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章 夜雨

桑哥說罷,甩甩衣袖,又向我揖了一禮,而後告退。他在地上曳出修長的背影,我默然凝視,胸口忽然被堵得發悶。

自宮內遊廊一徑而下,不意碰到真金,安童恰也陪伴其側,低聲說著什麼。兩人照面而來,我隨之上前,問候了一句。真金似有心事,淡淡應了,便欲離開,待擦身而過,又像想到什麼一般,低喝道:“察蘇!”

這一聲喝得我發懵,我遽然轉身,不解地望著他。真金回身幾步,低頭審視著我,目光莫名的冷峻:

“桑哥可與你說了甚麼?”

我愣了片刻,旋即恍悟:桑哥與我一前一後而出,真金無意看到,便記在心上,想必是深知桑哥爲人,自能猜得其想法。

可他對我,也如此信不過麼?我心裡頗不痛快,擡頭瞥了一眼,語氣冷淡:“見禮問候而已,未說甚麼。太子何以多心?”

他默然不語,似是不信,見我神色不豫,也不願追問,轉而囑咐安童:“陛下命你與老臣議論盧世榮所行,其政其人,其所用朋黨,如何處置,你當有決斷,本宮無復多言。”

他點到爲止,安童已有會意,點頭應了。我暗暗揣摩真金的意思,便想到阿合馬倒臺之際那番清剿,再想到桑哥的提醒,不由憂心。礙於真金在旁,難說什麼,匆匆掃了安童一眼,便向真金藉口告辭。

*

盧世榮服罪之後即刻下獄,其下所用執政,包括史彬在內,連同阿合馬舊黨,一應罷免。安童仍是右丞相,回回人麥術丁取代盧世榮擔任右丞,此人先前曾輔佐和禮霍孫,因爲官清廉,此番官復原職。至於盧世榮所行諸事,新任宰執一一糾偏,減商稅、罷牙行、允許私商泛海貿易……安童撥亂反正,倒是相當迅捷,朝堂再度恢復漢法派主政的局面。

然而獄中的盧世榮到底如何定罪,一直未有結論。也因爲如此,其所用黨徒,雖被罷職,卻未遭到嚴懲。安童對真金所言,似乎領會得不夠透徹。

年初,元軍大破安南國主陳日煊,攻克國都升龍城。可入了夏,遭逢暑熱暴雨,軍中疫病叢生,安南軍趁勢反攻,形勢由此急轉而下。元軍不得不倉惶撤逃,一路上又被敵軍圍堵,徵安南之役至此狼狽落敗。

消息傳來,皇帝自是惱怒無比。忽必烈如何也想不通:自己兵精糧足,何以敗於安南小國之手?又憶及兩度徵日慘敗,更是怒極攻心,由此病了多日,朝事皆由南必皇后代理。至於盧世榮之事,更是無心過問。

及至幾月後,皇帝才忽然問起盧世榮,近侍忽剌出建言道:“此人拘繫獄中,徒費廩食,不如殺之。”皇帝遂下命處死。

彼時,我剛剛返回大都不久,纔到了公主府,慕之便急匆匆找上門來。他一臉憂色,不用開口便泄露了心事。我嘆了口氣:“是不是爲了史公子?”

慕之重重點頭,面色悽惶:“陛下下命處死了盧世榮,會不會罪及同黨,實難揣測。史公子憂鬱成疾,一病不起,連同寧娘子也一應病了。蓮奴跟著著急,因此小產,孩子也沒能保住……”

他一口氣接連道來,說起孩子,終忍不住失聲慟哭。我哪裡想到此事會引出如此波折,一時驚住,等回過神來,亦心痛不止。任慕之哭了一陣,待其平靜下來,臉上淚痕猶溼,他自覺失態,彆扭地轉過臉:“臣失禮了,請公主見諒。”

我不予理會,只問:“蓮奴和寧娘子怎樣了?”

