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正文_第124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七節)(124)

(124)

易銘本想到儲秀宮,前頭和秦任、韓知禮約好了牌局,那兒有剛從朱信那裡送回來的鄒湘蘭等著,還有魏如是、謝橫波兩個。同時,在那兒候著的還有周文秀媳婦柏香君,因屬易銘乾妹妹,算是回孃家。另外還有尤華、許鐸、何晏、呂復、施道、張開、方以智等七八個重新得到啓用的舊臣。這儲秀宮裡,擺了四五桌,專等易銘,只是可惜了八豔只剩四個,讓易銘惋惜。

姜小婉在吳能奇那裡,聽說孩子都一歲了。戚玉荊自方光琛逃脫後也不知所蹤,喻秉白又死了,陶小小又跟錢謙益回了老家。這尤華老兄賦閒在家一兩年,愛上了麻將,可能感覺手搓著費勁,記得易銘說過要他研製自動麻將機的,所以他歷經寒暑兩度,早就成功試製生產。這不,他將十數臺運進宮裡,作爲他的進獻之禮,易銘豈有不喜歡的道理,所以近些天,挑燈夜戰了幾回。

易銘見秦任、朱信,事情沒完沒了,心裡著實厭煩,心想雖然天下初定、大事纏身,我也要消遣消遣、放鬆放鬆纔是。像秦任他們這樣搞疲勞戰,誰他媽也吃不消是不是。他內心罵娘,卻裝作笑臉,只好說道:“二位愛卿有事上奏,但講無妨。”

豈料這二人都將雙眼朝韓知禮、楊明義、夏荷身上看,其意易銘自然懂,於是易銘說道:“這都是我大秦肱骨之臣,參與機密,可不作隱瞞,你們無須顧忌。”

這兩人只好稱是,卻互相謙讓著,客氣一會,易銘讓秦任先講,秦任只得領命,他原來是彙報李侔、吳琦玉之事。

秦任道:“稟皇上,微臣等已查實吳琦玉亂黨陰謀篡逆、逼死淑妃、禍國殃民、殘害忠良等十八樁滔天大罪,吳琦玉及李侔均懾於天威、不敢頑抗,目前已認罪,對指證罪行,供認不諱,亦簽名畫押。只是、只是吳琦玉及李侔,都要求面見皇上,說見了皇上,就是死了,也雖死無憾。微臣以爲事關重大,不敢擅自作主,如何處置,請皇上示下,微臣等……。”

易銘未等他說完,打斷道:“這吳琦玉確實有罪,但如何處置,朕還沒有想好,改天叫大起,在京大臣,都來參加,就安排在乾清宮公議。你們以爲如何?至於吳琦玉,老子現在不想見她,等我想好了再說。”

他都安排了,其他幾個,也不敢說不行,所以只好都說皇上英明。

易銘轉而問朱信,朱信又由於片刻,終於下定決心,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就說道:“皇上,微臣所說的,驚天動地,曠古奇聞,微臣也擔不起這罪狀。但事到如今,微臣就是拼了一家老小性命,也得告知皇上,否則欺君之罪,微臣萬難承受,皇上聖明,應……。”

易銘見他顧忌頗多,要死一般,只好說道:“朕什麼人?你只說就是,朕絕不怪罪。”

朱信還是擔心,又說道:“皇上,微臣敢問皇上,您信得過微臣嗎?”

易銘雖然對他這幾年的表現略感失望,但對於朱信其人,還是覺得可以信任的,所以易銘不語,只點了點頭。

朱信依舊遲遲疑疑,又想了片刻,終於下定決心,這才說道:“皇上,那微臣就冒死相告了,這幻生殿下,他、他、他並非皇上親生的……。”

朱信話音剛落,秦任、韓知禮等,均驚呼起來。韓知禮不等易銘發話,自個兒慌忙推著朱信後背,說道:“先生,你可不要亂說,是不是這段時間被關糊塗了。快、快向皇上請罪。”

易銘也驚訝不已,對朱信所說,自然斷難相信。幻生剛出生,易銘就抱在懷裡,看了又看,親了又親,怎麼不是自己兒子?何況當時還有怡晴和接生婆在,假如幻生不是怡晴所生,這幻生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那怡晴生的,又到哪裡去了?……。

朱信自然知道易銘及衆人難以相信,他緊接著說道:“皇上,微臣所說,句句屬實,幻生生母是吳琦玉,而淑妃所生的,是如意公主。這事兒千真萬確,有憑有據,微臣如何敢欺君罔上?”

