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請託

我心下愕然:有什麼話要把安童支開再說?但見真金神色嚴肅,也不好拒絕,強打起精神,跟著他一路走回氈帳裡。

我們兄妹二人隔案坐定。酒勁襲人,我思緒迷濛,不由得用手撐住額頭。真金見狀,皺眉道:“以你的身子骨,喝酒怎麼不知節(jié)制?”隨即命女孩兒去拿醒酒湯。

我赧然一笑,用手輕輕揉著太陽穴:“脫脫真因她們強灌我喝酒,不忍拂了大家興致,情緒到了,便多喝了幾杯……”

真金見我乖乖地解釋認錯,沒好氣地冷哼一聲,用手指扣了扣案幾:“別讓我再看到下次!”

不多時,女孩兒即端來了梅子湯。我小口飲下,緩了一會兒,腦中昏脹的感覺稍稍消散,眼神也不再渙散,真金方纔開口:“察蘇,作爲兄長,有一事我不得不提醒你……”

他話語間頗見躊躇,我心下疑惑,道:“哥哥請講。”

“你和安童,雖爲兄妹,可一爲公主,一爲丞相,且都已婚配,身份有別,私下裡還需避諱些……否則,於你們二人聲名多有妨礙。若是有小人存心誣陷,安童怕是百口莫辯。”

“哥哥這是看到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了?”我不禁冷笑,把杯盞戳在案上,“我身爲公主,禮義廉恥也是懂的,還不至輕賤到這個地步。哥哥今晚若旨在告誡,察蘇懂了!”

說罷,我立時起身,欲逞性離去。

“察蘇!”真金皺眉低斥,拂去溫和的態(tài)度,主君威勢立顯,我竟不由自主地駐足,聽他又道,“想不到你如今愈發(fā)任性!爲兄只是善意提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何必曲解至此?”

我猶疑片刻,還是老老實實坐回原處。對面畢竟是未來的天子,怠慢不得。

“哥哥有話,還請直說。自我回來,你們說話爲何都這般隱晦?妹妹愚鈍,聽不明白。”

真金聽了,不怒反笑,雙臂撐在案幾上,身體稍稍前傾,眉間的蓬蓬怒意也慢慢消散:“諸公主中,也唯有你這般逞性,這脾氣到底被誰慣出來的?”

我撇撇嘴,扭頭看向別處,不回話。他皺眉笑笑,無奈道:“好了!剛纔的話就當沒說。我問你,父皇可找你問話了?”

“哥哥倒是消息靈通!”我不禁挑眉,目光帶著幾分質(zhì)詢。

“馬可送回皇孫時,說在父皇那裡見到你了,我自然就知曉了。”真金淡淡解釋道,很快便切入正題,“父皇下一步的打算,便是渡江平宋了。”

“這一點誰都明白,哥哥想問的又是什麼?”

他的心思被我猜得,一時顯得被動,言語間也謹慎幾分:“選將的事,父皇有無提及?”

“……”我並未想過這個問題,“我不通曉軍事,父皇自不會就此問我。哥哥似乎知道些什麼……”

“對宋的決戰(zhàn)關(guān)係甚大,非一重臣總兵不可。史天澤、姚樞等力薦安童、伯顏爲將;帝師八思巴則薦舉伯顏……”

我微微一驚,一時未想過這種局面:若是安童南下爲將,日後史書又會如何書寫呢?

心念一時如浪迭起,短短一刻間,便有無數(shù)可能的結(jié)果在腦海中閃現(xiàn)。史書上,平宋的將帥究竟何人,我竟不知,以至於現(xiàn)在迷茫不已。咬咬嘴脣,心思反覆了幾番,私念終是佔了上風(fēng)。

“哥哥的意思是……”我沒急於表態(tài),小心試探了一句。

“安童和阿合馬素來不合,若拜安童爲將,我擔(dān)心那奸人在朝中作梗,軍需上稍做手腳,便可遙制前線……若是功敗垂成,陛下歸咎於安童,他日後在朝堂又如何立足?如此,怕是無人能制衡阿合馬!”

