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易銘注意到時間已是中午,天氣照樣炎熱,好在山風爽朗,並不覺得難受。只是自己和李千秋話說了這麼久,滴水未進。
其實並不是沒有帶水,而是李千秋嚴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所以李馬丁屢次示意,李千秋都予以回絕。終於,李馬丁帶著幾個兵丁,將飯食茶水送到二人處。易銘見有一大瓷壺泡好的涼茶、一個精美小木桶盛著的米飯,還有葷素兩三個菜。兩人面對面很快吃完,早有李馬丁及軍士收拾了這殘羹剩飯、瓢瓢碗碗下去。
易銘一直想到自己的死亡問題,沒有什麼好胃口,吃的很少。他轉而看見李千秋倒是極爲享受,細嚼慢嚥回味無窮的模樣,好不容易等李千秋享用完,閒雜人等走了,他就問道:“你可以告訴我的死因嗎?”
李千秋笑笑說:“我說出來你可不要生氣,你死於自殺?!?
易銘大驚,說道:“怎麼可能,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自我了斷,況且沒有理由那樣做,你說是吧?”
李千秋只是冷冷說道:“當一個人心比天高,頗爲自負,承載了太多不切實際的理想,而在現實世界中處處碰壁,舉步維艱。加之生計艱難,在夢想破滅、前途無望之際,選擇自盡是可以理解的。”
易銘一時無語,他想到了自己一塌糊塗的生活,理想太豐滿,而現實太骨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生命中也沒有多少讓他感到安慰地方,自己生活在幻想裡,與現實世界格格不入,這樣下去難保沒有崩潰的一天。
易銘於是說道:“一樣生來百樣死,我是採用什麼方式死的?自焚、服毒、跳樓、上吊、溺水、車禍,是哪一樣?”
李千秋說道:“都不是,你的死法有點繁瑣。你是病後萬念俱灰、拒絕治療,屬於主動放棄,其方式等同於自殺?!?
良久,易銘長嘆一氣,說:“想不到我就這麼不成器,爸爸媽媽肯定難過死了。”
李千秋沉重說道:“難道他們面對這種結局還能輕鬆得起來?”
易銘又沉默一會,心境平靜問到:“另外還有什麼原因?”
李千秋神色自若,語氣平緩,答道:“你的命運或尚可改變,而我的命運已然註定。我已說過,我們的世界遇到了麻煩,後果就是我和我的時代的人,都時日不多了。我知道那是怎樣的災難,我不久之後將把這一切交給你,我們會永別,再也無法相見。所以你要振作精神,但願你的介入會帶來另一個好的結局。”
李千秋如此一說,
易銘不解,就問道:“你是說你要離開我?並且就在不久之後?可不可以現在告訴我,你們到底遇到了怎樣的災難?”
李千秋答道:“這個不是重點,你也沒有必要了解。我只能說這是命中註定的,我本來是可以避免產生這種結局的,我們窮盡了一切力量,才把我送到了這裡。但我想到:但既然我最愛的人,我的祖上、父母、妻子、朋友和我熱愛的一切都會毀滅,我也不想逃避而茍延殘喘活下去。我覺得:既然命運讓我們共同承受這樣的結局,我就要勇敢面對,我會回去和他們在一起,任憑無情命運的車輪將我們一併碾碎,我絕不茍且偷生?!?
李千秋擡頭看天,一時間情緒有些激動,他接著說道:“我再告訴你吧!在我看來,一定的情況下,選擇自我了斷有時是勇敢者的行爲。至於是什麼樣的災難,我以爲現在沒有告訴你的必要,當某一天我覺得時機成熟了,我會給你原原本本講的。”
易銘一時無法接受,李千秋剛纔所說的那些關於自己和他本人的命運。易銘感覺一切太不可思議,一切太突然,易銘對此沒有心理準備。
看到面對死亡,李千秋毅然決然、視死如歸的精神,易銘心裡既感動、又折服,又對這樣一種結局感到恐懼。想到在那種情形之下,一切都要不復存在,這將是何等悲愴的景象??!易銘覺得心情抑鬱,許久才喃喃道:“難道不可以避免這樣的結局發生嗎?”
