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

第136章 仁德書院

兩日後。

這也正是李基刻意放出的消息之中的時間,再加上錦衣司是以著吳縣爲中心鋪開的。

儘管由於時間尙短,錦衣司還遠遠沒有在整個吳郡各個縣城之中紮根,但是吳縣無疑已經徹底遍佈錦衣司的成員。

因此,在短短數日之內,一則流言已經在吳縣之中喧囂塵上。

【李子坤於夢中得仙人“跳”所授,知一可斷世人於統兵謀略之道水準的戰場沙盤,只需於其上推演比試一番,便知其之才學。】

甚至,便是連戰場沙盤可將世人於統兵謀略之道具體劃分爲哪五個層次,都說得可謂是有鼻子有眼。

最上者:數千年一出之神人,迄今未有;

次者:當世頂尖名將大賢,可堪冠軍侯、淮陰侯、留侯之列;

再次者:人中英傑,軍中柱樑。亦可比英布、彭越、蒯通之流;

最末者:其才學亦能顯於州郡。

且在最後還有一個不入流者,自然便是庸才。

一時間,由於這個話題與在吳縣之中名聲甚大的李基息息相關,且在錦衣司的暗中推動之下,幾乎是人口相傳,人人皆之。

販夫走卒、世家士子等均有所耳聞。

對此,絕大多數的百姓自然是權當是一個熱鬧,諸多原本就衝著李基而來的士子,則多認爲李基實乃狂妄之徒。

許劭舉辦“月旦評”,點評天下能者,那也是積累多年方纔逐漸被世人認可。

“李子坤,區區一介後學晚進居然狂妄至此?”

“沒錯,縱使他被盧公稱讚在推演之道上‘當世或無一人可堪敵手’,但他有何資格定下一沙盤以斷定世人於統兵之道的水準?”

“可笑!可笑!!”

“哼,待老夫出手破解其推崇備至的沙盤,便教之灰溜溜地退下。”

“那是,公則先生只需略微出手,想必便已是當世極限。”

……

在吳縣的一間酒舍之中,一郡士子打扮之人正語氣激憤地紛紛聲討了起來,言語之中對於那傳聞之中的李基多有輕蔑之意。

其中,被衆多士子簇擁在中心的潁川名士郭圖,臉上更滿是傲色,對於左右之吹捧可謂是享用不已。

唯有坐在郭圖身旁的許攸聞言,忍不住低聲提醒道。“公則,那李子坤可不容小覷,勿要大意了。”

“誒!”

郭圖撇了撇許攸,一撫短鬚,微微昂頭道。

“子遠,吾知你畏李子坤如虎,但非是所有人均畏他李子坤,那李子坤不過是弱冠之年,有何積累可言?”

“待吾郭公則輕取敗之,亦教那李子坤知人上有人的道理。”

許攸聞言,暗自冷笑一聲,將郭圖的心思看了個通透。

此前,郭圖憑藉著展現才學,不斷積累名聲,倒也稱得上是一位“潁川名士”。

只是潁川之中人才濟濟,名士不說多如繁星,但也不在少數。

同樣也欲成爲袁家座上賓的郭圖,僅僅憑藉著一個“潁川名士”的身份可遠遠不夠。

因此,郭圖在得知袁家二子均有派遣使者結交李基,這便動了踩著李基邀名,繼而讓袁家二子看重的心思。

甚至,郭圖所想要踩的可不僅僅是李基,還想把已經是袁紹幕僚的許攸一併踩下去。

當即,許攸也不再勸之,反而準備好好地看一下這個郭圖的笑話。

郭圖此人,許攸自詡其的才學略在自己之下,比及自己尚且不如,如何能與李子坤較量?

‘能敗李子坤者,唯有已鑽研兵法謀略大半年,且頗有所得的許子遠!正好,能讓郭公則這個蠢貨先行上去試一試如今李子坤的深淺,吾許攸再直搗黃龍!’

