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

自發形成的秩序,很容易就會被不遵守秩序之人所破壞。

只是在沒有劉備或李基的手令情況下,就算是糜竺也調動不了一兵一卒,更別說是糜家了。

而此前糜竺每日都需要計算海量錢糧的調度問題,自然是無暇亦無有心思去跟李基討論這種有備無患的細節問題。

旋即,李基輕敲了三下馬車,馬車便是隨之停了下來。

不遠不近地跟在馬車後方的一個人則是快步地走到了馬車的旁邊,耐心地等待著。

片刻後,一份調動兩百郡兵用以日常維持仁德書院周邊秩序的手令被李基從書寫加印完畢,然後通過簾子遞給馬車外等待著的錦衣司。

“即刻交給門下督賊曹趙雲。”

李基道了一句。

那錦衣司成員則是小心地將手令收入懷中,然後快步離去返回吳縣之內。

對於李基而言,調動兩百郡兵至仁德書院周邊維持治安不過是小事罷了,也便無須等明日返回府衙當值再特意安排,直接手令一份即可。

治政拖泥帶水,從來都不是李基的風格。

等那個領了手令離去的錦衣司成員迅速融入人羣之中消失不見後,劉武雙目時刻警惕地打量著周邊之餘,再度穩穩地趕著馬車沿這條修建不久的官道往仁德書院而去。

而隨著越來越接近仁德書院,明明已近黃昏,但是這片倒是出乎意料的熱鬧。

集市之中大量的酒肆茶館繞著仁德書院的外圍建立而起,頗有幾分李基印象之中大學城美食街的感覺,三五成羣的士子們則是分別聚在酒肆茶館之中高談闊論。

這個時代的士子之中不乏寒門,但是寒門也絕不是一味的窮逼,足以堪稱是這個時代的中產家庭了,否則也支撐不起士子求學的高昂支出。

至於世家豪族出身的士子,那便是更加富裕了!

而不少附近百姓臨時客串的小商小販顯然也是嗅到了商機,在各家酒肆茶館附近販賣著自家所做的特色小吃,好一副喧鬧的場景。

相對比城內已經快要進入宵禁時間,這裡自然沒有宵禁可言,更顯得自由暢快,因此才吸引了大量士子寧願呆在這邊也不會選擇返回城中的驛館歇息。

且李基坐在馬車繞著這一片初步建立的集市外圍轉了一圈,發現集市周邊也已經建立了不少謁舍作爲士子們歇息之處。

儘管這些謁舍的環境相對簡陋,但卻大有一種供不應求之感,多間謁舍都已經掛牌無房。

即便李基早就從錦衣司的彙報之中簡略有所瞭解,但是親眼看著這種熱鬧的氛圍,李基莫名地有種親近的感覺。

設立“宵禁”的原因很多,對於城內而言無疑是利大於弊的,所以李基是斷然不會取銷“宵禁”的。

不過這一處藍圖之中的“無牆之城”,李基倒是沒有打算設立“宵禁”。

而諸多士子顯然也是拒絕不了在漸漸降下的夜色中,與三五同窗好友喝著小酒,吃著夜宵,高談闊論的感覺。

即便這邊的價格相對高昂不少,但顯然不在這些富哥的考慮範圍之內。

在簡單地轉了一圈後,李基總體還是相當之滿意的,起碼這段時間李基即便沒有心思關注“無牆之城”,但糜家確確實實是按照著李基所規劃的藍圖一步步初步建立了集市。

光是這些士子們每日的消費,都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而等集市的規劃繼續擴大一點,“仁德書院”也真正有生源開始入學後,李基就能考慮小小地在這個時代炒一下“學區房”,以著這個方式通過士子們收割一下世家豪族們埋在地下都快要發黴的錢財。

