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

孫堅聞言,連忙指揮著麾下四將以及親衛往著一側躲開。

而遠處那一片白影的速度則是明顯拔高了一大截,飛快地朝著孫堅的方向而來。

隨著雙方的距離拉近,孫堅方纔看清那所謂的一片白影,赫然正是五百騎白馬義從。

白馬白甲,再加上夜色昏暗,方纔在黑夜中遠遠只覺得是一大片的白影。

只是看著趙雲所領僅有五百騎,後方追兵則是由華雄所領的千餘西涼鐵騎。

本就在三輔之地抵禦了數年西羌之亂的孫堅,再兼之攻打汜水關多日,深知西涼鐵騎的強大,連忙高聲提醒道。

“趙將軍小心,敵將乃是西涼猛士華雄,且所率領的是上千西涼鐵騎精銳,不可硬碰。”

趙雲沒有多言,所率領的白馬義從速度依然未減,繼續朝著前方掠去。

隨著白馬義從的靠近,華雄亦是注意到了自前方孫堅的方向掠來一片白影,且還有著急促的馬蹄聲。

與孫堅不同的是,華雄作爲一名經驗豐富的騎將,凝神靜聽分辨了一下馬蹄聲,不到數息間就判斷出那片白影實則不過是五百騎。

“好膽!竟敢與我西涼鐵騎對衝!”

華雄的眼神一凝,臉上流露出幾分殘忍的笑容。

若論大漢的三大盛產騎兵之地:涼州、幷州、幽州,此三州的騎兵作戰風格可謂是迂迴不同。

曾在西漢末年輔助光武帝奪取天下的三支精銳,除了冀州強弩之外,餘下兩支便是靈活騎射著稱的幽州突騎與韌性絞殺著稱的幷州兵騎。

(PS:光武帝麾下三大精銳是史料,且有趣的是白馬義從的前身是幽州突騎,覆滅了白馬義從的先登死士前身則是冀州強弩。)

只是隨著東漢建立,涼州戰事頻繁程度更甚於幽州、幷州,這也讓涼州漸漸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騎兵風格,那便是以悍不畏死破陣的西涼鐵騎。

狹路相逢,勇者勝! ωwш◆TTkan◆Сo

而西涼鐵騎最是不怕,亦最是狂熱的便是與敵人衝陣,享受著碾壓著對方的血肉撕開敵方軍陣的感覺。

“西涼鐵騎!隨本將,衝陣!!!”

華雄大喝了一聲,引得那跟在華雄身後的千餘西涼鐵騎高聲迴應一句後,然後卻近乎於身體本能那樣,操縱著戰馬,以著華雄爲鋒頭,組成了一支鋒矢陣。

西涼鐵騎的變化,被趙雲盡數看在眼中,神色微微有所凝重。

若是由趙雲親自指揮白馬義從,在疾馳過程中組成鋒矢陣只會更快更完善。

然而,白馬義從的數量纔多少?

趙雲麾下僅僅三千。

就算是近年來在幽州不斷擴充白馬義從規模的公孫瓚,如今也不過是六千左右。

西涼鐵騎的數量又有多少?

動輒萬計。

而在雙方騎兵對衝的過程,距離幾乎是飛快地拉近著,華雄率領的西涼鐵騎已經下意識地凝神屏息,準備著雙方對衝碰撞的那一剎那。

然而,就在雙方距離約爲三十步左右,對於騎兵而言已是近在咫尺之時。

“變陣!”

趙雲手中涯角槍朝天一指,大喝了一聲。

當即,原本維持著鋒矢陣似乎準備決死衝鋒的五百白馬義從,驟然一左一右地開始散開。

下一刻,西涼鐵騎與白馬義從交匯而過。

自孫堅的視角看去,就彷彿是西涼鐵騎如熱刀切積雪那樣,沒有一絲阻礙地將白馬義從鑿穿。

然而,事實上卻是雙方沒有產生任何實際性的碰撞。

白馬義從展現出驚人的靈活能力,整個鋒矢陣自發從中左右分開,兩軍之間保持著約莫爲三丈的距離交錯而過。

這個距離,雙方甚至能夠在黑夜之中看清對方的五官臉龐。

華雄與趙雲,亦是相互之間對視了一眼。

“世上竟還有如此精銳?!”