許攸一邊轉著酒盞暗自想著,一邊聽著周邊士子們吹捧郭圖的聲音,只覺得吵鬧不已且低俗不堪。

唯有郭圖這等人物,纔會將那些尋常士子的吹捧之言當做享用……

忽然,許攸看著酒舍之外人流涌動,大量士子與百姓都朝著一個方向而去。

許攸當即就站了起來,起身朝著酒舍之外走去,道。“那李子坤果真與刻意放出的流言一般,今日欲公然設下沙盤以求討教。”

郭圖見狀,也是連忙領著左右那一羣潁川士子跟了上去。

很快,當許攸與郭圖融入人流之中,方纔感覺這聲勢似乎比想象之中的還要盛大不少。

不僅僅是諸多自中原而至的士子,還有著大量當地世家子或百姓也正隨著人流而動,似乎是想要一睹李子坤的風采。

這等名聲威望,讓許攸與郭圖看得心中直泛檸檬。

一言一行,皆可使數以千計之人聞風而動,大丈夫當如是也。

這一刻,明明是作爲聲名遠揚的名士,許攸與郭圖驀然有種自己纔是嘍囉的感覺。

除此之外,融入人流之中的許攸與郭圖居然還看到了不少名士圈子裡的熟悉面孔。

華歆、許靖、陶丘洪……

這讓郭圖看得心中越發興奮,若是能夠當衆擊敗李基,那麼何愁名聲不至?

或許,今後吾郭公則行走於名士圈子裡,說不得都得被尊稱一聲“大賢”不可。 縱使四世三公的袁家,亦當視吾爲座上賓也。

二十里!

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

以著這個時代人均習慣“十一路”出行的體力,二十里也不過是頃刻間便已經抵達。

很快,一片坐落於太湖湖畔的建築便出現在了衆人眼前,且於那片建築最前方的門樓上書寫著四個大字——“仁德書院”。

這四個大字字體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又有明顯筆畫突出,可堪虛實相濟且極具韻律。

不少於書法之道有所造詣的士子,驚呼道。

“這是‘飛白體’,且這四字當真可堪爲:取其若髮絲處謂之白,其勢若飛舉者謂之飛……當世‘飛白體’書法造詣恐怕唯有大儒蔡邕有此水準。”

“這,恐怕是大儒蔡邕親手所書。”

“仁德書院?這是何意?書院又是何物?”

……

就在不少人都對坐落在太湖湖畔的這一片建築頗爲疑惑且議論紛紛之時,在最前方被郡兵所護衛著的一行人之中走出了兩位老者。

然後,那兩位老者走至位於高處的門樓之下。

其中一人,赫然正是大儒蔡邕;

另一人,則是被世人稱之爲“水鏡先生”的司馬徽。

與蔡邕廣爲人知的大儒之名不同。

“水鏡先生”司馬徽雖未曾入朝爲官,但其精於奇門經學、知人論世、陣法謀略的名聲卻是廣爲人知。

而這,也正是蔡邕特意相邀至吳郡共建書院的大才。

“諸位,老夫蔡伯喈……”

隨著蔡邕那似是有著幾分意氣風發,老當益壯之感的發言,原本略有些混亂喧鬧的場面迅速地安靜了下來。

且於人羣左右維持秩序的郡兵,也跟著複誦蔡邕的話語,以便被在場的販夫走卒、名人士子所知曉。

隨即,蔡邕朝著劉備所在的方向略一拱手,道。

“承蒙吳郡郡守劉玄德關懷士子學業,欲爲大漢輸送更多人才,特撥錢糧物料建立‘仁德書院’,且請老夫擔任仁德書院山長教導學子。”

“何爲仁德?何爲書院?”

