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3章 可以改

旋即,李基也便反應了過來,這是笮融在稱呼自己?

李基摩挲著下巴,然後以手背撐著下巴,目光平靜似無風湖泊一般注視著笮融。

名義上,李基是郡守,笮融同樣也是郡守。

只是,此刻雙方的地位卻彷彿不是一個維度,李基高高端坐於主位俯視下方,笮融則是跪伏於地膽顫心驚。

可不管是站在一旁警戒的許褚與其餘親衛,還是笮融自身都沒有覺得有任何問題。

亂世已至,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片刻後,就在笮融感覺後背都要在那若有若無的目光中完全被汗水打溼之時,李基方纔再度玩味地道了一句。

“適才的稱呼,再重複一遍。”

李基一直都相當懷疑,這是不是笮融臨時胡謅出來的,便是笮融自己都難以重複一遍。

“遵大德大慈賢名遠志光明普善居士之命,小僧自不敢有不從之處。”

還真能準確地重複一遍?

李基略有些驚訝,然後問道。“這個稱呼從何而來?”

“此非是小僧所定,而是天定其名,所謂大德便是大德大慈賢名遠志光明普善居士身披萬民福澤之德,其慈有若豔陽普照……”

不等笮融說完,李基便直接揮手打斷了笮融的施法。

好啊!

沒想到江東還當真是人才輩出,沒想到除了朱正之外,還有笮融這麼一位高手,並且看上去笮融的段位可要比朱正要高不少。

朱正好歹還有充足的時間醞釀腹稿,笮融那可是臨時從監牢之中提了出來。

也就是在李基的示意下,親衛們押著笮融進行簡單洗漱之時,將自己準備見他的消息告訴了笮融,時間不可謂不緊迫。

“相對比這個亂七八糟的稱呼,我更喜歡大漢天子所賜的國士侯之名。”李基隨口地說道。

“是,國士侯。”笮融連忙答道。

“不過笮府君如此費心地起了這麼一個名字,莫非這是準備渡我入佛教?”

旋即,李基笑吟吟地問了一句,卻是讓剛剛纔直起腰的笮融嚇得差點又再度趴下去。

若是說笮融想不想,笮融那自然是做夢都在想著這種可能。

李基倘若認可且支持佛教的存在,那麼就意味著佛教在劉備治下可以暢通無阻地傳播。

只是,笮融更清楚的是天還沒有黑,現在做夢還太早了一點。

“不,不敢,非是國士侯入佛教,而是小僧期盼國士侯能爲佛教指點一條明路,小僧必以國士侯爲馬首是瞻。”笮融連忙答道。

“明路不敢說,不過吾倒是清楚繼續下去,擺在笮府君面前的是死路……”

李基一邊說著,一邊將擺在桌案上的竹簡往著地上一推。

笮融順著看去,赫然發現那些被李基推倒在地的,正是平日裡笮融用以廣納信徒的各種教義與佛經。

此刻,李基的眼神是頗爲冷冽的。

某種意義上,如今還沒有真正的道教存在,而是以著黃老道學爲核心,開始形成太平道、天師道、五斗米道等等原始的道學,而後經過漫長時間的融合才形成了李基後世觀念的道教。

不過即便是形成了黃巾之亂的太平道,其教義總體都還是導人向善的,其餘的天師道、五斗米道亦然。

當然,即便教義總體是向好的,但落在野心家的手中同樣會是作亂的工具,所以經歷了黃巾之亂後,如今各地諸侯對於道士都是抱有警惕排斥的態度。

而佛教與道教的情況又是截然不同,如今的佛教自漢明帝時期傳入大漢建白馬寺尚且不足兩百年。

這兩百年期間,佛教甚至就連本土化都還沒有完成,經義理論大多都還是古印度的那一套,且教義還是相當簡單粗暴的宣揚俗世多苦難,當儘快解脫超俗以求來世福報的。

笮融也正是通過這一教義,不斷吸納信徒,且讓信徒拋棄俗世,全力捐助錢糧修建佛寺佛塔,然後以靈魂求得解脫,換得來世福報。

這讓深入瞭解一番的李基,幾乎眉頭都是緊皺的。

且在亂世之中,這一套還當真不缺信徒,斷然少不了厭世之人,這也是笮融在成爲廬江郡守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讓佛教初步在廬江之中形成了規模的原因所在。

如今,廬江之中建成佛寺六座,在建的佛寺亦有七八座之多,不僅籠絡了大量的信徒,還有圈下了相當的土地。

若是說這個時候的道教想的便是搞事,搞大事,搞天下事;那麼這個時期的佛教就是圈地建寺,再圈地建寺,繼續圈地建寺。

“揚州似乎……沒有適合笮府君宣揚教義的土壤。”李基平靜地說道。

“我改!”