“蓮奴無事,只是憂心寧娘子。史公子若有事,寧娘子好不了,蓮奴便也好不了了……臣、臣懇求公主……”

他忽然跪在地上,連聲祈請:“我知此事有違法度,讓公主難做。史公子雖是盧世榮提名,就算曾阿附其意,到底未做甚麼惡事。還望公主施以援手,幫、幫他……”

慕之是真的慌了,纔會不顧體面地乞求,這也是他眼下能想到的唯一辦法。誠如其所言,如若史彬有事,雲軒兒怎能好過?她雖爲史彬側室,到底出身賤籍,一旦失去庇護,怕是又落得一身飄零,若是再入風月,那番光景實難想象。蓮奴是其義女,又怎能不憂心呢?

“你先起來,”見他泣涕難言,我只覺心疼,將他扶起,卻忍不住輕責,“何至於此?史公子是史丞相幼子,勳閥世侯之家,陛下怎能不念舊情?”

他只怔怔望著我,得不到保證,難以心安。我無奈一笑,只得道:“陛下丞相那邊,我會幫忙說情。旁的保不得,至少保他性命無虞。你還擔心甚麼?”

慕之聽了此言,才勉強笑了,正要謝恩,又被我止住:“待此事落定,再謝不遲。”

*

我沒讓慕之等待太久。翌日傍晚,待官員散衙,便乘車趕往安童府中。

可惜天公不作美,還在半路,雨水便潑天而下,饒是秋雨,也勢頭洶洶。

趕到安童府邸時,他正指導兀都帶功課,看我冒雨前來,好不意外。

家中再無外人,安童將我邀至後堂。兀都帶親自吩咐下人奉上熱茶,小小年紀,卻也舉止從容,進退有度。待一切安排妥當,便悄然立在父親身後,並不多言。

看他模樣,已有十餘歲,早非當年街頭走失的三歲幼童。面龐稚嫩又秀氣,寡言少語的模樣,和他父親年少時有幾分相像,可他眼裡有火、臉上有光,同清冷自持的安童相比,又氣質迥異。

我靜靜端詳這對父子,少頃,才笑問道:“兀都帶平日讀甚麼書?”

他不意我會問他話,撓撓頭,臉色莫名一紅,嘴角是青澀的笑意:“除了四書,還有《索哈合》、《母格底墨. 額得壁》。”

我微覺訝異,安童見狀,只是一笑:“除了國語,漢語、波斯語我也讓他學著,多讀點書總沒壞處,”他話語一頓,又似想到了什麼,“先前慕之做鐵穆耳伴讀,皇孫便被教的很好,等兀都帶入國子學,我想讓慕之也指點他一二——你同意麼?”

他無意提到慕之,今日前來的意圖便清晰地浮上心頭,我只覺莫名的愧疚,心思兜轉了一會兒,才低聲回道:“慕之早已成家,我無由管束。此事不必問我,他自己願意便可——想必他也是情願的。”

安童凝視著我,不言不語時,已從我眼中捕捉到細微的情緒,回身吩咐兀都帶:“你先下去罷,早生安歇。”

這便是今晚勿擾的意思。兀都帶不明父親有何用意,也不多問,向我二人見禮,便告退了。

室內只餘我們二人,我一時無話,只側耳傾聽,窗外雨勢愈發洶涌,夜色糾纏著雨水,整個天地都籠罩在一片混沌磅礴的氣勢裡,萬物靜默,唯有酣暢澎湃的雨聲是唯一的註腳。

這樣夜裡怎能成行?我心裡發愁,再看安童,他已經道出我的心事:“今日所來,是爲何事?”

他垂眸呷了口茶,話裡溢滿了蕭索,我更覺愧疚,的確如他所言:每次前來,我都不是無緣無故,也都不是爲了他。

上次同他獨處,還是半年之前。我們如今的關係,當真是微妙難言。難道以後都要這樣不痛不癢,不遠不近,不親不疏?

我心裡混沌不清,思緒浮浮沉沉。可一想到慕之,哪有心情再理會這些情緒,咬咬牙,硬著頭皮開口:“史……”

話還未及出口,卻被他驟然打斷,他擡手止住我,臉上的笑意似有還無:“你若只想說這些,卻也不急。先陪我下盤棋。長夜漫漫,總要有些消遣。”

我此時哪有閒情逸致,只覺他著實任性了,立時便要發作,卻被他阻住:“你這樣哪裡是求人的態度?”