這易銘及秦任等,自然又是一陣驚呼。

易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著急問道:“你是說幻生和如意兩個,生出來就被抱錯了?”

朱信因爲激動,在椅子上又艱難扭動了一下身體,繼續說道:“皇上記得當天的情形嗎?吳琦玉那天也在宮裡,與淑妃一牆之隔,同時生下孩子。這本是巧合,不足爲奇。只是讓微臣覺得不可思議的,則是睿王,這、這一切,都是睿王一手安排的……。”

易銘聽他提到李千秋,絕不敢相信,就問道:“你是說安排這掉包計,是李千秋的主意?爲什麼?他爲什麼這樣做。”

朱信趕緊回答道:“是,微臣當時也不知道睿王爲什麼這麼做?後來睿王對微臣說了,微臣方纔明白了一些。先師對微臣說,將來他走了之後,皇上也會離開我等一段時間。睿王說皇上一走,大秦無主,吳琦玉肯定會禍亂天下。皇上生的是如意公主,未來得及生個皇子,皇上這麼一走,名下無子嗣,她肯定會讓自己孩子取而代之。於是,睿王讓微臣想了辦法安排掉了包,讓微臣爲以後做好準備,以備不測。睿王是在下先師,又是我大秦資政,於私於公,微臣不敢不從。只是微臣對睿王預言,總是難以相信,後來,皇上果真撇下大秦走了,微臣這才相信了。只是睿王洞悉天機、神機妙算,歷來並無失算,不知何故竟也沒有料到吳琦玉會對幻生下手,也沒有想到大秦會變成這般樣子……。”

易銘等人,聽朱信說到這裡,雖然還是難以置信,但思來想去,覺得朱信所說,似乎有些道理。

秦任一旁想了好久,這時也問道:“老哥,你說的雖然有幾分道理。只是時過境遷,怎麼才讓皇上和我等相信你說的是真的?你這樣說,欺君之罪,可要考慮清楚了。”

豈料聽罷秦任如此一問,苦笑之餘,卻說道:“老弟,爲兄一家,早就被吳琦玉下獄待決,如今死也死了好幾個,假以時日,老夫一家,逃不過滅門大難。幸蒙皇上及時回來,重掌朝綱,赦了微臣之罪,微臣一家這才沉冤得雪。在下臨死之人,,難道還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胡言亂語嗎?何況微臣方沐聖恩,豈有隆恩之下,不思效命以報,反而做出辜負皇上的事來的道理?”

易銘等幾人一聽,均覺得他言之有理。

易銘還想到:怪不得幻生長得幹筋筋、瘦殼殼,醜不拉幾,一點也不可愛,自己和怡晴也不怎麼喜歡,原來幻生竟然是吳琦玉的孩子。之所以長成這樣,原來遺傳了吳琦玉的基因,而他老子李侔的優點,一點也沒有秉承下來。而如意小公主,自己和怡晴見了都異常喜歡,原來如意是自己生的,自家孩子,血脈相承,血濃於水,所以豈有不喜歡的道理。

他想著想著,越發認可朱信說的了。因爲越想幻生,就越和吳琦玉相像,而如意模樣,簡直是怡晴一個模子刻出來一般。

易銘正想著,突然就意識到這件事情不同凡響,因爲李侔、吳琦玉既然是自己無可置疑的直系祖宗,那麼,幻生該不會也是吧?易銘越想,就越是相信這種可能。他還想到了李千秋,李千秋費勁心機安排朱信掉包,如若幻生不是兩人的祖宗,除去剛纔朱信所說的那些關於大位傳承、天下安定的理由,硬要這麼做,豈不是本來沒有必要。

