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

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

當然,如今也並非是劉備想要擔任哪一個州郡郡守,就必然能去擔任的。

只是李基爲劉備提供了一個大體的範圍和方向,劉備再通過盧植去向朝廷爭取。

這也是保住了盧植短期內所能看到的最大好處之一,不至於淪落到軍功盡數被董卓之流所吞走,且亦有人能爲劉備向朝廷盡力爭取想要的郡守之位。

否則,即使如李基協助董卓擊敗黃巾的推演之中,劉備在劉焉的推舉下擔任郡守,劉焉也絕不會爲劉備特意去爭取某個州郡,而是任由朝廷自行指派。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被分配到交州或幽州北部,那在李基看來不就是流放嶺南和發配寧古塔嗎?

縱使劉備當上了郡守,在交州與幽州北部那些惡劣且人口缺乏的地方,那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因此,在李基爲劉備進一步解釋了爲何選擇臨近徐州的揚州北部三郡作爲目標,且補充了種種“以一郡而治天下”的想法後。

行事雷厲風行的劉備,當即就迫不及待地前往拜訪盧植,請求盧植的指點以及向朝廷上表郡守之事。

如今,劉備兵敗張角且協助攻下鉅鹿城的軍報已然發往洛陽,盧植在其中沒有絲毫私吞劉備軍功的想法,如實地描述了劉備的貢獻。

因此,若是盧植沒有早早及時向朝廷上表推舉劉備,等朝廷的賞賜先一步確認,那便爲時已晚矣。

而由於鉅鹿城府衙被張樑自焚燒燬,因此盧植進駐鉅鹿城之後,也只能是另行選了一個府邸作爲臨時府衙運轉。

且盧植一方面也止住兵鋒,以防守鉅鹿城爲要旨,防止被鉅鹿郡周邊的黃巾奪回了鉅鹿城之餘,一方面則是以著鉅鹿城爲中心一點點地掃清周圍的黃巾賊人。

可以說,隨著鉅鹿城被攻下,冀州戰事可謂是大局已定,餘下的黃巾賊人都僅是芥蘚之疾,難成氣候。

盧植只需穩步推進,慢慢清除其餘黃巾賊人,再守住對黃巾賊人意義重大的鉅鹿城便是大功一件。

因此,當劉備拜訪盧植之時,盧植正於臨時府衙之中處理公務文書,並且很快就親自接見了自己這位讓人刮目相看的弟子。

看著劉備那沉穩且難掩喜色的表情,依然是一身洗得脫槳衣袍的盧植看不出絲毫讓黃巾賊人聞風喪膽的威望,反而像是一個老學究似的。

盧植在劉備恭敬地行禮問好,然後示意劉備坐下之後,問道。

“玄德,看你滿臉春風之態,莫不是有甚喜事與老夫分享?”

“盧師明見,弟子確有一喜事,故以心中難掩喜悅。”劉備答道。

“哦?”盧植問道。

“昏迷五天的子坤已醒,且拜弟子爲主。”

說起此事之時,劉備即使刻意控制表情,但嘴角依然不自覺地上揚。

盧植聞言,追問道。

“可是你此前多次與老夫提及的李基李子坤,也便是那個定計大興山,虛實困鉅鹿,三路破張角的李子坤?”

“正是。”劉備答道。

盧植聞言,表情當即有些沉默了下來,看著劉備的眼神有著一絲絲怪異以及……嫌棄。

劉備見狀,有些緊張地問道。“盧師,這難道哪裡不對嗎?”

