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2章 扇面之論

“謝主公!”

李基當即拱手。

劉備則是聽著,越想越有些回過味來了。

壞了……

這不會是子坤從一開始就設想好的道路吧?

我則是成了子坤走在這條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環。

劉備自然不再是曾經那個織蓆販履的小販,而在不知不覺中有著相當出色的政治水平。

而所謂政治,便是劉備一統天下後登基爲帝,即便也大爲贊同廣開民智,但天子是不能親自下場一邊倒地推行某事。

政治終究是平衡的藝術。

天子則是在負責平衡政局上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天子親自下場露骨地支持的話。

那麼,對於那些反對此國策且在這個過程中嚴重損害了利益的羣體而言,則很可能會走向極端做出種種不利於國策推行的事。

換句通俗的話,那便是需要一唱一和。

且唱的必須是臣子,和的也必須是天子,否則政局就會失衡。

忽然,劉備忍不住笑了。

此前劉備一直覺得李基爲自己謀畫了太多太多,以至於劉備將李基視爲不爲彼此的手足,但也一直覺得以子坤的功勞不知該如何嘉賞他。

如今,李基提出此求,劉備反倒是覺得心中一大難題隨之而解。

子坤扶吾興漢室,吾助子坤推國策。

子坤之志,不在財色酒氣,而欲使社稷長治久安,屆時鼎立相助便是了。

一念至此,劉備心中的些許擔憂盡數壓下,即便明白廣開民智對於社稷而言,不亞於商鞅變法於秦國的影響,必將爲大漢帶來巨大的改變。

可劉備既相信李基的能力,更相信李基的用心。

如今細細想來,李基此前所推行的種種治政之策,與廣開民智也是有所關聯。

不過劉備還是提出了一個問題,道。

“子坤,瀛洲金銀礦產雖多,但終有枯竭之日,持續開發長江以南的耕地,亦終會有被百姓佔盡之日。”

即便劉備沒有說得太過直白,李基也明白了劉備如今對於廣開民智的最大擔憂是什麼。

以著劉備的眼光,如今也清楚了關乎社稷穩定的一切問題,終究還是兩個字——錢糧。

揚州之所以爲日新月異般發生著變化,迅速地成爲亂世之中的世外桃源。

無非還是兩個字:錢糧。

李基弄來了足夠多的錢糧,多得可以給揚州百姓減稅免賦,鼓勵著大量百姓不斷開拓耕地,甚至就連勞役都以戰俘替代,又或是讓青壯有償做工。

這如此的種種,是過往的大漢朝所不敢想的。

也正是因此,劉備才能憑藉揚州一地先是佔了荊州,不足一年又能調動大軍北伐曹賊,西吞豫州。

可亂世早晚會終結,戰俘也遲早會耗盡。

且當李基治理整個大漢之時,錢糧又是否能保證充盈到這種程度?

甚至在廣開民智後,如何確保大漢的錢糧始終能保持充盈。

畢竟民智一開,百姓們願意辛苦勞作耕田的必然會減少,屆時糧食一少,將會引發一連串的問題。

李基笑了笑,在劉備的面前打開了手中的扇子,平放在劉備的面前,道。

“主公,這扇面就如同是大漢十三州。”

劉備點了點頭,用心傾聽著。

畢竟劉備也被李基說服了廣開民智於大漢社稷而言有種種好處,且劉備對於李基也是絕對的相信。

但劉備也需要對大漢社稷負責,更需要對天下萬民負責,對於其中的種種細節也要做到了然於心,鼎力支持李基之餘,爲李基查漏補缺。

對於劉備而言,已經做好了一統天下後,將支持李基廣開民智作爲一等一的大事。

而李基則是繼續指著扇面,道。

“扇面的大小已然註定,可在扇面上書寫的文字就如同是大漢子民以及耕地,終有難以繼續書寫的一日。”

“無論是以愚民之策,還是廣開民智之法,這都是必然要面臨的難題。”

劉備的眉毛一擰,自是明白此中的矛盾。

以子坤曾經的說法,那正如眼下形成亂世的根本原因。

世家豪強兼併耕地,致使耕者無立錐之地,民不聊生而致民怨四起,引發了黃巾之亂,瓦解了朝廷的威信。

朝廷威信一失,如董賊那般禍亂朝綱的野心之輩自然是按耐不住。

即便沒有董賊,怕也會有其餘賊子禍亂朝綱。

以子坤的說法,那便是根本矛盾不解決,亂世的到來是必然的,無非是時間長短問題。

“因此,何不跳出扇面,在其餘地方書寫?只在扇面之中留有精華以及足夠的空白,不至於擁擠不堪?”