他想到這裡,覺得有些可笑,自己的祖宗先人闆闆,居然叫自己給抱著哄著,將來還得叫自己老

爸,天下沒有比這滑稽荒唐的事情了!並且這都是他孃的什麼混蛋邏輯?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倫理綱常?易銘想來想去想不明白,於是就又怪李千秋多事起來。

朱信見幾人似乎還不是太相信,又說道:“皇上,微臣爲了保密,那接生婆和幾個知情的太監侍女,都讓微臣給秘密處置了,淑妃後來自盡之前,微臣已將實情,原原本本告知了她。所以淑妃走的時候,哈哈地大笑了好一陣子,就是這個原因……。”

易銘、韓知禮、秦任及楊明義夫婦,聽到朱信說到這會兒,不得不信了。易銘心裡清楚,李千秋費了這麼大的力氣作此安排,應是事先就知道自己在他走後,會不計後果帶思沅、秦會及韓知禮、楊明義等人到現代社會去。雖然他以爲:李千秋對易銘這樣做所可能帶來的後果,是不是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易銘想了想,覺得未必,如果他知曉,爲什麼不制止,或者就像那些所謂真相一樣,都給易銘講清楚。所以易銘認爲:如果李千秋什麼後果都能預料,他這樣安排,應該是在放任易銘這麼做。否則,以李千秋的智慧,他絕不會讓這件事情搞得不可收拾,或許,這是不是事情演化發展的一種無法逃避的必然……。

易銘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他想到了這幾次行蹤錯亂的穿越,對於波卡洪塔斯,李千秋或許早已知道會出問題,他故意不告訴易銘,其心何在?易銘也一時難以明白。

易銘出神想了半天,見眼前幾人,都神色嚴肅盯著自己,一時之間,無人說話。易銘想到朱信說吳琦玉和李侔要見他,先前不允許,這會聽朱信說前頭那一檔子事兒,又想見了。易銘心想:或許老子叫他倆都知道這實情,叫她吳琦玉死得無話可說也好。何況他也想如意了,自己閨女三四歲了,當爸爸的還沒有好生疼愛過,想起來有些愧疚。

易銘就問道:“如意在哪裡?不會也關著吧?你們去把李侔和吳琦玉都帶來,朕要見他們。”

秦任等答了:“是!”易銘揮手叫韓知禮即刻去辦,秦任就回答道:“皇上恕罪,如意公主真是和李侔、吳琦玉一起關在原唐王府,由冬梅帶著,微臣這就去帶來。”

易銘見韓知禮還未出門,吩咐道:“秦愛卿,韓三去就行了,這件事情,你們幾個可要保守秘密,如若傳了出去,我將你們全部治罪,絕不姑息,聽懂了嗎?”

這幾個聽了,感覺背心都有涼意,他這幾個,如何膽敢違抗,於是彼此面面相覷,就又答了一聲:“是!”

易銘叫來人擡下朱信,安排他細心調養去了,而對於夏荷,易銘則叫進來秦草及剛纔那些人,宣佈了夏荷職務,這些人雖然驚訝,但也不敢說什麼。有幾個自然屁股後頭跟著夏荷,照易銘意思,前去儲秀宮讓那牌局散了。因爲易銘要見吳琦玉,一時半會,可能無空打牌。

易銘帶著秦任、楊明義及秦草等幾個太監宮女,出了長樂宮,到了養心殿,又讓御膳房傳進些吃的,用完漱口完畢,還未來得及喝上兩口熱茶,韓知禮帶著一幫侍衛,押著李侔、吳琦玉就進來了。同時來的,自然有冬梅和如意,不過卻沒有印生。

途中,韓知禮自從知道如意公主,乃是皇上親生,就再也不敢託付別人,他親自抱著如意,還給了糖果,一路哄著,唯恐怠慢了。只是韓知禮對待如意如此顧惜疼愛,讓李侔、吳琦玉覺得有些意外。琦玉猶豫好幾回,看準韓知禮心情不錯,小心衝著前面韓知禮說道:“兄弟,韓三兄弟,姐姐有話對你說……。”