他首先顧慮的竟是黨爭,我暗暗一嘆:這朝堂之上,又有幾人光明磊落,全無私心呢?

思忖片刻,我才道:“伯顏少時即隨旭烈兀大王西征,畢竟親臨戰(zhàn)場,熟悉軍務(wù)。在中書省爲相幾載,多謀善斷,朝臣無不望服,後又出任同知樞密院事,參預(yù)軍機,對此父皇怕是早有佈局。至於安童……”我躊躇片刻,“他雖在怯薛當值,卻並無統(tǒng)兵經(jīng)驗。伯顏又較他年長十歲有餘,論眼界資歷也更勝一籌……”

說到私心,我也概莫能外。對於真金,也只吐露部分想法,另一半隱憂卻深埋心底。若是這個朝代在後世註定揹負污名,我不想他被推上風(fēng)口浪尖,身後也不得安生。我寧願他隱匿於史書,寂然無名。

“你的想法,我已明白。若是父皇垂詢,還請妹妹堅持己見。”真金微微一笑,一顆心終於安定下來。

我垂眸把玩著桌上杯盞,微微一哂:“哥哥未免擡舉我了,我在父皇心中又有幾分分量?哥哥有心,向陛下直抒己見,不是更好?”

他被我看得通透,又是一陣困窘,只得耐心解釋:“妹妹不知我的難處。我雖擔(dān)著中書令和樞密使的頭銜,但朝中大事,哪敢擅自插手?儲君的位子,我是如坐鍼氈。妹妹歸朝不久,與朝臣素?zé)o交結(jié),言行中正無私,不惹嫌疑。妹妹來勸言陛下,最是合意。爲了免遭父皇猜忌,我無法出頭,此事還需妹妹助力。”

他的態(tài)度明朗而坦誠,我心中稍覺舒坦。細細思想,真金所言不無道理。先前未封太子之時,真金便絕少去中書聽政。如今身爲儲副,更是謙抑遜讓,毫無干政之事。平日交結(jié)之人,也多爲儒士清流。況且,國朝政事,先是上達天聽,待皇帝裁決後,才啓白太子。忽必烈精明專斷,真金縱有異議,又何敢言明?至於他厭惡阿合馬,是多年以來朝野皆知的事,也不算觸犯禁忌。

權(quán)衡利弊之後,我方纔點頭:“哥哥勿憂。父皇但有詢問,我便如此回話,必不會貽誤大事。”

真金得我保證,方一展愁容,竟向我拱手致謝:“我替蒼生謝過妹妹,”又道,“兄長還有一事,想聽聽妹妹看法。妹妹可知悉日本國事?”

我搖搖頭,不禁凝神,正襟危坐,聽他把這島國與元廷的宿怨一一道來。

*

巡幸隊伍從榆林驛停駐三日,又是一路北上,先後至懷來、雲(yún)州等地,又經(jīng)察罕淖爾,在當?shù)匦袑m駐蹕五日。停駐的日子裡,皇帝果然召集重臣商議選將一事。大臣們所舉人選,無非安童、伯顏二人,問及真金,也答宜選安童、伯顏爲將。私下裡問我時,我自是直言伯顏堪當大任。忽必烈素來謹慎,一時猶疑不定,便又召術(shù)士田忠良占卜,結(jié)果卻是伯顏合乎吉卦。如此,選將一事終是塵埃落定,接下來便是發(fā)佈檄文擇日出徵。

至於對日本事宜,自真金言及,我一直掛懷於心。自忽必烈即位,便多次試圖同日本交通往來。然而,落花有心,流水無意。對於元廷使者,日本國主從未正式接見,也毫無朝覲歸附之意。及至忽必烈派遣高麗官員趙良弼出使,不僅無果,使者反被扣押。日本的無禮舉動,終是觸怒了蒙古皇帝。聽真金的意思,忽必烈近來似有對日用兵的打算。

