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

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

對於賈詡而言,別說是血濺五步了,就算是血濺一步都受不了。

當(dāng)然,這個的前提是賈詡自己的血。

要是別人的血,就算是血流成河,賈詡都無所謂。

這可是關(guān)乎安全的大事,所以賈詡決定先開溜離開吳縣避避風(fēng)頭。

“文和,且留步,且留步。”

只是,李基再度拉著賈詡,道。“文和接下來還需在府衙之內(nèi)輔助主公,不可輕離吳縣也。”

“府衙有你李子坤,處理一郡事務(wù)不過易如反掌,我在或不在有甚干係?”賈詡反問道。

“我即將離開府衙前往吳郡各地考察,以備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之事。如此一來,主公身邊唯有文和與憲和二人輔助,文和豈能擅離?”李基開口解釋道。

然而,迴應(yīng)李基的是賈詡那意味深長的注視。

對於代替李基提出那嚴苛的安置流民之策,不在乎名聲的賈詡考慮到可以藉此表現(xiàn)一下自己真正的用計風(fēng)格,自然是樂意接受的。

如此一來,今後縱使賈詡不得不正面提出毒計,也不至於會讓拜爲(wèi)主公的劉備沒有一絲絲心理準(zhǔn)備。

只是,賈詡沒有料到的是那居然僅僅只是個開始,真正的麻煩還在後面等著他。

片刻之後,賈詡方纔撫掌一笑,道。

“好好好,一時不察,不料我也上了你李子坤的當(dāng)。”

李基露出了純良一笑,似乎完全沒有那個意思。

什麼讓賈詡背鍋,順便後續(xù)還讓賈詡留在府衙之中不便外出,只能每天處理政務(wù)解悶之類的,李基怎麼可能會是這樣的人呢?

李基目光真摯地看著賈詡,一副盡將大事託付之態(tài),道。

“文和,這也是臨時決定之事,只能稍微辛苦你一下了,再者,隨著基之名聲越來越廣,說不準(zhǔn)漸漸會有士子前來吳縣拜訪,屆時文和代爲(wèi)接待留意一番。”

“其中若是有可用之才,文和可告知主公將之招攬於麾下輔助處理政務(wù),如此一來文和處理政務(wù)自然也就輕鬆多了。”

這一刻,賈詡險些被李基那看似關(guān)心的話語給氣笑了,道。

“詡,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明明就是將那引來士子拜訪的諸多麻煩之事讓吾代伱承受接待,你李子坤居然能說得如此清新脫俗且關(guān)懷備至,屬實難得。”

“文和怎生是如此看待於基?”

李基長嘆一聲,然後揹著手慨然離開之餘,念道。“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無恥。”

讓賈詡不顧風(fēng)度的怒罵聲,沒能讓李基的腳步停下分毫,而是很快就消失在了轉(zhuǎn)角,僅僅留下了一句話。

“無恥也好,厚顏也罷,文和如此誤解於基,基也無話可說,但還請文和儘快與基交接政務(wù)……”

頓時,賈詡覺得自己上了一個大當(dāng)。

賈詡對於李基是臨時決定離開府衙之事,那是連個“基”字都不信,必然是早有預(yù)謀,甚至就連準(zhǔn)備將大量政務(wù)託付給賈詡代爲(wèi)處理也必然是早有準(zhǔn)備。

甚至,賈詡被李基忽悠催促之間,在慶功宴之上拜劉備爲(wèi)主公說不準(zhǔn)就是爲(wèi)了此時此刻準(zhǔn)備的。

然而,縱使賈詡心中再不願接過那諸多的繁瑣政務(wù),卻也是不得不迅速與李基完成交接。

三日後。

等李基完成了政務(wù)交接,便迅速啓程準(zhǔn)備去實地考察吳郡各地地形。

李基的原計劃乃是帶上夏侯蘭以及十來親衛(wèi),輕車簡從即可。

不想,李基都還沒有踏出府衙,劉備就已經(jīng)在等著他了,並且身後還有以著趙雲(yún)爲(wèi)首,整裝待發(fā)的三百騎兵。

“主公,基只是到吳郡各處考察,且吳郡九成匪賊皆被掃清,又不是去攻城躲寨,何須帶三百騎兵出行?”李基有些哭笑不得地說道。

遙想張遼以八百騎兵破十萬江東子弟,趙子龍又是個一人一騎在十萬大軍之中七進七出的狠人,帶上這麼一夥人,屬實是太誇張了。

只是劉備絲毫沒有被說動的意思,上前抓住李基的手腕,道。

“其他事,備皆可依子坤,唯有護衛(wèi)之事,子坤無論如何都必須要依我。”