吳郡每日的錢糧開支幾乎比一個州還要來得誇張,造船工場以及以工代賑幾乎就跟兩頭吞金獸那樣,不斷地吞著吳郡的錢糧。

因此,這一處集市目前反倒是成了吳郡難得的一個財政開源所在。

甚至,李基看著眼前初顯熱鬧繁華的集市,目光閃爍,心中不自覺地醞釀出一個更爲瘋狂的收割計劃。

不過,那需要等著“無牆之城”徹底形成一個規模再說了。

李基搖了搖頭,暫且將那個遠遠還沒有完善的收割計劃放下,然後直接在馬車之中換下了自己的官袍,更換上一身普通的青色士子服,手中再拿起一把摺扇便下了馬車。

這個時代最爲流行的還是羽扇,原軌跡中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周瑜,實則都是羽扇綸巾的打扮。

只是李基用不慣羽扇,也就順手將這個時代已經存在的摺扇的前身——“腰扇”進行了些許改良,做成了一把摺扇。

只可惜,限於工匠那邊的造紙術還沒有改良成功,所以這把通過多層紙張糊起來的摺扇幾乎便是黃色的且摺痕也不夠明顯。

不過眼下吳郡的氣溫已經逐漸熱了起來,平日裡出行偶爾扇一扇風還是足夠的。

而看著李基似乎是想要親自去酒肆,劉武迅速地跟了上來,道。“先生,請允我隨行保護。”

深知孫策是怎麼死的李基,自然不會疏忽大意。

即便暗處還隱藏著一些錦衣司,但李基還是微微頷首表示允許。

劉武的武力不低,放在戰場上也比一般的二流武將要強上些許,在吳縣附近倒也足夠擔任護衛工作了。

畢竟趙雲本就身兼多職,李基總不能時時出行都要帶上趙雲,當真將趙雲當成一個純粹的保鏢使用。

並且,據李基所知,自己的名聲在仁德書院周邊可謂是響亮之極。

錦衣司的彙報之中提及,但凡是呆在仁德書院周邊超過一個月的士子幾乎都會逐漸分化爲三類。

要麼便是頗爲狂熱地推崇李基的;要麼便是對李基多有鄙夷不屑的;又或者是似乎在兩者之間左右橫跳的串子。

所以倘若是當真出了什麼意外,李基振臂一呼,可能便是從者如雲,自然也就沒有帶太多護衛的必要。

只不過李基還沒有走上幾步路,便是在旁邊的一家茶館之中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夏侯蘭!

且坐在茶館之中高談闊論的夏侯蘭,面前還坐著足足七八個士子。

李基見狀,不動聲色地從酒館的側門進入,然後在茶館之中夏侯蘭身後尋了個座位。

而看著劉武很自覺地站在李基與門口之間的位置,隱隱阻隔著門外有可能出現的刺殺,李基忍不住笑道。

“坐吧,仁德書院附近的錦衣司可是相當不少,當真出現什麼形跡可疑之人,也早就被監視著了。”

旋即,李基拍了拍自己身旁的座位示意劉武坐下。

“不敢與先生同座。”劉武有些受寵若驚地開口道。

“休得多言,快坐下便是了,且茶館之中客人僅有你一人站著,豈不也是引人矚目?”

李基輕呵了一聲,劉武這纔不敢違逆地小心坐在了李基身側的位置。

而也就在劉武坐下後,忙碌地招呼著各個客人的夥計也捧來了火爐、茶具、茶葉、香料等等。

顯然,除了在府衙之內,這個時代的喝茶方式主流依然是煮茶,且也是被諸多士人多推崇的雅事,否則在仁德書院周邊的茶館也不會如酒肆一般多了。

對於煮茶的味道,李基雖不太習慣,但是如何煮茶李基還是略懂一二的。

李基隨意地擺弄著茶具,享受著這難得的閒暇之餘,注意力則大多都放在身後夏侯蘭一行人高談闊論的內容之中。

“明正兄,今日你又連敗七人,無有一人突破至沙盤邊緣,可見明正兄的水平當真是一日千里啊。”

“沒錯沒錯,第三次指令之時,明正兄幾乎是提前預判了對方的用兵行動,完全封鎖了對方的行軍路線,可謂是妙到極點。”

“假以時日,明正兄必成不遜色於子坤先生的兵法大家……”