笮融幾乎沒有一絲猶豫地開口答道。“國士侯喜歡什麼樣的教義,小僧可以改!!”

這讓李基略微一怔,完全沒想到笮融就連一絲絲的猶豫與底線都沒有。

而笮融不等李基開口,嘴巴便是沒有一絲停歇地不斷開口道。

“我佛慈悲,所爲的便是普惠世人,使人人都能早日登臨極樂世界,來世亦能證得福報。”

“如今能得國士侯指點,必是我佛保佑,亦是我佛旨意,小僧豈敢不從乎?”

“再者有國士侯指點,我教必能廣爲流傳,造福世人哉!”

說到最後,笮融小心翼翼地以著眼角餘光打量李基,以確認李基的反應是否滿意。

對於跪倒在李基面前,笮融沒有一絲絲的排斥。

與一些食古不化,天天就知道翻譯經文的老頑固不同,笮融深知成功宣揚教義,讓佛教能夠在亂世之中延綿不絕地存在下去纔是正道。

而國士侯李基,那是何許人也?

笮融很清楚不管亂世走向如何,但國士侯李基已然能夠在史書上留下濃烈筆墨。

如今,若是能牢牢地跟國士侯李基綁在一起,那麼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以笮融的猜測,國士侯李基必然是動了將佛教教義當成宣揚劉備仁德理念的工具,且佛教教義也確實具備成爲如此一種工具的潛力。

所以,笮融不怕李基不改。

只要李基開口,笮融立刻就將教義改成李基最喜歡的形狀。

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798章 且慢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06章 夜襲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83章 鉅富糜家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24章 意在萬世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49章 漢!威武!!!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817章 稱“魏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890章 一騎當先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82章 三成?兩成。第297章 破陣第37章 二選一第436章 李曦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20章 美人計第199章 老道士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98章 舌戰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656章 死間第882章 斷糧?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78章 國士侯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36章 圍三闕一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72章 三千金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52章 吾計成矣第589章 訓子鞭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245章 冤否?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4章 變化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802章 衣帶詔
第366章 誰能殺咱?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796章 朝令夕改?!第459章 主帥人選第798章 且慢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26章 程昱的同鄉之誼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06章 夜襲第787章 道法自然與科學第83章 鉅富糜家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809章 當街弒君?!第24章 意在萬世第466章 當真嗎?侯爺第597章 以何威壓之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06章 屯兵柴桑第49章 漢!威武!!!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817章 稱“魏王”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890章 一騎當先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82章 三成?兩成。第297章 破陣第37章 二選一第436章 李曦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615章 叔父深呼吸,沒事的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15章 劉表評三家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20章 美人計第199章 老道士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848章 相隔千里的對弈第681章 不識時務,只能是一輩子賊寇第898章 舌戰第841章 天賜良機第760章 破城之策第656章 死間第882章 斷糧?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422章 軍師聽說過我?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78章 國士侯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875章 李氏三傑第36章 圍三闕一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893章 藥從何來?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408章 此乃攻守易形也第392章 討吳聯盟第72章 三千金第774章 諸葛與司馬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116章 真魏晉八君子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753章 袁氏末路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04章 節哀順變第826章 八月五號第52章 吾計成矣第589章 訓子鞭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966章 中東門立纛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50章 身在趙營心在漢第912章 暴殄天物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462章 指鹿爲馬?第881章 寧死不退第551章 燙手的玉璽第344章 無雙上將潘鳳第435章 汗流浹背的李相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563章 進!(第三更)第245章 冤否?第850章 舊病復發?第388章 論春秋筆法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4章 變化第279章 殘酷的一角第394章 亞父可評過此將?第510章 小國的悲哀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802章 衣帶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钟山县| 江华| 五原县| 波密县| 逊克县| 鲁甸县| 栾川县| 隆昌县| 杭锦旗| 工布江达县| 房产| 库尔勒市| 黔西县| 兴隆县| 镇沅| 温州市| 松阳县| 读书| 军事| 牡丹江市| 利辛县| 瑞丽市| 铅山县| 醴陵市| 名山县| 宜昌市| 永济市| 泸州市| 邹城市| 仲巴县| 谢通门县| 武清区| 霸州市| 嘉荫县| 梧州市| 无为县| 辽源市| 禄劝| 黄陵县|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