韓知禮騎著高頭大馬,依舊懷抱如意,聽得琦玉要和他說話,韓知禮回過頭來,眼光惡狠狠地看了琦玉一眼,卻一言不發,就回過頭去繼續打馬趕路。他媳婦如玉和肚子裡的孩子死於琦玉之手,所以如果不是易銘要宣吳琦玉覲見,韓知禮絕不會想來辦這趟差,他連即刻抽刀殺了琦玉想心思都有。

韓知禮目露兇光、臉色可怕,吳琦玉心裡不禁打了個寒顫,只是她並未死心,又心存僥倖,她知道,眼下韓知禮正得寵,一人頂了政務、軍務要職,竟將秦任也擠兌一邊去管宗務,自己那些事,要是他願意在皇帝面前說幾句好話,這事兒可能要好辦一些。她想到此處,見韓知禮不願理她,吳琦玉厚著臉皮,又說道:“韓三兄弟,你媳婦並非是姐姐我害死的,這事兒都是夏荷他們幾個私下乾的,姐姐我並非想這樣。”

韓知禮聽罷,又扭過頭,冷笑兩聲,卻說道:“此事我已查清楚,如非你的命令,他人如何敢這樣做?你休得抵賴,等一會兒見了皇上,你的罪名自有皇上裁定,他老人家自然會還我個公道……。”

吳琦玉聽了韓知禮如此一說,竟停下腳步不走了,等韓知禮勒繮止馬,吳琦玉又說道:“韓三兄弟,非是姐姐不認,兄弟想想:姐姐滔天大罪都認了,何況你這個。當時姐姐無非是見你岳父反了,於是派人將你家看管起來,後來想將你媳婦隔離居住,豈料她以爲我要害她。要怪的話,只怪你媳婦生性太過剛烈,於是就自盡了。”

韓知禮聽著,終於忍耐不住,他大聲吼道:“吳琦玉,你少來這一套,我媳婦可是被你的人勒死的……。”

琦玉聽罷,辯解道:“是嗎?這都是他們做的,姐姐真是不知啊!”

韓知禮見吳琦玉停下不走,早就氣急敗壞,於是厲聲說道:“夠了,我不聽,你這些話和皇上說去。你走不走?來呀,弟兄們,給我綁了,她不走,就給我扛也要扛著走……。”

話音未落,旁邊早有十幾人答著:“是!”有人自將繩索也拿了過來,琦玉慌了,再不敢耍賴,趕緊說道:“走走走,我自己走……。”

一行很快進了宮,到了養心殿,李侔、吳琦玉葡伏跪了。易銘也沒有叫二人起來的意思,他自坐下,看著眼前跪著的兩人,心裡五味雜陳。看來韓知禮、秦任等人,在審訊的時候,照著易銘旨意,並沒有對李侔、吳琦玉用刑。只是兩人衣著換成了平民服飾,精神也萎靡不振,情緒都較爲低落。見了易銘,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匍伏於地,不敢擡頭。

易銘一時並不理會二人,見了韓知禮抱著的如意,兩三歲年紀,長得嬌小可愛,進了宮,既不說話,也不哭鬧,只用一雙美眸,挨個看著衆人。韓知禮心細,進宮之前,還給她臨時換了一身衣服,不知是誰還精心給她挽了幾條小辮子,上面還紮了兩朵花兒。易銘心情無比激動,見著乖巧的如意,愛憐不已,所以起身徑直走過去,從韓知禮懷裡抱了過來,就貼著如意小臉,親了又親、想了又想,情到濃處,情不自禁,留下幾滴熱淚。

只是這如意小公主認生,又可能被他鬍子扎著了,當時就喊疼,苦著喊著掙扎著不讓他抱,哭鬧間還將小手,冷不防“啪”地一下,照著易銘大臉打了一巴掌。如意臉蛋模樣,簡直像極了怡晴,想到怡晴,易銘眼淚噙著淚,強忍著沒有流出來。又見如意小孩心性,無憂無慮又無所顧忌,易銘又哈哈笑了起來,用手捏她臉蛋鼻子,又逗了一逗。

