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4章 自古以來

而在劉繼年滿十五歲後,他並沒有進入錦衣司,他的性格也不適合作爲探子去探聽各種消息。

因此,劉繼最終被安排帶領約莫二十人的小隊,駕御著小型海船前往海外尋找稻種。

離開之前,劉繼還是個風華正茂的少年,時隔三年有餘,如今滿臉風霜的劉繼看上去甚至比劉備顯得還要蒼老年邁。

這一刻,劉備也滿眼心疼地開口說著。

“苦了你了,你爲大漢,爲萬民立下了莫大的功績。”

儘管桃園衆的孩童甚多,劉備不可能將每個孩童都視如己出一般對待,但卻也是清楚地記清了每個孩童的特徵面貌,甚至連每個孩童的大體性格都有所瞭解。

而劉繼歷經三年有餘,披荊斬棘,不知闖過了多少洶涌波濤……

所爲的卻並非是大漢,也不是萬民,而是報答劉備與李基的活命飽腹之恩,想要得到劉備與李基的認可。

因此,劉繼這個曾被一場暴風雨卷得在大海上迷失方向,且水糧近乎斷絕了三天三夜,意志都沒有絲毫動搖的漢子。

此刻,卻是在劉備的一聲充滿肯定的誇讚下,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溢出。

不過前往大海歷練了三年有餘,劉繼的性格不可謂不堅韌,僅僅是片刻便恢復了沉穩,但臉上下意識還是掛上了欣喜的笑容。

旋即,劉繼便是簡略地講述了前往海外尋找稻種的過程。

劉繼所率領的二十人,別說是放到廣闊無垠的大海之中,就算是放在交州中部往南一直延伸下去的漫長海岸線,與一隻螞蟻也沒有任何區別。

尋找稻種的過程,也純粹就是一個不斷碰運氣的過程。

沿途記錄海圖之餘,每隔一段時間就靠岸深入約莫三十里的範圍尋找有沒有稻種的存在。

因此,類似於劉繼這些前往海外的小隊,所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大海上的危險,還有前往陌生且未知的土地之中隱藏的各種危險。

前期所遭遇的艱苦,劉繼幾乎是一筆帶過,僅僅只是從所帶的二十人死了十五個人之中略見一斑。

就連後續維持海船正常航行的船員,都是劉繼在航行之中重新招募的青壯。

而劉繼可謂是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一路就這樣堅韌地往南沿著海岸線不斷尋找各種稻種,想要找到符合李基描述的高產糧種。

直至劉繼抵達了一處名爲“林邑”的國度,發現了他們的稻種在沒有如同大漢那樣精耕細作的情況下,甚至隨意種在一些貧瘠荒地上都能成活,且所結出的稻粒產量卻是遠超大漢一籌。

這一刻,劉繼便意識到他們找到了,然後劉繼連夜偷偷割了那些還沒有成熟的水稻,儘可能地裝滿了小型海船的船艙,便是瘋了似的往回趕。

聽到這裡,李基已然徹底肯定了劉繼所帶回的,便是後世所言的占城稻。

劉備在聽聞劉繼帶回了整整一船的稻子,同樣也是興奮莫名地追問道。“大概有多少,大概有多少?”

“請主公恕罪,由於船艙位置有限,所帶回的水稻恐怕不足百石。”劉繼答道。

“百石?”

劉備琢磨了一下,喃喃道。

“也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帶回來的這些稻粒好好培養一下,裡面或許還能成活相當一部分作爲糧種,再經過一兩年的栽培,說不準就能初步慢慢推廣開來了。”

只是說著說著,劉備的語氣之中難掩幾分失望。

劉繼帶回的稻粒距離成熟還不夠,成活的可能性便會大大降低,百石稻粒能夠成活一石便是蒼天保佑了。

因此,這無異於是在劉備的心頭潑了一盆冷水,讓劉備有種眼看著就能入洞房了,硬生生被拉著出去再編幾雙草鞋的感覺。

而一直在旁聽著的李基,此刻卻是驟然開口道。

“海圖可有記錄?”

“在這裡,子坤先生。”

劉繼一邊連忙回答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了好幾張布帛。

李基將這些布帛都取了過來,然後在就近的石桌上按照劉繼的提示,對這五張布帛進行了拼接。

林邑國的位置,也隨之出現在了李基的眼前,約莫位於後世所說的猴子國南部。

劉繼一路在沒有任何海圖的情況下,能從長江口一路摸索到猴子國南部,也確實是爲難他了。

不過,劉繼所記錄的海圖儘管並不細緻,但無疑已經足夠用來指引方向了。

李基摩挲著下巴,喃喃地道了一句。“有點遠,但往返的速度足夠快的話,趕得及來年的春耕,耽擱不了。”

“什麼?”

劉備依然還沒能反應過來。

李基的臉上則是露出了幾抹笑容地開口道。

“主公,劉繼所帶回的水稻尚未成熟,用來充當稻種培養無疑太過於勉強,並且數量遠遠不足以支撐在揚州進行推廣不假。”

“可,在林邑國之中還會缺少這種水稻嗎?”

頓時,劉備的眼睛猛地一亮,隱隱已經猜到了李基的意思。

“吳郡距離林邑國的距離確實不近,倘若是從地面行軍的話,或許耗費個一年多的功夫都走不到。”

“但若是從海上行軍,且有海圖爲引的話,抵達林邑國最多不超過兩個月。”

“屆時,林邑國那邊大體也不過是剛剛將稻穀收割起來,正好能爲我大漢所用。”

這一刻,劉備忍不住一拍大腿,大讚道。

“子坤所言妙極了!”

