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1章 徹底定調

“不對,那他們爲什麼在磕頭?”

李奧利聞言,神色帶著幾分驚駭地朝著李基看去。

不是因爲這個問題太過於刁鑽,而是子坤主人派人教給他的話語之中就有著這麼一個答案。

就彷彿子坤主人早就在數日前預料到了這個名叫張昭的漢人會如此詢問,這讓李奧利本能地脫口而出道。

“倭人這是在以動作示範若是他們的領主攻了過來,那麼你們就是這個下場。”

這幾乎不帶一絲猶豫的回答,令張昭的眉頭微皺。

以著那幾個倭人的神態,這個回答顯然不太對,但是李奧利這種不假思索的回答速度,又完全不像是臨時編造的謊言。

‘就連武器都是金子做的?’

“稟大人,倭人說他們的領主是受神明庇護的,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就連武器都是金子做的,鋒利無比。”

若是李奧利巴拉巴拉地說一大堆倭國當年是因爲什麼原故沒有給光武帝送金子,那麼張昭幾乎瞬間就明白李奧利在說謊。

俗,太俗了!

這一刻,張昭腦海裡所萌生的第一個念頭居然是覺得這種金銀之物太俗了,倭國把握不住。

這一句話不斷地在所有人的腦海之中迴盪。

大漢缺金,也缺銀!

至於在場的其餘文臣武將,亦是聽得目眩神馳。

【大漢的大人不喜歡卑躬屈膝的人,越是表現得有骨氣,越是表現得堅貞不屈,大漢的大人就越欣賞你們,越有可能放過你們。】

當即,李奧利將自己記住的回答說了出來。

【求閣下一定要幫我美言兩句。】

正廳之中遑論是張昭還是張飛,那原本滿是鄙夷的表情都緩緩地收斂了下去,雙眼隱隱約約開始泛起綠光。

下一刻,張昭臉色一沉,那本就顯得老相的五官微微一抖,轉身便是朝著劉備躬身道。

“翼德將軍,你嘴瓢了,是要弄清楚倭國是否爲暴秦遺民,故以包藏禍心,當年以陶器麻布辱我大漢。”

眼看著大廳之中一衆文臣武將可謂是羣情洶涌,劉備伸手虛壓了下來,先是讓大廳都安靜了下來,然後又轉而看向李基問道。

向來自詡名士的張昭呼吸也不自覺地變得急促起來,眼珠子直勾勾地盯著那三個倭人。

不說那已經是近兩百年前的事情,並且這等大事也絕非尋常的倭人所該知曉緣由的。

而此言一出,原本坐在大廳之中權當是看猴子笑話的武將們,臉色幾乎是紛紛地沉了下來,一雙雙銳利的目光在李奧利以及倭人的身上剮動。

李奧利點了點頭,表示清楚,然後恭恭敬敬地朝著已經流露出幾分急迫的張昭答道。

頓時,那三個倭人磕頭不止的動作一頓,相互對視一眼,就彷彿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大漢不是圖瀛洲的金銀礦物,而是去爲了確認大漢附屬國倭國是否已被所謂的邪馬臺國所滅,再順便確認一下倭國當年是否與暴秦遺民有關,所以纔會在金銀遍地的情況下獻上陶器麻布給朝廷暗中侮辱大漢。

李基略微沉吟了一下,似乎是臨時在權衡思索利弊,然後才拱手道。

李基看著那向來都是表現得嚴正沉穩的張昭,一臉正氣地說出這一番話,險些忍不住撫掌而贊。

就連天子都到了賣官鬻爵的地步,曹老闆原軌跡爲了撈金更是自創摸金校尉,可想而知如今的大漢到底有多缺那些俗物。

這三個倭人似乎驟然強硬了起來的反應,驚得張昭一愣一愣的。

大漢的版本都已經進化到黃天當立了,僅僅是神明庇佑顯然是不夠看,並且就連代表黃天的張角都已經涼了,怎麼可能嚇得住漢人?