如意哭鬧更甚,竭力掙扎著,舉手又打,易銘躲避不及,臉上又被如意三四下打了個正著,見如意兩隻小手伸向韓知禮,只好將她放在地上,如意尚未站穩,哭喊著跑向韓知禮,韓知禮自然慌忙跑過來,一把抱了,帶出殿外,哄了好一會兒,方纔不哭了。

易銘如此疼愛如意的行爲,直將吳琦玉及李侔看傻了,他倆怎麼也想不到易銘對如意,會如此憐愛。當然,二人的這種想法,源於他們不知

道真相,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小公主,並非是他們的孩子,而是易銘的心肝寶貝,在場韓知禮、秦任、楊明義倒是知情,而秦草先前在殿外,自然不知道,所以見了易銘動作,頗感詫異。

果然這樣一來,卻讓吳琦玉誤會了,見此情形,琦玉心頭泛起一絲希望,她心想:我這閨女,長得要多可愛有多可愛,極其乖巧討人喜歡。皇上如此厚愛,恐怕是念及兄妹舊情和手足情深,畢竟咱們總算是一家子,打斷骨頭連著筋。何況皇上從來宅心仁厚、胸襟博大,就自己那些事兒,或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許我殺趙龍甲等人,皇上或許認同?……。

易銘依舊沒有讓李侔和吳琦玉起身的意思,他走到跪著的冬梅面前,賜了平身,安排冬梅從韓知禮手將如意裡接過來,他安排冬梅即日起進宮住下,幫著鄒湘蘭照顧如意。鄒湘蘭殿外早候著,兩個女子帶著如意退下了。雖然冬梅不知易銘這樣安排是何緣由,她也不去多想,只是心裡盤算著,這樣安排,自家總算逃脫了罪責,所以只謝恩不提,感覺如此一來,自個兒小命算是保住了。

待鄒湘蘭、冬梅帶著如意退下,易銘轉而復坐,將眼光放在殿裡跪著的吳琦玉、李侔身上,對於如何處置二人卻犯了難。易銘一時竟不知怎樣纔好,想了許久,突然間意識到:眼前兩個,可是自己真真正正、無可置疑的祖宗先人,不管怎樣,讓這祖宗跪於自己面前,是要遭天打五雷轟的!要讓人知道了,會認爲是自個兒不孝,那這罪過可就大了。

易銘越想越覺得不妥。於是吩咐秦草,叫搬過去兩張平直椅子,示意二人平身一旁坐著。

這兩個惶恐不敢,易銘冷冷又吩咐了,兩人忐忑不安,猶豫一會兒,好歹總算坐下了。

一時半會,易銘不知該說什麼好,他只盯著吳琦玉及李侔上上下下看著。吳琦玉內心惴惴不安,目光閃爍,易銘不說話,她也只好一言不發。

如是半天,易銘盯著這兩位老祖宗看,心情十分複雜。終於,易銘叫身旁留下秦任、韓知禮、楊明義,其他人等,一概都退下。易銘這纔開口說道:“吳琦玉,朕聽說你要見我,事到如今,你還有何話說?”

吳琦玉見易銘終於說話,她期期艾艾,嘆了一口氣,卻說道:“皇上,奈何天日照汝不照我,爲山九仞、功虧一簣,小妹無話可說。”

易銘內心奇怪,問道:“那你還見我做什麼?”

琦玉答道:“兄長,爲嫂的自知難逃一死,臨死之際,萬念俱灰,想我短短二十幾年,也曾貴爲太后,享盡富貴榮華。早年卑賤忍凍捱餓之時,何曾能想得到我吳琦玉能有像今天這樣榮光,你就再是皇上,也得尊我一聲“嫂”,咱們兄妹一場,皇上重情重義,厚恩於我,爲嫂永世不忘,人生有此一回足矣!爲嫂就是死了,要能再見皇上一面,然後絕了兄妹之情,再無遺憾。千刀萬剮,就等著皇上來殺了。”

易銘冷冷說道:“是嗎?呵呵!笑話,在你眼裡還有兄妹之情?”

