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31.第131章 茶話會

第131章 茶話會

隨著劉備此言一出,原本由於擺放著大量的瓜果茶點之類導致頗爲放鬆的氛圍,頓時就嚴肅了起來。

不少武將所流露出的肅殺之氣,讓顧雍的心中爲之一驚。

只是劉備感受著氣氛的轉變,卻是擡起手壓了壓,笑著道。

“此次會議是由子坤所提議的‘茶話會’形式來議定今年的重大決策,諸位不用如此緊張嚴肅,稍後大可暢所欲言,且備所欲宣佈之事也是一件大喜事。”

“大喜事?”

頓時,不少提前就收到些許風聲的文臣武將,悄然地將目光投向著李基。

李基則是有些啞然,隱隱已經明白即將要被當衆處刑了。

只是不等李基開口阻止,劉備便是一臉喜色地將之視作頭等大事宣佈道。

“那便是子坤將與大儒蔡邕之女昭姬小姐結親,婚期定於今年九月初一!!”

霎時間,一道道視線朝著李基投來,然後李基便被一道道恭賀之色所徹底淹沒,且劉備也是沒有絲毫阻止的意思,反而似是掛著一臉慈母笑地看著李基以笑臉一一回應同僚們的祝賀。

直至李基的臉龐都略有些僵硬,重新坐下之後,驀然感受到了身後似乎有怨念升起。

李基扭頭一看,發現顧雍整個人都隱隱在冒著黑氣,且裝糊塗高手在短短半天之內就被玩壞了似的,似在低聲地嘟囔著什麼。

“我就是回家準備且操辦了一下及冠之禮,這是發生了什麼……”

“師姐如此賢良淑德之女,怎會配了這等卑鄙無恥之徒?”

“呵呵呵~~~引狼入室啊!”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李子坤啊李子坤,你這個色中餓鬼居然一眼就……”

忽然間,低著頭的顧雍感覺自己的肩膀被拍了一下,擡頭一看,赫然發現李基近在眼前,且開口問道。

“元嘆,一個人在支支吾吾地說些什麼呢?”

顧雍有些勉強地扯著笑臉,答道。“在感慨李郡丞得享天賜良緣,令人豔羨。”

“這還得多虧了元嘆當日爲吾引見。”

李基笑著道了一句,讓顧雍只覺得一把尖刀狠狠地捅入到了自己的深處。

作爲世家子的顧雍,自然是早早娶妻,但在顧雍眼中,蔡昭姬無疑一如無人可觸及的高嶺之花。

無論是才學、樣貌、氣質、心性等等,俱是讓身爲師弟的顧雍爲之拜服。

因此,在李基初見蔡昭姬之時,顧雍更多的是出於一種炫耀師姐的心理,特意向李基介紹蔡昭姬且言及蔡昭姬之所長。

只是,讓顧雍萬萬沒想到的是……

痛!

太痛了!!

想必或許只有另外三位素未謀面的師兄路粹、阮瑀、曹操,能夠略微體會到顧雍那種心中尊崇的高嶺之花轉眼間被人採下的複雜感覺了。

“不用謝。”

已經有些繃不住的顧雍,幾乎是咬著牙地說著這一句。

“大婚之日,元嘆可勿忘到府上喝上一杯水酒。”李基接著開口道。

“好。”

顧雍面帶恭賀之意地應了一句,然後接著說道。

“屆時,我定會聯繫蔡師的其餘師兄一同前來爲李郡丞相賀,好生地敬上李郡丞幾杯。”

李基哪裡看不出顧雍這怕是已經有了團伙作案,將自己給灌倒出醜的心思。

‘可惜,真遺憾……’

李基心中默唸了一句,已經準備到時候請張飛幫忙擋酒。

像是顧雍這種小身板,恐怕十個一起上都不是張飛的一合之敵,三五回合下來顧雍就得吐著沫子倒下了。

而劉備感受著場內似乎已經提前醞釀的喜慶氣氛,開口道。

“雖然子坤由於不願徒耗民脂民膏,拒絕了備大擺宴席讓百姓共賀之的提議,但亦將會是吳郡的一大喜事,屆時諸位若是沒有什麼要事的話,定要到場爲子坤賀之。”

“當然,俺一定會爲子坤先生準備一份大大的禮。”

張飛率先大著嗓門開口嚷了一句。

其餘文臣武將見狀,無論是爲了附和劉備,還是爲了給李基面子,自然也是紛紛表態起來。

這熱烈的氛圍,讓劉備看得頗爲滿意。

倘若是別的主公,或許會擔憂臣下功高震主,反而會架空主公。 然而在劉備看來:自己原不過是織蓆販履之徒,何德何能有此高位?

除卻蒼天庇護,天子垂青之外,莫過於二位義弟用命,子坤用心以及追隨於自己的鄉勇將士們效死罷了。

因此,劉備不允許麾下有與李基相悖的聲音,正好能以這種方式表明自己對於李基治政的支持,維護李基身爲郡丞的威嚴。

倘若李基當真謀逆造反,劉備亦感覺率先需要進行反思就是自己,可是已然違背初心以及背棄了天下萬民。

“主公,基之婚禮不過小事罷了,宜低調而行,屆時諸位同僚有空便賞臉到府上喝上一杯水酒即可。”

李基謙遜地開口道。

只是李基可以謙遜地聲稱“有空”便到,似乎沒空可以不來。

但是在場衆人都明白,除非真的是被劉備或李基安排了什麼要務

否則誰一旦不去,縱使李基不計較,劉備恐怕都要考慮這個人是不是在唱反調,影響團結。

一時間,在場的文臣武將們幾乎是紛紛表態一定會抽出時間。

這讓李基不禁有些無奈,也明白即使自己的本心並非如此,但是隨著地位的增長,一言一行也必然會被他人所小心揣摩。

因此,李基也沒有繼續解釋下去,轉而有意跳過這個話題,道。

“主公,時間差不多了,且以正事爲重,開始會議吧”