盧植微微地嘆息一聲,說道。

“老夫本欲待李子坤醒過來,與之交談一番後,便向天子舉薦之,以李子坤之才,實非一州一郡之地也。”

聽到這裡,劉備當即就明白了盧植的意思。

以著李基的才能跟著劉備,無疑就是一種浪費,堪稱明珠暗投,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這讓劉備心中對於李基不自覺多了一分愧疚之餘,也深感僥倖。

幸好下手快,否則等盧師與李基見面,確定向朝廷推舉李基之後,劉備就算對於李基再如何渴望,也總不能跟盧師搶人,跟朝廷搶人。

如今與李基定下了主臣名分,除非李基有著強烈意願,否則縱使是盧植也不好越過劉備就爲李基定下安排。

不過,盧植那話裡話外明珠暗投的意思,讓劉備莫名有種老師的愛已經徹底消失的感覺。

想當年求學之時,盧植對於劉備可也是多有看重,否則也不會贈予手書數卷,並且於薄落津匯合後,盧植對於劉備也是時有誇讚。

沒想到……

劉備多少有點委屈地說道。“盧師,弟子也定不會負了子坤,定會盡力讓子坤發揮才學,造福天下。”

盧植一撫鬍鬚,道。“事已至此,老夫還能強求乎?”

懂事的弟子,這時候已經主動爲老師擔憂獻出李基了。

然而,劉備此刻卻是裝聾作啞,似是完全不懂得盧植話語之中所隱藏的另一種暗示,說道。

“此前子坤提出‘以一郡而治天下’,備深感有所感悟,特來請教盧師。”

“以一郡而治天下?”

盧植聞言,思索起這一句的含義。 且,這一句的表面含義倒也不難理解,通過一個州郡之地進而對天下進行影響和治理,顯露出了道出此句之人的胸襟氣度以及非凡自信。

只是如何以一郡而治天下,這可就是個讓人費解的問題所在。

被引起了興趣的盧植,說道。“玄德,請詳說之。”

“盧師,爲何妖道張角可以輕易蠱惑大量百姓?實乃是天災頻發,且生民難有足夠耕地維持溫飽。”

在盧植的面前,劉備自然不能用過於激進且尖銳的說法,轉而是通過這種更爲溫和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

對此,盧植略微思索一下,便是贊同地點了點頭。

這一點,確實不可否認。

“因此,子坤提出將目光放在長江以南!”

說到這裡,劉備不自覺的語氣有些亢奮起來,說道。

“相對於中原地區,長江以南儘管氣候悶熱,多毒蟲猛獸,但尙有大量可供開墾的耕地,水網密佈,也無干旱之風險。”

“因此,弟子欲往長江以南通過治理一郡之地,安置流民,疏通水利,開墾良田。”

“屆時,若是弟子治理大有成效,定可讓朝堂袞袞諸公明白長江以南之地潛力所在,或可改變天下之格局,使朝廷全力開發長江以南,漸漸可使長江以南爲天下糧倉。”

盧植聞言,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捻著鬍子,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與劉備這種未曾去過長江以南的北人不同,盧植曾分別任過九江、廬江二郡郡守,對於長江以南的情況相當之瞭解。

足足片刻之後,盧植方纔長嘆一聲,道。

“老夫嘗聞《韓非子·顯學》言:‘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不以爲然,自覺不過是一家之言,不料今日見之,方知不假。”

此言一出,不禁讓劉備心中爲之興奮不已。

明白這是盧植在讚揚此策之高明,亦在認爲李基有著宰相之才。

“此子的目光之遠,令人讚歎不已。”

盧植嘆息了一聲,說道。

“老夫亦曾治理長江以南之州郡,卻是未曾想到或許開發江南可緩解天下耕地不足的問題所在,實在慚愧。”

“這麼說,盧師覺得此策可行?”劉備問道。

然而,盧植搖了搖頭,答道。“老夫不知。”

“啊?”劉備答道。

“世事未成,何人知之結果?”

盧植反問了一句,然後答道。

“但依老夫之見,此不失爲一可行方向。只是當時老夫治理九江、廬江之時,九江郡有蠻族叛亂,受命平叛,後老夫不適於江南水土,在匆匆平叛後便只得告恙辭官。”

“而後,廬江又有蠻族叛亂,朝廷又將老夫任命爲廬江郡郡守平叛,但任職不過一年有餘,就又被朝廷召回擔任議郎,於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續寫《漢記》。”

頓了頓,盧植接著說道。

“除此之外,依老夫在九江、廬江之見,揚州之地不僅時有蠻族、山越作亂,山賊土匪亦是隨處可見。”