琦玉又答道:“小妹自知罪孽深重,但求一死,不復他想。只是小妹並非想要背叛皇上,而是見趙龍甲挾天子以令諸侯,意欲不軌,小妹沒有辦法,這才只好殺了他。”

易銘見她死到臨頭,還在狡辯,於是怒道:“你以爲我幻生一樣,三歲小孩呀!”

見易銘提到幻生,琦玉這才無言以對,不過她思考一會,就說道:“這是沒有辦法的!小妹也不想這樣,只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爲之。當時我不殺幻生和楊怡晴,將來他們翻過身來,就要殺我。小妹沒有選擇,只能如此。這天下之爭,這種事情還少嗎?”

易銘正要駁斥她兩句,旁邊李侔卻說話了,他岔開吳琦玉話頭,卻說道:“皇上,爲兄有罪,無話可說。賤內胡作非爲、狼子野心、大逆不道、弒主篡逆,爲兄亦是幫兇。只求皇上念在大哥、二哥份上,允許微臣死得體面一些,準我自盡。我李家一門,堂堂正正,豈能讓人笑話。皇上啊!你就答應了爲兄吧……!”

易銘知道李侔其人,並不是奸佞之人,只是他性格軟弱,媳婦面前耳根子軟,說不起硬氣話,琦玉所作所爲,他雖然有心制止,卻力不能及,所以易銘從來不想怪罪於他。

琦玉臉色悽然,卻對著李侔道:“兄長不可苦苦乞求,如此便顯得我李家人沒有骨氣,傳出去讓人家笑話。成者王侯敗者寇,死就死了,怎麼都是個死,有什麼分別?”

她剛說完,就又朝易銘道:“兄長,小妹最後一次稱皇上爲兄長,假如小妹換做是皇上您,您以爲憑小妹之爲人,會饒了做臣子的犯上作亂、弒主謀逆嗎?”

易銘心想,以你那種心性,絕對不會。所以易銘說道:“你以爲呢?”

琦玉怪笑了一下,蒼白的臉上態度決絕,說道:“小妹以爲,假如我是皇上,對待這種犯上作亂之人,應斬草除根,誅滅九族,一個後患也不能留下,兄長以爲是否?”

易銘聽她如此一說,不禁汗毛聳立,直感覺這大殿之內也充滿肅殺之氣。又過片刻,琦玉無不落寞說道:“只是我死不足惜,可憐了我的印生和如意,小小年紀,什麼都不知道,就要走了。”說完,吳琦玉居然落下兩滴淚水來。

易銘內心恨她,已到極致,心想:你的兒子閨女纔是人,其他人的都是豬狗嗎?你吳琦玉兒子閨女死了可惜,其他人死了就可以無關痛癢啊!

易銘簡直無法想象,他怎麼會有這麼個狠毒的祖宗。然而,易銘卻也根本沒有想殺印生的打算,何況假如印生纔是自己老祖宗怎麼辦,自己下令殺了,恐怕無法挽回。

易銘想清楚了,於是說道:“你放心,咱們這一代人的恩怨,絕對不會計較在下一代身上,我就遂了你的心願,朕答應你,絕不會殺你的印生和如意。”

琦玉聽罷,卻冷冷說道:“兄長不必假惺惺,我不信。”

易銘接著又說道:“不管怎麼樣,他們沒有過錯。朕不但不殺印生和如意,我還要把他們好好教養,將來長大成人,平平安安度過此生,等他們懂事了,我會原原本本告訴他們實情。如果他們通曉大義、明晰事理,他們就不至於恨我。朕一言九鼎,沒有假惺惺騙你的必要。”

吳琦玉聽了,深知以易銘爲人,這一定是真的,她因此驚喜過度,一時頭暈目眩,坐也坐不住,身體無力,從椅子上順勢癱軟下來。隨即以頭搶地,磕頭連連,哭著又語無倫次地謝著易銘,說道:“皇上,這是真的?小妹叩謝天恩。快、快,兄長,還不謝主隆恩?”琦玉跪著,慌忙招呼李侔,李侔亦是喜出望外,自跪下叩首連連。

