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章 表態(tài)

忽必烈與東道諸王、駙馬勳貴們熱情地友好往來,釋放的一個信號就是:俺想競爭汗位,兄弟們有意向來表個態(tài)唄!

不過,這事絕對不能由他自己提出,否者,若無人響應(yīng),他就徹底坐蠟了。眼下,有實力有資格角逐汗位的就是拖雷系的幾個嫡出大王。旭烈兀遠(yuǎn)在波斯一帶,雖正往回趕,但主要是給蒙哥汗奔喪,並無意爭奪汗位——他更樂意在波斯一帶當(dāng)個土皇帝!這麼一算,候選人就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了。

然而,對比一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情況,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很複雜:第一,阿里不哥是嫡幼子,有資格繼承蒙古本部和最豐厚的家產(chǎn)軍隊,身份上比忽必烈更勝一籌;第二,阿里不哥長期留駐和林,與西道諸王交結(jié)甚密,從眼下的局勢來看,大部分西道諸王還是倒向阿里不哥一邊的,比如金帳汗國的別兒哥,察合臺汗國的阿魯忽等重量級宗王;第三,阿里不哥身在和林,有地利優(yōu)勢,畢竟,推舉大汗的忽裡臺會議按一貫傳統(tǒng)都要在蒙古本部召開;第四,忽必烈推行漢法,在保守的蒙古貴族那裡早就不得人心了。

當(dāng)然,忽必烈也不無優(yōu)勢,否則,也不會有人支持。他比阿里不哥軍功更盛,這在蒙古貴族中,是最重要的;另外,身居漠南中原一帶,比大漠深處的和林更爲(wèi)富庶——一旦打仗,可是要燒錢的。

而於塔察兒等東道諸王而言,擁戴忽必烈顯然更有利。前番,塔察兒東征失利,受到蒙哥責(zé)罰,按理說,和林汗庭絕不會給他任何好處。而若是扶持忽必烈呢,忽必烈一定會感恩戴德。另外,從地理位置上考慮,若是忽必烈繼位,十有八九會把帝都設(shè)在漠南,離東道諸王的封地更近一些,那麼政治地位就大大上升了。

忽必烈這邊緊鑼密鼓地謀劃著,阿里不哥也不甘示弱,他已經(jīng)以“給蒙哥汗舉行葬禮”的名義,派出百名急使奔赴漠南,要求忽必烈及其他宗王回到和林參加忽裡臺會議。

前番八剌已經(jīng)提醒過忽必烈,不要回和林。他自己也明白回去意味著什麼。然而,面對給蒙哥汗奔喪這個正大光明的說法,他無法拒絕,否則就是人品有問題。

因而,面對阿里不哥的使者,他也不能斷然回絕,只能先模糊答應(yīng)著:待處理好戰(zhàn)後事宜,就北赴和林參加大汗葬禮。

即便如此,忽必烈依然沉得住氣,絕口不提想當(dāng)大汗一事。可忽必烈的幕僚急啊,那些已經(jīng)趕赴開平來表明立場的宗王也急啊:咱們都把賭注壓在忽必烈身上了,態(tài)度也這麼鮮明瞭,這可不帶反悔的啊!若是讓阿里不哥繼了位,咱們怎會有好果子吃?

所以,以塔察兒爲(wèi)首的東道諸王終於坐不住了,主動上門找忽必烈,逼其表態(tài)。

*

對於蒙古貴族,宴飲、打獵向來是大事,很多重要決策也是在宴飲大圍上敲定的。而諸王聚會本也不需要別的理由。忽必烈一召集,塔察兒等諸王就心照不宣的過來了。

這次聚會不是在大安閣,而是在開平城外的失剌斡爾朵內(nèi)(1)——開平周圍草原上一個極具蒙古特色的帳幕羣。這地方頗有情調(diào),打獵過後就可以烹煮野味大餐一頓,消食後又可以繼續(xù)打獵遊樂。

