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

一時,袁軍士氣大漲,在各個將領的率領下衝出藏兵坑。

驟變的形勢,似是源源不斷冒出的袁軍,令公孫軍爲之一亂,便是公孫瓚一時也失了分寸。

爲何袁軍會出現在此處?

然而,公孫軍陷入到一時的混亂之中。

在藏兵坑中養精蓄銳良久的袁軍卻宛如是猛虎出籠,爭相朝著因陷馬坑而停滯不前的騎兵衝去。

血腥的廝殺,再一次爆發。

失去了速度的騎兵,與靶子無異。

面對著步卒,這些精銳騎兵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瞬間就落入到了下風。

即便一些反應快的騎兵匆匆下馬步戰,又如何抵擋得了列陣的袁軍。

而在步卒先一步衝出與公孫軍戰成一團,大量的弓兵也出了藏兵坑,在袁紹的指揮下列陣。

“放箭!放箭!!!”

隨著袁紹的一聲聲大喝,可謂是萬箭齊發!

無數箭雨紛紛朝著陷於河牀淤泥中進退兩難的幽州騎兵傾瀉而去,濺起無數血花。

幷州狼騎與西涼鐵騎往往還會配有小盾便於衝陣廝殺,可幽州騎兵向來以速度與騎射見長,不管是白馬義從還是幽州騎兵都沒有盾牌。

這也導致陷於河牀中的幽州騎兵,幾乎是成了一個個活靶子,避可無避。

縱使有血性十足的幽燕男兒自發地主動還擊,可騎兵所攜的短弓除非有馬速的加持,否則射程如何比得過弓兵所用的長弓。

更重要的是,袁紹爲了佈置弓兵不知與謀士團研究討論了多久,位置堪稱是巧妙之極。

恰好是在騎兵手中短弓射程所無法觸及,弓兵手中長弓卻又是能射得到的位置。

一陣陣慘叫哀嚎聲不斷在陷於河牀的幽州騎兵中響起,聽得公孫瓚目眥盡裂,怒不可遏。

中計了!

中了袁紹的奸計!!!

儘管公孫瓚不明白袁紹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但眼前的局勢無疑是對公孫瓚極度不利。

那勉強可強渡的清河,讓大量幽州騎兵陷在其中,進退皆兩難。

不過,戎馬半生的公孫瓚還是迅速的冷靜了下來,目光銳利地判斷著局勢,決斷眼下是該進,亦或退。

退,則是損失慘重,怕是要被袁紹強行留下半數騎兵不可;

進,生死難料。

此刻,一念之差所決斷的不僅僅是公孫瓚自己的野心,還有六萬兒郎的性命。

尤其是在袁紹身後的藏兵坑中,似乎一直都有著源源不斷的兵力冒出來。

這無疑是給與著公孫瓚極大的壓力,因爲根本就無法準確判斷到底有多少伏兵。

下一刻,公孫瓚與袁紹無意中對視到了一起,相隔頗遠,但公孫瓚彷彿是感受到了袁紹那得意的眼神。

退?!?!

公孫瓚心中極度的不甘,也清楚自己這一退,也就代表著將整個冀州拱手讓出。

且公孫瓚就算回到了幽州也是威望大失,沒有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緩過氣來,更別談重整旗鼓繼續南下與袁紹爭鋒了。

但爲了儘可能地保全麾下兒郎,不至於讓這些本該馳騁如風的兒郎如此憋屈地死於袁軍箭下……

公孫瓚死死地咬著牙,心中漸漸有了傾斜的抉擇。

而就在公孫瓚揮手,咬著牙準備讓全軍後撤之時,一直注視著袁紹以及後方不斷涌出袁軍的眼睛猛地一亮。

涌出袁軍的數量,一直在明顯減少。

且袁軍看似氣勢如虹,士氣高漲,佔盡了優勢。

可公孫瓚掃了一眼,發現袁軍數量實則也不過是五萬之數。

在兵力上,袁軍完全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更重要的是,這可是平原地形,只要騎兵能稍稍緩過氣來,莫說是六萬騎兵,就算是一兩萬騎兵都足以慢慢將這些步卒給風箏至死。

尋常平原地形中,來去如風的幽州騎兵根本就不懼弓兵箭雨。

“差點讓袁狗給唬住了!”

公孫瓚憤怒地開口道了一句。“不退!某今日定要生擒活捉袁本初,讓其嚐嚐耍這等小聰明的苦果!”

