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易銘一覺醒來的時候,舉目四下望去,但見伸手不見五指,四周竟漆黑一片,以至於他什麼都幾乎看不到。他翻身坐起來,兩手使著勁支撐身體的時候,這才發現自己原本是躺在地上。石質地面冰硬無比,他不知道自己躺了多久,以至於他感覺四肢都痠麻無比。於是他在地面坐了一陣子,等得好些了,再看看四周,景象還是很模糊,他依然不知身在何處。後來他糊里糊塗站起身,一不小心,頭部一側碰到了硬邦邦的石頭牆面,他顧不上疼痛,用手摸去,一下子就明白,自己不知何故又回到了那個山洞裡。
他心神惶惶地在黑暗的山洞摸索著走了一會兒,越往後來越是堅信自己判斷正確,自己這一回果然又置身在那個山洞裡,等得他磕磕碰碰滿腹疑惑地從洞口走出來的時候,只見不遠處坐著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人正朝他這邊看著,易銘見他怡然自得地抽著菸捲,像是在等他。不用說,眼前之人,正是李千秋。
他看見李千秋,心裡還是不免有些驚訝,“我們爲什麼會在這裡?”易銘問道。
李千秋滅了菸頭子,起身就站了起來,然後慢條斯理地答道:“我一直在想前頭你對我說過的事情,我在想:既然那個叫怡晴的女孩子和楊承藩對我們的大事那麼重要,那麼我得在這個事情上作一些考慮,所以我已經作了一些安排。考慮到咱們這些事情不能少了你的參與,所以即便這件事情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也得讓他演進一次。另外,我見你悶悶不樂,就知道你對前頭那個世界很失望,不用說你又要走。與其讓你沒有目的地亂行其事,咱們不如將這個插曲考慮進來,讓它呈現出它的本來面目,於是這回我自作主張,沒有徵求你的意見,就將你帶到這裡來?!?
易銘有些氣惱,想到昨晚昏昏沉沉睡去,夢見了思沅、怡晴甚至梅子,他這會兒想起來,心裡認同李千秋說的,那就是自己在沒有這幾個的世界裡,可能一天也不想呆下去。
易銘問道:“這裡又是什麼年代?”
李千秋起身前行,易銘只好跟著,他邊走邊看,見四周有許多高大的松樹和柏樹,有好幾棵一兩人才能合抱。所處之地,樹大林深、幽暗深邃。時值夕陽西下,幾縷陽光透過高大的樹蔭縫隙,投射在離易銘不遠處的空地上,這讓易銘內心十分驚訝。他想了想,此次經歷的情景,似乎和前兩次一模一樣,易銘覺得這一切太不可思議。赫拉克利特說:“人生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而他似乎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這種難以理喻的事情。
李千秋卻說道:“一言難盡,咱們到前頭再說好嗎?”他說著的時候,用手指著前方山下,易銘知道,正是河邊。易銘點頭默許,自不再多說,跟著李千秋往山下走著,到了那條小河邊,兩人各找著光潔的石頭坐下休息,抽著煙兒的時候,李千秋說道:“咱們這回是在1644年二月,等辦好了一些事,我就會帶你到山西代州,李自成大軍正在圍攻代州寧武關,這次你要軍營認親,那李仲、李巖、李侔也在。我這樣說你明白不明白?”
易銘聽罷笑笑,說道:“寧武認親我們不是來過一回了嗎?難道又要重來?”
李千秋聽罷,多少有些詫異,不過他想了想,卻問道:“這裡呢?這裡你也經歷過?”
易銘也想想,卻搖頭不已,反問道:“這回我們又要幹什麼?”
李千秋聽易銘如此一說,已知道易銘未曾經歷,於是答道:“我這次要帶你見一些人。”
易銘問道:“誰?哪些人?”
李千秋笑而不語,起身又朝村子方向走,易銘見狀只得跟上前去,李千秋走了一會兒,看見村子的時候,卻說道:“那裡有人還在等咱
們,到了你就什麼都知道了?!?