然而,當聽到後半截之時。

更重要的是張昭已經被李奧利那一句話之中,足足摻雜著的四次“金”字給擊得頭暈目眩了起來。

“怎麼可能?當年倭國派來使節叩見光武先帝之時,所帶來的禮物也不過是陶器以及一些棉麻布罷了,倘若倭國當真是黃金遍地,甚至富裕得拿黃金打造武器,又怎敢向朝廷獻上那些東西?”

金礦挖礦……數不盡的黃金被挖出來……

黃金打造的鎧甲……

“有問題!”

……

至於李奧利此刻心中對於李基卻是驚若天人,這一切就彷彿是提前安排好似的,不管是張昭的問話,還是那三個倭人反應,都與李奧利牢牢記在心中的完全一致。

李奧利聞言,轉而朝著身後的三個倭人翻譯了起來,道。

【我身上的東西在那艘船上就被搜刮乾淨了。】

可只要確認了瀛洲當真蘊藏著大量金銀礦物,那對於瀛洲來說可就當真是黃泥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主公,子布所言極是,那倭國問題重重,遑論是爲了維護附屬國,亦或者是徹查當年倭國是否故意辱我大漢,合該遣人調查此事。”

【漢人的大人們表示很欣賞你們表現的骨氣,並且問你們身上有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換取性命?】

旋即,三個倭人連忙便是擡頭挺胸,繃緊表情,眼睛睜得大大的仰著頭之餘,語氣硬朗了起來接二連三地朝著李奧利問道。

一開始,李奧利所說的神明庇護自是讓在場之人嗤之以鼻,只覺得倭人愚昧不堪。

而後,在其餘文臣武將逐一離開後,劉備與李基同時起身往著正廳一角被屏風所擋的區域而去。

【閣下,你看看是不是這個樣子。】

“沒錯,大哥,起碼那瀛洲有沒有金山銀山要弄清楚啊!”

“其一,當年爲我大漢附屬乃是倭國,而非此三人所自稱的邪馬臺國;其二,既然瀛洲內蘊金銀礦物,爲何當年不見倭國貢於先帝;其三,史書所載,倭國當年所貢不過陶器麻布等物,或那倭國當真是暴秦遺民,故以此法子暗中辱我大漢猶未可知。”

首先一個倭國當年侮辱大漢以及先帝的罪名是鐵板釘釘了,再搭配一些暴秦遺民的鐵證,那就算大漢將倭國滅國,九泉之下也容不得喊冤了。

不得不說,論變臉還得看我大漢文士。

那幾近形同實質的威勢,嚇得李奧利身體本能地有些顫顫巍巍起來。

【只要能放我回去,我一定會找出能讓漢人大人們滿意的東西的。】

劉備的此言一出,幾乎是徹底地將這個論調給定了下來,徹底將此事放到了檯面之上。

“他們表現不清楚那種國主大人的事情,但是他們表示用金子做的武器只不過是稀鬆平常,有些領主大人甚至用黃金來打造鎧甲,並且其中有一個人曾經監督過金礦挖礦,每天都能看見數不盡的黃金被挖出來送給國主大人。”

看看張昭的這一番話,說得多麼的大義凜然且邏輯完美。

在這屏風之後,赫然跪坐著鄭玄、盧植、蔡邕三位當世大儒。

而緊隨在張昭之後,一衆文臣武將也是隨之反應了過來,紛紛開口贊同道。

這一刻,被驚得有些失態的張昭語氣急促地反問道。

“常言道:君辱臣死!那倭國不管是否尚存,我張昭爲大漢臣民亦決計不能容忍這等事情發生,應當速速派人前往瀛洲徹查此事前後因果,看那倭國是否與暴秦遺民有所關聯,再查瀛洲是否有金銀遍地卻呈陶器麻布辱我大漢。”

“哼,那你且問問這三個倭人憑什麼覺得他們的領主有資格到我大漢要人。”張昭滿是審視地問道。

三個倭人聞言,心中大喜,那堅定且有骨氣的神態更爲出衆之餘,相互對視了一眼,又搖了搖頭,回答了起來。

尤其是負責財政的糜竺,就連臀部都不自覺地遠離了些許坐具,身體微微朝著李奧利以及三個倭人的方向傾去。

李奧利連忙點了點頭,然後轉頭以著倭語開口道。

【這樣夠不夠精神……】

“小……小人不敢!”李奧利有些結結巴巴地問道。

然而,就在李基的眉毛略微一挑之時,一臉正色的張昭語氣一轉,似有浩然正氣般開口道。

“主公,依吾愚見,其中大有問題!”

