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

對於自己的兩位義弟,劉備自然是時時關護且注意。

也正是因此,劉備對於李基所總結出來的那一句話可謂是深以爲然,道。

“子坤所言極是,雲長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翼德也確是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乃是雲長與翼德的性格缺陷。”

此前,從李基融入到劉關張這個小團體之時,便是張飛態度最惡劣但又是轉變得最快的,幾乎是在李基展現能力後毫不猶豫就表示了信服。

相反,關羽則是輕慢了許久,直至大興山一戰大勝過後,方纔對李基心悅誠服且越來越敬。

“雲長的問題暫且不談,關於翼德不恤部下一事卻是需要多加重視,否則他日必遭背叛。”李基沉聲地開口道。

“所以,子坤才以著責罰爲由頭,讓翼德到下面充當勞力挖掘河道?”劉備詢問道。

“沒錯。”

李基點了點頭,道。

“翼德其實心中亦有仁德,關懷百姓,但對於部下少有體恤,動輒打罵,原因或可歸咎於翼德下意識用身邊人的標準去衡量部下了。”

“試問,主公、雲長、翼德皆算得上是出身微末,便是隨張飛衝陣轉戰千里的燕雲十八騎,本也只是尋常鄉勇義士。”

“如此一來,翼德或是下意識地認爲部下凡是達不到這些標準者,皆是懈怠之徒,該打該罵該罰。”

聽著李基的分析,劉備頓生恍然大悟之感,明白了爲何張飛本就是重義輕聲,又是在乎仁德之人,爲何會對部下時有暴虐之舉,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歸根到底,那就是張飛見過太多的能人了,遑論是關羽、趙雲都只是平民出身,這讓張飛下意識地拿身邊之人的標準去衡量部下的能力。

只是,關羽、趙雲那都是些什麼人物?

便是李基,在經過與賈詡的接觸比較後,李基大體也明白自己即便沒有“計謀模擬器”,自身的能力或許也能與勉強沾邊頂級文臣這一行列了。

然而,這些人又不是大白菜,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能冒出來。

可在張飛的眼中,卻是導致看著麾下的那些部下哪哪看著都不滿意,覺得並非是他們能力不行,純粹就是懈怠偷懶。

“子坤分析得極對,備與雲長算是真正的草根出身,但翼德原是涿縣一豪族,見我與雲長之能力,卻是以此爲標準衡量部下,以至於顯得翼德苛刻而暴虐。”

劉備帶著幾分贊同地說道。

李基點了點頭,道。“沒錯,故以吾有意讓翼德到最底層走一遭,真正經歷一番底層百姓之難,如此翼德自然明白此中道理了。”

“原來如此……”

劉備聞言,這才徹底地放心了下來,臉上隨之露出幾分笑容。

實際上,劉備之所以有此一問並非是純粹擔心張飛吃不了這個苦,而是有幾分擔憂李基會因張飛違反禁酒令而心有芥蒂,自此便不太待見張飛。

對於劉備而言,張飛與李基那完全算得上是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

故以,劉備如此詢問之,實則是想要了解一番李基對張飛的看法,再想辦法勸說一番李基,爲張飛說上些許好話,保持內部的和諧友愛。

“不想子坤如此安排卻俱是爲了翼德著想,希望翼德能理解子坤的一番良苦用心纔是。”劉備讚歎地道了一句。

當然,縱使張飛一時想不通其中關節也無妨,劉備打算尋個機會就去親自給張飛打通這個關節,讓張飛明白李基背地裡對於他的期望以及看重。

而徹底放心了下來的劉備,驟然意識到李基匆匆自造船工場趕回,那風塵僕僕的模樣自然是還沒有來得及吃飯。

隨後,劉備便與李基一併在側廳之內吃飯。

雖說這個時代吃飯的主流是分餐制,也便是一人一個小桌案各吃各的,但是私下在李基的影響下,劉備與李基那都是一個桌子吃飯。

而趁著吃飯的時候,李基也順便向劉備彙報了一番劉璋、甘寧以及發展漁業等有關的事情。

聽著李基一樁樁地條理清晰道出種種安排以及分析用意,劉備暗自感慨‘幸得子坤,勝過千軍萬馬’之餘,連連點頭表示著認可。

惟有其中讓甘寧僞裝成海賊一事,讓劉備的眉頭微微一皺,道。“子坤,此事是否還需要稍微考慮一番,養寇自重,並非忠臣所爲。”