儘管吳郡已經有了相當先進的海船技術,但劉備不僅思路顯然還沒有徹底轉變過來,就連思維也始終相對仁德保守。

大漢沒有,劉備下意識所想的就是如何自行慢慢培育出來。

可李基所想的,那就是我煌煌強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海船所抵達之處便是大漢領土。

既然得知了林邑之中有著所需的稻種,在確認位置之後直接派人去取就是了,何須勞心勞力地重新一點點地培育糧種出來。

劉備急匆匆地開口道。“備這就讓子仲速速組建一支商隊,然後前往林邑國大量採購稻種回來。”

“主公莫急。”

李基搖了搖頭,此刻在腦海之中已經浮現了與林邑國相關的信息,開口答道。

“林邑本爲日南郡象林縣所屬,曾於順帝永和二年(137年)有一功曹區連作亂,起兵攻佔縣衙,殺害縣令,自稱‘林邑王’建立林邑國。”

“什麼?竟有此事?!”

劉備瞪大著眼睛,對於此事還當真是一無所知。

畢竟對於大漢而言,交州本就是放養且完全不重視的狀態,區區一個縣功曹作亂自立,不亞於有隻螞蟻在腳指甲上咬了一口。

當時正值朝綱混亂,順帝正試圖從宦官外戚收回權力的激烈鬥爭時期,說不準此事根本就沒有上呈到順帝的眼前,更別說引起朝廷的重視了。

且朝廷就算重視了,以林邑的距離,朝廷也不可能直接派兵行軍兩年前去討伐,最多也就是下令交州官吏自行平亂。

可若是交州當地官吏有所作爲的話,也輪不到一個小小的功曹都可以作亂稱王。

鞭長莫及……

所說的無疑就是這種情況,且也是因此讓林邑國成功地獨立了下來,且似乎在交州以南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國度。

“沒錯,林邑國自古以來便是我大漢疆土,只不過一小小賊子竊而自立罷了。如此之國,焉有資格與我大漢貿易?”

李基沉聲地表態道。

劉備聞言,手指在腰帶處摩挲了一下,緩緩地開口道。

“子坤,既然如此,不若緊急召甘寧、蔣欽、徐盛過來議事吧。”

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195章 地利!!!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2章 白袍返鄉第434章 大孝啊!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442章 人才啊!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87章 可願降?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25章 調度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9章 上架感言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573章 順逆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902章 久病成醫
第472章 那林邑國欺人太甚啊!第548章 割發代首(續)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830章 進位漢王第883章 大破漢軍!第728章 不打不相識第605章 白馬乃幽州魂第811章 臣愧對先帝第684章 寧願什麼都不做第60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第652章 主臣衝突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732章 或將波及徐州的水災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208章 只爲壓倒李子坤而來第341章 西涼鐵騎VS白馬義從第195章 地利!!!第869章 自己監視自己第692章 霸業將成第646章 曹操困境第128章 那只是目錄第32章 白袍返鄉第434章 大孝啊!第763章 但求蜜水第695章 生既爲公侯,豈能茍安活?第699章 好謀無決袁本初第400章 打掃乾淨屋子再入住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708章 堅壁清野第351章 足以影響戰局的武勇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419章 再射一矢第522章 已被吾所看破矣第793章 筆鋒一斜第442章 人才啊!第687章 大勢已去第887章 可願降?第574章 程昱:我有一計第625章 調度第691章 劉曹滅袁第931章 大局已定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6章 糜家入吳郡第932章 狹路相逢第941章 中計矣!中計矣!第849章 龍虎鳳之名第310章 閉關鎖國第870章 返璞歸真的妙計第958章 大局已定第12章 吾已看到未來第534章 新野之戰(三)第282章 燕人張三爺在此!第757章 巡察諸營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第418章 所謂“遵循祖制”第280章 節哀順變第743章 豬狗與城牆第647章 下策非下第750章 許攸獻謀第916章 料敵於先第944章 師出同門第690章 青州異動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929章 反客爲主第569章 敗局早定第39章 上架感言第345章 潘鳳之名第582章 劉焉快不行了(第三更)第485章 漢庭是大恐怖!第571章 劉璋與張鬆第814章 死得太早了第987章 潼關易主第670章 老師必砍汝頭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424章 “大漢魅魔”穩定發揮第486章 漢爺爺來找孫子問罪了第676章 冷靜與貪婪第710章 司馬懿之計第234章 其心可誅第818章 名存實亡的大漢第573章 順逆第61章 吳郡郡守第230章 渡半而擊之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975章 大風起兮第97章 請君入甕第943章 破開困境之勇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205章 傷我大漢子民者,俱屠之。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554章 博弈與彩頭第759章 敢不用命耳?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535章 新野之戰(終)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889章 以牙還牙,以水還水第960章 漢王之夢第487章 益 荊異常(第三更)第980章 最後的機會第902章 久病成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辰溪县| 石景山区| 子长县| 平和县| 莎车县| 佛教| 沧源| 刚察县| 安顺市| 云浮市| 成武县| 海盐县| 根河市| 正定县| 大名县| 连南| 吉首市| 琼中| 台中市| 乡城县| 宁化县| 涟水县| 天气| 阳江市| 浦城县| 读书| 云和县| 涪陵区| 广西| 张家川| 时尚| 襄垣县| 铅山县| 通渭县| 民丰县| 历史| 马公市| 屯留县| 庄浪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