他怎知我有事相求?我哼了一聲,只是漠漠立在窗邊,也不過去,他已自顧自擺好棋盤,棋子深淺分明,交錯而立,恰似千軍萬馬昂然立在戰陣上。

“只此一局。你若贏我,不論什麼,我都答應你。”

“我若輸了呢?”我脫口而出,不覺間已落入他的圈套,一時失悔,忿忿瞪他,又改口道,“我不會輸的!”

他看著我較真的模樣,怔了一瞬,輕嗤一笑:“你若輸了,只答應我一件事;你所求的,我依舊答應你。”

“何事?”我再度發問,不經意間已上前一步,等我在他對面落座,才發現自己再度被誘入陷阱裡。

他一時默然,手捏住棋子,輕輕摩挲了一會兒,再擡頭時,眼神已如雨夜一般晦澀,如古老的歌謠響在夜裡,雖然動聽,卻讓人難明其意。

“你若輸了,今晚便留下來。”

那聲音有些沙啞,如同棋子滑過棋盤的聲音,他的目光亦滑過我的臉龐,情思繚繞,我怎能不懂,臉一時紅了,想到這背後的小心思,不由恨恨罵他一句。

他無謂一笑,臉上當真帶了幾分諧謔的意味:“公主不敢賭嗎?”

我白了他一眼,不說話,手已經握起白子,毫不客氣地先行一步,一心只想搶佔先機。待心思全部貫注到棋盤上,剛剛的憂思便莫名的煙消雲散了。

我求勝心切,攻勢猛烈,卻不思後路;他蓄勢待發,一步三望,穩控全局。我前期棋風凌厲,連折他車馬,卻漸成孤軍深入之勢。過了半場,才發覺己方早已門戶大開,他攜兵帶卒緊攻上來,不意間連克我的駱駝和哈曇。接下幾步,車馬又折去一半,徒留一個失去庇護的諾顏,進退皆是死路,已成困獸之鬥。

翻盤無望,掙扎無益,只得告饒。我心裡一灰,信手拂亂了棋盤,垂頭悶悶坐著,耳邊只響起他輕快的笑聲:“你若沉得住氣,何至如此?”

我擡頭看他,那眉宇染著笑意,遮去了平日的陰鬱,面容舒展而自在,這樣的他近來越發少見。便是盧世榮下臺,他也不曾有一刻舒心。這麼多年來,他真正快活的時候又有幾日?

我的心情忽明忽暗,一時快慰,一時心酸:若能讓他得到些許歡愉,一切都是值得的。這麼想著時,嘴裡不經意溜出一句: “你別得意,都是我讓著你。”

他一時訝然,眼中漸漸露出幾分揶揄,我才悟到自己口不擇言,簡直是越說越錯,一時又羞惱不堪。

窗外雨勢不歇,我們一時無言,側耳聽了許久,那琳瑯的聲音如珠玉落盤,一顆顆敲在心扉上,呼喚著久違的柔情和溫暖。

“是天要留你,還能怎麼辦?今晚怕是走不得了。”他低聲一笑,目光籠罩下來,手也撫上我的臉頰。

“那我求你的事……”我茫然看他,自知此時問出這話會惹他不快,但閉口不言,又良心不安。

“我自然答應你,”他目光一黯,笑意果然淡了些,眼睛如淅瀝的秋雨,帶著清冷的溼意,“盧世榮伏誅,非我本意;史彬他……罪不至死,一時罷官是難免的,也並非再無起復的機會。”

我輕輕吁了口氣,終於放心下來:安童自然是說話算話,得他保證,皇帝那邊也不必多問。

待我收回神思,他已擁著我倒在枕衾間,那熟悉的氣息在周遭瀰漫,滴水不漏地裹住我,足以讓人忘憂。

我只是沒想到,這個賭注要交付得如此之快,心裡頗不服氣。見我此時還胡思亂想,他微露不滿,當即小施懲戒,咬住我的嘴脣,將我吻到失神,才喘息著開口:

“什麼都不要想,全心全意給我一夜,如何?”