李千秋不說,易銘也不多問,兩人一陣疾行,太陽即將落山之際,就到了村子,易銘看了看,見有約莫幾十號人,正熱火朝天喊著號子豎起木架子修房造屋,散落一地的還有不少木料,一羣木匠圍著忙上忙下。
兩人走進村子,自有一壯漢看見了,大喊大叫地吼道:“大爺,來了,先生來了?!彪S著他這麼一喊,從一幢木房子堂屋就走出七八個人來,易銘一見,認得好幾個。
這一行人中,有吳扶林、沈實根、楊遵、楊義,易銘想了想,心頭激動不已,既然楊遵、楊義這兩個舅子哥都在,那麼怡晴,也肯定會在什麼地方?
沈實根等兩人走近,走上前趴在地上,給李千秋磕頭,李千秋扶起來,沈實根就看著易銘,問道:“恩師,這位難道就是李三公子?”李千秋還未來得及回答,吳扶林、楊遵、楊義早圍過來,與李千秋行禮,待得一一見過,李千秋請出易銘,給衆人介紹道:“各位,這位就是李三公子,李仲、李巖將軍三弟,在下奉爲恩主。”
易銘聽他如此介紹,一時間想法多多,只好隨他意思,和衆人打著哈哈見禮。一行見過,到了屋內,裡面早擺好桌子板凳,一行客氣推易銘坐了上首。易銘想到這些都是自己子民,自然不會過多客氣,於是大咧咧端著不提。如此一來,竟讓衆人有些不快,於是就有吳扶林站起身,對著易銘拱拱手,說道:“公子在上,在下這廂有禮了,在下聽聞大順軍已出西安,天下恐遭大變,我黔北一地同樣人心惶惶,前頭張獻忠大軍來我黔北,掠殺過重,以致黔北萬民,孤苦無主,流離無靠。聽先生說公子麾下有良將數十人,精兵數萬衆,如來黔北,自當對我黔地濟民於倒懸,何樂不爲?請問公子,何時可將大軍帶來?”
易銘看著吳扶林,知道這廝正是與自己討論過抽菸喝酒的那位,還與自己打過賭,因爲輸了,賠了幾桌宴席,花了他不少銀子,後來封了個黔中伯,當了個部級的官兒,也算是個大秦貴族,不過眼下看來,那些還未發生,這人也要年輕好幾歲的樣子。
易銘正欲回答,不料李千秋接過話題,說道:“吳先生,公子剛來,對我黔北情勢不得其詳,不過我與公子見過楊老兄,自然回到幾位將軍那裡將人馬帶過來。如無意外,當於今年七八月間,最遲年底以前大軍可到,先生不必心急。”
吳扶林聽了,正想還問,不料李千秋轉身面向楊遵和一旁坐著的沈實根,問道:“事情辦得如何?”
楊遵點著頭,答道:“先生,在下就照先生意思,和沈大人多方奔走,現銅仁一地,應無問題,於是在下與沈大人自趕來面唔先生和家父處覆命。沈大人手裡兩三千人馬現已集中一地,操練日日不停,只等公子大軍前來。”
楊遵說完,李千秋點了一下頭,看著沈實根,沈實根起身答道:“恩師,我手頭人馬,眼下只有這麼多,要是公子大軍前來,我若得到消息,當自黔東出湘西,以爲接應,要順利,再向東至常德等地?!?
李千秋聽罷說道:“如此更好,你等靜待我傳來消息,再作行動,不可暴露動向,且遵義一地官兵舉動,要密切關注。”
李千秋說罷,這兩個都說:“是!”
易銘不知這三個說的什麼,暗自問道:“這個沈實根這陣子怎麼這麼多人馬?”
李千秋傳過來聲音說道:“他眼下貴爲銅仁一地最高長官,兩三千人自然不是問題,你關心這個做什麼?”
易銘聽罷,感概不已,原來他竟對沈實根經歷瞭解不夠,一直對他不甚看重,從來都委任他當個不大不小的官兒,原來這個沈實根在義軍到黔北時,就已經是一方“小諸侯”了。人家對大秦貢獻了這麼多,義軍初到黔北能立住腳,看樣子這廝功勞
不小。而自己疏忽,直到大秦立國,才勉強給他封了個侯,而即便封了,名次也排在了七十幾位。所以易銘心裡想:看樣子你這傢伙老實,又不會主動伸手要,我還以爲你沒什麼功勞,這樣說來,老子可對不起你。
易銘正胡思亂想著,聽得李千秋又說道:“你們從思州一路過來,趕了不少路,可還得再接再礪,咱們這就收拾走,晚上可到縣城。如今情勢急迫,只是辛苦你們了?!?
