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吳三桂正浮想聯翩間,其屬下衆將你一言我一語,已吵得不可開交,吳三桂見此又是一陣嘆息。他隨即又想:自己戎馬一生,歷經大戰無數,怎麼打來打去卻到了這般田地,居然還打了個漢奸賣國賊的名聲出來。
他不是沒有想過和清廷劃清界限,但當想到多爾袞實則對自己不薄,吳三桂爲此,從來心存感激。他打第一眼見到多爾袞,就知道此人不是一般人。他聰明、強悍、政治手腕純熟,在大清那麼多王爺貝勒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更讓他吳三桂敬佩的是,他在對待漢臣降將上,無不禮遇有加、關懷備至,極盡籠絡之手段。對他吳三桂,幾次促膝徹夜長談,讓他吳三桂至今想來,都感動得幾乎落淚。吳三桂還想到:這和那個暴戾多疑、冷酷無情的朱由檢比起來,無疑要親切和可信得多。想到這裡,他腦海裡就浮現出幾個人的模樣,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袁崇煥,哪個不是國之棟樑?哪個不是中流砥柱,卻叫逼得死的死、反的反。吳三桂又想:眼下戰事不利,自己就爲之再叛,於情於理,好像說不過去。而這李易銘及其權臣李千秋是怎樣的人,自己心裡也沒底,而關於李易銘、李千秋的那些種種傳奇,越傳越神、越傳越玄,他吳三桂將信將疑,不置可否。
吳三桂深知,這只不過是衆星捧月爲他李易銘造勢,其中添油加醋的成分,肯定是有的。但眼下這英明神武的大秦大王,是自己難求一勝的敵人。他吳三桂雖然不相信世上有這樣的聖人,但其治下,國勢軍力,蒸蒸日上,也是實情。
吳三桂思緒萬千、躊躇不定,冷眼看著衆人吵鬧,卻一句話也不願意再說,眼看這會是開不下去的了。
吳三桂知道,再這樣下去也不可能形成一致的意見。雖說如此,他內心倒還是很信任眼前這些弟兄的,畢竟這麼些年一起同舟共濟、出生入死,命運是早就緊緊聯繫在一起了的。
他吳三桂也知道,實際上這些兄弟願意聽他的號令,也只聽他的號令,只要他吳三桂一聲令下,這些人衝鋒陷陣、舍卻性命都是在所不辭,他有這個把握。因爲這些弟兄,當年不正是和他一起毅然決然都當了漢奸了嗎!
正在此時,外面傳進加急密報,楊坤趕忙下去拿了,就匆匆遞到吳三桂手裡,吳三桂撕掉密封的火漆,趕緊一目十行把信看了一遍。看著看著,在衆將愕然驚異的目光注視下,吳三桂突然哈哈狂笑起來,一掃先前抑鬱頹廢的神情。
原來這是秘密派往大秦國的奸細輾轉送出的信,那裡面帶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於是,吳三桂決定,就這密信所涉及的內容,要再找一人好好商量一下。他慢條斯理地對他那些焦急萬分的將領說道:“各位將軍,剛纔所議之事,我會慎重考慮。現有新的情況傳來,請將軍們就在這大廳聽候消息,我去去便來。”他說完,指了指吳之茂、郭雲龍、馬寶,這幾個懂了,跟著他,頭也不回地匆匆走了。
一行人出了議事廳,往正房和後花園方向趕去,那裡住著吳三桂的家眷。
剛進花園,迎面闖出來一個四五歲的男孩,笑聲朗朗,快步跑著,正是吳應麟。爲了避讓他,吳三桂趕忙閃到一邊,差點沒有因此摔了一跤。
後面跟進的馬寶趕緊將吳三桂扶住,吳三桂揮手笑笑,抓住那小孩抱起來想了又想、親了又親。
原本他軍務繁忙,是很少這樣親近孩子的,要說親近的話,親近孩子他媽還差不多。但自從見到那封信過後,他心情不錯。
這時一個悅耳的聲音傳過來:“麟兒,別鬧了,到娘這裡來。”說話的正是風情萬種、曼妙多姿的陳圓圓。
吳之茂、郭雲龍、馬寶自覺侍立於房門外,吳三桂大步流星,踏進正房。偌大房間內,吳夫人及衆妾正聚在一起閒聊,其中當然有陳圓圓,衆女子見吳三桂到來,慌忙起身行禮不迭。
吳夫人謂三桂道:“夫君前來,有事嗎?”
吳三桂並不言語,只是點頭,“嗯”了一聲,其餘衆女,以爲吳三桂來找夫人有事,趕緊向吳三桂及夫人施禮告退,陳沅亦尾隨其餘小妾侍女,正待退下。吳三桂對陳沅說道:“畹芬,你留下,我找你有事。”
那
其餘女子,聽了這話,均停下轉身看著三桂,吳三桂揮揮手,心情不錯地說道:“你們先下去吧!”