願賭服輸麼,這點格局氣度,我自然是有的。

我不說話,只是摟住他的脖子,吻上那溼潤的嘴角。

室內室外,都是一襲秋雨。

第213章 父子第230章 月色第106章 柔情第47章 學堂第116章 出嫁第211章 唬嚇第195章 痛打第98章 居心第212章 孤臣第160章 說服第95章 微醺第240章 召見第135章 入城第3章 和林第175章 除夕第121章 寒夜第155章 偵騎第128章 盟誓第128章 盟誓第170章 賬務第191章 鬥茶第130章 勸慰第137章 晚宴第58章 狩獵第88章 催問第250章 金秋第58章 狩獵第50章 引導第116章 出嫁第152章 降附第249章 春草第2章 路途第148章 挑撥第213章 父子第25章 變故第14章 點兵第176章 夜遊第85章 治道第54章 浸潤第207章 受命第49章 婚禮第30章 決定第14章 點兵第56章 心事第224章 慷慨第184章 詢問第172章 求教第16章 出逃第172章 求教第151章 分裂第107章 失信第13章 結交第27章 北返第220章 人心第5章 試探第247章 申斥第148章 挑撥第74章 漕渠第139章 嬌女第142章 對策第183章 私心第220章 人心第200章 憂懼第190章 宴請第75章 歸返第33章 用心第134章 緩和第171章 書會第223章 疑心第103章 大宴第225章 夢醒第64章 玩鬧第72章 轉變第11章 挑釁第180章 諷喻第234章 嚴懲第147章 首戰第226章 觀望第238章 解脫第15章 秘事第250章 金秋第64章 玩鬧第94章 起鬨第167章 勸進第70章 要挾第130章 勸慰第34章 評價第169章 舊情第88章 催問第41章 勸解第98章 居心第123章 承諾第25章 變故第160章 說服第14章 點兵第47章 學堂第100章 安排第171章 書會第83章 敬酒第61章 亂局
第213章 父子第230章 月色第106章 柔情第47章 學堂第116章 出嫁第211章 唬嚇第195章 痛打第98章 居心第212章 孤臣第160章 說服第95章 微醺第240章 召見第135章 入城第3章 和林第175章 除夕第121章 寒夜第155章 偵騎第128章 盟誓第128章 盟誓第170章 賬務第191章 鬥茶第130章 勸慰第137章 晚宴第58章 狩獵第88章 催問第250章 金秋第58章 狩獵第50章 引導第116章 出嫁第152章 降附第249章 春草第2章 路途第148章 挑撥第213章 父子第25章 變故第14章 點兵第176章 夜遊第85章 治道第54章 浸潤第207章 受命第49章 婚禮第30章 決定第14章 點兵第56章 心事第224章 慷慨第184章 詢問第172章 求教第16章 出逃第172章 求教第151章 分裂第107章 失信第13章 結交第27章 北返第220章 人心第5章 試探第247章 申斥第148章 挑撥第74章 漕渠第139章 嬌女第142章 對策第183章 私心第220章 人心第200章 憂懼第190章 宴請第75章 歸返第33章 用心第134章 緩和第171章 書會第223章 疑心第103章 大宴第225章 夢醒第64章 玩鬧第72章 轉變第11章 挑釁第180章 諷喻第234章 嚴懲第147章 首戰第226章 觀望第238章 解脫第15章 秘事第250章 金秋第64章 玩鬧第94章 起鬨第167章 勸進第70章 要挾第130章 勸慰第34章 評價第169章 舊情第88章 催問第41章 勸解第98章 居心第123章 承諾第25章 變故第160章 說服第14章 點兵第47章 學堂第100章 安排第171章 書會第83章 敬酒第61章 亂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祁门县| 会宁县| 枞阳县| 定远县| 临沭县| 利辛县| 循化| 巴里| 富顺县| 若羌县| 威信县| 昌邑市| 林周县| 冕宁县| 武陟县| 招远市| 扎囊县| 连山| 离岛区| 玉溪市| 罗山县| 海安县| 开化县| 潍坊市| 胶南市| 武鸣县| 渭南市| 大丰市| 明水县| 新干县| 东安县| 英德市| 河池市| 革吉县| 浏阳市| 梧州市| 右玉县| 图片| 晋州市| 扎鲁特旗|