帶著疑慮,我跟著隊伍繼續(xù)北上,及至沙嶺,終於望見了上都的影子。不等天子駕臨陪都,便有守土官先來迎駕,一同前來的人中,竟有高麗世子王愖。

周邊小國中,高麗的態(tài)度可謂忠心。元廷勢力雖深入高麗王庭,卻曾幫高麗王剷除權(quán)臣,穩(wěn)固根基。高麗王王禃揣度情勢,主動歸附元廷,歲歲朝覲,派世子入朝爲質(zhì),甚至多次求娶公主。起初,忽必烈念高麗局勢未定,並未允準。而今王氏政權(quán)日漸穩(wěn)定,皇帝的意思也有鬆動,準備下降的公主,大抵是忽都魯揭裡迷失。

世子親自敬酒恭迎,忽必烈也給足了面子。接過酒杯,在馬上接過略略飲了一口。待宿衛(wèi)扶他下馬,執(zhí)起王愖的手親切問候:“你父親近來可好?朝中一切安否?”

待世子擡頭,我纔看清他的相貌,不由微微一驚:出身王室的人,自有一番華貴雅緻,但年紀卻著實不小,足有三十六七。我心頭盤算著:忽都魯揭裡迷失而今才十六歲,與他婚配豈不委屈?

世子小心扶著皇帝手臂,聽皇帝問話,竟面露哀傷:“父王自年後便一病不起,本想親自來朝拜見陛下,奈何難以成行。王愖不得不代爲朝覲。至於朝事,一切安穩(wěn),有勞陛下掛心。”

忽必烈輕輕一嘆,撫慰了幾句,又道:“朕會派回回醫(yī)官親去探診,世子無需太過憂慮。”

王愖聞言,心下感動,泫然落淚:“臣代父汗謝陛下厚恩,高麗王氏敢不爲陛下盡忠竭力?”

這番表白可謂誠摯,忽必烈聽了,略略一笑,擺手道:“你父親也是一國之主,談何盡忠?惟願兩國世爲友邦,同舟共濟。”他說著,忽又想到什麼,憤然道,“不似日本彈丸小國,狂悖無禮,竟敢扣押我大朝使臣!”

王愖似有所觸動,又不禁落淚:“可嘆趙良弼先生,年逾古稀,卻被羈押異國,不得安穩(wěn)……”

忽必烈默默看了王愖一陣,似在盤算什麼,而後沉沉開口:“朕嘗聞日本金銀遍地,礦產(chǎn)富足;又於博多城同宋國貿(mào)易往來,兩國皆獲利頗豐。今歲朕欲興師江南,日本不除,宋國海上利源不斷,於我軍不利。且日本欺我日久,朕含容有時,如鯁在喉,終不能忍!”(1)

我心下一震,果然不出真金所料:忽必烈用兵日本的意圖已經(jīng)明朗。他未向我透露此事,卻公然對高麗世子表明態(tài)度,可見心意已決。然而南北兩線同時用兵,不知錢糧可堪支撐?

王愖卻無諸多憂慮,似是已得國王授意,慨然道:“陛下若舉大事,我國雖小,願盡綿薄之力,舟師船工盡由陛下差遣!”

他主動效忠,忽必烈沒有拒絕的道理:“如此,監(jiān)造戰(zhàn)船,還需國王和世子費心督導(dǎo)。事若有成,你便來迎娶公主罷。”

王愖聞言,一時愣怔,而後才恍悟過來,欣然叩拜謝恩:“陛下聖恩浩蕩,臣等必竭盡全力以報厚恩!”

忽必烈看著未來的女婿,笑著揚揚手:“起來罷!”