衆皆答:“是!”自退下不提。
吳三桂轉身又對吳夫人道:“你也下去!”那吳夫人不明就裡,又不敢問,只得說:“是!”然後在兩個侍女攙扶下,一步一回頭,大惑不解,又極不情願地退下了。
見屋裡再無旁人,吳三桂幾步上前,橫生只將陳沅攬入懷中,可勁兒親了幾下。陳沅也不反抗,只風情萬種說道:“將軍,這大白天的……。”
吳三桂溫情脈脈,說著陳沅名字:“畹芬……。”兩個相擁,良久無語。
陳圓圓自從“蠟炬迎來在戰場”和吳三桂重逢後,又“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和吳三桂在這鄂西北及漢中一帶過起神仙般的日子來。本來吳三桂是奉命入川的,後來前線吃緊,四川也丟了,清廷只好又讓吳三桂鎮守襄陽、漢中一帶。
“畹芬!”吳三桂深情喚道:“我有小沅的消息了。”
陳圓圓聽了,掙脫吳三桂懷抱,急切地問:“小沅,她在哪裡?”
吳三桂沒有直接回答,就把手裡拿著的信遞給了陳圓圓。
陳沅急切取出密信,當她正看時,吳三桂滿心歡喜在旁邊說道:“據前方可靠消息,小沅妹妹不但沒有死,現在還成了大秦大王李易銘的正室夫人……。”
陳沅看著,也迅速知道了信的內容,所以也喜不自禁說:“那太好了,我以爲她已不在人世了,不料卻在大秦……。”陳圓圓說話間,喜極而泣,眼淚流了不少。
她想著當年自己父親不遠千里到了京城,本應略盡孝道,豈料公爹吳襄不同意住入府內。那時吳三桂又統兵在外,自己多年未見生父,眼見生父千里來投,自己在吳府地位低下,竟不敢也不能對此說什麼。後來只託方光琛,外頭找了個小院子安頓下來,好在衣服錢糧,時時接濟,總算沒有在大街流浪。
陳沅每當念及於此,無不深爲自責,只不過吉人自有天相,倒是這樣,反而逃脫了刀兵之苦。
只是她悲痛父親亡故時,天下形勢已是風雲突變,“一朝蟻賊滿長安”之際,自己被劉宗敏擄去,自顧不暇,對家人失卻照應,所以到其父死也沒有再能見上一面。
而思沅怎麼會流落到大秦那裡,陳沅只想了片刻就明白了,她心想:看來是闖賊進京時被擄去的,自己不也是那時候被劉宗敏擄走的麼!想起劉宗敏,陳沅心裡蕩起一陣漣漪,此人雖然狂野粗魯,卻也算是一條漢子……。
陳沅想到:自己小妹天生麗質、嬌豔若花,京城兵亂之際,可能被李易銘看上,就擄了吧!她又想到:自己這個妹妹還真是好命,得了李易銘垂青,居然成了大秦夫人,看來比自己可幸運多了。
她自己雖然對大秦國所知甚少,她原來也不怎麼關心這些,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大秦軍隊太厲害,總是打得她夫君的軍隊落花流水、苦不堪言。以至於吳三桂在她面前屢屢提及時,無不是咬牙切齒、深惡痛絕。現在突然傳來消息說小沅在李易銘那裡,居然還成了他的夫人,這讓陳圓圓感覺恍若夢中一般,實在不敢相信。
她看完信,一臉茫然,問吳三桂道:“大帥,這是真的嗎?”