下邊衆人,說著客氣話,又答了是,自一個個出門忙活去了。易銘暗中問道:“咱們還要趕夜路?”
李千秋起身,拍著易銘肩膀,私下說道:“那是,你不想早點進城?”說罷,看著易銘,詭譎笑了。易銘想了片刻,知道他這笑意所指,恐怕是在縣城的怡晴。於是對於大晚上趕路,哪裡會不願意。
到了縣城,已是夜深,只是縣城一地,似乎早就知道易銘等人前來,所以在南門有上百人打著燈籠等候,還有數百民衆聚集,只是其中夾雜著不少官兵,易銘一問方知,原來這縣令與楊承藩,早結了姻親,那縣令長女,嫁與楊承藩長子楊遵爲妻。易銘這才明白,自己無非又多了個親戚。只是易銘未曾細問,這個姓程的縣令,就是叫李馬丁殺的那位。不過眼下這程縣令,已然和楊承藩、吳扶林等勾結在一起,意欲舉事,而這種跡象,從歡迎易銘和李千秋等人的隆重儀式便可感覺得出來。
一行見過禮,不往縣衙,卻趕往楊承藩處。楊承藩住處位於縣城繁華地界,他楊家大宅院,臨街而立,半邊街都給佔了,有好大一塊地。
楊承藩舉事之前,是黔北一地有名的地主兼資本家,這個,易銘豈有不知,想當年,黔府雄踞遵義之時,國庫空虛,財政幾近赤字,幸好楊承藩出錢出地,帶頭認籌國債,黔府方纔度過了難關。據說楊承藩地有千傾、家產百萬,易銘這會兒見了,方知傳言非虛。因楊家產業,遍佈黔北,易銘等人此時聚會之處,雖然規模不小,比及他在遵義的產業,還差得太遠。李千秋說:楊承藩之所以有如此家產,不過是他楊家遵義稱霸七百年,暗中集聚了不少財富,即便五十年前那場變故,仍未能將他勢力全部剿滅。
在楊家晚宴過後,易銘連怡晴的影子也沒有見著,卻因爲多喝了幾杯,頓覺頭暈目眩,不久,頭疼得厲害,李千秋知道了,叫楊義扶著退席去睡了,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易銘將醒之際,一個脆生生、嬌滴滴的聲音在易銘耳際不斷地說著話,此人同時使勁推搡著、搖晃著易銘,易銘迷糊了許久,聽了這聲音又叫了好幾遍,他終於醒了,迷迷糊糊睜開雙眼,即刻就看見面前站著個小姑娘,天真無邪,美麗動人,卻正是夢中人。
這小女孩十三四歲般年紀,長得嬌小秀氣、美麗動人,額頭留著劉海,腦後拖著兩條長長的辮子,不過頭髮黃黃的,看上去身體羸弱不堪。
那小女孩用一雙天真的眼神看著易銘,若羞若嗔地說道:“公子醒醒,都睡了這麼久,快醒醒啊!先生叫你呢……?!?
易銘犯著糊塗,任憑眼前女孩不住地推搡著,他迷迷瞪瞪,腦子一片空白。這女孩子豈肯罷休,又推了幾下。
易銘卻突然猛地醒來,只四下看了一下,張大雙眼,看著眼前人,一時間睡意全無,眼前場景,讓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那女孩被易銘嚇著了,不自覺退了兩步,只還是笑瞇瞇看著易銘,不停說道:“公子醒了,先生叫你呢!”
易銘許久纔回過神來,看著眼前女孩,分明就是怡晴,只不過年紀小小的,約莫十三四歲,一副不諳世事的樣子。
易銘思維混亂,心裡有無窮無盡的疑問,他看著眼前站著一直搓著一雙小手的女孩,問道:“小妹妹,這是什麼地方?你、你是怡晴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