易銘一言既出,並不後悔,他心想:我非但不能殺什麼印生,就連你這兩個老祖宗,我也不敢揹著大逆不道的罵名對你倆不利。

他想及於此,就有告訴這兩個實情的衝動,不過猶豫再三,還是不敢將真實情況和盤托出。他並非擔心二人承受不了,他只是認爲以這兩人的知識和常識,恐怕理解不了。何況!自己身爲皇帝,這兩人知道自己玄孫當的皇上,會有怎麼個想法舉動,易銘心裡實在不敢想。

於是易銘對二人接著說道:“咱們彼此之間,本就一家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朕也不會殺你們,朕還想將你們好好養著,錢糧衣物,概不會少。只是這官兒就不當了,兄長不得稱唐王,叫過侯吧!行動也要限制,改唐王府爲過侯府,你們就在裡頭面壁思過、永遠圈禁吧!”

(本章完)

正文_第86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6)正文_第59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三節)(59)正文_第86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6)正文_第99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六節)(99)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節)(121)正文_第99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六節)(99)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65章 第八章:明末四傑(第三十八節)(65)正文_第132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三節)132正文_第37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七節)(37)正文_第93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一節)(93)正文_第101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八節)(101)正文_第88章 第十二章:流落紅顏(五十七節)(88)正文_第132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三節)132正文_第52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六節)(52)正文_第48章 第五章:初秋大會(第二十二節)(48)正文_第24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十節)(24)正文_第30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三節)(30)正文_第74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六節)(74)正文_第101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八節)(101)正文_第120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三節)(120)正文_第135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五節)135正文_第54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八節)(54)正文_第78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九節)(78)正文_第25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5)正文_第143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八節)143正文_第130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一節)130正文_第41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八節)(41)正文_第6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第一節)(6)正文_第77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八節)(77)正文_第93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一節)(93)正文_第34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五節)(34)正文_第41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八節)(41)正文_第27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二節)(27)正文_第116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九節)(116)正文_第8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第二節)(8)正文_第67章 第八章:明末四傑(第四十節)(67)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節)(121)正文_第60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四節)(60)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126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6)正文_第106章 第十五章:亂軍之際(七十二節)(106)正文_第8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第二節)(8)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130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一節)130正文_第138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8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29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九十節)(129)正文_第142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八節)142正文_第38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七節)(38)正文_第22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八節)(22)正文_第118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一節)(118)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11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六節)(111)正文_第64章 第八章:明末四傑(第三十七節)(64)正文_第79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五十節)(79)正文_第87章 第十二章:流落紅顏(第五十六節)(87)正文_第60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四節)(60)正文_第33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五節)(33)正文_第137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7正文_第73章 第九章:兄弟重逢(第四十五節)(73)正文_第117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八十節)(117)正文_第80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一節)(80)正文_第54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八節)(54)正文_第27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二節)(27)正文_第137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7正文_第85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5)正文_第33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五節)(33)正文_第92章 第十二章:流落紅顏(六十節)(92)正文_第84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四節)(84)正文_第136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五節)136正文_第3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六節)(35)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節)(121)作品相關_第1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引言)(1)正文_第25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5)正文_第56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三十節)(56)正文_第4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二十節)(45)正文_第105章 第十五章:亂軍之際(七十一節)(105)正文_第26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6)正文_第32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四節)(32)正文_第20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七節)(20)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13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七節)(113)正文_第53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七節)(53)正文_第70章 第九章:兄弟重逢(第四十二節)(70)正文_第23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九節)(23)正文_第26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6)正文_第122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五節)(122)正文_第97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四節)(97)正文_第28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二節)(28)正文_第55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九節)(55)正文_第60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四節)(60)正文_第140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七節)140正文_第4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二十節)(45)正文_第75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七節)(75)正文_第85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5)正文_第97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四節)(97)