李千秋表情鎮靜,堅強地說:“可以,在另一個可能的世界裡,就是說,這隻能發生在從現在開始而建立的新世界裡。”
易銘道:“我可能會讓你大失所望,你以爲我能承受?你以爲以我的能力我能做得到?將這重大使命交給一個碌碌無爲的人,你以爲我是誰?我這人雖然有點自負,但有幾斤幾兩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既不可能成爲秦始皇那樣的人物,也不能成爲拿破崙,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李千秋道:“我說可以是說理論上可以,實際效果誰也無法保證。這是一場歷史以來最大的賭博,如果輸了,就萬劫不復,什麼都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易銘真被李千秋的話震驚了,好久好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又沉思許久,就問:“我們現在怎麼做?”
李千秋道:“我聽見你這麼說,心情好受了不少,你雖然不學無術、不通權變,又不具備領導者強大的決心、勇氣和毅力。你不是卓絕的領導者,但你有那些偉大人物所不具備的東西,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易銘謙虛說道:“我嗎?我想不出來有什麼東西可以比那些
大人物更有優勢?”
李千秋想了一想,繼續說道:“爲了確保實現這樣一種目的,我考慮了很多,也爲你做了很多,我想無非是這樣一些事,但願對你有所幫助。”
易銘道:“你說吧!我仔細聽就是了?!?
李千秋望著易銘,言語之間,出奇冷靜,看來早就思慮再三了的。他說道:“我慢慢來吧!我先給你說我前期所做的事,有這樣一些:首先,我原本的計劃裡沒有你的什麼事,我到了公元1644年,因爲我知道我的直系祖先有李侔。而我驚訝發現,他死後,並沒有後嗣,也就是說他沒有和吳琦玉結合在一起。這個剛纔我說過,我此時不會給你講這種你聽了會陷入思維混亂的原因,這種可能性超出了你的慣常思維定式。
我還是繼續往下講吧!原本我想幫助李巖,也一度想通過李自成來實現,但你知道這有多麼的不切實際,他們怎麼會任憑我來擺佈?我還曾想:通過傳授一些實用的科技成果,讓他們儘快步入社會進步的快車道。但這在我失敗後才明白,這些科技成果不能超越他們的時代太遠,因爲他們接受不了。同時,這些成果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來推動,而不是我一人能夠做到的。
我失望之餘,於是就到了你的年代,就是後世都認可的偉大時代。你們在從1905年以來近百年的時間裡,產生了兩項科學的成果,一個是相對論,一個是量子物理,它們的功績是啓發了人類新的思維方式,帶來了科學技術的又一次變革,對後世影響巨大?!?
李千秋繼續說道:“你們的時代雖然偉大,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好比是剛剛脫去稚氣的青年,有活力,但做事不計後果,沒有是非觀念。比如你們之間發生了多次殘酷的戰爭和種族屠殺。國家之間彼此對立,各個利益集團爲了一己私利,不惜採取種種手段,明爭暗鬥、互相傷害,因爲種族的、膚色的、宗教的、意識形態和國家間的衝突,讓所有人感到絕望。雖然創造了不計其數的商品和財富,但在分配上極度不公平。
我在你的時代裡,找到了我的另一個比李侔晚一點的祖先,當然就是你了,卻發現你過得也很窘迫,以至於有後來意外地死亡的結局。同時我也發現,你死後,也沒有後代,而我則只可能是你傳下來的後代,至於這結果怎麼是這樣,同樣讓我驚訝。這就是爲什麼我一定要你將來去做另一件事,這件事我以後會告訴你。
於是我把你帶到了公元1644年,重新演進了一遍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歷史。當然,我的目的是讓你成爲李巖、李侔的弟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