同爲騎兵統領,華雄更是明白想要做到這種如臂驅使的程度是何等艱難。

不僅僅是統領的水平極高,便是這一支騎兵也絕對是精銳之中的精銳,其精銳程度甚至還在華雄親率的這些西涼鐵騎之上。

只是,就在華雄率領著西涼鐵騎完全與白馬義從交錯而過,卻是還來不及思考下一步之時。

“噔噔噔……”

大片弓弦震動的聲音傳入到華雄耳中,緊隨而至的則是大量箭矢的破空之聲。

‘不好!’

華雄心中僅僅來得及閃過這個念頭。

白馬義從以著騎射所釋放的箭雨,已然落在了速度降低了不少的西涼鐵騎陣型之中。

原本長於衝擊的密集陣型鋒矢陣,反而增幅了白馬義從箭雨所能造成的殺傷力。

僅僅是一波箭雨落下,西涼鐵騎所組成的鋒矢陣之中,便是響起了超過百聲連忙不絕的哀嚎慘叫聲。

“散開!”

“撤退!!!”當即,華雄幾乎沒有一絲猶豫,一連發出了兩道指令。

一邊指揮著西涼鐵騎迅速散開躲避後續可能接踵而來的箭雨之餘,一邊則是果斷地選擇撤退。

儘管華雄所指揮的西涼鐵騎數量遠在白馬義從之上,但是白馬義從所展現的精銳程度讓華雄心驚不已。

再加上時逢昏暗黑夜,華雄完全不清楚敵方後方是否還有埋伏或者援軍。

撤退,無疑已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惟一讓華雄頗爲遺憾的,便是就差那麼一點點就能取下孫堅的頭顱獻於相國面前。

而面對著西涼鐵騎的撤退,趙雲僅僅是率領著白馬義從順勢追趕了一陣,也沒有深追或阻攔的意思。

此處距離汜水關不遠,不管是深追還是阻攔都是不智的選擇,能夠在不造成不必要的折損前提下驚退對方,趙雲已經頗爲滿足。

旋即,趙雲一邊命田豫率領一支小隊先行返回稟報主公與軍師李基,一邊則是率領白馬義從朝著孫堅的方向迎了過去。

“孫將軍,汝爲何會被西涼鐵騎沿途追襲到此處?”趙雲詢問道。

“軍中斷糧,華雄又率軍趁機偷襲,吾能保得住這條性命還多虧了麾下親信用命以及趙將軍來得及時……”

說到這裡之時,孫堅的眼中閃過一絲狐疑,問道。“倒是趙將軍爲何會在此處?”

趙雲答道。

“盟軍大軍已至此處後方四十里外,再有兩日路程便能抵達汜水關下與孫將軍匯合。因此,我奉軍師之命提前率領一部騎兵過來偵查地形,選擇適合大軍安營紮寨的地點。”

聽罷,孫堅心中僅有的那點疑心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對趙雲的感激之情。

若不是恰好得到趙雲的援助,孫堅自覺未必能夠逃得過華雄的追殺。

只是……

孫堅扭頭看著身後僅剩百餘騎的親兵,心中頓感憤怒又悲切。

好消息:那積攢了許久的百餘匹戰馬保住了大半;

壞消息:近萬本部士卒被如此衝散,即便後續勉強還能收攏一部分,恐怕也起碼折損七成以上。

某種意義上,經此一敗,精銳大損的孫堅已經可以提前退出這一次羣雄討董的舞臺了。

一念至此,孫堅心中怒火大起,甚至徹底壓過了戰敗的悲涼,怒吼了一聲。

“袁術小兒!!!”

