番。

而公孫瓚倒也沒有刻意隱瞞的意思,答道。“不急,某還在在等袁本初召集兵力?!?

郭嘉微微發(fā)楞,一時甚至理解不了公孫瓚的腦回路,詢問道。

“爲何?趁袁紹立足未穩(wěn),直接攻破界橋進入清河國內(nèi)豈不是更好?”

“淺了!”

公孫瓚一手舉起酒樽,答道。“看來奉孝雖爲子坤的得意門生,但終究是經(jīng)驗不足,眼界也是淺了。”

被公孫瓚反過來裝了一臉的郭嘉,臉色泛綠,拱手道。

“還請公孫將軍指教?!?

“他日,某與子坤並肩作戰(zhàn)之時悟得了一個道理,那邊用兵不可侷限於一勝一負,而該放眼全局?!?

公孫瓚一邊說著,一邊滿飲美酒,大笑著說道。

“故以,方有某率領(lǐng)騎兵縱橫大漠,掃蕩千里,焚燒烏桓定居點無數(shù),繼而大敗烏桓。”

“而今,我部騎兵擅於野戰(zhàn),而不便攻城?!?

“即便趁袁本初不備之際衝破界橋,進入到清河國內(nèi),屆時袁本初必然會死守城池,將會使戰(zhàn)局陷入到漫長的攻城拉鋸戰(zhàn)中?!?

聽到這裡,郭嘉努力地讓自己的眼眸從美酒上挪開,漸漸明白了公孫瓚的打算。

而公孫瓚的語氣也是越發(fā)高昂地繼續(xù)說道。

“廣宗距離幽州有近千里之遙,運輸糧草何等艱難,如今糧草供給也全靠韓馥提供,一旦陷入漫長的拉鋸戰(zhàn)中於某而言大爲不利,更要受制於韓馥那草包。”

“更何況,攻城之時步卒方是主力,若是用韓馥的步卒攻下城池,那城池又該歸何人所有?”

“因此,與其這般麻煩,不如屯兵廣宗,逼迫袁本初也不斷在界橋佈置重兵防守,於野戰(zhàn)決一勝負,豈不美哉?”

郭嘉聽罷,對於眼下冀州內(nèi)複雜的三角關(guān)係更深入瞭解三分。

以公孫瓚的立場而言,這麼做也是情有可原,與其陷入到不利於騎兵的攻城戰(zhàn),還不如逼迫袁紹野戰(zhàn)決一勝負,方能圖謀到更大的利益。

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620章 徐州局勢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502章 繼續(xù)躺著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519章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第732章 或?qū)⒉靶熘莸乃疄?zāi)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901章 官渡奏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72章 三千金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47章 虛實之計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63章 袁氏!袁氏!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245章 冤否?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779章 困於風(fēng)雪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5章 黃巾衆(zhòng)之安排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fēng)第178章 養(yǎng)寇自重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95章 地利!??!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13章 血包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32章 白袍返鄉(xiāng)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52章 密函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887章 可願降?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89章 斬草除根?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521章 益荊戰(zhàn)事之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658章 當(dāng)世之雄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39章 上架感言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170章 上當(dāng)矣!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975章 大風(fēng)起兮第5章 燕雲(yún)十八騎
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620章 徐州局勢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502章 繼續(xù)躺著第104章 區(qū)區(qū)七連敗第519章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第732章 或?qū)⒉靶熘莸乃疄?zāi)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448章 在國士侯眼中,我算什麼?第901章 官渡奏第533章 新野之戰(zhàn)(二)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72章 三千金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869章 自己監(jiān)視自己第47章 虛實之計第360章 不出三天,我計必成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第63章 袁氏!袁氏!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618章 發(fā)兵!發(fā)兵!(第三更)第245章 冤否?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779章 困於風(fēng)雪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415章 峴山之陷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407章 唯一的機會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679章 即日發(fā)兵,討袁?。。?/a>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5章 黃巾衆(zhòng)之安排第3章 李基,字子坤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fēng)第178章 養(yǎng)寇自重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95章 地利!!!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98章 放走比擒獲更有價值第113章 血包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32章 白袍返鄉(xiāng)第465章 所謂世家第252章 密函第643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357章 溫侯之心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689章 計成十面埋伏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887章 可願降?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558章 你沒這個本事第89章 斬草除根?第372章 閉月之顏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336章 血親祭天第521章 益荊戰(zhàn)事之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275章 攻敵所必救第658章 當(dāng)世之雄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xiāng)之誼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39章 上架感言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170章 上當(dāng)矣!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975章 大風(fēng)起兮第5章 燕雲(yún)十八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彩票| 龙山县| 仪征市| 肃宁县| 弥渡县| 肇庆市| 灵丘县| 青神县| 沈阳市| 临夏县| 邵阳县| 山阴县| 益阳市| 黔东| 崇阳县| 永年县| 新乡市| 财经| 手游| 武乡县| 张北县| 汶川县| 虞城县| 威远县| 贡嘎县| 大兴区| 朔州市| 旅游| 北安市| 买车| 涿州市| 乐亭县| 余干县| 谷城县| 龙岩市| 象山县| 澳门| 临夏县| 长子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