“白馬何在?!”

公孫瓚高呼一聲。

而在如今清河南岸中爆發的亂戰中,藉由界橋通行的白馬義從已有超過五千之數迅速通過,紛紛高聲迴應著公孫瓚。

“願隨主公征戰!”

與陷於河牀大亂的幽州騎兵不同。

作爲當世有數的強兵,白馬義從即便在遭遇如此埋伏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相當高昂的士氣。

“義之所至!”公孫瓚呼。

“生死相隨!!”

“蒼天可鑑!”公孫瓚再呼。

“白馬爲證!!!”

五千白馬義從齊應答,士氣之高昂似乎完全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甚至就連原本陷在河牀內一時混亂的幽州騎兵士氣都爲之一震。

白馬義從,不僅是當世有數強兵,更是已經成爲無數幽州騎兵心中支柱所在。

白馬尚在,何謂之敗?

而公孫瓚手中馬槊朝著袁紹的方向一指,目光銳利如刀。

即便袁軍的埋伏早有準備,但倉促之間袁軍的軍陣不免也顯得比平常要鬆散不知道多少。

袁紹與白馬義從所在的位置,更是稱不上遠。

而袁軍已無大纛,士氣盡維繫於袁紹一人身上。

這也便是袁紹爲何要穿著如此顯眼矚目的黃金甲冑的原因所在,爲的便是教袁軍能清楚看到他袁紹尚屹立在戰場之中。

因此,只要擊退或擊殺袁紹,袁軍士氣也將會在頃刻間大潰。

這在公孫瓚看來,無疑頃刻間可以反敗爲勝的機會所在。

或許世人皆認爲幽州騎兵不善衝陣,但那又與我白馬義從何干?

經由趙雲的驗證,公孫瓚早就意識到白馬義從也絕非是沒有衝陣能力的,甚至白馬義從的衝陣能力絕對不遜色於西涼鐵騎。

當年,趙雲能夠率領白馬義從三進三出烏桓大軍,我公孫瓚今日又何嘗不可馬蹄袁軍?

‘袁軍陣型已亂,破之,有很難?!’

念及趙雲那個後輩率領白馬義從打出的誇張戰績,讓公孫瓚此刻也不禁膽氣橫生,高呼道。

“白馬,隨我破陣斬將!”

下一刻,公孫瓚一馬當先在前,朝著袁紹的方向疾馳而去。

在其身後,五千白馬義從自發組成鋒矢相隨。

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642章 中計矣!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73章 真毒士第622章 他敢?第83章 鉅富糜家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160章 地上涼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355章 離間計?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59章 老東西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25章 調度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14章 天子氣第685章 地獄笑話
第539章 注視著益荊之戰的眼眸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99章 願爲長壽之龜第108章 離別在即?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642章 中計矣!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524章 袁氏底蘊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21章 大聰明的樣子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319章 凌駕神明之上第629章 曹昂求援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479章 誰人敢擋?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853章 可謂大孝第494章 諸葛亮上門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73章 真毒士第622章 他敢?第83章 鉅富糜家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621章 戰略攻勢(第三更)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33章 此事易耳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160章 地上涼第309章 醜陋之舉第315章 太不小心了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627章 外愚內智荀公達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588章 李基教子(第三更)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897章 官渡決戰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273章 烏桓!烏桓!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355章 離間計?第703章 來不及的棉花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648章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907章 魂斷官渡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851章 請以此劍殺我第845章 劉備與李基的衝突矛盾?第390章 潁川訪才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858章 若敗,無顏見父老鄉親第363章 匡扶漢室第497章 兩個極端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59章 老東西第935章 八百張遼第625章 調度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321章 劉宏駕崩第739章 掘開了世家的命脈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64章 何其悲哀也?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14章 天子氣第685章 地獄笑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建阳市| 航空| 偃师市| 涞源县| 通化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黄浦区| 根河市| 和平区| 玉树县| 博乐市| 航空| 抚州市| 黔东| 三台县| 宁海县| 库车县| 筠连县| 浦城县| 永仁县| 桦川县| 含山县| 溆浦县| 洛川县| 庆元县| 琼中| 疏勒县| 师宗县| 睢宁县| 阿城市| 铜陵市| 当涂县| 崇明县| 钦州市| 玉林市| 临湘市| 成武县| 安陆市| 林州市| 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