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

陳登聞言,眼中出現了一絲狂熱……

少有扶世濟民之志的陳登心中對於劉備的推崇,鮮有人知曉。

可陳登更清楚自己生爲徐州陳氏之人,兼之父親陳珪垂垂老矣,陳登縱使早有遠赴揚州向劉備獻上綿薄之力的想法,卻也只得留在徐州內接過家族重任。

如今,劉備入主徐州,無疑當數陳登最爲喜悅,解決了忠孝兩難全的困境。

因而,被李基如此一追問之下,陳登只覺得大腦似是前所未有地活躍了起來。

且與龐統等人不同的是,陳登對於徐州周邊的地形也是相當的瞭解。

頃刻之間,一個個猜測在陳登心中浮現又迅速被徹底否決。

小股兵力深入敵後,也就罷了,有冠軍侯在前,算不得是什麼希罕事。

可若論十萬大軍,那莫說是在中原,便是在草原上率領這般規模的大軍深入敵後近六百里,那也是前所未有之事。

關鍵中的關鍵,便是糧道如何保障?

又或者說,士卒們該以何爲食?

陳登額頭肉眼可見地冒著汗,短短片刻間,整個人就似是從水裡拎出來似的。

只是,陳登亦有在劉備麾下大放光芒之心,更有向傳聞中的國士侯證明自己的希冀。

終於,陳登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開口道。

“莫不是……水道?”

原本還有些漫不經心的李基,神色微微一動,略有些意外地追問道。

“哦?願聞其詳?!?

陳登有些羞愧無奈地說道。

“吾窮盡所能設想種種行軍穿過豫州六百里的方法,盡皆以失敗告終,而吾的能力所不能窮盡之法子,便僅剩豫州那交錯縱橫的水網似有尚能用計之處?!?

李基聽罷,眼中忍不住浮現出幾分讚賞之色。

‘這小登……真不錯,也是個可造之材,思維或不是天馬行空,反倒是出人意料的踏實,有主政一方的潛力。’

而得了陳登的提醒,參謀團的其餘人目光重新落在了縣衙中所懸掛的地圖上。

只是這地圖並沒有刻畫出明顯的山川河流走向,僅僅只是標註清晰豫州境內各個郡縣城池以及大小道路的發佈。

“豫州的地形圖,一時有些想不起來……”

龐統呲牙咧嘴地嘟囔著,滿臉的糾結無奈。

龐統向來聰慧過人,記憶力亦是上佳,但這也讓自負的龐統平日裡並不如何愛翻閱一些不感興趣的書籍。

豫州的地形圖,龐統模糊記得在哪本隨手翻過的書籍中出現過。

可龐統當時粗略地關注了一番豫州境內各處險要之處記了起來,具體的山川河流走向,龐統還當真沒有特意耗費精力去記。

就在此時,諸葛亮起身詢問道?!袄蠋?,我能否在此地圖上修改?”

“可?!?

李基示意諸葛亮自便就是了。

若是以前,地圖全靠手繪,那自然是珍貴之極,容不得半點損壞。

可在揚州的印刷術不斷革新進步下,如今地圖也同樣能夠實現大規模印刷了。

而得了允許的諸葛亮,手持紅筆起身,依據著記憶在豫州地圖上開始勾勒起來。

一條條縱橫相連貫穿著豫州的河流,被諸葛亮親手繪製在了地圖之上。

李基仔細地對比了一下,發現諸葛亮所繪與自己記憶之中的也是一般無二。

龐統見狀,一臉便秘之色地開口道。

“好你個諸葛亮,平日裡見你時時手不釋卷,原來都將時間用在記這些或許一輩子用不上的河流走向上了?”