李基早就猜到劉備對於此事會有所異議,但這種事情是瞞不過劉備的,且李基也深知該如何說服劉備,道。

“主公,並非基有不臣之心,實乃欲開闢自吳郡通往幽州之航線,若是高掛吳郡旗幟沿岸繪製海圖,定會引來層層窺視,甚至會引發許多不必要的聯想。”

“而倘若是讓甘寧掛著海賊的旗號,那麼便是四處遊蕩,也只會讓人敬而遠之,不會深究爲何甘寧在各州海岸皆有身影。”

“因此,想要迅速繪製出沿岸海圖,找到一條可行的運輸航線,那麼此舉是相當有必要的。”

劉備聞言,思索了片刻後,也是接受了這個解釋。

畢竟,劉備亦非是什麼迂腐之人,只需要簡單思索一番,便明白確實是以著海賊的身份去繪製海圖,開闢航線要方便許多,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窺視以及意外。“對了,子坤……”

劉備點了點頭贊同了下來之餘,忽然想起什麼,開口道。

“吾聯繫了尚在幽州的一至交好友公孫瓚,如今伯圭兄已升遷爲幽州的騎都尉,他已回信可代爲收集耕牛,但需要時間。”

李基聞言大喜,此前少有聽聞劉備提及公孫瓚,李基也不便主動詢問之,不清楚雙方的私交如何。

如今看來,劉備與公孫瓚的私交果然是甚好!

有著公孫瓚的鼎力相助,那麼收集耕牛一事料想便不會成爲什麼大問題。

只要開闢出一條通往幽州的航線以及造成相應的海船,那麼便能夠迅速地緩解吳郡耕牛緊缺的問題,並且只要這一條航線穩定下來,那麼吳郡還能從幽州源源不斷地購入戰馬。

揚州缺馬!

只要劉備組建起一隊精銳騎兵且在合適地形,便足以在揚州橫行。

並且如此一來,公孫瓚後續同樣也能通過貿易獲得吳郡源源不斷的錢糧。

以著公孫瓚記載於歷史對異族的仇恨與殺性,在有了充足錢糧的支持下,恐怕幽州邊疆的異族都得跟著遭老罪。

“有著公孫騎都尉的支持,吳郡缺牛之狀況可解矣。”李基舒了一口氣道。

而劉備則是笑著開口道。

“說起來,伯圭兄的回信中,還擔憂吳地乃是貧苦之地,備一時難以把控局勢且錢糧俱缺。”

“所以伯圭兄是準備送一千頭耕牛,且伯圭兄還言及這已是他當下的能力極限,其餘的耕牛就需要錢糧換取才能想辦法收集了。”

這讓李基不禁有些啞然失笑,且也在心中對公孫瓚有了個豪爽大氣的形象。

一千頭耕牛啊!

就算耕牛在幽州的價格相對較低,也就是比馬要貴上一點,但也是相當龐大的一筆財富了,公孫瓚居然是說送就送。

不過,李基深知這種便宜是不能佔,想要保持吳郡與幽州之間的貿易渠道,維繫好與公孫瓚的關係是相當重要的。

而人情與私交……總歸有消耗完的一天。

故以,李基略微思索了一下吳郡的財政,開口道。

“還請主公回信於公孫騎都尉,吳郡可以高出幽州耕牛價格兩成進行收購,多多益善。”

“好!”