正文_第86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6)正文_第59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三節)(59)正文_第86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6)正文_第99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六節)(99)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節)(121)正文_第99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六節)(99)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65章 第八章:明末四傑(第三十八節)(65)正文_第132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三節)132正文_第37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七節)(37)正文_第93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一節)(93)正文_第101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八節)(101)正文_第88章 第十二章:流落紅顏(五十七節)(88)正文_第132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三節)132正文_第52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六節)(52)正文_第48章 第五章:初秋大會(第二十二節)(48)正文_第24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十節)(24)正文_第30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三節)(30)正文_第74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六節)(74)正文_第101章 第十四章:入主京城(六十八節)(101)正文_第120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三節)(120)正文_第135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五節)135正文_第54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八節)(54)正文_第78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九節)(78)正文_第25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5)正文_第143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八節)143正文_第130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一節)130正文_第41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八節)(41)正文_第6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第一節)(6)正文_第77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八節)(77)正文_第93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一節)(93)正文_第34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五節)(34)正文_第41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八節)(41)正文_第27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二節)(27)正文_第116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九節)(116)正文_第8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第二節)(8)正文_第67章 第八章:明末四傑(第四十節)(67)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節)(121)正文_第60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四節)(60)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126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6)正文_第106章 第十五章:亂軍之際(七十二節)(106)正文_第8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第二節)(8)正文_第133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四節)133正文_第130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一節)130正文_第138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8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29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九十節)(129)正文_第142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八節)142正文_第38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七節)(38)正文_第22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八節)(22)正文_第118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一節)(118)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11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六節)(111)正文_第64章 第八章:明末四傑(第三十七節)(64)正文_第79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五十節)(79)正文_第87章 第十二章:流落紅顏(第五十六節)(87)正文_第60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四節)(60)正文_第33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五節)(33)正文_第137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7正文_第73章 第九章:兄弟重逢(第四十五節)(73)正文_第117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八十節)(117)正文_第80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一節)(80)正文_第54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八節)(54)正文_第27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二節)(27)正文_第137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六節)137正文_第85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5)正文_第33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五節)(33)正文_第92章 第十二章:流落紅顏(六十節)(92)正文_第84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四節)(84)正文_第136章 第十九章:天下復定 (九十五節)136正文_第3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十六節)(35)正文_第121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四節)(121)作品相關_第1章 第一章:石破天驚(引言)(1)正文_第25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5)正文_第56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三十節)(56)正文_第4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二十節)(45)正文_第105章 第十五章:亂軍之際(七十一節)(105)正文_第26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6)正文_第32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四節)(32)正文_第20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七節)(20)正文_第125章 第十八章:驚天真相(八十八節)(125)正文_第113章 第十六章:再起波瀾(七十七節)(113)正文_第53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七節)(53)正文_第70章 第九章:兄弟重逢(第四十二節)(70)正文_第23章 第二章:迷離縣城(第九節)(23)正文_第26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一節)(26)正文_第122章 第十七章:重掌乾坤(八十五節)(122)正文_第97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四節)(97)正文_第28章 第三章:離奇真相(第十二節)(28)正文_第55章 第六章:絕代佳人(第二十九節)(55)正文_第60章 第七章:天下戰事(第三十四節)(60)正文_第140章 第二十章:歧路多歧(九十七節)140正文_第45章 第四章:初到名城(第二十節)(45)正文_第75章 第十章:幾樁婚事(第四十七節)(75)正文_第85章 第十一章:兩方議降(第五十五節)(85)正文_第97章 第十三章:定鼎天下(六十四節)(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平乐县| 蓬溪县| 珠海市| 美姑县| 宝丰县| 涞源县| 荣成市| 五华县| 定西市| 光山县| 公安县| 黄平县| 古蔺县| 南部县| 鹤庆县| 北碚区| 泰州市| 喀什市| 饶平县| 瓦房店市| 常德市| 左云县| 新龙县| 稻城县| 襄汾县| 万安县| 宁海县| 海淀区| 台北县| 邻水| 临海市| 永嘉县| 封开县| 汝城县| 顺义区| 于田县| 彰化县| 鸡泽县| 阿巴嘎旗|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