“更因水網密佈,致使水賊之多堪比過江之鯽,且清理困難異常,稍有異動,那些水賊往江河湖泊蘆葦叢生之處一鑽,仗著對水網之瞭解,難以尋覓。”

“因此,老夫擔任九江、廬江兩地郡守之時,幾乎是日日焦頭爛額忙於剿匪。若是玄德有意於長江以南開墾良田,匪賊之害,首當其衝。”

這話聽得,劉備心中當場就涼了半截。

劉備此前也聽聞李基提及長江以南多匪賊,但卻是萬萬沒想到以盧師之能,居然也深感剿匪之事困難無比。

不過,事已至此,劉備亦斷無退縮之理。

姑且不論劉備對於李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若是能好生開發長江以南,對於天下萬民有著莫大好處,這就足以讓劉備迎難而上了。

“謝盧師教之,但弟子心中已決,焉能因些許匪賊之患而退縮不前,若此事對天下大有裨益,縱使一生耗於其中,也是樂此不疲。”

劉備語氣堅定地答道。

“好!”

盧植見狀,對於劉備的決心也是頗爲欣喜,轉而問道。

“那玄德既欲以一郡而治天下,那可有欲任郡守之地?老夫也可向朝廷推舉一番,亦算是老夫助玄德一臂之力。”

(本章完)

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906章 起霧了!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69章 虞國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0章 三條路線第4章 計將安出?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08章 戰後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800章 威逼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882章 斷糧?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939章 遼,乞降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74章 大漢基瘟?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330章 都殺了!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788章 系別第589章 訓子鞭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304章 捧殺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583章 遷治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886章 先登破城
第815章 一統天下的倒計時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631章 左右爲難的徐州局勢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773章 子坤助我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600章 白馬?定叫爾等有來無回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936章 歸漢一念起第650章 願立軍令狀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299章 塞外局勢第906章 起霧了!第617章 吾父何在?第592章 豫州動向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69章 虞國第431章 可有自信?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0章 三條路線第4章 計將安出?第964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517章 上中下三策第313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908章 戰後第166章 家國之事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70章 榮譽亦歸於爾等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446章 笮融東渡第489章 誹謗之言也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253章 不賣海鹽,但賣鹹魚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800章 威逼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190章 別打了,還是斬首吧第83章 鉅富糜家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882章 斷糧?第965章 一個字“善”第951章 一時激憤第612章 何解困境第839章 間與反間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905章 卷卷有爺名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939章 遼,乞降第679章 即日發兵,討袁!!!第678章 十面埋伏第349章 呂布與陳宮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540章 取爾性命,祭奠先父第287章 人情世故棋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560章 吃好喝好最重要(第三更)第74章 大漢基瘟?第891章 這也在你的預料之中嗎?第330章 都殺了!第603章 半渡而擊之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865章 虎豹騎對策第450章 流放嶺南?第788章 系別第589章 訓子鞭第693章 曹賊!曹賊!第613章 這一步,備斷然不退第968章 江山可復得,國士世無雙第298章 子龍,你認真的?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68章 淪陷過半的幽州第810章 弒天子自絕天下第781章 貧道還怕國士侯不成?第429章 世家與漢室共天下?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267章 大義與利益之間的抉擇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300章 國士李基第666章 吾軀不倒第292章 一漢當五胡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938章 不忠不義之徒?第982章 大勢已去第304章 捧殺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575章 請齊國先賢出土相助第543章 腦後反骨第544章 難跨蜀道三百里第387章 無‘計’可施第583章 遷治第167章 一撮清澈又愚蠢的嫩蔥第886章 先登破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江县| 永仁县| 长岭县| 金溪县| 三都| 平果县| 西峡县| 南宫市| 梁河县| 清新县| 瑞安市| 修文县| 偃师市| 义乌市| 柞水县| 博客| 柳州市| 辽中县| 甘孜县| 临高县| 绵阳市| 抚远县| 区。| 佛山市| 左权县| 黔西县| 舟曲县| 青浦区| 江北区| 涞源县| 万年县| 荆州市| 自治县| 石渠县| 吉首市| 监利县| 山阳县| 巧家县| 富平县| 雷州市|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