“我等既爲漢臣,自不能視此事如未察,當速速查明而後稟報朝廷,以正視聽,使四方附屬之國不敢蔑我強漢。”

“你沒有說假?”張昭質問道。

劉備點了點頭,先是朝著李奧利以及三個還在擡頭挺胸的倭人揮了揮手,讓士卒將此四人帶下去之餘,開口道。

【閣下,我們表現得更有骨氣一點,會不會不用給東西都能被釋放?】

“以子坤之見,該當如何?”

尤其是性格最爲暴躁的張飛,手中的筷子直接被捏斷,一雙虎目牢牢地鎖向李奧利。

“既然如此,備亦贊同該速速查清此事稟報朝廷,但瀛洲遠在海外,如此探查,且容備細細斟酌。”

這三位大儒之所以會在這裡,正是由於涉及到附屬國之民,處置起來容易引起非議,故以李基提議讓劉備請這三位大儒在一側旁聽見證。

在崇尚儒學的大漢,大儒可謂是德才皆備以及名聲極大的一個羣體了。

在如今朝廷威望江河日下的情況下,大儒某種意義上就是權威的代名詞。

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940章 陽謀?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925章 汝父何人?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5章 戒“備”森嚴第403章 營嘯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87章 可願降?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8章 大興,大興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82章 區霸之野望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901章 官渡奏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56章 死間第606章 水攻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976章 烽火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39章 上架感言第458章 唯有殺!第281章 蹋頓第882章 斷糧?第217章 陽謀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930章 棋局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584章 平蠻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583章 遷治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
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836章 古君子遺風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779章 困於風雪第663章 最後的殺招第961章 洛陽事急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940章 陽謀?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867章 看你如何擋我李子坤?第925章 汝父何人?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5章 戒“備”森嚴第403章 營嘯第526章 摸魚式打法(第三更)第425章 潁川陳氏的下注第464章 關乎千秋萬代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375章 此辱,當百倍報之第887章 可願降?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8章 大興,大興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65章 似乎是個盡興的機會第482章 區霸之野望第324章 董卓入京第437章 此道,子坤不如我也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537章 大丈夫何患無妻無兒第901章 官渡奏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35章 吾有子坤,有何懼之?第856章 借首級祭旗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871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651章 劉備的決斷第656章 死間第606章 水攻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976章 烽火第11章 他日,當待之以國士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39章 上架感言第458章 唯有殺!第281章 蹋頓第882章 斷糧?第217章 陽謀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449章 優孟衣冠第572章 父慈子孝第51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857章 興漢北伐討賊檄文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930章 棋局第794章 不是請客吃飯第584章 平蠻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531章 黃忠?不足爲患(第三更)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749章 赤腳迎許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707章 袁公路的祈禱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583章 遷治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271章 幽州牧劉虞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720章 天時地利人和盡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天等县| 大荔县| 雅江县| 镇坪县| 泽普县| 秦安县| 华池县| 拜城县| 台北县| 墨脱县| 内江市| 平舆县| 琼中| 页游| 龙南县| 崇州市| 日照市| 大同县| 泽库县| 青阳县| 灵川县| 介休市| 赤壁市| 六枝特区| 绍兴市| 汨罗市| 丹凤县| 大丰市| 崇州市| 彰化市| 伊金霍洛旗| 罗城| 准格尔旗| 兴义市| 丹寨县| 安庆市| 莱西市| 长沙市| 广州市|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