……

深諳什麼爲“廣而告之”的李基,自然不會放過這一次宣揚“仁德書院”的機會。

吸引而來的士子,劉備縱使能夠吸引得更多在麾下效力,那也只能是解一時之需。

唯有真正建立屬於自己的人才培訓體系,纔是長久之計。

爲何漢末時期,英傑不斷,將星璀璨;

可到了三國後期,人才凋零,甚至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等諺語。

除了人口的劇烈下降,社會動盪不安,導致的人才大幅度下降,也與魏蜀吳均沒有完整的人才培訓體系有關。

仁德書院所肩負的,正是這一重任。

或許,由於種種因素限制,讓這個時代人人識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仁德書院的存在也必然能爲劉備集團產出源源不斷的人才。

當然,明面上仁德書院自然是秉承著“知識不分南北,人才不論寒貴”,即便是在仁德書院學業有成,書院也絕對不會限制學子的去向。

但仁德書院推薦就業,這很合理吧?

再者,秉承“尊師重道”之意,身爲弟子你敢忤逆老師?

老師讓你在劉玄德麾下效力,伱敢去投靠曹孟德?

隨著蔡邕親自向世人介紹“仁德書院”,且言明將上萬卷書籍盡數捐獻於“仁德書院”,書院學子盡皆可隨意翻閱之後,在場的學子們幾乎沸騰了。

而當蔡邕言及“仁德書院”所秉承的乃是先賢“有教無類”之觀念,不論貧富,不論出身,只要符合書院的考察便可入學。

且蔡邕擔任山長,“水鏡先生”司馬徽擔任副山長之餘,甚至還獲得了大儒鄭玄的支持,派遣弟子孫幹前來祝賀之,言及鄭玄他日亦定當至書院教授學子。

一時間,衆多士子們大多已然激動得不能自己。

對於這個時代的士子們而言,知識是有價的,是存在門檻的,是被各大世家、名士所把持著的。

對於普通的寒門士子而言,就算是想學,往往都難尋門路。

故以,衆多士子纔會選擇出門遊學,除了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意,爲的更多的是與不同士子相互交流學識,提高自己。

而如今,蔡邕所當衆宣佈的這一消息在衆多士子,尤其是寒門士子耳中,完全不亞於是一道驚雷。

這就好比,清北融合,且宣佈全國學子分數線全部與北平一致。

霎時間,不少寒門士子激動得不顧形象地歡呼了起來,甚至老淚縱橫。

唯有身爲潁川名士的郭圖以及不少潁川世家出身的士子,臉色一下子難看了起來……

(本章完)

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36章 圍三闕一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24章 意在萬世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872章 曹洪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378章 國士侯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160章 地上涼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520章 大都督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969章 劉曹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7章 毒士???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974章 “火”字第790章 倒反天罡144.第144章 大海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859章 調兵遣將
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36章 圍三闕一第902章 久病成醫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790章 倒反天罡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765章 玄德至豫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9章 斬草除根?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24章 意在萬世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376章 你還真懂啊?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649章 這這不對吧?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405章 江東鼠輩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350章 虎牢關呂布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872章 曹洪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607章 顏良文丑第378章 國士侯第468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滿天星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701章 廟算無雙大將軍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767章 黃天聖人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160章 地上涼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520章 大都督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969章 劉曹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391章 未及冠版徐庶第340章 待吾破賊第7章 毒士???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709章 雙全之法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672章 彭城急報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561章 一個大膽的想法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683章 給甕生火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974章 “火”字第790章 倒反天罡144.第144章 大海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420章 這有何難?第859章 調兵遣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吴桥县| 莎车县| 汝南县| 满城县| 吴堡县| 青田县| 河北区| 平南县| 读书| 浦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射阳县| 舞阳县| 安吉县| 荣昌县| 屏东县| 乐亭县| 青浦区| 康保县| 太原市| 高阳县| 团风县| 建平县| 建宁县| 辽源市| 健康| 刚察县| 枝江市| 石泉县| 黄石市| 禄劝| 郧西县| 皮山县| 民勤县| 威海市| 鄂伦春自治旗| 怀远县| 历史| 德化县|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