二月末,漠南一帶青草未發(fā),天氣也冷颼颼的。但大帳裡諸王歡飲,氣氛熱烈,倒也驅(qū)逐了初春的寒意。紅色的地毯鋪地,襯得大帳裡一片暖意。

此時此刻,忽必烈也不擺架子了,親自從虎皮寶座上走下來,給塔察兒、合丹、也孫哥等宗王敬酒。

幾碗馬奶酒灌入腹中,感情又深了一步,香噴噴的手把肉、天鵝肉讓諸王肚腹飽足。除了忽必烈,真金、忙哥剌、那木罕哥幾個也輪番給諸王敬酒,也算給足了他們面子。忽必烈有求於人,當(dāng)然要放下身段。

開懷暢飲,歌舞助興,諸王們興頭很高,卻也沒有喝得爛醉如泥。飲了幾番過後,忽必烈揮退舞女和僕從:俺們要談?wù)铝恕VT王們醒醒酒,也清醒過來,這回來此可不是光爲(wèi)了吃喝的。

酒席上只剩下男人們,察必把我們幾個小孩帶到後面寢帳裡,雖不能看他們面談,卻也能聽個真切。

又是一陣兒歡飲過後,有一宗王出面向忽必烈攤牌,聽那聲音,似乎是塔察兒。他也不囉嗦,單刀直入:“忽必烈侄兒,蒙哥汗猝然去世,帝國羣龍無首。眼下不推舉一個大汗,叫我們這些諸王如何生存吶?成吉思汗的家業(yè),我們可要牢牢守住啊!除了你,誰還能擔(dān)當(dāng)大任?”

之後,忽必烈似乎接話了,他笑了笑,聲音頗爲(wèi)無奈:“叔叔這是高看我了。我何德何能,敢竊居高位吶?”嗯,還是像前番那樣,含糊地拒絕——已經(jīng)第三次了!看來和漢人儒臣待久了,古時中原霸主稱帝前“三辭三就”的故典,他已經(jīng)能學(xué)以致用了。

而後就有一個年輕諸王拍案而起,語氣頗爲(wèi)不滿:“四大王好沒意思!我們兄弟態(tài)度如此明白,你還推脫什麼?大王軍功卓著,賢明睿智,豈是阿里不哥那個毛小子能比的?把大蒙古國交到你手上,我們兄弟才放心啊!”——一句話,跟著你混有肉吃!

未及忽必烈回話,又有一個宗王把海碗往桌子上一戳:“可不是麼!四大王這麼不爽快,竟像女人一般扭捏!我們兄弟已把性命託付給大王,大王還不肯給個明示嗎?”說罷,藉著酒意,已經(jīng)嚷出幾句粗話了。

此時於忽必烈而言,可真是甜蜜的糾結(jié)。他豈是不想當(dāng)大汗的?我也覺得推脫三次,是該到表態(tài)的時候了,可他依舊不鬆口,給出的理由卻也實在:“塔察兒叔叔、合丹弟弟,你們的心意我自然明白,我也常感念在心,每一晚都要思量幾遍。可除了漠北諸王,漠南的宗王勳貴們,也不是個個都像你們這樣心意坦誠。這種大事,需得宗王齊聚和林召開忽裡臺大會表決,我豈敢獨(dú)斷?否則,這是害了我呀!”

諸王不做聲了,沉默起來,他們也明白忽必烈的擔(dān)憂:眼下,就是漠南這一帶,也有很多人的態(tài)度曖昧不明,大家都在觀望,連六大王旭烈兀目前都保持中立。忽必烈若是倉促登位,卻少有人響應(yīng),可怎麼與阿里不哥抗衡呢?

