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47.第147章 勿以善小而不爲

劉備見狀,迅速接過趙雲遞過來的皮革看了起來。

【主公無須猶豫,且以仁德爲之!

基雖未知受災範圍,但主公所費心維持的徐州通道必受影響,務必全力維持。

且,宜速調徐盛、蔣欽所率水軍協助運載流民橫渡長江,萬萬不可使江北流民滯留過多,多則生亂,亂則生暴。

一旦暴動,後果不堪設想,且徐州各州郡必然驚慌繼而封鎖邊境阻止流民入境!】

皮革之上的字體寫得連貫急促,可想而知李基當時寫下內容之時幾乎是不假思索。

並且匆匆令趙雲日夜兼程,憑藉著座下夜照玉獅子的速度先一步返回府衙之中。

更重要的是在李基此番提醒過後,劉備才驟然意識到真正的當務之急不是運送糧草入徐州維持通道,而是需要儘快調遣渡船將不斷滯留在長江北面的流民運到南面。

否則,一旦長江北面的流民數量達到某個程度,極易生亂。

甚至爲了活命,那麼流民就是衝擊官府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來,性質可就徹底變了。

由流民變成暴民,不僅僅徐州官方將會暴力鎮壓,還會直接封鎖那條劉備此前好不容易打通的通道。

屆時,不僅僅是劉備就算想要救濟流民也再無通道,便是等這一次大災過後,劉備想要重新一點點地接收流民,也難有流民可以抵達吳郡。

對於一般的郡守而言,這無疑是一件雙喜臨門的大好事。

然而,此事無疑是對劉備還是李基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

地廣人稀的吳郡,乃至於整個揚州都太需要人口了,僅僅生育的話,那漫長的週期是劉備與李基所等不及的。

因此不斷接收自中原逃難而下的流民,這同樣也是劉備與李基此前就確認過的發展策略。

劉備迄今都難忘李基似是無意之中的一句感慨:人,是一切的根本。

並且,就如同李基的手書之中似乎完全明白劉備更爲偏向於什麼選擇,劉備也明白了李基的意思。

錢糧,那是後續還可以慢慢找補,但救人刻不容緩。

當即,劉備不再猶豫,沉聲道。

“季常,即可派人傳我命令,令徐盛、蔣欽一部水軍率領所有船隻前往渡口,儘快協助將流民接至吳郡。”

“憲和,汝即刻前往吳郡北部搭建可以暫時容納流民的營寨,大量準備糧食、衣物、藥材等所需之物。”

“翼德,你領五千郡兵與五百騎兵即刻趕赴吳郡北部巡視,萬萬不可使流民之間產生暴動,亦是防備有賊人趁亂火中取栗。”

“子仲,一應錢糧還麻煩你坐鎮吳縣進行調撥。”

“元嘆,子坤既將吳郡上下大小瑣碎政務交由你全權負責,備亦信你有此能力……”

到了最後,劉備的臉色一凝,道。

“備雖只爲吳郡郡守,但所思所爲皆爲天下百姓福祉而行,仁德不該只施於吳郡,仁政更該救民愛民。”

“中原百姓蒙難逃往吳郡,此何嘗不是百姓因吾劉玄德的仁德之名而來,焉能以長江爲牆阻之不救?”

“縱百姓非因吾劉玄德而死,劉玄德之罪可瞞世人,又可騙過己心?”

“便是能多救一人,那亦可使吾無愧於心,無愧於列祖列宗,無愧於立足天地之間。”

最終,劉備心靈福至之間,慨然道。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還請諸位爲百姓福祉,助劉玄德一臂之力,感激涕零,不勝言表。”

而這一連串的命令以及感慨之下,莫說是糜竺、簡雍、趙雲這些君子,便是顧雍也是大爲震撼。

於顧雍此前一言一行,所思所想更多的是爲了家族的不同,劉備心中裝的更多是天下百姓。

且劉備的眼界,也從來不是侷限於吳地乃至於江東。

劉備治理吳地,爲的從來不僅僅是吳地,而是大漢天下!

“以一郡而治天下”

此句,劉備由始至終都在踐行著。

一種思想境界上的差距,在顧雍的心中油然而生。

儘管顧雍很清楚自己的學識與能力在許多方面,或許遠在劉備之上,但是思想境界上的差距,讓顧雍此刻只想向劉備拜服以及……

“謹遵主公之令!”

顧雍高聲地與衆人俯首聽令,心中頓感到一陣似是被劉備帶到了某條道路上的感覺。 ‘元嘆,願追隨主公去看看這條仁德之路的盡頭會是何等風景!’

顧雍心中燃起了這一想法,並且感覺自己首次有著一種活著的感覺。

不是此前那般在父親、在家族的命令下讀書識字,爲他日振興家族而成長的那種感覺,而是一種真切地活著的感覺。

而得了衆人的迴應,劉備拱手一拜後,衆人便紛紛有條不紊地行動了起來。

能夠進入劉備的決議階層之人,都不是什麼庸人。

縱是簡雍,亦可謂是州郡之才,顧雍更是被李基所認可的丞相苗子。

因此,儘管吳郡府衙的官吏架構只能說是初成體系,但也足夠整個吳郡高效率的運轉起來。

一時間,一道道命令自府衙發出。

大量的士卒、錢糧以及一應物資迅速地朝著吳郡北部調動而去,並且整個吳郡的各個縣城亦紛紛提高了戒嚴等級,避免因流民問題而遭到衝擊生亂。

在劉備的親自命令下,糜家以及吳郡剩下的世家亦是協助著平穩吳郡以糧食爲主的一應物品價格,避免在中原旱災以及流民的衝擊下,導致吳郡本土也出現動盪。

也直至此時,劉備才驟然初步意識到原來在不知不覺之中,李基居然在不到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將吳郡打造成了自己的形狀。

隨著劉備的意志一動,整個吳郡上至府衙以及各個縣衙,下至各個商賈、世家、士卒幾乎都不得不聽從自己的命令而動。

這種動員力,讓劉備不禁覺得不可思議。

只是劉備不知道的是,在李基看來這才哪到哪?