“明正兄,這段時間吾有所感悟,明日有意再次一試‘四渡紅水’,還請明正兄手下留情,且給我留一下進入‘仁德書院’的機會。”

“這是吾的一點小小心意,還請明正兄收下,沒有別的意思,純粹就是我太想進步了,還望明正兄成全,今後我……”

聽著說到這裡明顯壓低了不少的聲音,即便李基距離夏侯蘭實則沒有超過一丈,但還是聽不清後面具體是在說些什麼。

不過,李基的神色依然平靜如常,將在小火爐上煮沸的茶水先是往劉武面前的茶盞倒上,這讓劉武受寵若驚地連忙小心託著茶盞。

“小心燙。”

李基笑了笑,不忘提醒著劉武一句,讓劉武頓時便感覺心中一暖。

不過,坐在側面的劉武自然也知道李基在關注著身後那一桌的動靜,暗自觀察之餘,小聲地朝著背對夏侯蘭等人的李基實時彙報著。

“先生,是三個金餅……沒有收下……”

李基不動聲色地微微頷首,倒是有些意外夏侯蘭的沉穩。

畢竟李基讓夏侯蘭是主持“四渡紅水”是爲了歷練夏侯蘭之餘,最重要的也是一時間找不到更合適的人手。

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70章 開擺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556章 雄壯否?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937章 窮怕了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788章 系別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825章 建業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87章 借刀殺人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4章 火攻奇襲?第792章 三贏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179章 清君側?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93章 勠力同心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346章 七三開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73章 真毒士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199章 老道士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79章 養望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12章 策與瑜第284章 身如斷旗
第675章 侯爺若不棄第614章 陶謙的轉變第289章 所缺的東風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250章 三全其美之策第70章 開擺第823章 以禪爲名第556章 雄壯否?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937章 窮怕了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68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352章 三姓家奴第719章 公瑾雄風第788章 系別第507章 連橫三州的大略148.第148章 我可是李子坤第348章 那個男人回來了!第825章 建業第283章 烏雲踏雪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756章 打入賤籍第16章 誘敵二重奏第454章 自古以來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87章 借刀殺人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900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4章 火攻奇襲?第792章 三贏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879章 關某可就不客氣了第168章 進擊的士子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342章 糧官!又見糧官!!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59章 白毦兵初陣第644章 黃忠VS夏侯兄弟第665章 典韋在此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928章 破局所在第593章 創業的曹老闆(第三更)第918章 陽平關難出133.第133章 真的掏空了第585章 三月,桃花開的日子(第三更)第409章 卸甲,棄刃,投降第705章 破局之策何在?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71章 主公且慢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338章 西涼馬兒第727章 東萊太史慈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832章 五虎上將第432章 美周郎之計第896章 強漢,豈能避賊?第579章 袁氏雙子(第三更)第430章 凡有不決,可由子坤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474章 我有一計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179章 清君側?第745章 殺或不殺第93章 勠力同心第957章 插標賣首第346章 七三開第463章 何陋之有?第255章 尚缺的東風第682章 賣主求榮第533章 新野之戰(二)第899章 官渡對峙第159章 以工代賑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955章 宿敵再戰第859章 調兵遣將第702章 沛國相城第829章 取字三保第73章 真毒士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316章 勝負已定!第185章 命不該絕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199章 老道士第754章 八百九十三人?第416章 猛虎之殤第674章 益處何在?第758章 同同道中人第326章 廢帝殺後第79章 養望第638章 曹操之謀第696章 孟德欲何爲第412章 策與瑜第284章 身如斷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丰台区| 英德市| 江城| 邹平县| 伊通| 祁东县| 临城县| 蓝田县| 乐平市| 中超| 资源县| 乌鲁木齐县| 鸡泽县| 饶平县| 榆林市| 盐边县| 河西区| 平陆县| 济阳县| 保靖县| 抚宁县| 澎湖县| 永和县| 白城市| 博爱县| 开平市| 芦山县| 临沭县| 缙云县| 嘉荫县| 牡丹江市| 松阳县| 铜鼓县| 阜平县| 三都| 德令哈市| 和龙市| 山阳县| 宜州市|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