李基接著分別朝瀛洲以及夷洲的方向一指,笑道。

“在此之前,主公可知海外瀛洲竟有如此海量的金銀,怕是更不知距離交州不過咫尺之間的夷洲,礦產會多如繁星吧?”

如今,揚州世家已深深紮根在夷洲,荊州世家也開始前前後後地奔赴夷洲。

夷洲也正在世家們的開發下,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產出著各種資源,其中當數礦產資源爲重,源源不斷地輸送往揚州。

“主公,瀛洲與夷洲不會是個例。”

李基合起手中的扇子,開口道。

“將世家引往海外,緩解世家豪強與百姓之間的耕地矛盾是一回事,更多的是將世家當成是先遣軍。”

“在世家的開拓下,將會在海外不斷找到更多的豐沃之地。”

“甚至,完全能夠控制適宜耕種的小國爲我大漢產糧,又何須我漢人百姓終日耕躬于田地之中。”

“今後,基還有意制定相應國策,鼓勵百姓們自行出海開拓,言明在大海之中不僅有著財富,甚至在大漢在海外做出開拓與貢獻者,賜予相應的地位與榮耀又有何妨?”

“當然,想鼓勵百姓們出海開拓,第一步又回到了需要廣開民智……”

頓了頓,李基看著劉備那目瞪口呆的神色,拱手問道。

“主公以爲如何?”

只是,李基等了數息,劉備始終都還是那一副愣愣的表情。

“主公?”

直至李基再度輕呼了幾聲,劉備這才猛然反應了過來,以著一副震撼的眼神盯著李基。

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160章 地上涼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300章 國士李基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3章 袁氏!袁氏!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930章 棋局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72章 三千金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378章 國士侯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792章 三贏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52章 密函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8章 大興,大興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636章 緣由有二
第812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562章 又慫又自信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75章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945章 八門金鎖陣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160章 地上涼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568章 戰車漂移?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300章 國士李基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542章 俱爲他人做嫁衣第33章 已有妙計?第63章 袁氏!袁氏!第293章 烏桓王爲何大笑?第608章 一合之敵第626章 豪華陣容第930章 棋局第748章 狂妄!狂妄之極!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855章 即日出兵北伐!!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618章 發兵!發兵!(第三更)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791章 攤丁入畝第72章 三千金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962章 茍利國家生死以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491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134.第134章 四渡紅水第566章 第565 異於常理的佈置(第三更)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595章 諸生爭論第669章 兩個倒黴蛋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444章 以棉花爲渡船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56章 讓歪風邪氣吹進來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302章 硬生生扣走的父愛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339章 順水推舟第624章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第三更)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831章 封侯拜相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30章 二十丈的缺口第970章 何以解憂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378章 國士侯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792章 三贏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685章 地獄笑話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33章 已有妙計?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52章 密函第370章 東觀藏書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206章 子坤知我意也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860章 北伐戰事起139.第139章 郭圖之名第610章 兩霸多強第8章 大興,大興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913章 三月之期第979章 大局已定第948章 取幽之策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第636章 緣由有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乳源| 田林县| 阜阳市| 香港 | 金堂县| 盘山县| 清丰县| 清涧县| 疏附县| 广南县| 内江市| 石棉县| 京山县| 射阳县| 阜宁县| 中卫市| 察雅县| 峡江县| 会同县| 大英县| 巢湖市| 禹城市| 台东市| 临武县| 来凤县| 新田县| 汕尾市| 汝城县| 镇沅| 枣庄市| 称多县| 长泰县| 马山县| 稻城县| 河西区| 久治县| 出国| 绵阳市| 新昌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