頓了頓,劉備似乎又擔(dān)心自己的語氣過重,輕聲解釋道。

“江東之地,多山多林,或其中隱藏有什麼兇人也不一定,昨夜備輾轉(zhuǎn)一夜不能寐之,思慮良久,子坤唯有帶上子龍與三百騎兵,備方能略微安心些許。”

李基看著劉備那憂心忡忡的神色,有心拒絕,但也只能是點頭答應(yīng)了下來,道。

“基,謝過主公關(guān)懷。”

“甚好,甚好……”

劉備不禁長舒了一口氣,說道。

“備已吩咐子龍,萬事皆需以子坤安危爲(wèi)重。若是遇到什麼亂賊匪徒,子坤勿要衝動,且速退走,來信告之於備,備當(dāng)派遣大軍先去相助……”

旋即,劉備又是絮絮叨叨地交代了良多,皆是擔(dān)憂李基安危之言。

李基連連點頭,一路與劉備往著城門外走去。

直至劉備將李基相送了城外三裡,李基這才忍不住開口道。“主公,送到此處即可。”

“再送一里,再送一里。”劉備有些不捨地說道。

“主公,吳郡亦未有多大,再多送幾裡,吳郡亦走完了。” 李基有些無奈地勸說道。“再者,基也就是在吳郡之內(nèi)考察地形,料想多則三月,少則兩月也能完成。”

“也罷。”

劉備看著李基那堅決的態(tài)度,也只能作罷,然後親自將李基攙扶上馬,依依不捨地看著李基率領(lǐng)著一衆(zhòng)騎兵消失在視線盡頭,依然遙望了半晌,這才依依不捨地迴轉(zhuǎn)城內(nèi)。

而啓程的李基看著周遭護衛(wèi)自己的騎兵,心中也可謂是感動不已。

須知南方少馬,劉備麾下的騎兵折損之後想要補充可謂極難。

即使劉備一直都在積極擴充騎兵,但是劉備麾下騎兵數(shù)量依然沒能破千。

關(guān)羽率兵駐守富春山帶走了五百騎兵,李基再帶走三百,恐怕劉備如今麾下能夠動用的騎兵已不足兩百,可見劉備對於李基的看重程度。

更何況,劉備還不惜調(diào)動趙雲(yún)作爲(wèi)李基的護衛(wèi)統(tǒng)領(lǐng)這一支騎兵,可謂是將安全拉滿。

而李基的目光在一衆(zhòng)騎兵中隨意地掃了一圈後,忽然注意到在趙雲(yún)的身後有著一道瘦小的身影。

“孫策?他怎會在這裡?”

李基有些詫異地開口道。

雖說由於時代以及戰(zhàn)亂問題,不少軍隊募兵之時,十二歲的男丁也在招募範(fàn)圍之中。

然而,孫策僅僅九歲,縱使體格已經(jīng)跟十餘歲的少年沒什麼區(qū)別,但顯然還沒有到參軍的年齡。

趙雲(yún)聞言,答道。

“子坤先生,此乃是吳夫人對主公之託,希望可藉此對孫策加以磨礪,主公推脫不得,只能應(yīng)允。”

李基聞言,不禁有些意外劉備與吳夫人之間的關(guān)係。

看來“大漢魅魔”又一次正常發(fā)揮了,以至於輕易就取得了吳夫人的信任,甚至願意將年僅九歲的長子託付到劉備麾下歷練。

李基點了點頭,提醒道。

“那子龍多加照顧一下孫策,其父孫堅與主公乃是好友,若是孫策出了什麼意外,主公恐難以與孫堅交代。”

然而,一直低著頭的孫策卻是猛然擡起頭,臉上沒有絲毫此前在母親吳夫人面前的乖巧懂事,反而滿是桀驁不馴地開口。

“我觀名揚天下的李子坤也不過如此,竟敢如此小視於我?”

“哦?”

李基上下打量了一下孫策,道。“你有甚本事,合該讓吾高看兩眼?”

“我雙臂能拉一石半之弓!”