過了一會兒,塔察兒突然大笑起來:“侄兒原是擔(dān)心這個!這事交由我,我即刻召集諸王,就在開平召開忽裡臺大會,推舉你爲(wèi)新任大汗!我不信,以我斡赤斤家族的威望,他們敢不應(yīng)命?……你放心,當(dāng)初蒙哥汗不也是由拔都大王在金帳汗國擁立的?不也沒在蒙古本部?事後大家不也都承認(rèn)了?……侄兒,這事你得抓緊,阿里不哥那小子召集我們回和林,怕是下一步就要稱汗了!要讓他搶佔了先機(jī),你還有何名分?”

塔察兒說道點子上了!忽必烈就是想稱汗,也不能自己提出來,得由一個年長諸王作爲(wèi)領(lǐng)袖來擁立,再通過忽裡臺集體表決,這樣才能成事。此番,塔察兒已大大方方包攬了這個任務(wù),算是了結(jié)一塊心病。另一點他也點明要害,若是阿里不哥先稱汗,忽必烈就十分被動了。說句不好聽的話,到時再動作,就是謀逆篡位!誰讓忽必烈不是嫡幼子,在身份上也不佔優(yōu)勢呢!

既然塔察兒如此表白,忽必烈也不再推脫:“叔叔恩德,侄兒沒齒難忘!”雖未明白說,但也是默認(rèn)了。

眼下事情明朗多了,既然大家的心思都已交待明白,接下來就可以著手操作了。塔察兒爽聲大笑,似乎對忽必烈的信任感到十分滿意:“包在我身上了!你只管在開平大帳裡備足好酒好肉!到時候,馬奶酒要是不夠喝,就是你的過錯了!”——聽這話,大有指點江山,讓所有諸王那顏都俯首聽命的味道。

“別的侄兒不敢保證,馬奶酒、牛羊肉……一定讓叔叔兄弟們吃個痛快!”

*

忽必烈這麼說,態(tài)度已經(jīng)明朗,塔察兒等放心返回——終於不用擔(dān)心站隊的問題了。諸王大宴結(jié)束後,忽必烈依舊召集幕僚們舉行秘密會議。這些藩邸侍臣快要急出病來:在忽必烈?guī)は掠檬露嗄辏痪团沃@一天嗎?誰能想到忽必烈重領(lǐng)兵權(quán)後不久,汗國會出現(xiàn)這種變故——多好的機(jī)會啊!蒙哥汗健在的話,誰敢動這種心思?

如果說,初唐玄武門之變,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是被尉遲恭、房玄齡等謀臣宿將“綁架”著發(fā)動政變的話,眼下,忽必烈的境遇也差不多了。只有他當(dāng)大汗,劉秉忠、姚樞這幫儒臣們“以漢法治漢地”,“以夏變夷”的夙願才能實現(xiàn)。金蒙之戰(zhàn)後,中原殘破,百姓流離,忽必烈主政漠南多年,雖有所恢復(fù),到底各地政令不一,無法全面推行漢法。如今是該有一位能主來收拾局面了。這不僅僅是儒臣們個人立身揚(yáng)名的訴求,也是出於漢人士大夫兼濟(jì)天下的道義和責(zé)任。

會議上,大家意見很一致,廉希憲、商挺等舊臣代表發(fā)言:“蒙哥皇帝奄棄臣民,神器不可久曠。聖主嫡孫,惟大王最長且賢,宜即皇帝位。”(2)

真金也勸道:“父王早年時,常思大有爲(wèi)於天下,眼下正當(dāng)其時。此時不出,更待何時?”

那木罕更暴力一些:“父王先登了汗位再說,到時候誰要是不服,揍扁他!”

問到我時,我也不含糊:“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

至此,忽必烈心意已決:大汗之位,我義不容辭了!