對此,劉備自然也是相當支持。

如果可以的話,劉備自然不想一味地讓公孫瓚照顧,但是對於吳郡的財政,劉備也不敢輕易插手,生怕破壞了李基的什麼安排。

因此,劉備提出此事,本就有詢問後續耕牛貿易之事如何安排的用意。

而在李基給出了可用高於幽州耕牛價格兩成價格收購後,劉備心中不免爲之一喜。

如此一來,那可就不是劉備在嚮往日的摯友求施捨,而是想到了好處分給往日摯友的一份,完全稱得上是劉備發了也不忘分潤點好處給公孫瓚。

這種面子上的爭光,讓劉備的眼神都似乎明亮了幾分。

“子坤,汝似乎還沒有見過伯圭兄吧?”劉備問道。

“沒有。”

對於在原軌跡之中大名鼎鼎的白馬將軍公孫瓚,李基確實還無緣相見。

或許,公孫瓚同樣也有著這樣那樣的毛病,甚至行事作風完全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主君,但是作爲一名邊疆將領,公孫瓚由始自終都沒有虧過氣節,對於異族的抵抗與反擊也是從來沒有過一絲猶豫。

甚至就連原軌跡之中的趙雲,也是被公孫瓚那馬踏邊疆,使無數異族聞白馬義從之名而喪膽的豪氣所折服,不惜自冀州常山國遠赴幽州邊疆投效到公孫瓚麾下。

而原軌跡之中的公孫瓚對待劉備,那也完全是大哥時刻照顧小弟的姿態,借兵借錢借糧,無不允之,且從未要求過劉備歸還。

就連趙雲這等猛將,公孫瓚借給劉備同樣也是不帶皺眉頭的,可見其豪邁大氣。

劉備則是帶著幾分期待地開口道。

“改日,備定要親自向伯圭兄引見一番子坤,也好教伯圭兄知曉,備如今亦有遠勝其所愛的白馬的寶物。” 

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76章 以身入局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36章 圍三闕一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26章 老實人簡雍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72章 三千金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792章 三贏第606章 水攻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43章 可以改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668章 密信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901章 官渡奏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304章 捧殺第77章 沙盤推演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7章 毒士???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92章 孫氏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957章 插標賣首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602章 豪賭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783章 重聚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
第371章 獻言外戚第76章 以身入局第741章 慢有慢的好第272章 所忽略的問題第637章 有傷天和第36章 圍三闕一第712章 字縫裡一個“賊”字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873章 隔岸猶歌舞第501章 真正的依仗第764章 袁術的抉擇第920章 如何處置漢使第278章 如履薄冰第291章 雨中襲營第581章 黃忠之志第877章 半月,縛之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795章 汝當勉勵之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835章 誰是魯肅?第26章 老實人簡雍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972章 子午谷奇謀第688章 丟盔棄甲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632章 欲攘外,先安內第714章 漳水焚,濄水生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747章 護民檄文第904章 射殺子坤?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909章 我有一計可敗漢軍第72章 三千金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490章 四五十歲正是打拼的年紀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715章 黃天降下了糧食第327章 殺那個矮的第792章 三贏第606章 水攻第776章 工匠之重第443章 可以改第854章 知子莫若父第983章 玉璽歸漢第737章 來自揚州的援助第668章 密信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496章 諸葛亮拜師第389章 以德服人第620章 徐州局勢第295章 子龍!子龍!!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901章 官渡奏第578章 攻守易形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580章 四郡蠻亂第304章 捧殺第77章 沙盤推演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861章 東西線之論第7章 毒士???第331章 兵力不足恐懼癥?第92章 孫氏第768章 吞黃爲蒼第746章 李基獻言第634章 仁德君子交心第957章 插標賣首145.第145章 孫策之志第433章 八百個心眼第471章 合作與分歧第438章 取代勞役第188章 下次一定?第947章 呂布被擒第536章 甕與甕(第三更)第481章 勇氣可嘉(加更)第126章 兩全之法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602章 豪賭第667章 逆轉大勢,易如反掌第783章 重聚第623章 宛城可降,黃祖不可降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844章 唯願大漢不老第921章 漢使:請速斬我頭第347章 溫酒斬華雄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县| 承德县| 嵩明县| 贺兰县| 房山区| 宜兰市| 辽中县| 大丰市| 内江市| 龙川县| 教育| 皋兰县| 启东市| 海南省| 宁都县| 紫阳县| 嘉善县| 容城县| 泗水县| 广昌县| 丹寨县| 新源县| 宣城市| 铅山县| 舒城县| 长宁区| 忻州市| 西丰县| 博野县| 洛南县| 孟津县| 泰安市| 余姚市| 高碑店市| 祁连县| 汨罗市| 沧州市| 敦化市| 通辽市| 北流市|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