孫策微微昂著頭,一臉自傲地開口道。

李基聞言,心中略微有些驚訝。

須知軍中合格的弓箭手是能拉開一石之弓,能拉兩石之弓已是猛將之列,孫策年僅九歲就能拉開一石半之弓,其臂力之強,難怪吳夫人會放心孫策歷練。

不過,孫策這裝逼……可算是裝錯地方了。

李基轉(zhuǎn)而看向身旁的趙雲(yún),問道。“子龍,不知你能拉開多少石?”

“子龍不才,勉強可拉三石之弓。”趙雲(yún)謙遜地答道。

對於趙雲(yún)的說法風(fēng)格,李基早就頗爲(wèi)了解。

可謂勉強,一般都是指輕鬆。

然而,孫策顯然是不相信趙雲(yún)那總會讓人輕視的體格和氣質(zhì),居然能夠拉開三石之弓,下意識地反駁道。

“不可能!!”

起了興致的李基一邊趕路,一邊撩撥著這頭年輕的虎子,說道。

“有什麼不可能的,孫策,菜就要多練,拉開三石之弓,在主公麾下的將軍那可都是有手就行。”

被隨意撩撥挑釁一下的孫策,可謂是滿臉漲紅地喝道。

“我不信,你休得誆騙於我。”

“騙你作甚?”

李基似是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口道。

“吾只是不忍你如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今後過於自傲反倒是送了卿卿性命罷了。”

論口舌,別說是孫策一人,就算是兄妹三人,連帶著吳夫人肚子裡那個一起算上都不可能是李基的對手。

三言兩語之間,便是氣得孫策整個人徹底紅溫了,下意識地開口道。

“趙子龍,有本事就跟我一分高下。”

不等趙雲(yún)婉拒,李基就先一步開口拱火道。

“好!很有精神!!!”

(本章完)

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wǎng)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35章 戒“備”森嚴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668章 密信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201章 言準(zhǔn)還是不準(zhǔn)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967章 死戰(zhàn)奏疏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538章 請殺我!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5章 燕雲(yún)十八騎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27章 錦衣潛行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21章 戰(zhàn)略攻勢(第三更)第427章 席中策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860章 北伐戰(zhàn)事起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26章 爲(wèi)大婚獻上賀禮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27章 錦衣潛行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310章 閉關(guān)鎖國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02章 衣帶詔第491章 暴風(fēng)雨前的平靜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77章 沙盤推演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359章 老東西第8章 大興,大興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281章 蹋頓第897章 官渡決戰(zhàn)第194章 緩稱王第224章 以勢壓之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
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380章 失竊的傳國玉璽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717章 豈能不反?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384章 一年前開始編織的大網(wǎng)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35章 戒“備”森嚴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381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668章 密信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29章 子坤,你怎麼看?第6章 料敵千里之外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201章 言準(zhǔn)還是不準(zhǔn)第847章 安敢辱我第270章 幽燕無屏障乎?第700章 明日再戒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203章 軍情急報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285章 與棋局無異第967章 死戰(zhàn)奏疏第933章 勝負已分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484章 一口吞下(第三更)第505章 荊州事變第538章 請殺我!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5章 燕雲(yún)十八騎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27章 錦衣潛行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880章 出兵南陽第621章 戰(zhàn)略攻勢(第三更)第427章 席中策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317章 漢劍可斬於瀛洲否?第306章 真乃神人之姿也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860章 北伐戰(zhàn)事起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799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26章 爲(wèi)大婚獻上賀禮第511章 醜陋的下場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27章 錦衣潛行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310章 閉關(guān)鎖國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802章 衣帶詔第491章 暴風(fēng)雨前的平靜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77章 沙盤推演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402章 百騎劫營第359章 老東西第8章 大興,大興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01章 四檔士卒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653章 張飛橫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639章 劉曹對峙第281章 蹋頓第897章 官渡決戰(zhàn)第194章 緩稱王第224章 以勢壓之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莫力| 通化市| 仲巴县| 澄江县| 松潘县| 武隆县| 临夏县| 大足县| 广昌县| 华蓥市| 定安县| 南漳县| 富阳市| 唐山市| 团风县| 深州市| 小金县| 博客| 都昌县| 揭西县| 阿坝| 嵊州市| 龙川县| 华容县| 富裕县| 枝江市| 南川市| 平江县| 乐陵市| 宜君县| 和田县| 肥乡县| 息烽县| 汉川市| 厦门市| 惠东县| 巫山县| 阿坝县| 墨脱县| 苏尼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