旋即,紅著眼的孫堅向趙雲問清盟軍大軍營寨的方向,提著古錠刀,不顧麾下四將的勸阻,便是朝著營寨的方向騎馬飛奔而去。

不過,在孫堅尚未抵達營寨之前。

李基正與郭嘉在不急不緩地對弈著,只是隨著棋局漸入中盤而開始汗流浹背的郭嘉相比,李基反倒是一副從容輕鬆的模樣,不時地品口茶,不時目光又看向不遠處的營寨入口。

“先生,能不能中盤棄子投降?”

習慣性如此稱呼的郭嘉,向來散漫的臉龐上盡是苦色地問道。

與李基對弈,郭嘉如何不清楚勝率是五五開的。

所謂的五五,指的是誰贏完全取決於李基的心情。

在郭嘉看來,古往今來有數的棋手,恐怕也只有身著皇袍的那一位漢景帝劉啓可以穩勝李基了。

“再玩一會。”

李基無視著郭嘉臉上的苦澀,溫和地拒絕了郭嘉的提議之餘,說道。

“再者,此亦能磨鍊奉孝在逆境之中的心態,不可焦躁,於步步爲營之中尋找勝算。”

郭嘉沒有搭話,但眉頭幾乎是擰成一團,琢磨了良久正想要放手一搏之時……

李基豁然起身,道。

“棋局再緩,改日再下。”

“啊?”

這忽然的變故,氣得郭嘉有種直吐血的衝動。

不過看著李基起身之後快步地朝著營寨正門的方向走去,意識到必有正事,臉色一肅,也是連忙跟了上去。

率先一步趕回來的,無疑便是田豫所率領的那一小隊白馬義從。

而看著李基出現在正門處相迎,田豫略微一怔,心中不禁閃過了一個念頭。

‘莫非,此事軍師早有預料?’

旋即,田豫連忙在距離李基尚有十步的時候就翻身下馬,快步走到李基面前行禮,言簡意賅地稟報了經過。

李基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吩咐田豫等人先行下去歇息之餘,則是腳步匆匆地朝著劉備駐軍的大帳趕去。

反倒是郭嘉聽聞此消息大爲震驚,快步跟上之餘,道。

“孫將軍在盟軍之中已是驍勇善戰之將,上萬本部士卒如此短的時間內便被擊潰,董賊麾下西涼鐵騎莫非當真如此恐怖?”

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83章 鉅富糜家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64章 青釭劍第303章 昭亭侯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296章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346章 七三開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44章 縱橫司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974章 “火”字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303章 昭亭侯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92章 孫氏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39章 威與德第447章 大演武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492章 司馬懿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850章 舊病復發?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556章 雄壯否?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771章 子坤,你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788章 系別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668章 密信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967章 死戰奏疏
第587章 二百里相迎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769章 天命所歸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397章 討吳盟主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83章 鉅富糜家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65章 你冤不冤,我還不清楚?第664章 青釭劍第303章 昭亭侯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296章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13章 開啓民智的利器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346章 七三開第328章 諸侯會盟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786章 這道法很自然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550章 太想進步了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890章 一騎當先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51章 又見薄落津第227章 裝扮吳縣第244章 縱橫司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974章 “火”字第729章 黃河決堤第303章 昭亭侯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973章 洛陽突圍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92章 孫氏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239章 威與德第447章 大演武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492章 司馬懿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850章 舊病復發?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335章 酸棗大舞臺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493章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初遇(第三更)第532章 新野之戰(一)第564章 荊州決戰伊始第68章 忠君愛國賈文和?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556章 雄壯否?第559章 豪華單間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771章 子坤,你第333章 能與漢室劉姓相比?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788章 系別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668章 密信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967章 死戰奏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沿河| 大连市| 江西省| 樟树市| 明溪县| 新建县| 沈阳市| 仙游县| 伊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汉源县| 渭南市| 高淳县| 大名县| 阜阳市| 东莞市| 九寨沟县| 从江县| 康保县| 洱源县| 汉川市| 雷山县| 梁河县| 海宁市| 禄丰县| 邵东县| 许昌县| 九龙坡区| 高唐县| 忻州市| 中宁县| 连州市| 芷江| 通山县| 西青区| 平乡县| 保康县| 大连市| 克拉玛依市| 彭阳县|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