“子坤大婚,本就是喜事、正事、大事……”

劉備再度聲明著自己的態度,方纔接著說道。“不過既然子坤都如此說,那便開始吧。”

隨即,劉備朝著站在一旁的夏侯博示意了一下,夏侯博當即讓在門外等待多時且捧著竹簡的僕從走了進來,且在每位文臣武將的面前分了一卷竹簡的同時。

劉備開口解釋道。

“這一次的會議形式也是由子坤所建言,考慮到此前的會議過於嚴肅,不利於集思廣益,便以著這種形式進行,屆時備與子坤不會表態,而是由諸位自行就議題發言。”

“如今擺在諸位面前的竹簡乃是今天的第一個議題‘關於流民安置區域以及借貸之物數量’,諸位可自行瀏覽一盞茶時間,擺在諸位面前的瓜果點心也可以隨意享用。”

“一盞茶之後,諸位可隨意就此議題發言闡述想法,由記事掾吏顧雍進行記錄彙總,最後方由備與子坤斟酌諸位建議而進行決斷。”

???

顧雍。

這一刻,顧雍終於明白爲什麼李基一定要拉著自己過來了。

敢情不是將自己視作了高層,而當真是過來履行真正的記事掾吏職責來的。

不過此言一出,或許武將們尚且沒有太大感受,但包括顧雍在內的文臣們卻是對這種會議形式頓感到耳目一新。

尤其是深諳人性的賈詡,當即就明白了這種會議形式的價值所在。

儘管最終的決斷以及解釋權依然盡歸劉備與李基所有,即使會議上所有人都一致贊同某事,也不代表就此下定論。

但是在劉備與李基沒有先行表態的情況下,這種相對輕鬆的氛圍,顯然會讓其餘文臣武將可以更爲大膽地發言討論。

且,劉備與李基也完全可以暗中借他人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繼而讓這個想法在衆多的討論與補充之中完善。

‘不過子坤願意提出這種會議形式,卻是與預料之中的有些不同。’賈詡暗自琢磨了一下。

而顧雍卻也是轉瞬間明白了這個會議形式影響最大的,反而是看似超然的李基本人,看著面前李基的背影,默默地想著。

‘李子坤如此不專權的做派,是明哲保身?還是當真沒有獨攬權勢之心?或許,劉郡守如此信任於李子坤,並非不是沒有原因的……’

只是,如今的顧雍還僅僅只是個沒有任何話語權的新人,且還是被李基以著“記事掾吏”的身份帶到這裡的,並沒有任何的發言權可言。

因此,即使顧雍心中有著更多的想法,也只能是默默放在心中之餘,略微苦著臉開始磨墨做好隨時記錄的工作。

而一件件議題,也便是以著這種形式所展開。

從流民關乎的民生開始,再到關乎整個吳郡上下的方方面面進行討論。

或許,這種形式還相當之稚嫩,且所討論而出的內容對於李基原本所做的決斷,更多的也僅是一部分細節上的補充。

但是,這便足夠了。

畢竟這相對於原本更加死板的會議而言,已經是一種進步。

且這能一定程度上集思廣益,也可以讓作爲主君的劉備與文臣之首的李基,從更多的角度去感受其餘文臣武將的想法。

如今或許這一點還不夠明顯,但隨著今後地盤越來越大,劉備與李基的地位越來越高,必然會導致上層與中下層產生一定程度的脫節。

因此,這同時也是一種可以保持上下層溝通的形式,避免“何不食肉糜”這等可笑之事的發生。

(本章完)

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369章 陷陣營!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798章 且慢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45章 冤否?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31章 共飲之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47章 大演武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49章 漢!威武!!!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63章 袁氏!袁氏!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436章 李曦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722章 所謂世家請假條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9章 漢!威武!!!
第722章 所謂世家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369章 陷陣營!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314章 關原之戰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828章 有祖宗先例在此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694章 竟無一人言?第837章 還是年輕啊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337章 若是賈詡第525章 二十五萬大軍南下第361章 好自爲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798章 且慢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45章 冤否?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31章 共飲之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2章 三成?兩成。第447章 大演武第673章 拒之吞之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903章 你知,我知,曹操也知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752章 成敗界橋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445章 那是一片寶地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735章 吾已等候多時了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740章 兵臨汝陽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541章 鷸蚌相爭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396章 溧陽會盟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49章 漢!威武!!!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641章 偷營的可能第843章 可讓阿斗去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553章 一艘破船第521章 益荊戰事之始第332章 盟主之爭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661章 請借北風三刻第657章 子坤,果然是你!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460章 不弱於人陳叔至第322章 阿斗,拜見亞父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63章 袁氏!袁氏!第894章 聯呂南下,合力破劉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20章 瀛洲種姓制度實行之策第824章 定都何處第436章 李曦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722章 所謂世家請假條第878章 淳于城戰況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86章 白馬義從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9章 漢!威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长县| 曲沃县| 库尔勒市| 宽城| 正安县| 合山市| 崇州市| 衡东县| 屏南县| 抚远县| 庆安县| 新营市| 九寨沟县| 通城县| 元江| 三原县| 金山区| 镇赉县| 长顺县| 肥东县| 乌苏市| 隆回县| 张北县| 珠海市| 岑溪市| 兴海县| 夏津县| 家居| 江山市| 琼海市| 汝阳县| 黄石市| 云霄县| 通江县| 昭通市| 万源市| 勐海县| 班玛县| 赤水市| 莱州市|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