吳三桂心花怒放,比她還激動,說道:“千真萬確,當然是真的。”隨即又說道:“畹芬,我們的細作人就在遵義,說大秦國舉辦了隆重的國家婚禮,成婚的新人除了大王李易銘和小沅,還有政務院副總理大臣李侔和內廷總管吳琦玉的婚禮。說其婚禮隆重程度,當地亙古未有、前所未見。我們的人和這個吳琦玉總管已經建立聯繫,也通過總管大人證實了小沅的身份,只不過這個還是機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陳圓圓聽他說著,心情舒坦了不少,於是說道:“如此便好,真是謝天謝地,想不到我們姐妹都還人世,要是能和小沅妹妹見上一面,我就是死都心滿意足了。”
她突然也想到邢思沅可是敵方陣營的,兩邊現在結怨頗深,幾戰下來,死了那麼多人,其仇不共戴天,在此情形下,怎麼可能見面呢?一念至此,陳圓圓轉而用一雙嬌媚的大眼睛望著吳三桂,期許從他那裡尋得一
絲慰藉和答案。
吳三桂見狀,走出門向吳之茂、郭雲龍、馬寶微微頷首,將密信遞給郭雲龍,三人看過,還與三桂,吳三桂努努嘴,幾個就知趣地退下,只顧返回大堂議事廳去了。
見衆人已不見了蹤影,吳三桂方纔回過頭來,對陳圓圓說:“夫人,實不相瞞,我等正在商議。與其投靠大清做一走狗,屠戮同胞,揹負千載萬世的罵名,不如轉而投靠大秦,獻上這三省要衝之地。李易銘若得我軍相助,兵不血刃得了這些地方,他將來鼎定中原、得了天下,我吳三桂開國元勳、居功至偉。我前頭只是考慮到大秦國態度未明,我們過去後前途難以預料,所以躊躇。現在小沅亦貴爲大秦國之夫人,我就不再猶豫彷徨了。這豈不是天意垂青於我?況且將來李易銘成就了大業,我吳三桂也是皇親國戚了。將來你有了小沅這個靠山,自然尊榮無比,想我吳三桂以後恐怕還得靠夫人保全。剛纔所講,不知夫人怎麼個看法?”
陳圓圓說道:“大帥,我本一弱女子,軍國大事本來是不懂的,也著實不該過問。但賤內以爲,將軍自山海關降清後,雖然深得恩寵,但自古華夷有別,大清非我等正主。大帥若能及時反正,賤內也認爲是正途,大帥自應痛下決心,不必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吳三桂說:“有夫人這話,我再無擔心的了,我這就去和他們商議。”
說完,吳三桂又和陳圓圓親了一波兒,方纔別了陳圓圓,轉身出來趕往議事廳,剛要進大堂之際,無巧不成書,此時從後面急急跑進來吳三桂府裡的總管。
吳三桂見來人是信任的內己人,就讓那廝過來,那人跑得滿頭大汗,見著吳三桂,不顧自己口臭,將嘴巴對著吳三桂耳根子,稟告道:“大帥,方、方光琛來了,說是有要事相商。”
吳三桂聽了心裡詫異,冷言問道:“方光琛?他來幹什麼?”原來這方光琛,自清軍入關後,一度看不起吳三桂投敵賣國、爲虎作倀,所以不辭而別回了老家,臨行卻順帶拐走了吳三桂兩個漂亮丫鬟,讓吳三桂痛恨不已。
那總管又將嘴靠攏吳三桂,接著說道:“大帥,方光琛私下對卑職說,他帶來了大秦的使臣,要面唔大帥。”
吳三桂聽罷,有些不信,他聞得總管重口味,不自覺仰著頭躲開一步,罵道:“你這廝少吃點肉,怎地口氣這麼難聞……。”說著,覺得自己這話不妥,瞅見總管時,那廝早尷尬萬分紅了臉,吳三桂轉而和顏悅色問道:“他是這樣說的?此話當真?”
那總管點點頭,說道:“大帥,方光琛當年在您府上時與我交好,卑職以爲其爲人稟性,此言非虛。”
吳三桂問道:“怎麼在那邊的人沒有說到這些?這個方獻廷是什麼時候投靠大秦的?”
那總管如何得知,只道:“稟大帥,這個卑職不知,方光琛和大秦使臣,卑職已秘密安排在府上,大帥堂後一問便知。”
吳三桂看了看他這個心腹,覺得這事辦的牢靠,心裡大爲滿意,就溫和說道:“你先去,好生招待,我隨後就到。”
那總管答了一聲:“是!”剛要轉身退下,又給吳三桂叫回來,吳三桂低聲說道:“你將獻廷和大秦使臣安排在我會客廳就座,記著,千萬不要張揚。你這事辦完,去把邢夫人一併請過來,我要她也參與機密。”那總管雖然不明緣由,也不敢多問,自退下了。
吳三桂進入大堂,見堂上衆文武官員,尚在交頭接耳,討論熱烈。他自站在帥位,巡視片刻,就大聲說道:“各位、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剛纔我得到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衆人本就見到吳三桂與吳之茂、郭雲龍、馬寶去了一趟,不知道幾個神神秘秘忙著什麼,那吳之茂、郭雲龍、馬寶慌慌張張跑上跑下地,都預料到定然有大事發生,這下見吳三桂這麼一說,自然屏氣凝神唯恐聽不到。
熟料吳三桂卻賣起了關子,接著說道:“此事非同小可,我去去就來,你等還是就在此地等我。郭雲龍將軍、吳之茂將軍、馬寶將軍隨我一道前往。其餘各位弟兄夥,這會兒也是中午了,想必是餓了,先去吃點東西,然後回來靜等消息。”
吳三桂這麼一安排,衆人哪敢不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