第153章 生機第85章 治道第74章 漕渠第165章 雜劇第13章 結(jié)交第91章 心志第68章 封王第171章 書會第207章 受命第228章 謗怨第69章 國事第20章 選馬第200章 憂懼第100章 安排第189章 討好第41章 勸解第189章 討好第107章 失信第58章 狩獵第98章 居心第28章 局勢第164章 戲班第214章 雅集第81章 道喜第217章 審問第57章 使臣第233章 公平第39章 凱旋第134章 緩和第232章 夜雨第173章 傷病第53章 獻策第188章 君心第59章 摔跤第234章 嚴懲第235章 表章第30章 決定第218章 更迭第137章 晚宴第9章 診病第32章 賽馬第209章 法事第126章 誠意第49章 婚禮第66章 靜謐第181章 春水第157章 絕路第26章 養(yǎng)病第151章 分裂第129章 利害第2章 路途第215章 猜度第101章 提點第37章 鈔法第183章 私心第101章 提點第131章 探問第222章 引薦第108章 怒斥第156章 歡飲第227章 責(zé)難第167章 勸進第20章 選馬第206章 秋山第228章 謗怨第179章 獻藝第217章 審問第64章 玩鬧第10章 大圍第215章 猜度第36章 聽學(xué)第234章 嚴懲第205章 建言第160章 說服第197章 春遊第209章 法事第208章 立誓第181章 春水第80章 逼婚第41章 勸解第10章 大圍第13章 結(jié)交第7章 議事第115章 待嫁第210章 叔侄第147章 首戰(zhàn)第116章 出嫁第19章 陪伴第223章 疑心第187章 姐妹第88章 催問第129章 利害第102章 樂舞第213章 父子第10章 大圍第236章 切諫第108章 怒斥第115章 待嫁第38章 誘導(dǎo)第160章 說服
第153章 生機第85章 治道第74章 漕渠第165章 雜劇第13章 結(jié)交第91章 心志第68章 封王第171章 書會第207章 受命第228章 謗怨第69章 國事第20章 選馬第200章 憂懼第100章 安排第189章 討好第41章 勸解第189章 討好第107章 失信第58章 狩獵第98章 居心第28章 局勢第164章 戲班第214章 雅集第81章 道喜第217章 審問第57章 使臣第233章 公平第39章 凱旋第134章 緩和第232章 夜雨第173章 傷病第53章 獻策第188章 君心第59章 摔跤第234章 嚴懲第235章 表章第30章 決定第218章 更迭第137章 晚宴第9章 診病第32章 賽馬第209章 法事第126章 誠意第49章 婚禮第66章 靜謐第181章 春水第157章 絕路第26章 養(yǎng)病第151章 分裂第129章 利害第2章 路途第215章 猜度第101章 提點第37章 鈔法第183章 私心第101章 提點第131章 探問第222章 引薦第108章 怒斥第156章 歡飲第227章 責(zé)難第167章 勸進第20章 選馬第206章 秋山第228章 謗怨第179章 獻藝第217章 審問第64章 玩鬧第10章 大圍第215章 猜度第36章 聽學(xué)第234章 嚴懲第205章 建言第160章 說服第197章 春遊第209章 法事第208章 立誓第181章 春水第80章 逼婚第41章 勸解第10章 大圍第13章 結(jié)交第7章 議事第115章 待嫁第210章 叔侄第147章 首戰(zhàn)第116章 出嫁第19章 陪伴第223章 疑心第187章 姐妹第88章 催問第129章 利害第102章 樂舞第213章 父子第10章 大圍第236章 切諫第108章 怒斥第115章 待嫁第38章 誘導(dǎo)第160章 說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昌黎县| 麻栗坡县| 大悟县| 临海市| 长治市| 大城县| 九龙坡区| 达州市| 明溪县| 曲松县| 醴陵市| 邳州市| 惠来县| 聂荣县| 芜湖市| 苍梧县| 渭源县| 疏勒县| 平乡县| 瓦房店市| 张家界市| 浏阳市| 鄱阳县| 阜阳市| 济阳县| 昌黎县| 凤冈县| 巢湖市| 道孚县| 长沙县| 丹巴县| 元谋县| 当涂县| 平阳县| 六枝特区| 新邵县| 华宁县| 施秉县| 澄城县|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