“老師有一言亮深以爲然,爲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

不等諸葛亮說完,龐統就行了個法式軍禮,讓諸葛亮別念了。

與立志成爲全才的諸葛亮不同,龐統更像是個依據興趣學習的偏科生,對於一些覺得無關重要的事情從來不願意多耗費些許精力。

旋即,在諸葛亮展示了驚人的記憶力以及淵博的知識,給豫州地圖手動填上了河流走向後,衆人爲之暗自讚歎之餘,目光也再度落在地圖上。

陳登適才所言,無疑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正常的方式,想要率領大軍深入敵後六百里是不可能的,唯有通過地利……

水道,似乎是唯一的可能方向。

只是看著豫州的水網分佈以及走向後,衆人卻更覺得無計可施了。

自夏禹分九州起,豫州便位於九州中心,更是中原精華所在,歷朝歷代都會對豫州大肆開發,水網也是相當的發達。

可豫州境內但凡是有數的大江大河,俱是由北到南的走向,最終匯入淮水之內。

起碼,並不存在一條由西到東,或是由東到西貫穿豫州大部分區域的水道。

現在的問題,卻是李基需要率軍由東向西深入豫州腹地汝陽所在,一條條由北到南的大江大河除了成爲攔路虎外,似乎毫無利用的價值。

至於什麼調集舟船無數來運載十萬兵馬,從沛國繞一大圈入淮水,再從淮水一路逆流而上進入支流,最後抵達靠近汝陽的港口……

在一些深諳水軍之事的人看來,也完全不具備可行性。

豫州境內縱有不少大江大河,也難以容納可以運載十萬大軍的船隊通行,且如此勉強地繞一圈下來,怕也要到冬季了。

一時間,縣衙內的衆人似乎更加沉默了,完全想不到可以深入敵後數百里的破局方向何在。

李基的目光所過之處,就像是一個個差生無顏面對老師,更怕被老師提問,幾乎是紛紛下意識地低頭不語。

當李基又再度看向司馬懿時,司馬懿此刻心中倒是萌生出一個破局之策,但又不敢說出來,也明白李基不會採取此策。

那便是秘密派遣人心僞裝成袁軍,然後一條條地不斷破壞豫州境內的大江大河,讓豫州境內的江河出現大規模決堤,最好使得整個豫州都化作一片澤國。

在如此災害面前,各地郡縣城池莫說是繼續強徵青壯阻攔李基,官吏守將們怕是一個比一個如驚弓之鳥般爭相逃離。

而揚州不乏舟船,提前調集大量舟船至豫州周邊準備。

屆時既能迅速讓部分精銳渡水直奔汝陽,還能聲勢浩大地救援百姓,籠絡名聲,可謂是一舉兩得。

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179章 清君側?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978章 張八百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163章 許文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628章 荀彧之謀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24章 定都何處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80章 往吳郡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396章 溧陽會盟請假條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39章 威與德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952章 洗馬?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27章 席中策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22章 所謂世家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443章 可以改第762章 低頭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901章 官渡奏第711章 ?;⒄竭~上政治舞臺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355章 離間計?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
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971章 司馬滅曹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179章 清君側?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399章 何不食肉糜?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978章 張八百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816章 三五年之論第163章 許文第374章 主公不提,其他人怎麼提?第806章 刺與背刺第477章 何人爲漢使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461章 同心同德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888章 或可使青州失而復得第567章 大纛前移第868章 擋得住嗎?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628章 荀彧之謀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499章 請蒼天 萬民共鑑之第824章 定都何處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80章 往吳郡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660章 白毦兵之威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401章 藏兵於民第396章 溧陽會盟請假條第262章 此去瀛洲爲帥者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277章 易如反掌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599章 界橋攻防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441章 豫章朱正第604章 白馬,隨我破陣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239章 威與德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704章 小登元龍第952章 洗馬?第325章 當世文武天花板第822章 鹿肉尙溫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27章 席中策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716章 地裡長出兵器了?第686章 威名退袁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722章 所謂世家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777章 風雪擋路第959章 鮮卑南下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934章 陌刀之威第555章 抵達廣宗第443章 可以改第762章 低頭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901章 官渡奏第711章 ?;⒄竭~上政治舞臺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66章 烏桓之亂第886章 先登破城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417章 論奇,論毒第355章 離間計?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386章 溜鬚拍馬賈文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新竹市| 沛县| 武城县| 敦化市| 吴桥县| 科尔| 清新县| 昆山市| 忻城县| 南投县| 腾冲县| 大庆市| 大邑县| 行唐县| 珠海市| 迁安市| 兴安盟| 灵山县| 金门县| 区。| 吴江市| 大悟县| 堆龙德庆县| 湖南省| 崇州市| 石嘴山市| 宜君县| 合作市| 长沙市| 高邮市| 怀柔区| 彰化市| 合山市| 宁乡县| 平定县| 塘沽区| 潼关县| 禹城市| 磴口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