第229章 牽涉第186章 請託第220章 人心第145章 要求第173章 傷病第69章 國事第174章 歲末第190章 宴請第26章 養(yǎng)病第180章 諷喻第166章 路學(xué)第20章 選馬第222章 引薦第80章 逼婚第155章 偵騎第112章 請罪第190章 宴請第157章 絕路第249章 春草第24章 過年第140章 求助第132章 到達(dá)第43章 夜訪第163章 大都第165章 雜劇第235章 表章第199章 分別第81章 道喜第63章 波羅第113章 放手第36章 聽學(xué)第204章 讒害第124章 對飲第211章 唬嚇第116章 出嫁第113章 放手第26章 養(yǎng)病第242章 鉤考第61章 亂局第171章 書會第50章 引導(dǎo)第96章 討價第248章 夙願第136章 轉(zhuǎn)機(jī)第176章 夜遊第36章 聽學(xué)第219章 忠烈第235章 表章第135章 入城第86章 考驗第115章 待嫁第230章 月色第137章 晚宴第43章 夜訪第153章 生機(jī)第50章 引導(dǎo)第96章 討價第27章 北返第31章 稱汗第86章 考驗第82章 婚宴第230章 月色第65章 剖白第167章 勸進(jìn)第109章 榮辱第67章 委命第196章 制衡第113章 放手第61章 亂局第239章 徵辟第175章 除夕第229章 牽涉第212章 孤臣第153章 生機(jī)第156章 歡飲第7章 議事第98章 居心第159章 出路第55章 歸降第185章 篝火第78章 拜相第239章 徵辟第187章 姐妹第97章 集議第249章 春草第203章 情竇第110章 孽子第204章 讒害第184章 詢問第215章 猜度第217章 審問第190章 宴請第96章 討價第10章 大圍第128章 盟誓第196章 制衡第243章 平叛第163章 大都第162章 旅人
第229章 牽涉第186章 請託第220章 人心第145章 要求第173章 傷病第69章 國事第174章 歲末第190章 宴請第26章 養(yǎng)病第180章 諷喻第166章 路學(xué)第20章 選馬第222章 引薦第80章 逼婚第155章 偵騎第112章 請罪第190章 宴請第157章 絕路第249章 春草第24章 過年第140章 求助第132章 到達(dá)第43章 夜訪第163章 大都第165章 雜劇第235章 表章第199章 分別第81章 道喜第63章 波羅第113章 放手第36章 聽學(xué)第204章 讒害第124章 對飲第211章 唬嚇第116章 出嫁第113章 放手第26章 養(yǎng)病第242章 鉤考第61章 亂局第171章 書會第50章 引導(dǎo)第96章 討價第248章 夙願第136章 轉(zhuǎn)機(jī)第176章 夜遊第36章 聽學(xué)第219章 忠烈第235章 表章第135章 入城第86章 考驗第115章 待嫁第230章 月色第137章 晚宴第43章 夜訪第153章 生機(jī)第50章 引導(dǎo)第96章 討價第27章 北返第31章 稱汗第86章 考驗第82章 婚宴第230章 月色第65章 剖白第167章 勸進(jìn)第109章 榮辱第67章 委命第196章 制衡第113章 放手第61章 亂局第239章 徵辟第175章 除夕第229章 牽涉第212章 孤臣第153章 生機(jī)第156章 歡飲第7章 議事第98章 居心第159章 出路第55章 歸降第185章 篝火第78章 拜相第239章 徵辟第187章 姐妹第97章 集議第249章 春草第203章 情竇第110章 孽子第204章 讒害第184章 詢問第215章 猜度第217章 審問第190章 宴請第96章 討價第10章 大圍第128章 盟誓第196章 制衡第243章 平叛第163章 大都第162章 旅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福泉市| 榕江县| 岳普湖县| 久治县| 栾城县| 水富县| 静安区| 耿马| 桦甸市| 榆树市| 鹤山市| 和田县| 乌兰县| 宝鸡市| 乐昌市| 罗平县| 沁水县| 黔南| 南乐县| 乌兰县| 大庆市| 辰溪县| 桓台县| 枣阳市| 汉沽区| 大田县| 阜康市| 寿光市| 海宁市| 名山县| 孟津县| 永济市| 南靖县| 东安县| 肥西县| 龙胜| 太康县| 德阳市| 耒阳市| 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