等什麼時候劉備的一紙調令,可以真正讓大量百姓自主行動起來,命令直達每一條村,那纔是讓李基爲之滿意的動員力。

等李基約在大半日後,同樣也是絲毫不停地趕回到吳縣之時,已經有第一批的錢糧開始運往吳郡北部。

李基目光一掃,迅速地朝著府衙的方向而去。

途中,李基恰好經過蔡府,驀然想起了已然有近一個月沒有相見或聯繫過的蔡昭姬。

一則:李基每日需要忙碌以及安排的事情多如牛毛;

二則:李基也沒有什麼理由特意去見蔡昭姬。

此前是由於水利規劃之事,當時縱使不合禮法,但在雙方定親的情況下方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意無意地幫李基遮掩一番。

可之後再去見蔡昭姬,可就太過於不尊重蔡昭姬以及蔡邕了,更會顯得李基乃是個心性不佳,且也是個急色之人,尚且差半年的婚期都等不及。

只是令李基有些愧疚的,則是似乎還答應了會互通書信,沒想到這段時間忙碌起來之後,李基卻是完全將此事拋之腦後了。

乃至於若不是剛好途徑蔡府,李基甚至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未過門的正妻。

只是縱使如此,李基依然沒有一絲停歇,而是迅速地經過蔡府門口,繼續直奔著府衙而去。

與大業相比,與萬千百姓的性命相比,些許的個人感情對於李基而言無關輕重。

曾經,或許李基還想象過有朝一日權柄在手,會不會過上醉臥美人膝的腐敗生活。

可當李基真正掌握一郡軍政,以郡丞身份代行郡守之權,李基的腦海之中卻是完全沒有這個想法。

無他!

相對比於美人,江山更是婀娜多姿,且那種治下的百姓以著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好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好了。

世間,料想不會有比這更爲高級的養成遊戲了。

在未盡之偉業面前,李基明明感覺自己頗愛美人,但實在沒有一絲沉淪女色的衝動。

‘或許,我拿的是李隆基的心性劇本,前期聖賢,後期初牲?’

李基的心中不禁浮現了這個念頭,且覺得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甚至是被劉備給影響的。

那句‘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實在是讓李基始終都忘不掉這魔性且理直氣壯的說法。

不過,隨著府衙近在眼前,李基的目光一凝之間,將那些雜亂的念頭盡數壓下,迅速地進入到府衙之內。

深知劉備習慣的李基沒有去正廳,而是直奔著平時劉備喜歡呆的側廳。

“子坤先生?”

只是不等李基抵達正廳,中途卻是恰好被糜竺遇見,並且直接給攔了下來,不容分說地拉到一側安靜的角落,問道。

“你爲何要同意此事,儘管主公的決策乃是爲了賑災救民,但爲臣者自當規勸主公不可行不可爲之事。”

李基擡頭一看,發現身爲商賈出身頗重形象,且自帶一種富貴君子之相的糜竺,此刻的髮型雜亂,目光亦是有著不少血絲叢生。

(PS:今天電腦憨批了,弄了好一會電腦才弄好,第二章需要稍遲一點。)(本章完)

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79章 養望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882章 斷糧?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825章 建業第79章 養望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01章 官渡奏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800章 威逼第622章 他敢?第244章 縱橫司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882章 斷糧?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12章 策與瑜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492章 司馬懿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434章 大孝啊!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573章 順逆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355章 離間計?第76章 以身入局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
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79章 養望第628章 荀彧之謀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882章 斷糧?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825章 建業第79章 養望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01章 官渡奏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800章 威逼第622章 他敢?第244章 縱橫司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882章 斷糧?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942章 幾分自信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12章 策與瑜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503章 嘴硬癥(第三更)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586章 有妖人指點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986章 跨越子午谷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312章 有一隊士卒失蹤不見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616章 都他媽的兄弟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576章 豈能無我曹孟德?第500章 白毦重甲兵第827章 子坤想不想當王?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492章 司馬懿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549章 擇主之說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434章 大孝啊!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805章 武夫與政治第573章 順逆第9章 共立軍令狀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355章 離間計?第76章 以身入局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三河市| 长阳| 舞钢市| 长岛县| 大冶市| 揭西县| 上饶市| 崇仁县| 阳高县| 武山县| 临西县| 普安县| 内黄县| 和静县| 平山县| 彭州市| 泸溪县| 宁海县| 二连浩特市| 阳泉市| 南通市| 拉孜县| 新乐市| 会昌县| 德令哈市| 繁昌县| 汝南县| 昌图县| 纳雍县| 沧源| 东至县| 大渡口区| 尚义县| 湖州市| 章丘市| 长葛市| 兰西县| 海阳市| 竹溪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